快好知 kuaihz

心理学:骨子里自卑的人,都喜欢这2种事,这...

导语:心理学家阿德勒在《自卑与超越》一书中提到:“不了解一个人的幼年,就无法了解其成年。”

儿时遗留下来的自卑情结,很容易演变为成人之后的自卑感。拥有自卑情结的人,被自卑感深深折磨着,同时又在试图去掩盖这种自卑

经常会有一些拥有严重自卑情结的患者来向我咨询心理方面的问题,因为内在的自卑情结,已经严重的影响了他的生活。

他们表现在外的状态也许是一种猖狂,或者是暴躁不安,还有的则是抑郁寡欢。

他们很讨厌现在的自己,同时也觉得周围的人在远离自己。我们发现这类骨子里自卑的人,都喜欢做这2种事。

一、竭力证明自己的价值

我们都听过这么一句话叫做:“人越是缺乏什么,就越会在这些方面表现得格外突出、夸张甚至让人觉得滑稽。”

之所以有些人会想要竭力地掩盖自己不堪的一面,或者是想要在别人面前证明自己的价值,一切都源于自卑感。

这类人喜欢在任何事情上“爱出疯头”,他们享受于那种被别人认可的感觉。在群体关系中,这类人总是希望别人可以认识到自己的价值,他们很多时候都在活给别人看。

这种具有自卑情结的人,其实很难有自己的目标,甚至开始这种盲目的自我定义,可是这没有任何意义。

他们在外人看来就如“一个小丑”一般。因为具有自卑情结的人,他们所做的任何事只是想获得一种赞赏,却忽视了是否对他人有意义。

二、过度低估自己的能力

骨子里自卑的人很容易过度低估自己的能力,所以在任何事情上他们总是喜欢退缩。

曾经我遇到过这么一个事,一位赛车手在开赛前的几分钟内晕倒了,后来人们得知原来是他装病。

因为在他看来自己是无法赢得这场比赛的,与其自取其辱,他觉得反倒不如这样有面子。

这显然是过度低估了自己的能力,在他有这种想法的时候,也是因为自卑感涌上了心头。

具有自卑情结的人始终觉得自己处处不如别人,所以无论是在生活中,还是情感关系中,他们所做的一直是退缩。

什么是骨子里的自卑

奥地利心理学阿德勒,首先提出了“自卑感”这个词。他认为自卑感是个体低估自己而产生的情绪体验。骨子里的自卑与后天比较而产生的落差感有所不同,这类人的自卑感大多源自于原始家庭。

儿时的我们都依靠着父母而存在,那个时候我们也被定义为“弱小者”。在原始家庭中,如果我们不能给被重视,总是被父母忽略的话,那么这种“弱小”在个体心中也就更加明显,自卑感也就会越来越严重。在成年之后,如果我们无法认识到这一点,就会导致个体一直觉得自己是被轻视的,所以也就会变得自卑

我们该如何在自卑与超越中辗转?

01、首先,我们要意识到原始家庭的影响,找到从本质上影响我们的因素,正确地认识到自卑感的来源。

原始家庭的痛我们无法改变,但是我们可以通过后天的努力可以打破这种局面。

自卑与超越》一书中,同样提到:“我们生活在与他人的联系之中,假如因为自卑而将自己孤立,我们必将自取灭亡。我们必须超越自卑。”

勇敢迈出第一步,那就是要努力地融入到集体关系之中。

骨子里自卑的人总是觉得“别人都瞧不起自己”,其实并非如此,而是一开始你没有把自己与他人平等划分,所以导致你对待别人的方法和态度都是偏激的。

这样一来,并非别人无法与你相处下去,而是你没有能够做到与他人保持平等的联系。

02、加入群体之中,找到你自身价值感的来源,不是故意哗众取宠,而是提升自己的能力,做一些真正的对自己有利,同时又能够对别人有帮助的事。

自卑感的人完全可以通过这种方式,来找寻自己的意义,从而变得更加自信。

“我们每个人都有不同程度的自卑感,因为我们都想让自己更优秀,让自己过更好的生活。”

人与人之间一旦产生比较,自卑感也就开始涌上心头,但是好在我们敢于打破那刻的自卑,努力超越自我。

总之,我们可以被重视,也可以被尊重,更可以被赞赏,儿时阴影的投射只是暂时的,我们要正视自卑感,而不是一直掩盖,在发现问题后,完善自己的能力才是最重要的。

参考资料:《自卑与超越》

本站资源来自互联网,仅供学习,如有侵权,请通知删除,敬请谅解!
搜索建议:骨子里  骨子里词条  自卑  自卑词条  心理学  心理学词条  喜欢  喜欢词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