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一个成语,妇孺皆知,却被误读:
孔融让梨。
四岁的孔融作为弟弟,主动谦让,把大梨让给哥哥。
这美德流传了千年。
可传着传着,道理却变成了:大孩子应该让着小的。
演员胡可说,她就曾是一个整天念叨着“大让小”的妈妈。
胡可说自己也觉得老大就应该让着老二 /《说出我世界》
两个孩子抢玩具,她怕哥哥没轻没重,会伤了弟弟,总是苦口婆心地教导:
“你是老大,要让着弟弟。”
直到有一次,兄弟俩吵架,哥哥狠狠地掐了弟弟。
胡可像往常一样严厉地训斥哥哥。
谁知,哥哥默默走到弟弟身旁,看着他说:
“我现在这么惨,都是被你害的。”
胡可很后悔。
她发现,作为妈妈,其实自己犯了“自以为是”的毛病。
发现大儿子心理失衡,胡可才发现自己想错了 /《说出我世界》
1:
被“懂事”夺走安全感
爱护幼小,本无可厚非。
不可取的是不分青红皂白,一味批评大的、偏袒小的。
都是孩子,凭什么年纪稍长就要忍下委屈?
看似立竿见影地平息矛盾,却总在不经意间重伤了大孩子。
前不久看了《少年说》,有个没说完两句话就忍不住哽咽的女孩。
小学六年级的她有个爱捣乱的妹妹,每次她想教育妹妹,妹妹就会跑去向父亲告状。
爸爸从不问缘由,也从不会批评妹妹,总是上来就训斥自己。
姐姐和爸爸说自己的委屈 / 《少年说》
“爸爸,您能不能试着相信我一次”。
女孩红着眼睛大喊。
女孩试着和父亲沟通 /《少年说》
台下的父亲听完,没有安慰、反省。
他严肃地摆出“孔融让梨”的故事:
“古人都知道,以大让小。
你比她大6岁,这个道理还需要爸爸说吗?”
父亲搬出孔融让梨的故事压制姐姐 /《少年说》
女孩委屈地掉眼泪,一边问:
“明明每次都是她做错了,为什么让我道歉?”
姐姐说出关键:不是自己的错,却要背锅 / 《少年说》
父亲依然不为所动,“她小她不懂事,你也不懂事吗?”
父亲最伤人的一句话 /《少年说》
听到这段对话,台下的另一个女孩默默扯着袖角擦去眼泪。
台下另一个女孩偷偷哭了 / 《少年说》
周围的同学说,这女孩也有个调皮的弟弟。
有时弟弟发起脾气来,对她拳打脚踢。
女孩不敢吭声,更不敢还手。
她害怕爸爸斥责。
有次她被弟弟打了,爸爸还骂她“活该”。
女孩笑着说起心酸事 /《少年说》
女孩强颜欢笑说起这些事,却有掩不住的委屈。
有位身为姐姐的网友感慨,小的时候,谁不是个孩子呢?
被迫懂事的大孩子,装出了这个年纪不该有的“成熟”。
有人吐槽,自己只比妹妹大一岁,却因为是“姐姐”,从小被父母要求事事得让着妹妹。
“做惯姐姐的我,总是苛责自己、委屈自己,也要谦让别人,形成了讨好型人格。”
妥协得久了,对外界的要求,无论是否合理,都全盘接下、逆来顺受。
委曲求全变成习惯,恭顺谦让演变为谨小慎微。
自私本是孩子的天性。
谦让这种后天习得的行为,需要父母的以身作则和耐心培养。
儿童心理学家 Jean Piaget 从孩子的角度说过这件事的重要性:
还无法理解什么是美德、为什么要这样做的孩子,不能像成人一样,站在动机的角度综合考量。
如果逼迫一个孩子做出超越心智发展程度的行为,无异于粗暴“催熟”、揠苗助长。
被强制谦让的大孩子,不能领悟“礼让”的深意,错把忍让当成了谦让,独自消化苦涩。
如果痛苦找不到出口,委屈无法发泄,很可能心理失衡。
有网友小时候就是被逼着忍让的那一方,他说自己曾有过这样的念头:
小时候我妈一说“让着弟弟”这句话,下次我揍我弟弟下手就更重一点。
听过很多这样的新闻:
姐姐玩手机被妹妹看到,怕她告状,索性下毒“灭口”保护自己;
哥哥因为看不惯父母偏爱弟弟,让一家人葬身火海……
悲剧不同,但其中有共同的痛——被仇恨吞噬的亲情和人性。
大孩子不是不想懂事,问题是,家长有没有给他们不觉得自己委屈的底气。
陈铭在节目中说:
“孔融让梨的前提是,梨也会到孔融手里。
如果一开始这个梨都没有递到孔融手里,说你的梨大、直接给别人,那孔融也不一定开心。”
陈铭强调家长的规则意识 /《少年说》
谦让,应该建立在规则公平、孩子自愿自主的基础上。
就算是大孩子,也该被给予应有的尊重。
2:
被“有恃无恐”惯坏
偏心的养育模式,不仅委屈了大的,更会毁了小的。
《宠儿(The Favorite Child)》是临床心理学家 Ellen Weber Libby的著作,记录那些从小备受父母宠爱的孩子的心理特点。
她发现:
“如果父母的优待持续集中在某一个孩子身上,很容易让这个孩子的未来产生巨大变化。”
被父母偏爱的孩子,会更有勇气,做事不惧挑战,更具备成功者的某些特质;
与此同时,他们也可能会有一系列心理问题。
最首要的就是“缺乏规则意识”。
老二因为会撒娇、知道看大人脸色,就是那种“有糖吃”的孩子。
有一次,表姐带兄弟俩一起玩夹娃娃机。
本来,兄弟俩一人一台机器,各抓各的。
后来哥哥成功抓上来一个玩偶,兴奋地手舞足蹈,看得出来他很喜欢。
弟弟看到了,就想抢哥哥的玩偶。
哥哥平时很宠弟弟,这时有些犹豫。
他和弟弟说,“你那台机器里也有,你自己夹试试!”
弟弟立马当众大哭。
见状,表姐生气地把玩偶从哥哥手里夺走,塞给弟弟。
“你是哥哥,让给他。商场里那么多人,惹哭弟弟多丢人。”
弟弟不哭了,哥哥满腹委屈也说不出来。
在弟弟眼里,这个世界是“只要我一哭,就会变成我的”。
早期教育专家周令瑜说,小时候自己每次和弟弟闹矛盾,家人的解决方法总是 “各打三扁担”。
之后教导周令瑜:你大一些,是姐姐,让着点弟弟。
有时,他们不问事情原委;
周令瑜觉得很不公平:
“内心是一种无法形容的憋屈……我产生了一种强烈的、可笑的愿望……希望妈妈哪一天给我生个哥哥或者姐姐,那样我比他们小,就不用让着他们了!
她在《别以为你懂孩子的心》一书中列举了不少家长们让自家孩子无原则地谦让的理由,这会严重误导孩子:
你大一些,要让着弟弟妹妹;
年龄小的要让——下次遇到比我大的,我也胡搅蛮缠,这样人家也应该让着我;
小朋友哭了,你让出来吧;
别人哭了就要让——下次我也哭,哭就是武器,哭就可以得利;
小朋友是客人,你是主人,你该让着他;
是客人就要让——下次我到别人家做客,也要主人让着我……
家长教会孩子不讲道理,等孩子真的因此做出不好的事,家长又会埋怨孩子不讲道理。
其实都是家长自己暗示的。
惯子如杀子。
被家长偏爱的孩子习惯会以自我为中心,缺乏换位思考的能力。
面对生活中的挫折和矛盾,会习惯把错误归因于外界。
有读者在评论区说,自己还在给二十多岁的弟弟收拾烂摊子
过度的保护,也是限制。
偏袒的宠爱,实际上正把孩子推向火坑。
3:
走出委屈,做一个醒着的人
多少被“大的要让小的”伤害过的孩子,习惯了压抑自己。
努力满足他人的期待,成了内心脆弱、外表“懂事”的大人。
过度在意外界评价,渴望获得认可;
害怕被抛弃,更担心被拒绝。
成年后也无法摆脱这种阴影,压抑的委屈和不满,重新投射在朋友、恋人,甚至孩子身上……
对心理的创伤视而不见,就是在给下一个悲剧留“活口”。
如果你也曾为这类事伤心,希望你能想通:
无止境谦让,不是善良,是把牺牲当成了习惯
心理学家弗洛伊德说,人必须学会合理或象征性地表达自己的攻击性,否则更容易出现心理问题。
攻击性的重要功能之一,就是清楚划分并牢牢捍卫住自己的界限。
比如,中国孩子最咬牙切齿的事之一,就是自己都舍不得碰的心头好被亲戚家的孩子侵占,父母却要求面带微笑送给对方,以显示自己的良好家教……
不断被侵犯边界,失去了捍卫自己边界的习惯和勇气。
网友讲述自己的故事 / 槽植文章评论区
持续的退让并非发自内心的真善良,而是迫不得已的真软弱。
那一点褒奖,配不上牺牲者经历的痛苦煎熬。
对“界限感”妥协,抬高了“奉献”的地位,却忽视,先守护住自己边界内的东西才是理所应当。
为讨好而做出牺牲,给不了自己真快乐
太宰治在《人间失格》中,精准描述了这种心理状态:
“表面上,我总是笑脸迎人。
可心里头,却是拼死拼活。
在凶多吉少、千钧一发的高难度下,汗流浃背地为人类提供最周详的服务。”
出自真心的奉献会让人感觉到快乐。
若只是为了迎合他人的感受,防止自己被抛弃而“奉献”,大多只会换来痛苦和虚空。
网友的心路历程 / 槽植文章评论区
并不是“只有我付出才不会被抛弃”、“我付出更多才会被接纳”。
你首先是你自己。
痛苦的意义在于,让人清醒认识到,没有那么多理所当然的事。
倾听自己内心的声音,多问问自己:
我是否为了曾经的事感到痛苦?
我为什么选择付出?
这样的付出会让自己感到开心,还是出于心理上的“受虐”?
如果你正在被这种情绪困扰,希望你给自己力量。
先醒来,从自身出发做出改变。
如果你有机会,需要告诉另一个孩子应该如何面对这种问题,可以再听听胡可的故事:
在反思过“哥哥是不是就应该让着弟弟”这个问题后,一次,她又看到哥哥抢了弟弟的玩具。
弟弟猛哭,她没有上前干预。
弟弟哭了一会,发现没人来给自己撑腰,就不再哭,转头去找别的玩具。
这过程哥哥一直看着。
后来,哥哥把刚抢过来的玩具,主动还给了弟弟。
孩子们会学着用自己的方式解决问题,这过程中,会有他们自己悟出的人生道理。
从今天,放下心中的痛,你若能明白,自己值得所有爱,这就足够。
(责任编辑:张鹤_NBJS51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