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一则快报消息:
11月28日下午3点,吴先生给快报传来一张照片:"前几天孩子期中考试,我是这样辅导作业的。我把自己的手捆住,孩子就没事了。"
这张照片里,吴先生正在辅导孩子写作业,自己的手却被黑色绑带绑在了身后。
不少网友议论纷纷:
有人说:父亲的行为蛮可爱的,至少认识到自己的小错误,想办法克制自己。
有人说:作业真不是给学生布置的,是给家长布置的……
有人说:我每天下班把车停到楼下,都不想下车,在车里待一会,调整好心态,进门挤出一个微笑,臭小子,别惹火我。
我想这些说法,对于有孩子的家庭都能理解。父母是孩子教育中的第一任老师,决定教育成败的,往往不是家庭的经济能力,而是父母的教育素质。
要看孩子将来素质如何,那就要看家长现在素质如何,家长的素质往往就体现在教养的风格上。
从辅导作业,看看父母教养孩子都有哪些风格呢?
讨好型
为了提高儿子的积极性,吴先生说曾经给儿子做过一个奖惩表:
早起学习半小时一次奖励1元,
各科单元考试95分以上一门奖励5元,满分10元,
期中考试加1倍,期末考试加两倍。
学习态度不端正一次扣10元,
各科单元考试90分以下一门扣10元,
期中考试加扣4倍,期末考试加扣9倍……
这种方式叫什么呢?叫做讨好型。当父母用物质奖罚的方法来对待孩子,会有什么效果呢?
孩子长期在这种教育环境长大,以后他做任何事情都没有自己来自内心的动力,他的动力全部来自于外在,来自于别人需要给他一个确认。
他对学习本身并没有乐趣,学习成绩好是为了能够得到一个奖励。
如果孩子感受不到事情本身的乐趣,这样的孩子将来长大了,有可能会逐渐地丧失人生的意义,觉得啥都没意思,严重的可能是抑郁症。
想想看,漫长的人生,有谁总会给他这样的奖励?
平时总会看到这样的场景:
妈妈正要给朋友打个电话,希望孩子安静一点,不说话,就会对孩子说,乖,妈妈一会儿带你吃KFC,给你买个玩具。
在孩子调皮吵闹,或者是不听话的时候,父母就用孩子最喜欢的食物,或者是玩手机,买玩具来诱惑孩子。
告诉孩子要是他们能够做到,能够好好学习或者听父母的话,父母就会奖励他们喜欢的东西。这时孩子听到有自己喜欢的东西,是会遵从父母的。
这种奖励的方法用起来得心应手,不需费力,当时又十分有效。其实,父母想激励孩子与之合作,并不需要贿赂孩子,不需要用这种交换的方式让Ta做一个好孩子。
曾经有一位心理学家德西做过一次实验,让AB两组孩子去做题,A组孩子是无偿做题,B组孩子做完题之后会得到奖励。
等孩子做完之后,继续让这两组孩子自己选择自由做题,B组有奖励做题的孩子不愿意无偿做题,而A组本来就没有奖励做题的孩子,则更乐意选择答题。
这个实验就是是史上有名的"德西效应",从实验中可以看得出来,对孩子进行物质上的奖励,孩子的内部动力就会比其他人还要弱,影响到了孩子的行动力。
1、 适度奖励
不要总是奖励孩子,不要在孩子做完一件事情就对孩子进行奖励,父母要适度地对孩子进行奖励。
2、表扬孩子
对于孩子应该做的事情,不需要给予物质上的奖励,父母要语言表扬孩子做得好就行了。
3、树立意识
不是所有的事情都是可以获得奖励的,也不是所有的事情都是有报酬的。
父母的激励,初衷应该是让孩子看到自己的举动对他人的意义,看到自己的能力被他人欣赏,因此而带来自豪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