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好知 kuaihz

中学阶段是家长陪伴孩子的最后机会

孩子的成长是非常快的,六年小学毕业后,进入中学的学习阶段都是一瞬间的事。因为在我们心理感觉上,第一年是新生,第二年刚适应,第三年就是毕业生了,时间不等人,感觉好突然。

更为要紧的则是,作为父母要知道,孩子读中学这个阶段是自己陪伴孩子的最后机会,一旦孩子18岁成人,无论读大学,还是参加工作,事实上亲子关系不会再和往常一样了,比如孩子关注的不再单纯学习了,孩子自己世界变宽阔了,孩子注定要远离父母独自经风历雨了。

当然大多数父母与孩子是经历正常分开与分离,这对于亲子关系良好的孩子来说,不算得什么,但是对于心理问题较严重的孩子来说,这也许意味着未来的路更加艰巨与困难。

就如同电影《少年的你》里面的高三学生们,那些欺凌与被欺凌者,就是这些需要被关心的问题孩子,让这些问题孩子心理健康起来,就要讨论涉及到的多个方面,包括社会、学校、家庭、学生个体。

显而易见,父母是关系孩子心理健康的最重要参与者。

悲催的是,这却是一个悖论,因为正是这些父母心理健康程度不高,导致孩子出现心理问题,现在又要寄希望这些心理本身有问题的父母来帮助问题孩子,真的是件难事。

换句话说,问题孩子的家长如果心理健康水平高,自然会意识到这些问题并着手去解决,如果心理健康水平不高即便指出孩子问题却依然做不到。

真是那句老话,“难的不会,会的不难”,“你无法唤醒一个装睡的人”“你可以把一匹马牵到河边,却无法让它喝水”。

写到这里,悲催的感觉到,在这里就事论事,大谈空谈,理论讨论,的确是毫无意义的事情。

这好比面对空无一人的房间,想象着无数热切盼望帮助的个体,试图来个热血沸腾的演讲,要么是疯了,要么是傻了。

可是,既然提出了校园欺凌这个话题,看过了这个校园欺凌电影,也就不得不说点什么,权且用心理学眼镜再胡言乱语一番吧,试着说说可能的解决问题方法:

首先是社会与学校。

这些年社会关注校园欺凌现象不得不说重视多了,有关部门下发了专门文件,社会人士也纷纷呼吁撰文并提供许多帮助。与之对应的则是学校角色的尴尬,学校责无旁贷同时,也是能力有限,老师们主要知识传授,班级管理也是以正常事物为主,学生心理问题又都是隐藏隐形的,即便发现也是难以根治。

其实教育部门早就要求学校配备专业心理咨询老师,接受专业培训,设置专业咨询室,这是非常好的解决问题途径。但是心理问题的特点不像生理问题容易被重视,这个很容易被忽视,很少有孩子主动走进咨询室,不少学校咨询室也就流于形式,现在要做的是提高学校咨询师水平,引导问题学生走进咨询室,对于问题学生适当主动介入,问题严重者及时沟通家长,并转介到有能力的专业机构。

但是必须承认,现实中具体到个体孩子来说,社会与学校能做的也就这些,很有限。

其次是孩子的父母。

这是作为父母责无旁贷的责任,也是义务,怎么做呢,还是具备责任意识最重要。中学孩子人格特质初步具备,但是不是不可以被影响,这就需要父母付出行动,而不是抱怨、推责、说说而已。

社会心理学有个行为公式,一个人的行为是社会环境与个体特性互相作用的结果,比如旁观者效应就是例证,比如学生上学时遇见老师会问好。具体到一个孩子,基本人格特质初步固定,如何改善存在的不适行为呢。

这要考虑两方面,一个是作为家长要考虑规范自己言行与价值观,言传身教才有效果,真的为了孩子前途考虑,就要自己先做好自己,用正确的社会规范要求自己,记住道德是首先自律的,不是用来趾高气昂指责别人的。

不过这点做到太难,还是悖论原因,看看影片中欺凌者的父母,面对警察询问一个个振振有词,自己责任一点都没有,这让年轻警察叹息说,原本自己最爱熬夜玩,工作不久就习惯了早睡觉,因为“实在不想看见那一类人”,睡觉了就眼不见心不烦。

另一个方面就是应对孩子方面,采取接纳——认知——行为三步曲策略,接纳是首要的关键的。无论孩子是强势性格,还是软弱性格,这都是生活经历导致的适合自己的特点,没有好坏只是适应,接受这一点,在这个基础上与孩子讨论如何更好应对欺凌与被欺凌行为问题。

讨论这些行为后面认知思维,欺凌为了什么,欲望需求目标是什么,被欺凌者也是如此,找出行为后面的思维模式,发现行为的真正目的,适当降低或者提高这个需要。同时采取合适行为方式,用积极的新的方式替代,目标不变方法变,这些需要父母与孩子达成共识,一起监督去做。

最后就是孩子自身。接受专业心理咨询是个好方式,毕竟到了欺凌与被欺凌这一步,心理问题已经不是一般沟通可以解决,需要专业人士进行处理。

孩子是父母生出来的,父母就有责任培养孩子成人,父母也是孩子成长最关键的社会环境与社会支持系统。中学阶段是为人父母最后陪伴孩子的机会,之后孩子长大,心理定型,价值观确定,父母们再也没有机会教育了。

面对校园欺凌现象,真的要作为一面镜子,引起社会、学校、家庭以及学生们的重视,不以善小而不为,不以恶小而为之,否则,“雪崩时候没有一片雪花是无辜的”。

而父母一定是最要紧最关键的那片雪花,这是毫无疑问一定的,希望每个父母都重视自己孩子心理健康,让家成为孩子温暖的家庭港湾,而不要让孩子被社会去教育,也不要让孩子被社会心寒。

本站资源来自互联网,仅供学习,如有侵权,请通知删除,敬请谅解!
搜索建议:陪伴  陪伴词条  家长  家长词条  阶段  阶段词条  最后  最后词条  孩子  孩子词条  
亲子

 怀孕适合吃什么食物 这12种食物...

怀孕适合吃什么食物1、绿色蔬菜绿色蔬菜,例如菠菜、西蓝花、芦笋等,都是孕妈妈所需维生素和矿物质的极佳来源,尤其是叶酸。绿色蔬菜也是很好的非乳制品钙的来源,而且还...(展开)

亲子

 后现代思维下的系统疗法

我们知道现在的孩子10岁左右开始进入青春期,大概持续十年左右,这也相当于心理自我的初步成长过程,那么对于大学生来说其实接近青春期尾声,但是又无具体界限,毕竟个体...(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