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德经》被很多人当做是必读书籍,这本书的确对中国文化产生了重大影响,也反映了古人的一种世界观和人生观。老子作为道教创始人,他的很多理念在哲学、科学等领域都产生了非常深刻的影响,可以说古代很多帝王的文化思想多多少少都能看到老子理念的影子。不过《道德经》中的内容也不是那么好理解的,例如“天地不仁,以万物为刍狗”这句话,很多人都将其误解,那老子想表达的含义到底是什么呢?
为什么老子的《道德经》经久不衰呢?这个问题的答案,不同的人一定会有不同的看法。而笔者的看法是,因为读不懂他的人太多了,老子的作品,解释权当然就只有老子,所以多数人都是误解。人们在争论中一直想给出最合理的解释,但是事实上这很困难。
首先是文法上的,其次是年代上的。就像现在区分的90后、00后,在理解的时候是存在代沟的。常常就是代沟让我们产生矛盾,而矛盾成为焦点,以此达到“经久不衰”的实际效果。
“天地不仁,以万物为刍狗”这句话,很多人的理解是天地不仁义,把万物都当作小狗,这里误解的根源是我们总将狗的属性贬义化,在中国你说一个人像狗一样可爱,打你的人必然有三条街,在外国,却会被当作真的赞美,这就是文化的差异。
当然,老子那时候,狗还没有被贬义化。所以传统的理解就是这样的:
王弼说:“天地任自然,无为无造,万物自相治理,故不仁也。”
这个不仁就是无所谓仁义的意思,天地不会偏袒任何事物,都是让万物顺着他们的本能生长的,不需干扰他们的正常运行,这之中,不掺杂人类任何的情感在内。
于是老子在之后提出这一句:“圣人不仁,以百姓为刍狗。”
这句话也被很多人望文生义的误解,原因和之前相同。但是正确理解又是这样的。作为圣人——理想的统治者,应当是遵循自然规律,采取无为之治,任凭老百姓自作自息、繁衍生存,而不会采取干预的态度和措施。
这与老子“不尚贤”“无为而治”“顺其自然”的思想是一贯的。
这两句话,首先表述了老子无神论者的意思,他否定了天地人格化,说天地即自然,无理性和情感可言。另外的观点就是人类社会的想法,就是“无为”的政治思想。
在《道德经》的同一章,还有一句:”多言数穷,不如守中。“
我第一次读的时候,认为这是不要说太多话,说多了就牵强,不如内心多思考。但是传统的解释是:”政令繁苛,只会加速败亡不如无所作为,保持虚静。
字面意思和主流的解释就是差距很大。可以说没有主流解释的《道德经》就是一首朦胧诗,意境虚无缥缈,惹人非议。
当然这一切都是有原因的。不知道有没有人发现,这些句子,如果你曾经在什么地方见过一遍,第二次,你好像就会背诵了,这和常人记单词的状态截然不同,这才是经典的魅力。
我曾经做过调查,发现很多人读经典,喜欢从那些耳熟能详的句子开始,因为往往这些耳熟能详的,会有很多的解释,当你发现与自己的理解有差异,才会增加阅读其他复杂篇章的兴趣。所以往往没有标准理解的东西,他会更让人见识非凡。
比如说,我一定要将“天地不仁,以万物为刍狗”,理解成天地不仁义,把所有东西都当作狗来对待。这样我误解了老子,但是理解了自己。
但是如果阅读的东西都让你原来的见识一成不变,就是无效阅读。很多人天天夸耀自己和某位思想家持有相同的看法,其实那不过是在自我陶醉中浪费时间罢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