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想区分儒家、道家、佛家、法家,墨家。就要从代表人物主张说起。
儒家代表人物,孔子、孟子。
孔子:
1、政治上,主张克己复礼。同意对礼加以改造,其最大的创新纳仁入礼。
所谓仁,仁者爱仁,把人当人看待,体现了对人格尊重的思想,提倡德治,泛爱众,节用而爱人。尤其反对人殉制度,不满于过分剥削和滥用刑罚。
2、哲学上,摇摆于唯心唯物之间,宣扬畏天命,敬鬼神而远之,不语怪力乱神,认为天没有意志。生而知之者上也,强调任何人的知识都是后天学习而得。
3、教育上,主张教学无类,学而不厌诲人不倦。要求触类旁通,启发式教学,注意因材施教。提倡学思结合,温故而知新,学而时习之。讲究谦虚,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
能够诗意盎然的表达思想:岁寒,然后知松柏之后凋也。子在川上曰:逝者如斯乎!不舍昼夜。饭蔬食,饮水,曲肱而枕之,乐亦在其中矣。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
孟子,子思之门徒,子思孔子之孙。
1、政治上,主张: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国君经反复劝谏而不听,可以更换。平等看待君臣关系,臣子没有天生的服从和隶属义务:君之视臣如手足,则臣视君如心腹;君之视臣如犬马,则臣视君如国人;君之视臣如土芥,则臣视君如寇仇。
建议统治者,保民而王。谴责虐民、残民。使民有恒产,保障人民基本生活,推行劳役地租性质的,井田制。
提倡用分工不同证明压迫剥削的合理性。劳心者治人,劳力者治于人。
2、哲学上,宣扬性善论和良知论。人本具有仁、义、礼、智、信等观念,若扩充善念,人人可以为尧舜。人之所不学而能者,其良能也,之所不虑而知者,其良知也。
所谓学习要反求于内心,学问之道无他,求其放心而已。
认为理性思维高于感性认识:耳目之官不思,心之官则思,思则得之,不思则不得也。
另外,儒家讲究,不偏不倚、中规中矩,不走极端的中庸之道。
道家,主要代表人物,老子和庄子。集大成者为庄子。
庄子,主要渊源于道家创始人老子。庄子把老子的客观唯心论发展成主观唯心论,将老子的朴素辩证法发展成相对主义的诡辩论。
认为:一切都处于,无时而不移之中,否认物质的稳定和差异化。
主张:齐大小、齐物我、齐是非、齐生死,追求无条件自由。其人生哲学悲观厌世,社会理想比老子的小国寡民还落后的原始状态。
决不与统治者合作,辛辣地揭露批判黑暗和腐败:窃钩者诛、窃国者侯,诸侯之门而仁义存焉的明显矛盾同具有叛逆性的文人产生共鸣,甚至成为反黑暗的思想武器。
佛家,代表人物释迦牟尼,即佛陀。
佛陀因一切归于尽,果熟亦当堕,合集必当散,有生必有死的生住异灭的现象,感受了无常。得出世间一切事物或现象,都存在于相对的关系或条件之中,若离开了这些关系或条件,则不会有任何事物或现象的结论。
认为此有故彼有,此生故彼生。生命之源起和过程,依赖于无明、行、识、明色、六处、触、受、爱、取、有生、老死等十二个彼此互为条件或因果关系而形成生命的循环往复。十二支缘缘起,皆归于无明,造成了生死的根本原因。
认为有八种苦,生苦、老苦、疾苦、死苦、怨憎会苦、爱别离苦、求不得苦、五取蕴苦。清除痛苦的方法:正见、正思维、正语、正业、正命、正精进、正念、正定为八正道。
为众生指明的解脱之道,就是苦集灭道。
佛陀劝诫君王:(一)、人民数相集会讲议正事。(二)、君臣和顺,上下相敬。(三)、奉法晓忌,不违礼度。(四)、孝事父母,敬顺师长。(五)、恭于宗庙,致敬鬼神。(六)、闺门真正,洁净无秽,至于戏笑,言不及邪。(七)、宗事沙门,敬持戒者,瞻视护养,未尝懈怠倦。
佛陀将世间法总结为:八法曰,有世八法随生回转,云何为八?一者利,二者衰,三者毁,四者誉,五者称,六者讥,七者苦,八者乐。当求方便除此八法。
众生要与八法的周旋中,摆脱八法,就像莲花,出污泥而不染,保持独特的高尚品格。
墨家代表人物为墨子。
墨子主张:兼爱、非攻、尚贤、尚同、节用、节葬、非命、非乐、尊天、明鬼十大项,前七项是进步的,后两项是唯心的。非乐则带有一定的片面行性。
墨子讲究逻辑学,认识属于唯物主义的经验轮,认为凭耳目闻见之实,作为是非有无的依据,强调感性认识,轻视理性思维。
法家,代表人物荀子、韩非子。
荀子是由儒到法的唯物主义者。反对鬼神天命之说,认为天有自身的变化规律,不因人间统治者好坏而变化。
主张:治天而用之,利用、控制和改造自然,为人类造福。精神依赖于形体,认识必须符合实际:闻之不若见之,见之不若知之,知之不若行之。主张性本恶,善是后天努力的结果,重视教育,提倡礼治与法治结合。
韩非子,主张:治国法令要明确,执法贵在严明。刑过不避大臣,赏善不遺匹夫。要重刑而少赏,知人善用。实行中央集权,因事责功,暗中监督。
哲学上,继承荀子唯物主义,改造了老子的唯心主义。认为老子的道是事物的客观规律,发展了墨子的认识论。提出以参验法来检验是非,反对主观臆断,即无缘而妄臆度。世异则事异,事异则备变,社会历史是不断进步的。
发展了荀子的性恶论,人与人之间都是利害关系,彼此相互算计,非用严刑峻法,不能约束防范。
经过以上各家的主要思想的说明,我们可以看出各家的大致轮廓。法家韩非子除了改造了道家老子的唯心主义和发展了墨家墨子的认识论以外,再没交集。我们可以轻松的把各家区分开来了!请各位给予关注,以便交流。不对之处敬请批评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