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在两千多年前,亚圣孟子就说:“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济天下。”其实,无论选择独善其身,还是兼济天下,最终目的都一样,让自己过得更有意义和价值,从而才会感到幸福。不管从事哪种工作,人们都是在追求幸福的道路上奔波,究竟什么样的生活才称得上幸福呢?
在校读书的学生认为,每次考试考出考成绩就是幸福;职场拼搏之人认为,工作顺利,被上司认可,得到升职的机会,就是一种幸福;老年人认为,儿孙绕膝,家庭和睦,自己能有个好身体,就是金钱也换不来的幸福。所以,每个人对幸福的定义不同。古人的幸福标准是什么?就是今天介绍的“开江鱼,下蛋鸡;回笼觉,二房妻”。
中国封建社会,尽管从明朝时期就有资本主义萌芽出现,但从整体上来看,属于小农经济,即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以家庭为单位,总体表现为男耕女织。与现代相比,古代科技发展落后,商业流通也无法比拟,达官贵族的生活水平,或许还比不上现在普通百姓,更不必说富裕之家,为何说“开江鱼,下蛋鸡;回笼觉,二房妻”是古人幸福的标准?
一、开江鱼
所谓开江鱼,并非某种鱼的名字,而是寒冬过后,冰冻的江面开始慢慢融化,从大江大河里捕捞上来的鱼。冬天气温太低,江面结了厚厚的冰,渔民不适合捕鱼,从而让鱼儿有了生存空间,正是长膘的好时节。经过几个月的成长沉淀,原本体型较小的鱼儿,也长大了不少,肉多鲜嫩,相比于其他季节的鱼,开江鱼的口味和营养价值都很高。
物质贫乏的古代,有钱人家可以每天吃开江鱼,毕竟实力摆在那里。但是,普通家庭和贫寒之家,一年能吃上几次开江鱼,就已经很满足,即使以捕鱼为生的渔夫,在打捞出开江鱼后,首先想到的是拿到集市上卖掉换钱,然后购买粮食和衣物。所以,能经常吃开江鱼的古人,往往都是家境不错的,等同于现在的小康家庭,幸福指数相对较高。
二、下蛋鸡
下蛋鸡,在农村又被称为老母鸡,且不说遥远的古代,就算三四十年前的农村,也很少有人舍得吃下蛋鸡,原因不难理解。如果家中有几个下蛋鸡,能收获一些鸡蛋,碰到老人生病,或者孩子出生,这些鸡蛋就可以起到大作用,与五谷杂粮相比,鸡蛋的营养比较丰富,是不可或缺的补品,能够代替排骨、猪肉等。
记得以前村民都不富裕,平时非常节俭,逢年过节才能吃上几顿肉。每次家里来亲戚,孩子们都很高兴,为了招待亲戚,父母或许会把老母鸡杀掉,然后炖了给亲戚吃,孩子多少能吃点鸡肉、喝点鸡汤。因此,古代能经常吃下蛋鸡的家庭,肯定是大户人家,幸福程度可想而知。
三、回笼觉
如今的上班族,经常感叹道:“周末赶快到来吧,我都快累死了,平时连回笼觉都不敢睡。周末一定要睡个天昏地暗,手机关机,谁喊都不起床。”所谓回笼觉,是指睡醒后不起床,继续任性地睡一会。许多人想不明白,古代除了做官之人需要按时上班,大部分古人不用上班,为何觉得睡个回笼觉就幸福呢?答案很简单。
古人虽然不用朝九晚五去上班,但我们切勿忽略一个问题,对于以种地为生的古人来说,能不能养活一家老小,全凭家里几亩薄田,必须日出而作日入而息,面朝黄土背朝天,否则将会面临饿肚子的困境。尤其是租种地主家的地,每年还要交租金,不努力肯定不行。古代农民不是不想睡回笼觉,而是生活的压力,让回笼觉成为奢望。
四、二房妻
顾名思义,在古代,二房妻指的是小妾。众所周知,现在是一夫一妻制,而古代不同,是一妻多妾制度,也就是常说的三妻四妾。但是,如果一个男人家里不富裕,住着破漏的茅草屋,收入勉强吃饱饭,一年到头没有积蓄,娶老婆都成问题,更别提纳妾了,简直是遥不可及的梦想。
古代什么样的人能够娶二房呢?当然是地主之家,或者达官显贵,他们有足够的实力纳妾。所以,古代若能娶二房妻,至少说明家庭条件不错,幸福感高于一般人。时代不同,同样的东西给人们带来的幸福感不一样,小编认为,一个人幸不幸福,外在条件是次要的,主要取决于内心的欲望和心态,心态好、欲望小的人,幸福指数必然不低,你认为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