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何为隐逸文化?
“隐”,意为“归隐,隐居”,“逸”,便是“安逸”,是一种自由、洒脱的精神代表。这样理解下来,我们就知道“隐逸”二字为何意。简单通俗来讲“隐逸”就是指归隐山林,寻求自由、无忧的生活。那么隐逸文化就是形容有这种追求的思想,与这种文化思想相对应的便是世俗文化了。与世俗文化不同的是隐逸文化追求无拘无束的生活,就包括淡薄名利,不求荣华富贵,只求内心坦荡、和乐安康。
一般我们会用闲云野鹤般的生活来形容隐逸之人的生活状态。隐逸之人大多是对于世俗无太多的眷恋,想要归隐山林的人。我们常在武侠剧中看到很多的高手最后都是归隐山林,毫无波澜地过完一生。其实,不只是山林,寺庙也是隐逸之人的一大栖息地。很多厌倦凡尘俗世的文人、壮士、妇女会选择皈依佛门,过完他们的一生。特别是在魏晋南北朝时期,佛教、道教兴起,无数座寺庙相继被建立起来,想要归隐的人蜂拥而至,“南朝四百八十寺”便是对其的真实写照。
二、隐逸文化是如何发展而来?
其实,“隐逸”一说很早就有了。三皇五帝时期,就有尧访隐逸之士许由的说法。据《行唐县志》记载:“为传说‘唐尧访贤’中的贤人许由的故里”,南宋文天祥在《五云夏造许氏初修族谱序》中说:“按许氏,自由隐许,遂以为姓”。如此说来,许由是一名拥有才德的隐士,三皇五帝时期就有了贤士隐居的先例。
春秋战国时期,鉴于社会的现状,有很多的贤士选择归隐。关于此,也有一些著名的言论,比如孔子说过“邦有道则仕,邦无道则隐”。在社会动乱的年代,国际要有道义、仁德才能让有能力的人为他服务,然则贤士都会选择归隐。与孔子言论相近的还有孟子的:“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济天下”。在百家争鸣的时期,最能代表“隐逸”思想的一派便是道家了。道家创始人老子主张无为而治,顺其自然便是最好的治理方法。鉴于此,道家的门徒也主要过的是闲云野鹤般的生活,在此后的历史中,道家的隐逸思想发展得最为明显。
再有就是我们常听说的圣人鬼谷子也是一位著名的隐士。他原本是战国时期的卫国人,因为长居深山之中,经常在山中采药,被世人称为“鬼谷先生”。战国时期,思想领域百家争鸣,鬼谷子是纵横派的鼻祖,他的思想帮助了秦国先后灭六国,完成统一,因此鬼谷子是著名的军事家。此外,他也是一名思想集大成者,先后著有《鬼谷子》、《本经阴符》。
虽说鬼谷子是著名的隐士,但是他的“隐”更多的是为了有更好的思想发展空间,所以他在社会、人生、自然方面都有自己独到的见解。直到今日,他的作品被很多人阅读,他的思想至今都被学习和使用。在汉高祖时代,也有一些著名的隐士,就包括“商山四皓”、“汉初三杰”,而“汉初三杰”之一的张良在功成名就之后选择了归隐。
要说隐逸文化真正成型的时期要数魏晋南北朝了。在封建社会发展的过程中,魏晋南北朝经历的政权更替最多,本来魏晋南北朝时期产生过很多国家政权,鉴于国家历史存在时间太短,因而被统称为魏晋南北朝时期。这个时期最大的特点便是社会常年动乱、国家林立、分裂割据严重,在一定程度上和春秋战国时期相似。为什么说隐逸文化在这一时期真正成型呢?
首先,在之前,归隐不是一种文化,这只是极少部分人选择生活的方式。其次,到了魏晋南北朝时期佛教思想传入,佛教、道教对人们思想有明确的约束。由于百姓饱受战乱之苦,生活惨淡,所以更多的人选择皈依佛门。道家的侠士们一向追求自由、无拘无束的生活,和佛教的实际精神思想没有多大的差异。也因此,魏晋南北朝时期,佛教、道家、儒家思想的交融催生出玄学,促使隐逸思想正式成为一种文化。
三、魏晋南北朝时期的隐逸文化有什么突出表现?
在了解魏晋南北朝时期隐逸文化的突出特征之前,需要简单介绍一下,这一时期的社会状态。首先在政治上提到过,魏晋南北朝时期是中国封建社会历史中最混乱的一个年代,时间长达四百年之久,政权频繁更替,长期战乱不断。在经济上,北方长期受到战乱的影响,经济停滞不前,这个时间段,南北经济发展水平总体持横。在文化上,有佛教思想传入,儒家思想文化继续被挖掘,道家思想在这个时候有了更深的发展,玄学成为了一门新的社会思想,涉及的领域更加广泛,到了后期出现佛、道、儒三教思想合流的趋势。在这种背景下,世人追求的隐逸文化有以下五个突出特点。
第一,清谈、寡言是隐逸文化的突出表现之一。清谈也被称为“微言”、“清言”、“清议”等,通俗来讲就是指不要过多的干涉。在混乱的年代里,贤士不知如何选择自己的角色定位,也不知如何拯救一个国家。政权更替太过于频繁,许多有才之士看不到新生政权的生机,心如死灰。因此,他们做的最多的就是通过文化传播的手段,让有才能的君主看到 自己的治国理念,找到更多“心灵相通”的人,为拯救这个社会出一份绵薄之力。因此,“清谈”就成了他们救赎这个社会的最好方法。
第二,以原始的道家思想为核心,追去精神的自由和人格的自主。在结合佛、道、儒三家思想基础而形成玄学,继承了老子、庄子的原始思想。在汉朝初期,百废俱兴,道家的思想就被挖掘出来,成为了战后初期汉朝的治国思想,并且起到了重要作用,这个时期的道家的思想也得以继承和发展。东汉末年,社会重新回归动乱的状态,在一定时期内,也有文人志士想要寻求这样的方法来重新恢复国家秩序。碍于时代的差异性,这种方法未能起到好的作用。但这种行为在一定程度上发展了道家的思想,所以到了魏晋南北朝时期,玄学的形成使得道家自由、和谐等思想进一步得到发扬,并在此基础上发展出了人格自由的思想。
第三,以臆想为诗章的源泉,强调静态安民。这个时期的文人说也奇怪,一面希望自己能够超凡脱俗、不问世事,另一面又通过各类的文章来宣扬自己对社会状态的不满,希望能得到统治阶级的重视。在这个时期里,有一类文章主要描写人间仙境般的百姓生活而得名。主要代表就属东晋著名诗人陶渊明了,他的《桃花源记》更被称为隐逸文化中诗作的典范。这种诗章里的百姓生活得十分自由、洒脱。“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就可知这里的人们的生活无比幸福。诗章里描绘的场景恰好与外界相反,这是诗人臆想出来的生活画面,实际并不存在。诗人们借用这样的文章发泄自己对现实生活的不满之情,也表达了自己对美好生活的强烈渴望,从中我们可以殷切地感受到他们的无奈之感。
第四,文人多采用玄学思想主张中的“清辩”、“清谈”等方式来进行文化的交流、切磋。“清辩”,顾名思义就是简约、自由地辩论。和“清谈”有相似的含义,同样是指说话,但是具体涉及的领域又有所区别。“清谈”、“清辩”就是无止境地围绕一个主题发表自己的见解。往往,参与“清辩”的人能够达到废寝忘食的境界,只为寻求一个真理。据说还有人因为“清谈”,夜不能寐,最后劳累致死。这样看来,魏晋南北朝时期的文人对真理的渴求十分的强烈。这个时期的文人们空有满腔抱负,无处施展,遇到志同道合之人难免兴奋。长久以来,他们力图将每一个道理参悟到最深的境界,这也是这个时期思想异常活跃的原因之一。
第五,隐者、尼姑、和尚、道士等正式成为追求隐逸思想的人的专属称谓。在魏晋之前,虽然有很多归隐的人士,但他们的归隐多是指归隐山林,过普通人的生活罢了。到了魏晋南北朝,百姓生活艰难,文人空有满腔抱负无处施展,还要时时刻刻警惕自己的生命是否受到威胁。这就促使了很大一批人选择归隐,不同于以往的是,这些选择归隐的人会去“出家”。因为社会大面积动荡,如果单纯地选择隐居山林,少不了侵扰。这个时候寺庙应运而生,专供出家人居住。
一般来说,道家的宗教场所被称为“庙”,佛教的被称为“寺”。到今天,我们依然能说出很多著名的寺庙,比如道家的“城隍庙”,佛教的“少林寺”。当选择归隐的人士一旦选择出家便是皈依佛门,自此便要求六根清净。宗教场所一直都是清净之地,外来人一般不会在此放肆,这就保障了他们的人生安全,所以南来北往的人们都会选择在寺庙安度余生。这也因此,他们有了专属的称谓“尼姑”、“道士”、“和尚”、“居士”等。
四、隐逸文化对后世有哪些影响
隐逸文化发展至今,对后世也有着很大的影响。首先就是对个人思想方面的影响,隐逸文化强调以和为贵、不争不抢、淡泊名利。在当今社会,我们与他人相处的时候,总是要抱有一颗平常的心。别人再好的东西,不要产生邪念,别人再不好的东西,也不要横加指责。对人、对事,总是拥有这样的一颗平常心,再好不过。再有,面对工作,这样的平常心,会使我们临危不惧,正所谓“兵来将挡水来土掩”,这让我们在竞争激烈的职场中,能够很快地站稳脚跟,一步一步走向成功。
古代的隐逸文化除了影响了我们个人的思想,还对我们整个民族的精神风貌的塑造起了重要作用。中华民族自古以来就讲究“以和为贵”,隐逸文化中的精神特质正好指向这一点。“清谈”、“清辩”所传递的平等、自由交流的思想至今受用。特别是在今天全球化的局势下,这种思想更是难能可贵。中国五千年的历史文化积淀,在今天得以生根发芽,重要的一个原因就是我们的民族特质和独特的民族精神。从新中国成立到今天为止,中华民族经历了重重磨难,仍然本着自由、平等的交流原则。现在中国在国际舞台上的表现愈加精彩,在国际舞台上的作用越来越大,话语权也越来越重。这就展示了我们生生不息的民族精神和谦卑、和善的民族文化。
虽说,隐逸文化的潜在目的是给人以安贫乐道的生活,对于大部分人,我们可以了解并且在现实中实践好。不可否认的是,仍然有小部分人依然不知所措,面对问题只会“隐闲避世”。虽说“隐闲避世”是隐逸文化的一部分,但是我们不能将它拿来作为我们逃避问题和困难的借口。尤其是在这个竞争激烈的年代,我们需要更多的耐心去做事,需要一颗坚定的心和一份坚定的信念将事情往最美好的局面转换,简单的逃避不能解决根本问题。与魏晋南北朝时期的社会状态不一样,我们生于和平的年代,有无数条道路为我们敞开,所谓“条条道路通罗马”就是这个道理。不试一试焉知水有多深呢?同时,面对传统文化,我们一定要批判地继承,而不是盲目地完全接受。继承其“精华”,摒弃其“糟粕”,才是我们面对传统文化的正确态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