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榫卯的起源比汉字还要早,早在7000年前的河姆渡文化,榫卯结构就已经出现在先民们居住的木结构房屋中。
榫卯是什么?
榫卯(sǔn mǎo)是古代中国建筑、家具及其它器械的主要结构方式,是在两个构件上采用凹凸部位相结合的一种连接方式。凸出部分叫榫(或叫榫头);凹进部分叫卯(或叫榫眼、榫槽)。
最基本的榫卯结构由两个构件组成,其中一个的榫头插入另一个的卯眼中,使两个构件连接并固定。榫头伸入卯眼的部分被称为榫舌,其余部分称作榫肩。
历经数千年发展,到了明清,家具的制作几乎用到了所有的榫卯种类,展现了榫卯结构进化的最终样式。
榫卯技术,凝结着中国几千年传统家具文化的智慧。建造一座城,可以不用一颗铁钉,全凭榫卯,就可以做到上下、左右、粗细斜直连接合理,面面俱到。
榫卯结构的家具或建筑,能使用几百年甚至上千年,在人类轻工制造史上堪称奇迹。山西应县的辽代木塔,为榫卯经典之作,千年以来,历经数次大地震的冲击仍完好无损,令世人惊叹。
1.更稳定。榫卯结构可有效地限制木件之间向各个方向的扭动,而铁钉连接就做不到。比如,用铁钉将两根木枨做T字型组合,竖枨与横枨很容易被扭曲而改变角度,而用榫卯结合则异常牢固。
榫卯结构不但可以承受较大的荷载,而且允许产生一定的变形,在地震荷载下通过变形抵消一定的地震能量,减小结构的地震响应。
2.更耐用。金属容易锈蚀或氧化,而榫卯家具即使历经百年,木质依然坚硬如初。如果用铁钉组合这样的家具,很可能木质完好,但连接金属的锈蚀、老化等因素,也会使家具散架。
3.品质更高。能够用榫卯制作的家具木材,必须有较高的硬度,这就首先保证了材质。其次,铁钉与木材的结构是靠挤和钻劲硬楔进去的,此过程易造成木材劈裂、木纤维受损,影响木材稳定性。
4.匠心艺术。榫卯家具顺应自然规律,将物性与人的巧思、 匠心完美地融合在一起, 以达到 “天工” 与 “人工” 浑然一体的境界, 从而形成产品的整体和谐之美。
5.更易运输和维修。铁钉连接的家具,一根钉子断裂就可能影响所在部件的结构,更换起来更加复杂。榫卯家具很神奇的地方在于,把它们做得足够好,每一个构件拆开都是可以独立存在的,自身就是一个整体,运输和维修更方便。
榫卯的分类?
按构合作用归类,榫卯大致可分为三大类型:
1.作面与面的接合,也可以是两条边的拼合,还可以是面与边的交接构合。如槽口榫、企口榫、燕尾榫、穿带榫、扎榫等。
2.作为“点”的结构方法。主要用于作横竖材丁字结合,成角结合,交叉结合,以及直材和弧形材的伸延接合。如格肩榫、双榫、双夹榫、勾挂榫、锲钉榫、半榫、通榫等等。
3.将三个构件组合一起并相互连结的构造方法,这种方法除运用以上的一些榫卯联合结构外,都是一些更为复杂和特殊的做法。常见的有托角榫、长短榫、抱肩榫、粽角榫等。
附33张动图(详见文末链接)
楔钉榫
挖烟袋锅榫
夹头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