众多名家都有“耕读传家”、“书香门第”、“重德修身”之家风、家规、家训。
曾国藩的家风是:“勤奋,俭朴,求学,务实”;
纪晓岚的家规是:“四戒四宜。一戒晚起,二戒懒惰,三戒奢华,四戒骄傲;一宜勤读,二宜敬师,三宜爱众,四宜慎食”;
黄炎培的家训是:“事闲勿荒,事繁勿慌,有言必信,无欲则刚,和若春风,肃若秋霜,取象于钱,外园内方。”这些名家的家风、家规、家训是我们的楷模和典范。
家风:是指一个家庭家族家世的传统风尚。也就是说一个家庭的生活方式、文化氛围、相处哲学即构成了家风。家风就是一个家庭的风气、风格、风尚。换一句话说,当一个家庭的家规、家训形成家庭的公众行为习惯即构成了家风,家风也就是一个家庭、一个家世、一个家族的家文化。家谱即是承载家文化的工具,其特点有:
1、榜样性
家风作为一个家庭家世家族共同认可的价值观,它的提出必须具有权威性、典范性、榜样性。中国古代传统家庭往往不是孤立的,它存在于宗族之中,日常行为受到族约的限制。族约的制定通常是由族内德高望重的长辈商讨所得,里面蕴含了这些长辈日久经年为人处世的积累、总结与提炼,并兼顾了社会风潮、世俗定律和公平正义。这样的族约无论是否以文字的形式出现,都有很强的“法规”性,家族内部成员出于对长辈的尊重和信任,定会无条件地执行并延续。然而,族约制定后,并不是一成不变、墨守陈规、原封不动的,它可能因为族内优秀成员的诞生而充实、完善、改变。
如山东诸城东武刘氏家族,就是家族优秀成员诞生后再定立的传世家规、家训。刘氏家族原本乡里布衣,世代为农,地位卑微,是移民到山东的新家族。刘必显是家中第一个进士,官拜户部广西司员外郎,晚年辞官归故里,致力于子孙的教育,立下了“当官清廉、积德行善、官显莫夸、不立碑传、勤俭持家、丧事从简”的家训。
自清顺治年间刘必显中进士算起,至道光末年为止的近200年里,刘家连续7代,先后科考得中198人,其中进士共计5世11 人,举人共计6世35人,七品以上的官员73位,出任知县、知府、道台、学政、布政使、巡抚、总督、尚书直至内阁大学士、军机大臣者皆有,其中最为著名的便是刘统勋、刘墉父子。
2、社会性
家庭是社会的细胞,家风的存在必须是与社会风潮相适应的。自汉武帝起,“罢黜百家、独尊儒术”,儒家格外推崇孝、悌、忠、信、礼、义、廉、耻,是为“八德”。“八德”作为封建社会人们的行为规范,普遍存在于家风之中。
在宋代,程朱理学兴起、社会的变革动荡以及北方少数民族文化的入侵并未动摇百姓对封建思想的信仰,反而受到程朱理学的影响,在“八德”的基础上延伸出“烈”这一品格。故而有“饿死事小,失节事大”。
“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等这样的家风在社会上普及。到了明代,阳明心学引领风气之先,“知行合一”的思想影响深远,直至今日依然有指导意义。由此可见,家风具有很强的社会性,在社会主流思潮的影响下,家风可能被重新厘定。
3、传承性
“世代相传”和“生活作风”是家风的两个重要标签,家风的传承性很大程度体现在生活作风上。生活作风可以分为价值认同与生活方式两个方面,这两个方面并不能完全割裂开。价值认同是生活方式的思想指引,生活方式是价值认同的表现形式。价值认同是家风得以传承的基础,家族的世世代代都认同祖先的价值观,才会践行那样的生活方式。
比如,清正廉洁是一种价值观,而勤俭持家便是这种价值观在生活方式上的体现。当然,许多家风、家训并不会将价值观与生活方式区分得非常清楚,因为简单明了的表达更利于流传。往往几个字就浓缩了一句道理、一个观念、一种思想;同时又必须是接地气的表达,因为家族中文化程度不同,若写得艰深拗口,则不易流传。
家训:是指对子孙立身处世、持家治业、光宗耀祖的教诲。家训,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家谱中的核心家族元素,它在中国历史上对个人的修身、齐家、治国发挥着重要的作用。道德包括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家庭美德等等,家训属于家庭美德的范畴。家国同构,一个家庭的家训相当于一个国家的道德标准,如曾国藩家训、朱子家训、颜氏家训等等。家训即是家人做人的道德标准,违背家训,就会遭受道德的谴责。
家训中首先强调的是“修身”,其次是“齐家”,再则是“睦族”,最后是“君国”。也就是儒家经典“大学”里所强调的“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道理。
从内容上看,家训中谈得最多的是八个字:孝顺、勤俭、恭默、修齐。
首先是“孝顺”之心:家训中一再训诫,取得功名的子孙要谦卑感恩,因为没有祖先德泽庇荫,哪有你今天功成名就?同样道理,子孙努力奋发,彰显的是光宗耀祖;家人多做善事,突兀的是“积德以遗子孙”。
其次是“勤俭”之道:宋朝司马光的《训俭示康》就是一篇经典名作。在这篇家训中,司马光强调“由俭入奢易,由奢入俭难”,再怎么幸运的家族,都不可能每一世都做大官,何况落拓不羁的世家子最容易败坏先人家业,因此骄奢习气是绝对要不得的。
“一粥一饭,当思来处不易。一丝一缕,应念物力维艰。”这是《朱子家训》中传诵很广的两句话,全篇训诫的也是“勤俭”二字。
虽然强调“勤俭”,不过许多家训中可并不赞成“遗厚财给后世子孙”。相反的,他们认为这样有害无益,因为子孙“贤而多财,则损其志;愚而多财,则益其过”。司马光对此说道:“难道圣人就不管子孙的贫困了吗?过去那些圣贤留给子孙的是廉洁、俭朴、勤劳的优良品德。”
再则是“恭默”之情:谨言慎行,宽厚忍让,忠厚持家。像诸葛亮“诫子书”强调的,“静以修身,俭以养德,淡泊以明志,宁静以致远”,点出儒者最向往的崇高境界。恭默的德性,还可以表现在慎重交友上,不要和奸佞之人、刻薄之人、怪诞之人交往,以致沾染不良习气等等。
更则是“修齐”之志:这些有着赫赫功名的写训者,在家训中却常劝子孙不必介意功名,反而视“耕读传家”为理想目标。
清朝石成金写的《传家宝全集》说到,如果把子孙教成“希图前程,指望富贵”的人,结果当官贪赃坏法、徇私舞弊、为所欲为,弄得家破身亡,连累父祖,遗祸后代,这不是子孙不肖不孝,而是父母教育出错。
家规:是指一个家庭所规定的行为规范,一般是由一个家族所传承下来的教育、规范、引导后代子孙的准则,也叫家法。所谓“国有国法,家有家规”就是指一个国家有一个国家的法律,一个家庭有一个家庭的规矩;这个家庭的规矩就相当于国家的法律。孟子曰:“不以规矩,不成方圆”。一个家庭要想兴旺发达,做人做事都要懂得讲规矩。家人违背家规就要像国民触犯法律一样受到处罚。
如江南第一家的《郑氏规范》就是15个字,即
善治家:汇集了重孝敬、厚人伦的治家理念。这样的家规世代传承,郑氏一族也因而以孝顺、团结、和睦的美好风向流传后世;
重教育:郑氏一族形成了耕则为农、学则良儒的良好风尚,是最典型的耕读人家。郑氏第五氏郑德璋因“厌其家居之丛纷,痛其子孙之失学”创办了私立东明书院,大力培养人才;
尚节俭:从宋元到明清,郑氏一族有173人为官,官位最高者为礼部尚书。令人惊叹的是,郑氏子孙没有一个因贪墨而罢官者,为世人所称道;
睦乡邻:郑氏齐家的思想体系中,有一个突出的主题,那就是关心自己的同时,也关心他人;
崇清廉:从宋元到明清,郑氏一族有173人为官,官位最高者为礼部尚书。令人惊叹的是,郑氏子孙没有一个因贪墨而罢官者,为世人所称道。
如孟母三迁择邻就彰显近朱者赤,近墨者黑的家规思想。《故事》说,孟子小时候,他的母亲非常注意他的教育问题,曾经为了选择居住的人际环境,连续搬家三次。汉朝刘向的《列女传》有这段记载:孟母带着幼年的孟子,起初住在一所公墓附近。孟子和邻居的孩子一起学着大人跪拜、哭号、作揖的样子,玩着办理丧事的游戏。孟母说:“我的孩子住在这里不合适,就立刻搬家,搬到了集市的附近。孟子又和邻居孩子学着商人鞠躬迎客、讨价还价、短斤少两的行为,学着商人势利的勾当。孟母说:“我的孩子住在这里也不合适。”就又立刻搬家,搬到学堂的附近。这时,孟子开始变得守秩序、懂礼貌、爱学习的好习惯。孟母说:“这里才是适宜我的孩子居住的地方!”于是就在那里居住下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