腊月习俗趣事多
原来,在长期的封建社会中,以种地为生的农民,一到农历十二月,就相对清闲起来:地里收净,场上打光,粮食扛到囤里,还有啥可做?那时候又没有乡镇企业可干,要么便是在家打牌、拉呱、烤火。然而,也有少数驾着老鹰,出外打猎,捉拿野兔之类。这样既可以锻炼身体,也可以增添口味,同时也是一种富有刺激性的游戏,如此久而久之,十二月便叫猎月。而在古文字中,猎又同腊通用,所以十二月就成了腊月。
在徐州,农历腊月里,有许多节日与趣事!
“初八”又叫“腊八”。这天,要烧腊八粥。一般以大米、小米、红枣熬煮而成,既稠又甜且香。腊八粥又称拉巴粥,把腊八腊八说成“拉巴拉巴”,有拉扯,抚养孩子之意。所以,腊八粥盛出之后,首先要给孩子喝,以示关心和疼爱,也给猪、羊、鸡、狗等喝,希望它们长肥长大。还要把腊八粥抹到院内院外的树上,特别是枣树上。枣花十分好看,如熬熟裂开的小米,人们盼望次年的枣花像粥一般稠密。这一天,兴化寺的僧人也要向社会施舍腊八粥!
从“二十”开始,集市上便比平常更加热闹起来,我们称为赶年集,因为赶集的人都是为年货买卖而去。年货主要是买肉类,也包括平时不常吃的熟菜和水果。徐州冬天天气冷,也就不用冰箱,人们把买来的鱼和肉用绳子栓上,挂在屋梁上,戏称为天然大冰箱。年货还
1/3
包括各种酒和果子,除了自己吃,还用于亲朋之间的礼尚往来。还有趁过年更换家电,装潢房子的,日渐增多。这些消费虽不单是过年消费,但均与过年有关,可谓“搭车年货”。
“二十四”左右是徐州人的扫房日,又称扫尘节。家家户户都要打扫院子和房间,做到窗明几净,迎接春节的到来。特别是厨房,更要扫的干干净净。因为扫房以后,每一家都要准备大量的熟食,就是蒸发馍,一蒸就是许多笼。因为蒸的多,所以要用大灶锅,这样灶锅就要一天不停的烧着,所以要把厨房打扫的干净,免的房顶的灰落下来。我们不但蒸馒头,还蒸菜馍和豆包,豆包我们俗称“团子”,它是用红薯和红小豆做成的馅包成的,又香又甜,以前还有用杂面(用高粱、豆子、玉米等磨成的面)做的,叫它黄团子(因为面色显黄色),说是“吃五谷杂粮不生病”,现在人们生活水平都提高了,也没有做那种“黄团子”的了,还挺想念的。
蒸了馍以后,我们就开始炸酥菜。徐州人称之为“过油”,不但炸丸子,炸藕,还炸小鱼,炸肉,还炸细长的“姜丝丝”和宽短的“焦叶子”,真是应有尽有。炸出来的酥菜我们不能吃,要盛在碗里放在灶旁,祈祷一番,让各路神仙先吃,虽然没有人相信有神了,但人们还是做做,祈祷明年一切都美好吧!
“二十七”、“二十八”家家开始剁饺子馅,乒乓作响,犹如一团“年乐”。“二十九”、“三十”就包饺子了,在腊月的最后一天,徐州人俗称“小年”,在这天中午要吃饺子,放鞭炮,谁家也不能例外,这一天的活动最多:一是响,既放鞭炮;二是红,即贴春联;三是火,
2/3
即晚上点灯守岁。最后还要做一顿丰盛的晚餐,全家人围座在一起,吃这顿年夜饭!
“正月初一”就是我们传统的节日了。这天人们都起的特别早,是为迎接新年。这第一顿饭也是必须一起吃,并且家家都是吃一样的饭——饺子。吃过饭后,男女老幼都要转满全村去给辈分长的和年老的人磕头,但女孩子是不必这样做的。人们见了面互相问候的话不是“新年好”,而是“你转了几圈了”,包含了人们最美好的祝福。
就这样,把旧的一年送走了,把新的一年迎来了,这就是辞旧迎新吧。过年民俗的特点,是繁忙而热闹的,是商家挣钱的大机遇,是百姓消费的大热点,是人际关系调整的契机,是年文化展示的前奏曲!
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