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好知 kuaihz

清代诗词为什么会出现中兴?

诗词是文学,文学是文化的一个方面,而文化的起落在中国历史传承中跟随王权的更迭起起伏伏,创造不同的高峰和低谷。

中国诗歌史上有公认的的三个高峰,唐诗、宋诗、清诗。

唐诗的高峰我们不必多言,大唐的诗人们有积极向上的意象,成熟创新的技巧,在盛唐飞歌中展现了无与伦比的风采。宋诗承续唐诗之路,发展出理性、冷艳的诗歌之美。唐诗是青春美丽的少女,而宋诗就是高冷知性的美女,而清诗可以说是集大成而美之。

为什么我们称清代诗词为中兴?

其实是因为元代、明代诗歌相对没落,进入低谷,而到了清朝又恢复了唐宋的高昂状态,所以我们称之为“中兴”。虽然未必能达到唐诗的高度,但是和宋诗比肩是没有问题的。

如何判断诗歌在一个时代的位置是顶峰还是低谷?

跟诗的质量有关,也跟诗的数量有关。虽然到了宋朝之后,出版业才发达起来,诗词作品的留存流传要远高于唐代,但是并不代表宋代的诗词作品要比唐代多,因为太多的作品散佚了。

唐诗如何成为顶峰

任何发展和高峰都不是一蹴而就的。

唐诗为何大放异彩,成为再也无法达到的高度?

因为当时诗歌技法经过魏晋南北朝众多诗人的锤炼,众多音韵学家的努力铺垫,已经在诗词韵律学,诗词描写技法上完全成熟。同时诗人们认识到“齐梁体”空洞无物的缺陷,认识到“兴寄都绝”,不写正事,不建立正确的价值观,是不可能让诗歌找到出路的。

所以唐初陈子昂、初唐四杰开始正本清源,提倡“建安风骨”。其实就是讲究诗歌的社会价值,要让诗歌与时代结合,走出小情调的困境。

而隋唐统一南北诗风,科举考试增开特科,文人士子经常一首诗就天下闻名,到了武则天时期,甚至将诗作为考试内容。这些社会、政治、文化方面的因素无一不促发了唐朝诗歌人才以及作品的大爆发。再加上李白、杜甫、王维这类天才级别人物的出现,这些都成为了奠定盛世飞歌的基石。

世运、思想、技法、人才、文学规律都在这个关键节点达到了最佳融合。

天时地利人和,唐诗的高度是在众多因素的共同作用下铸就的。

宋诗如何成为第二峰

同样是世运、思想、技法、人才、文学规律的影响。

赵家马上得天下,却对文人特别重视,开国宰相赵普“半部《论语》安天下”,加上宋朝经济发达,为天下文人儒生带来了地位最高,质量最好的生活,自然在精神创作上就更加丰富。

在思想潮流中,宋朝儒学飞速发展,混合佛道思想,进入哲学范畴,发展出“理学”、“心学”。这些理论都是文人的底色,从而为宋诗的特色打造好了一个最大的平台——那就是“讲道理”。

诗歌技法上,经历过盛唐、中唐、晚唐这些不断寻路、不断创新的前人努力之后,所有文艺手法、技法都已经完全成熟。特别是在诗词分流之后,诗所表现的内容也基本禁锢在高大上的精神领域,所以实际上,宋诗的技法、文法在晚唐之后基本上没有突破——突破、创新都给了词牌。

理学的兴起为宋朝诗人带来了突破。他们充分认识到了这是发展出不同于唐诗的另外一条捷径。所以宋人对思想学术的重视和成就,是先秦以来的历史最高。经学、史学都发展起来,又都用来写诗。经学入诗,史学入诗,成为宋诗的一大特点,诗歌更加密实,内容空前丰厚,但是对学问的要求就更高了。

这也是为什么我们现在读懂唐诗容易,而宋诗相对难理解的原因。

讲议论有观点,加上学问、用典,这就成为宋诗的最大特点。

唐诗比较丰腴、热情,而宋诗非常冷静,甚至冷峻。

有了世运、思想、技法,再加上王安石、苏轼这些不世出的文学人才,合力将宋诗推上了唐诗之后的一个小高峰。

元明低谷

前面说了,为什么清代会中兴?还不是给元、明二朝的诗词低谷给反衬的。

宋诗以理趣取胜,但是凡事物极必反,黄庭坚时期诗人把用典、无一字无出处的机械照搬、自缚手脚发展到极致。这其实已经违背诗歌的“初心”,是一种不良的倾向,然后出现讲究“性情”的四灵派,江湖派,来纠正逐渐干枯的诗风。不过正所谓过犹不及,过了头又变成了小情调的亡国之音,映照了南宋末世的诗风。

即便宋词、元曲发展再猛,都无法动摇诗的交际功能,诗作为一种上层文学一直在世代中沉浮。

元朝的统治阶层没有文化,对诗歌不监管,但是也没推动。终元一朝,诗的境地是自生自灭,无人理会,正因为无人理会,诗人是敢言的。但是大批的汉人知识分子因为无法上升,转向民间艺术,写戏文、散曲去了。没有了人才,没有思想潮流,这样的时代,诗歌是无法出现高成就的,而且元朝也太短,无法做出文学方面的积累。

明初的诗风,还比较昂扬,但是因为朱元璋的强势政治手段,文人们除了歌功颂德,已经没有其他选择。诗坛很快被台阁体占领。什么是“台阁体”?就是咱们现在的老干体。写的人一大把,面目丑陋而不自知。

而在整个明朝,诗风清明之路都是针对台阁体的虚假、空洞来作斗争。前后七子、性灵派等,说到底都是主张要讲究真性情。

一方面走宋诗的路子,往议论上走,但思想性、思辨性都达不到。为什么达不到?因为儒学哲学在明朝同样乏善可陈,仅有王阳明一家独大。而另一方面就往山水田园上走,抒发小情怀。

诗的出路到底在哪?明朝文人自己也搞不大清楚,总是在唐宋风格之中左右摇摆,找不到自己的路子。但是,在技法、理论、方向上,明朝诗人已经是作了无数次试错,为诗歌的下一次爆发积累了巨大的经验。

缺什么?缺世运。在其他条件都已经成熟了之后,只有时代的大变革,彻底涤荡人的心灵,满足文学高峰的所有条件,才会出现诗的下一个高峰。

明清鼎革

清廷入主中原,是类似于元朝南下的民族文化大动荡。中国历史上最大的变局就是外族入侵称帝,然后太平,接着全球列强入侵,有哪一个朝代有如此多的国恨家仇,如此大的世界眼光,又兼有太平盛世的富足?

这种世运对国家来说是不幸的。但是对诗人,对文化来说是弥足珍贵的。

这个时期,前朝的文化,唐也好、宋也好,到这里全都研究,汉也好、魏也好,到这里通通关照。这是整个中华文化中诗歌史上最成熟的时代。无论是世运、技法、思想,都是最好的时代。而人才方面虽然没有达到唐宋那样的高度,但是清朝建立之初,钱谦益、吴伟业这样的大家由明入清,一开始就奠定了唐宋并举的正确道路。

为什么达不到唐的高度?在人才上稍稍差了一点。

为什么成就了第三座高峰?清朝诗人赶上了好时代。世运是决定文学发展高峰最关键的,不可或缺的必要条件。

而唐宋元明清五代比起来,只有元、明是相对洼地,那么说清诗是中国诗歌史上的“中兴”是再适合不过了。

诗的未来

我们分析出这些东西到底有什么用呢?

历史是用来干什么的?

学史以明智,鉴而知未来。

同样,我们用这个角度来看,其实民国时期也是中国诗歌的一座顶峰。不说古诗,光是现代诗这一项,从此与中国古诗平分秋色,其实就是非常了不起的成就。同样地,民国时期的古诗作品,一样是精彩绝伦,意气飞扬的。但是我们现在不觉得,为什么呢?

没有认真地去研究。

更重要的是,经常有朋友问我,中国的诗坛现在到底是一个什么样的状况?中国的诗坛还有没有希望?

希望你看完这篇文章,自己能够思考回答出这些问题。

我们处在一个什么样的阶段,我们的未来是个什么样子。

我们还会不会有诗,会不会有旧体诗,会不会有格律诗?

分析诗歌史,自然知未来。

本站资源来自互联网,仅供学习,如有侵权,请通知删除,敬请谅解!
搜索建议:清代诗词为什么会出现中兴?  清代  清代词条  中兴  中兴词条  诗词  诗词词条  出现  出现词条  为什么  为什么词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