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好知 kuaihz

学术动态 | 邓小南:科举制度与新型士人的出...

科举制度并不是宋代才有的,它是从隋炀帝大业元年也就是公元605年开始实行的,到公元1905年,也就是清末,在清政府推行新政的过程中被废除。科举制度在中国历史上维持了整整1300年的时间。我们现在经常把科举考试和高考相提并论,实际上科举考试和高考完全是性质不同的两类考试。高考决定的是考生进入哪一所大学,也就是说高考是教育过程中的一个环节;而科举考试不是这样,参加科举考试的人,受教育过程已经完成了,是要进入官僚队伍的。从某种意义上来讲,可以说科举考试更接近于现在的公务员考试。

| 科举:取士不问家世

中国古代有很多选拔官员的方式,在科举之前有察举,而且察举也是有考试的。那么,科举和察举究竟有什么区别呢?

两者的区别不在于科举是通过考试来选拔官员的,主要在于科举允许这些候选人自由报考,按当时的说法叫作“怀牒自列于州县”。“牒”就是一份文书、一个证明,类似于身份证、户口本,你拿着身份证明就可以到州县去报名参加科举考试。当时科举考试的参加者,一类来自学校,就是地方官办学校里的学生,另一类是自己在家读书的人。

参加察举的人,是要有长官推荐的,察举是一种“他荐”制度;而科举是可以“自荐”的,即自我推荐,自己去报名。这是两者的重要区别。另外,科举是“取士不问家世”,基本不看家世背景。唐代的规定里说,出生在工商之家的人,就是家里是从事“工商末业”的,是不能参加科举考试的,也就是说科举对家世背景是有所限制的。但是到了中唐以后,因为官方没有办法掌握每个人的出身背景,所以有些人可能出自工商之家,但如果在填报材料的时候不强调这个背景,也就进入科举大军的行列了。

到了宋代,这种限制就更加放宽了,所以在南宋的时候,科举鲜明的特点之一就是“取士不问家世”。

| 三级考试

唐代的科举制度已经相当成熟了,到了宋代,又有方方面面的演进。宋代科举考试基本上是三级考试的制度。第一级是最基础、最基层的,即“乡试”。乡试就是在家乡参加考试,福州人就在福州考,苏州人就在苏州考,所以叫作乡试。乡试是由地方政府主持的,参加乡试的目标是要取一个“解”,实际上就是得到一个文状,即通过考试的证明。考生拿到这个解状以后,就可以到首都去,参加第二级考试,也就是中央部门主持的考试。因为从唐代开始,第二级考试是由尚书省主持的,所以叫作“省试”。通过省试以后,就可以去参加第三级考试,即“殿试”。殿试原则上是由皇帝主持的,当然皇帝不会自始至终都坐在那里,但是会出席,特别是在发榜的时候,皇帝经常会参与这种仪式性的活动。现在流传下来的后人描摹的《宋代殿试图》,反映了士子参加殿试答卷的一些情形。

参加乡试是要取解,在取解考试中得到第一名的人,就叫“解元”;在省试中得到第一名的人,就叫“省元”;在殿试中得到第一名的人,就叫“状元”。每次殿试结束,阅卷完成,名次确定了,就会发榜。宋代发榜的时候,不光那些士子会去看榜,很多人都会去看热闹。有的人是去看自己考没考中,有的人就是去看新进士,觉得新进士一定是风流倜傥的,他们就是去看这样一些风流人物。王安石的一首诗就描绘了这种情形:“却忆金明池上路,红裙争看绿衣郎。”王安石去往发榜地点,路过金明池,看到很多穿红裙子的女子在这里看新进士,这些人年轻英俊,还考中了进士,意气风发。

那个时候,科举考试吸引的不仅仅是这些士子,还有很多社会上相关的甚至不相关的人士。因此,有研究者将宋代称为洋溢着“科举文化”的“科举社会”。

                    l  官员素质的改变

我们大体上对历代的科举取士的名额做了一个统计,从中可以看到,唐代科举基本每年开榜,在唐代289年的时间里,有268次科举考试,总共取士的人数达到了7000余位。如果平均算一下,那么每年取士二三十位。

宋代一般来说是3年开一次榜(前期是每年开榜,后来改为3年,但有时候不能正常开榜),在宋代319年的时间里,有118次科举考试,总共录取的进士有10万多人,平均每年录取的进士有300多位。相比唐代平均每年取士二三十位,元代平均每年取士12位,明代平均每年取士89位,清代平均每年取士100位左右,应该说,宋代科举取士的规模是比较大的。

科举取士的规模比较大,说明什么呢?其实这不仅仅是一个数量的问题。我们知道,通过科举选拔出来的人,能力是比较强的,他们进入官僚队伍后,应该对优化官僚队伍的整体结构、提高官员的素质起到积极的作用。而在我们看到的这样一个科举取士的规模下,比如唐代每年取士二三十位,整个官僚队伍可能有几万人,指望这二三十个人去改变几万人的官僚队伍的素质,几乎不太可能。而在宋代,平均每年取300位以上的进士,而且这些人相对来说晋升的速度比较快,他们在上层官僚里所占的比例比较高,对改变官僚素质的作用就比较明显。

我们可以做一个大体的比较。宋代科举考试录取的士人,在上层官僚里所占的比例是比较高的。宋代的宰相里,98%以上都是科举出身。而宋代的下层官员,很多还是来自荫补或杂流。比如,父祖做了高官,儿孙就有进入官僚队伍实习的机会,实习年满之后就有可能转为正式的官员,这就叫“荫补”。也就是父亲或祖父像一棵大树一样,大树底下有一片阴凉,儿孙就能够借助这个条件补充到官僚队伍里。另外,下层的官员里,还有一些是所谓的“流外入流”,就是在官府里打杂,做过吏人或者具体的办事员这样的职位,积累到一定的年份,也有可能转成正式的低级官员。总体来看,科举出身的进士在上层官僚里的比例相对较高,而在下层,则是非科举出身的官员的比例较高。

如果我们把唐代宰相的家世背景和宋代宰相的家世背景比较一下,也能看出科举在其中起到的一些作用。据学者统计,唐代有369名宰相,出自98个家族,也就是说他们中的有些人是同一个家族出身的;宋代有134名宰相,出自126个家族,相对来说,不容易靠世代之间的承继来成为当时统治阶层的重要人物。宋代的宰相很多都是通过科举考试,从不同的背景晋升到官僚高层。所以,《宋史》里说,宋代有很多宰相都是“起自孤生”,即本来是孤单无援、流落在社会上的读书人,由于某种机遇参加科举考试,考得不错,进入官僚队伍,最终晋升到宰相的位置。

前面说到,唐代的科举制度已经相当成熟了。相较唐代,宋代科举制度是处在一个继续完善的过程中,概括来说,可以说科举走向了严密与开放。

l  新型士人

所谓“新型士人”,新在何处?主要体现在“寒”和“俊”的结合上。我们来看以下几个小故事。

宰相吕蒙正的故事

宋代有一位宰相叫吕蒙正,他早年也就是参加科举考试以前,家境比较清寒,无法进学校读书。他和他的朋友温仲舒在洛阳龙门的一个寺院里温习功课,准备参加科举考试。洛阳夏天很热,两个人在傍晚的时候沿着伊水河散步,看到一个卖瓜的人走过来。当年洛阳、开封一带是产瓜的地方(主要是甜瓜、香瓜,不是西瓜),两个人很想买个瓜,但是兜里掏不出几文钱,只能怅然地看着卖瓜人越走越远。不料卖瓜人的担子上掉下来一个瓜,那人并没有发现,还继续往前走。他们两个人就一直盯着那个瓜,看周围没有别人注意,就过去把那个瓜捡起来,擦一擦分着吃了。

后来参加科举考试,吕蒙正考了第一名,温仲舒考了第三名。若干年之后,吕蒙正做了宰相,就回到洛阳当初他们捡瓜的地方,买下一小片地,在这里建了一座亭子,亭子的匾额就题为“ 瓜”。建这座亭子的目的,就是不能忘记当年的贫贱,也是激励现在的士子,无论目前情况多么艰难,只要坚持下去,总会有出人头地的那一天。

我们从中能看到,宋人的观念跟以前相比,有了明显的不同。以前人们不喜欢提及自己以往贫贱的背景,但是在宋代,人们会刻意地表现出这样一种经历,以示他们是通过自身的努力才晋升到今天的地位的。

范仲淹的故事

范仲淹“断齑画粥”是励志故事的典型案例。宋人曾经有这样的记述,说范仲淹碰到他的朋友,回忆起他早年的情况,以前他也曾在一个寺院里读书。范仲淹的父亲在他很小的时候就去世了,他母亲带着他改嫁到山东一户姓朱的人家,所以范仲淹原来以为他是朱家的孩子,甚至参加科举考试的时候,填的名字都是“朱说”。等到他科考成功之后去做官,他母亲才跟他说,他是苏州范家的后人。

范仲淹说他当年在寺院里读书的时候,如果顿顿吃干饭,带去的米就不够吃到最后,所以他就熬粥,熬出来的粥冻成一坨,用刀划成几块,每次吃多少都要计算着;家里带来的咸菜也要事先切好,计划着吃。据说他“如此者三年”,在这种比较艰难的境况下坚持了三年。

这样一批家境比较清寒的人,通过自身努力,在科举考试中有可能崭露头角。

| 士以天下为己任

宋代留下了两部《登科录》,就是把同一年科考成功的人的名字、家世背景等集中在一起,然后刻印出来。两部《登科录》,一部是绍兴十八年(公元1148年)的,也就是朱熹考中进士的那一年;另一部是宝祐四年(公元1256年)的,这一年文天祥是一甲第一名,也就是说他是这一年的状元。据宝祐四年的《登科录》记载,这一年录取的进士一共是601人。有学者进行过统计,这601人里有官僚背景(也就是家里前三代中有人做官,父亲、祖父、曾祖父,只要这三代中有一代有人做官,就算有官僚背景)的有184人,平民出身的有417人。按这种统计来看,三分之一的进士是有官僚背景的,另外三分之二是没有官僚背景的。

当然,这种统计不一定全面,中国古代的家族关系是比较密切的,而这种材料只能统计直系的父系三代。比如叔叔是做官的,这里面就不反映;岳父是做官的,里面也不反映。所以,这不是一种非常完全的统计方式,但至少呈现出一种大致的趋向。也就是说,当时能够通过竞争脱颖而出的这些人,其中有不少是来自平民阶层,不是出自官僚仕宦家族。这些人进入官员的行列里,在一定程度上会改善文官队伍的整体素质和整体结构。而官僚家族的一些子弟,如果不努力,就没有世代做官的保障。

所以,南宋的时候,陈傅良就说,本朝为什么能够“得人”,为什么有能力、素质比较突出的人物不断地涌现?这跟科举制度是有关系的,因为当时不太重视家世背景,而比较重视个人的才干、个人的能力。

正是在这样的情况下,被选拔出来的青年士子,特别是来自平民阶层的这些人,对“天下”、对“国家”就有一份认同感,有一份责任感。所以,范仲淹讲“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士以天下为己任”,应该说是当时优秀士人共同的精神追求,而不是个别人的理念。

那个时候,像张载这样一些人,要“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这样的“横渠先生四句教”,也体现出士子对天下的一份责任感。我们还看到,在南宋的时候,有比较低层的官员在面对皇帝时,说天下是“中国之天下,祖宗之天下,群臣、万姓、三军之天下,非陛下之天下”。

一个低层的监察官员,面对皇帝可以磊落地说天下是群臣、万姓、三军的天下,天下的事情不是陛下一个人就能说了算的。这些都表明,当时通过科举选拔出来的士人,认为自己不仅是文化上、道德上的主体力量,同时也应该是政治上的一种主导力量。

l  小结

科举制度不是一个单纯的考试制度,它发挥着一种无形的统合功能,将文化、社会、经济诸领域和政治权力紧密地联系起来。

科举制度的权威是靠它的公正性来保证的,科举制度确立以后,一直贯穿着“公平”和“择优”这两种矛盾。也正是这样的矛盾,促使科举制度不断地调整改变。科举制度逐渐走向开放,走向严密化,打破了门第背景的限制,重视士人的知识才能,鼓励竞争。这样一种方式相对来说是比较符合公平原则的。

当然,我们也会看到,科举取士的标准比较单一,完全靠考试成绩来选拔人才,不利于全面考察人才的素质、能力。对于科举制度,我们要把它放到历史的脉络里去观察,观察它在中国历史上的演进过程和它在中国历史上产生的积极作用,以及它在后期对青年士子思想产生的束缚作用。

本站资源来自互联网,仅供学习,如有侵权,请通知删除,敬请谅解!
搜索建议:士人  士人词条  科举  科举词条  新型  新型词条  学术  学术词条  制度  制度词条  
综合

 燕子窝30个风水怎么样 燕子窝开...

最近不少的人也都在说这个燕子窝的事情,很多人也都说了,这个燕子窝还是挺有意思的,毕竟这个东西还是代表了吉祥,那么很多人也都问了,这个燕子窝30个风水怎么样呢?还...(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