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年一过,马上要迎接的是一年一度的除夕节了。除夕节是我国自古以来的传统佳节,各地的人们都会用着各种方式来庆贺除夕。除夕年年过,那么大家知道在除夕节的这一天有着哪些习俗吗?在除夕节的这一天我们应该做些什么呢?有什么忌讳?下面吾爱诗经网小编就来给大家介绍一下吧。
1、除夕节的风俗简介
1.1、祭祖
过年祭祖,是每一天都有的事情。在民间,早晨起来,会给先辈上香;吃饭时,会先摆上碗筷和酒杯、茶杯,请先人入座,礼毕后才是家人团年吃饭。
1.2、守岁
除夕夜守岁也是一项流传久远的习俗,早在西晋《风土记》中就有明确记载:“终夜不眠,以待天明曰守岁。”传说守岁是为了防止一种独角兽的侵害,而这种独角兽最怕火光、红色和声响,所以人们就在除夕夜穿红衣、点红灯、贴红纸、放烟花炮竹,焚香祈祷,彻夜不眠,也就有了“守岁”习俗。《帝京岁时纪胜》记载:“高烧银烛,畅饮松醪,坐以达旦,名曰守岁,以兆延年。”
许多地方也称除夕夜叫“吉祥夜”。在这个晚上,无论大人抑或是小孩,都要说吉祥话,不可说晦气话、脏话和不敬之语,否则一年都要倒霉。因此,欢欢喜喜、和和气气、团团圆圆,是除夕夜的最大主题。
1.3、吃年夜饭
年夜饭,一般与中午的团年饭略有不同,保持一些变化,鸡、鱼、肉、蛋是必须有的。最大的变化,表现在主食方面。
北方人年夜饭,主食是水饺,状似金元宝,有富贵之意,皮是圆形。里面会放上一枚硬币,谁吃到,就是家里来年最幸福的人。
南方人年夜饭,主食是馄饨,也叫包面、云吞、抄手,状似猫耳朵,皮有梯形、方形。
1.4、放爆竹
在大年夜新旧年交替的夜里零点,当新年的钟声敲响之际,家家户户都会燃放烟花爆竹,辞旧迎新,这是除夕的最高潮。
1.5、生旺火
民间有“十五的花灯,年三十的火”的说法,除夕夜生旺火,一夜不洗,意思是年年岁岁、红红火火、生生息息。
1.6、贴春联
春联,也叫对子、春贴、门对、对联,内容多是寄托希望、舒展豪情、感恩祈福等。有的地方是年三十上午贴春联,有的地方是大年初一早晨起来贴。
春联的张贴,在乡村里,一般有门的都要张贴。城区,则只会贴在大门上。
1.7、贴福字
春节贴福字,有渴望幸福、送上祝福之意,寄托人们对幸福生活的向往期盼。贴福字,一般贴在门中间,室内的墙壁中间,正贴、倒贴没有一定标准。
1.8、贴门神
贴门神的习俗由来已久,一般贴的是秦叔宝和尉迟恭两个人的画像,张贴与双开的大门上,左右各一张。
1.9、贴窗花
贴窗花,是中国传统节日习俗,可以烘托节日气氛。窗花内容丰富、题材广泛,有神话故事、戏曲节目、民间故事、十二生肖等,可以把氛围营造的红火富丽、热闹喜庆。
1.10、给压岁钱
古人对压岁钱非常讲究。所用铜钱要大钱、新钱,再用红绳穿成各种形状。有的穿上百枚铜钱,取其“长命百岁”之意;有的则穿成鲤鱼、如意、龙形等吉祥形状,取“钱龙”、“钱余”之意,以期带来吉祥如意。除了长辈送小儿“压岁钱”之外,有的地区还有送“压岁果”的习俗。除夕夜,长辈会把橘子、荔枝等瓜果放在小孩枕边,取“吉利”寓意来祝孩子来年大吉大利。随着时代的发展,现在的“压岁钱”更为直接纯粹,一般都用精致的红包装上红红的票子,然后分给孩子,讨个红红火火的好彩头。
2、除夕晚上有什么忌讳
2.1、不汲水
过年有“不汲水”的禁忌,家有水井的人家要在除日黄昏前“封井”,给水井加上木盖,供奉糕点以后焚香拜祭,三日后方可开盖复用。
2.2、踩岁活动
除夕夜,我国民间还要举行踩岁活动,即在院内将芝麻秆粘上用黄纸卷成的元宝形,攒成一捆,谓之“聚宝盆”。然后,全家人用脚将其踩碎,以“碎”谐“岁”,并借用芝麻开花节节高之吉祥寓意,祝愿家道兴旺,表达对新的一年的祝福和祈盼。
2.3、开灯睡觉
除夕晚上睡觉的时候,是不能关灯的,只能到年初一天亮才能关灯。除夕整个晚上,家里一般都不关灯,特别是供养祖先的屋子更是不能关灯。
2.4、忌打碎器物
除夕还有忌打碎器物的习俗。民间认为如果这一天打破碗碟杯盘,则意味着新一年会有“破运”。有时不小心在这天打碎杯盘,长辈会抓紧用红纸包起来并口念“岁岁(碎碎)平安”等吉祥语来补救。民间认为,将红纸包起来的碎片放在神案上数天,即可化解可能的灾难。所以,人们在除夕这天为了博个好彩头,都会慎言谨行,以求得一个吉祥如意年。
2.5、零点必须回家
团圆的年夜饭在一片欢声笑语中吃完,一家人就会围坐在电视机旁收看春节联欢晚会,或者到亲戚家串门聊天,但必须在零点前回到家。一到零点,一家人要全部在家“守岁”,当钟表的指针走过12点后,人们就会燃放早已准备好的鞭炮,庆祝新年的到来。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都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或者图片、视频等版权权利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