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好,我是摸鱼掌柜。
最近不是在玩抖音嘛,尝试了个新玩法,没有在任何平台去公开的推过我的号,但还是收到不少人反馈说,在抖音看到我了,并且还有不少人以为我的内容被盗了,把账号发到同行群里@我,问这是不是我的号。
一方面是再次感受到个人ip的影响,一直觉得在做出成绩前,自己都是人微言轻,所以默默的努力,但很幸运能让各位记住且信任。
另一方面是短视频的魅力真的很大,我之前也说过,所谓的平台对某类题材或者创作形式限流是狭隘的看法,所有的平台判断内容的核心观点,首先是“内容的价值”,你的东西对人有用,用户反馈数据好,肯定会给你流量的。所以不管是文案号、壁纸号、语录号、剪辑号都是可以做的。
基于这个逻辑,于是我选择了去深耕一个赛道试试,实操一个多月了,说说结果吧,粉丝方面涨了3万多,变现方面因为还在测试阶段,只有10万左右。
但除此之外,最大的一个好处就是,号的流量稳定,基本上每个作品,都会有20万基础流量的扶持,只要把终端业务搞定,以这个基础,引流变现真的不难。
事在人为嘛。
01:
另外,为了验证账号被推流的情况,我也在社群里问了下。
在没推流的情况下,有多少人刷到过我的号。
得到的数据很意外,竟然大部分人都看到过。
综合几个数据来看,这套打法是可行的。
我把打法总结为:
优质的内容(有趣、有用、有槽点)
+
垂直的定位,有利于平台推流
+
快速起号逻辑,最快3天破5000
+
符合定位的变现,站内站外都可以
基于这个模型,我又调研了其他几个赛道。
比如影视号、壁纸号、音乐号、表情包号、虚拟资源号...发现这套理论是可以无缝衔接的,只要把上面四个环节解决掉了,后续的流量和变现基本都没有太大的区别。
做一个项目,通常有几个步骤:规则、同行、内容、坚持
规则:充分了解平台的规则,哪些事能做,哪些事不能做,受欢迎的类目是哪些,平台推送的逻辑是什么,这些东西能让我们操作项目时达到事半功倍。
同行:你永远不知道一个同行背后究竟是一个人,还是一个团队的结果,但那都不重要,重要的是同行在做的事情都是现象级案例,都有最直观的数据反馈,一个方向行不行,受不受欢迎都有明确的答案,这就给我们省了很多踩坑的时间,也是做成项目最快的捷径。
内容:个人什么定位,做什么内容更高容易火,你的用户是谁,去哪里找这方面的素材,如何剪辑创作,发布的技巧,这些都是实操的细节,没有任何人可以给出答案,有的只是方向参考。
坚持:当确定一个方向是对的,剩下的就是垂直深耕,自媒体的一大规律就是信息量大,用户记忆点容易被覆盖,如果你的账号不能持续的输出内容,就很快被同行所替代,垂直深耕在每一个领域都是如此。
02:
关于抖音运营的几个思考:
1、赛马机制
为什么很多人说我对标了同行啊,也模仿了他的爆款,怎么平台就不给我流量呢?
那这就有这么一个原因:同样的作品,先发作品的,数据好的流量大。
为了避免社区内容的同质化严重,抖音近期对这种单纯的搬运进行了比较严厉的打击,如果是原封不动的搬运,肯定是不会给流量的。
我们如何破局呢?
换赛道。
假如对方是纯图片+文案,火了,那么你可以换成口播、换成配音、换成书单等等的形式来切入,前面他上了热门,说明内容是没有问题的,是受人群欢迎的,所以我们换一种形式,大概率也能火。
2、热门密码
有人说,抖音这么多大V,我一个新人还有机会吗?
有,并且机会很多。
现在抖音已经做了改革,走的是内容分发流量模式。
什么意思呢?
就是先看内容数据反馈,再决定是否给你推流。
我举一个简单的例子,
这是我昨天发的一个作品,播放量是16.8万,但是打开数据中心发现,粉丝的播放占比只有5.6%,很多个作品,基本在3-6%之间。
那这意味着什么呢?说明并不是我所有的粉丝都能看到我的作品。意味着即便是几十万几百万的大V,他的粉丝对播放量的影响也是有限的。
3、素材问题
有人说,天天创作我没有那么多灵感咋办?
这其实又是一个自我否定的说法了。
在心理学上有一个定律叫做:吸引力法则。
当思想为某事或某物而集中的时候,同这件事或这个物品相关的人、事、物就会被吸引在一起。俗话说“物以类聚,人以群分”,正是印证了这个道理,人们更喜欢与自己同类型的人相处,在这群相聚在一起的人中,多多少少都能找到一些共性,这些共性就是他们之间的吸引力。”
除了人之外,信息也是如此,你希望获得什么,你天天都能看到什么。
很多人好奇,为什么我每天都有写不完的项目啊?那不就是这个原因么,我天天在寻思这个信息能不能变现,那个广告是怎么运作的,看的越多,想的越多,手里的素材不就越多了。
现在的信息量都很发达,即便你足不出户,手机每天也会给你推送各种信息,微博、知乎、抖音、小红书、公众号...只要你学会去做信息筛选,过滤掉那些无关的信息,你是不会缺素材来源的。
实在没招了,你还有最后一种选择:买。
这绝对是最最简单粗暴且高效的方法了。
03:
所讲的东西呢,在某些大佬看来其实很基础。
这两年有一个可以预见的现象,不管是公众号还是知乎还是微博,几乎所有的平台创业者数据都遭遇了大幅度的下滑。
为什么?
因为短视频崛起了,仅抖音一个平台的日活量已经突破8亿,并且在人均使用手机的行为数据中反馈,短视频赛道这几年是在快速上升的,以这份20年的数据来看,短视频app使用量就已经占据了人们日常时间的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