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好知 kuaihz

知识变现在狂欢,而你在买单

我想尝试的,是分享一种思路,帮你握住更多的知识

在即将过去的2016年里,知识变现呈愈演愈烈之势。从种种偏线下的课程平台,到网易云课堂、怒马这种线上微课,再到在行、分答、专头、值乎、知乎live、得到APP,越来越多的角色加入进来,热闹非凡。

谁是这场狂欢的最大受益者?鉴于平台都还没怎么分成,目前来看还是知识生产者——原来压箱底或免费分享的干货,突然之间就可以拿出来卖钱了,有些还能一份多卖,变现效率着实不低。

那谁是这场狂欢的买单方?资本可能是一方面,但今天更想聊的,是参与其中的学习者,付费知识的受众群体。如果你曾经参与其中,甚至为此投入了大量的业余时间来充电,那么恐怕,这篇文章就是为你而写的。笔头这端的我,无从得知对面的你是何状况,若下面的推测(基于个人经验和同行交流)有错误或冒犯,也请别对号入座,挑顺眼的看吧。

你可能是尚未毕业的大学生,正在为怎么选择行业而彷徨;也可能是初入职场的小菜鸟,膜拜大神的同时又想加速追赶;你还可能是工作数年的老朋友,正在为转型感到迷茫。但不管你身处于哪个阶段,你一定是最有危机感,最焦虑,挣扎得最努力的那一批人。且你越努力,为这场狂欢所买的单,或许就越高昂。

当然,就算买单再怎么高昂,如果仅仅是钱的事儿,咱们也没讨论的必要。只是据我的观察,咱们付出的代价,远远不止这些,甚至已经非常不合理,而好多人还后知后觉。这才是本次讨论存在的原因。

01. 我们在用什么买单?

在我看来,付出的不仅仅是金钱,还有精力,和更重要的“可能性”。

“精力”很好理解:你在吃饭的时候都不忘刷知乎,在看不了手机的时候要听得到或喜马拉雅的音频,周末的时候满城跑,只为听一场大牛的线下分享,或是约他1v1那么一两小时。你像个饥渴的大胃王,面对看起来不错的精神食粮总是抑制不住地兴奋,抓住一切机会进食。精力或时间不足都没关系,你还要收藏起来read it later,这跟“老板,打包”有啥区别?之后的一段时间里,你吃不了,还要兜着它走,直到找个时间集中清空。而这一切的行为和心理负担,都在无情收割你的精力。

至于“可能性”,我是这么理解的:咱们寻求各种各样的知识输入,不管形式几何,本质都是“外求”。相对应的,咀嚼内化、自我反思、提炼的过程,就是“内修”。之后你也可能会对外界阐述自己的认知,或执行自己的想法,这是“外施”。如果外求过度,会影响你投入到内修、外施的可能性。为什么呢?

一、因为被挤占。你有限的精力,若过多分配在外求的活动中,自然在内修、外施方面就余额不足了,每天这么多知识要学,哪有时间一点点深入思考,还要对外讲?

二、因为被满足。你不停地外求到新知的刺激,这种刺激提供了满足感,其他的事也就变得没那么着急了。《罗辑思维》里说的“知识瘫痪症”指的就类似这种,看得多了,反倒自觉满足不行动。

当然我们也不是说完全抛弃外求,那都变成没料加工了(即上图坐标里的原点)。甚至当你外求不足时,内修/外施的可能性都不是你的成本(即上图坐标里抛物线左侧)。

02. 怎么判断自己在左还是右?

可以利用下面这个知识的简易漏斗反思下:你外求来的知识,有多少可被称为真正意义上的“干货”?其中又有多少你理解了?内化了多少?(注意理解和内化不一样,理解是你听懂我在讲什么,内化是你能用自己的话讲一遍,甚至讲得更好)应用出来的知识有多少?转化成收益的又剩下多少?每一层都会有个损耗,也对应一个减少损耗的手段。

问自己一个问题:我的瓶颈更多在哪?若是缺外求,那你肯定在抛物线左侧;缺内修/外施,就是在右侧。我是这么替你盘算的:信息这么爆炸,文章看都看不过来,课也没法都上,不能说缺新知吧?除非你整天不学新东西,那这种人我压根都不想提醒。有点基本的判断能力和搜索能力,找干货也不该成为瓶颈吧?那你说你缺什么?

所以说,我判断你大概率是在抛物线的右侧,“可能性”是你为知识买单的最大成本。你不是不努力,你只是需要做些改变。

03. 改变的起点是看清知识

知识生产环节不透明,难以甄别

不管是以文章、音频还是面授等方式承载,知识的表面大多都是诚意十足,背后你不知道的东西多了去了。你不知道分享者的初衷是为了帮助他人还是捞点外快;你不知道知识是亲身总结的还是东拼西凑的;你不知道他多重视这次分享,花了2周去定制还是20分钟去翻旧货。而这一切,对该知识的含金量影响巨大。

所以要知道,学习一份知识,其实是要承担风险的——你可能永远都不知道,它是在教你套路,还是在套路你。你满怀期待的某场讲座,可能只是嘉宾的“去随便玩玩”,结果台上大失水准,你在心里翻了不知道多少白眼,就差喊主办方“换碟”了。

即使生产很良心,也难保知识无错误

每个人都无法全知全能,所以受现实或个人局限,得出的理论可能是有缺陷,甚至是错误的。关于“幸存者偏差”的二战段子你可能已经听过了:大家想知道战斗机最应该在哪些地方加固,以提升其防御力。有专家就提出判断方法了,说概率学上来讲,机翼分布的弹孔最多,这里最该加固。然而他不知道的是,那些被击中更致命部位的战斗机(比如发动机),一架都没能幸存。这不就是个人认知局限,好心提了个错理论的例子吗?

但我之所以称这个例子为“段子”,是因为它是被加工过的事实——真实事件中,这位专家叫沃尔德,而他第一次计算就关注到了幸存者偏差,计算非常周密。就这个例子是否属实,知乎大拿们也是几番纠正后才让真相浮出水面——用心回答的知乎答案,还是逃不过错漏。

所以现在回头看张小龙引述的那句“我所说的都是错的”,我更愿意相信他的意思是,别教条式接受,我也可能犯错。

即使无错误,它也不一定适合你

任何知识理论都没义务,也没可能帮你穷尽所有特例——哪怕它再靠谱,也是有适用边界的。还是举个张小龙的例子,前些日子“好产品是用完即走的”这个理论刷遍朋友圈,好些人转发并表示“臣附议”。这当然没问题,我们都认同产品要克制,活好还要不粘人,用户在app内完成任务了,你别死乞白赖推这推那的,拽着用户不放。但如果你是“智能推荐”的产品经理,情况是不是会有点不一样?算法判断来完成A任务的用户,极大概率需要B功能/商品(虽然他可能不自知),这时候你推不推?这种情况下你的“活好”,甚至要体现在“能粘人”上。

大家常说:听过许多大道理,依然过不好这一生。我想,大抵是这个原因吧?

04. 改变的突破在学习内修

我们已知内修环节是最大瓶颈,具体如何突破呢?我理解包含两大部分。

思辨质疑

一、尽可能排除非理性的干扰。比如权威效应:对老板、名人的话更没抵抗力;比如圈子效应:对不认可的人,倾向于也不认可他的言论;比如从众效应:因为大家认可所以我也认可。非理性在《批判性思维》《怪异行为学》这些书里都有所论述,这里不展开。

二、对接收到的新知有意识地质疑。我习惯的质疑框架是:论据来源是否可信?数据是否有缺陷?论证过程是否牵强?有没有其他的解读?当然,这个框架仅仅是我个人的偏好,欢迎大家修改补充。

三、最后重点考察适用性。把新知理论推及到自己能想到的各种情况,来推演其适用度。如果有不适,那我会尝试打补丁。比如前面提到的“用完即走”例子,如果我们认为把它用在相关推荐功能上有点别扭,其实可以补充圆一下:用完即走不粘人,不代表不可以推荐,而是推荐要有足够把握,且适度,有防过度沉浸提醒。

关联理解

孤立地记忆某个知识并不是最优策略,关联理解收益更加明显。这里说的关联主要有两层意思。

一、关联自己。即这个知识跟我所做的事情、所处的环境,有什么相通、可用之处?比如看《失控》,由作者提到的“头脑并非垄断独裁,而是一个无情冷酷的生态系统,在这里,竞争孕育出自发的合作”,联想到当时自己所处的创业环境,也是一样的生态:分布式、松散合作、优胜劣汰。这样做的好处是最大程度让理论跟自己实际相结合,跨领域的类比很容易给你惊喜。

二、关联立场相似的、相反的知识,协助完善认知。所以在我的公众号(ID:marvinsthought)里,会有一个栏目叫问答互动,旨在放出对前一篇文章的有意义评论。不管是赞同的(相似立场)还是挑战的(相反立场),都有助于完善文章和理论。还有,对一个理论饶有兴致时,我会以它为主题全网去搜内容,这就像找到一个结点,把整个网拉起来看。

05. 改变的进展用外施验证

做到前两步,相信已经会有所不同。但效果如何,是骡子是马,还得拉出来遛遛。关于外施的两点小建议是:

一、开拓外施渠道——比如自己正在做的项目,把学到的scrum敏捷开发流程导入公司,看产生什么正向影响,什么负面问题;如果觉得自主性不是太足,一场属于你的内部分享是不错的选择;你甚至可以转换下身份,以知识生产者的身份,到之前外求知识的平台上报到。总而言之,找各种渠道去实践、传播,释放影响。

二、关注收益——别误会为这是让你向钱看。这里的收益包括自己知识的完善、影响力的放大、人脉圈的拓展等。随着你不断的外施,这些都是自然而然的事情,关键是能收益到什么程度?这其实可以间接衡量你努力的效果。

06. 写在最后

以上就是我以知识变现现象为起点,想到的东西。其实我大可找几个产品体验下,给份对比分析出来;也可以找找数据,评评行业趋势。但若真这样做了,对你来说无非又多了一份知识。我想尝试的,是分享一种思路,帮你握住更多的知识

不知做得如何?可能的话,留言给点反馈,希望下篇问答互动里有你的高见。

本站资源来自互联网,仅供学习,如有侵权,请通知删除,敬请谅解!
搜索建议:知识变现在狂欢,而你在买单  买单  买单词条  狂欢  狂欢词条  现在  现在词条  知识  知识词条  
热点

 从AR红包谈谈支付宝的社交化

支付宝用尽了各种办法想提高自己的社交属性,但是这种通过一波又一波赚足眼球的引燃方式,真的能让自己长久的走下去吗?最近几天支付宝推出的AI红包,着实让大众高潮了一...(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