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享单车的出现和兴起具有非常明显的风向标意义,但更多的是代表一个时代的落幕。共享单车的失败并非偶然,它是资本的狂热、流量的见顶、造神的失败综合作用的结果。尽管共享单车并未封神成功,但是不能否认的是,他们曾经经历了那样一个时代,并且具备成为英雄的潜质。
每一个时代都有专属于那个时代的英雄,他们具有很强的风向标意义。当那个时代落幕,这些英雄随之走下神坛,所谓的英雄也“泯然众人矣”。
互联网时代的BAT、移动互联网时代的TMD,他们都是分别属于彼此年代里的英雄。当然,伴随着这些英雄的正是那些在造神的道路上并未完成的“半拉子工程”,譬如共享单车。
尽管共享单车并未真正封神成功,但是我们不能否认的是,他们曾经经历了那样一个时代,并且具备成为英雄的潜质。在相当长的一段时间内,他们就是那个时代的英雄。胡玮炜、戴威曾经是移动互联网时代的超级英雄。直到扩张的步伐将英雄的节奏打乱,一切回归平静。
有人说,资本造就了这一切;有人说,共享单车并不具备创新性;有人说,移动互联网的由盛及衰造就了这一切……
无论哪个观点,人们对于共享单车已然退出历史舞台的现实,已经基本确信无疑。
作为一个曾经带给我们无数想象的全新事物,共享单车以这样一种方式草草收场,不免让人怅然。然而,如果我们从风向标的意义去看待和思考共享单车的失败,似乎可以找到更加理性的观点和概念。
当一切都回归平静,共享单车真正带给我们的或许更多的是风向标意义。
共享单车真正代表的其实是,移动互联网时代的意义与内涵:狂热的资本、见顶的流量和盲目的造神。
从这个角度来看待共享单车,我们似乎可以得出更加全面的答案。正是由于共享单车最大程度上展示了这三大风向标,才让它最终成为一种必然。同样地,当这三个风向减弱,共享单车的风筝随之开始下坠。
一、狂热的资本
资本在中国互联网行业的发展进程里,扮演着相当重要的角色。
但是,资本同样是一把双刃剑。资本在成就诸多互联网公司的同时,同样在催生一个又一个的泡沫。
经历了互联网时代的积累之后,原本略显隐秘的资本力量开始走向前台,不断引领行业发展的风向。
投资机构对于共享单车的摇旗呐喊,最终让笃信了资本力量的互联网创业者们开始认为,这是一个金矿。于是,他们开始对这个金矿进行深挖。随后,我们便看到了“千车大战”的狂热场景。
市场的狂热其实是对资本市场狂热的反应。当资本对于自身把控未来和趋势的能力变得任性,他们便开始丧失对市场的理性判断。所谓的风险投资最终真的开始变成一种风险。共享单车便是在这个背景下诞生的。
狂热的资本“坚定地”认为,共享单车能够为他们带来第二波的投资回报。并且不断挑动共享单车的“人线木偶”,开始了一场你争我夺的市场大战。疯狂补贴、不断烧钱、盲目投放这些带有极大狂热标签的词汇,开始更多地与共享单车联系在一起。
二、见顶的流量
流量在中国互联网的发展历程里扮演着一个相当重要的角色。流量是成就中国互联网辉煌的神器,同样是中国互联网没落的标志。
共享单车的火爆背后,更多的是一种流量的过度透支和见顶。正是由于市场对于流量的过度迷信,才让他们如此义无反顾地加持共享单车。而已然见顶的流量最终让共享单车变成了一个伪命题。缺少了流量的支持,所有共享单车的盈利换算公式都开始失效。
一线城市的流量见顶、二三线城市的投放面临困难,最终让共享单车的盈利开始出现问题。见顶的流量最终让共享单车开始更加依赖流量。为了获得流量,共享单车开始走向海外。
然而,仅仅只是用中国国内的互联网思维去推行所谓的海外战略,必然会面临瓶颈。当海外战略在获取流量上开始失效的时候,共享单车便开始承担流量见顶带来的挑战。
一切绝妙的打算都被见顶的流量打破,缺少了流量的支持,共享单车的优势消失殆尽。一味地依靠流量去推进和描绘共享单车的人们开始发现,共享单车并不如他们想象的那般美好,而是开始遭遇顶峰和平静。
于是,共享单车完美为我们诠释了中国互联网行业的流量红利消失的方向。
从这个角度来看,共享单车也具备了很强的流量见顶的风向标意义。
我们所预想的那些海量的流量并没有出现。在达到某个流量顶峰的时候,获取流量的难度远远要比我们想象的还要艰难。
于是,过度依赖流量的共享单车便开始遭遇有史以来的强大的发展瓶颈。当这个瓶颈无法破解的时候,共享单车所描绘的神话便开始失效。
三、盲目地造神
塑造一个光辉形象总是可以引领更多的人加入。并且积累一定的流量,最终让他与公司绑定在一起。
光辉的形象背后,则是商业模式的辉煌和正确。于是,共享单车同样开始造神和吹捧。无论是90后,还是神奇的融资故事,都在将人们的眼球吸引到共享单车身上。
通过不断造神,人们开始认为所谓的共享单车的确是一个与众不同的项目。正如那些在BAT的光环照射下,笃定地坚定互联网精神的人们一样,我们看到诸多人群开始认为共享单车的神奇。
这其实是对互联网时代发展套路的一种延续。
他们认为只要在共享单车的时代造就一个有共享单车标签的英雄,共享单车便会引领新的发展。孰不知,真正的商业并不需要标签化的东西和概念,而是需要真真切切的商业上的模式和真刀真枪。
共享单车的另外一个风向标意义在于盲目地造神,而忽略了商业本身。
缺少了真正的企业家精神和商业本质的支撑,所有的造神运动注定只会是短暂的昙花一现。
同样地,当他们造就了富有浓厚的时代标签的人物并未真正落地的时候,那些所谓的共享单车英雄走下神坛,同样代表着共享单车时代的落幕。
共享单车的失败并非偶然,它是资本的狂热、流量的见顶、造神的失败综合作用的结果。
我们在看待共享单车的问题上,并不能够从商业模式的本身上来看待。因为从商业模式上来看,共享单车始终都是一个伪命题。只是这个伪命题被资本、流量和英雄的光环掩盖起来了而已。
当资本退潮、流量见顶和造神失败之后,共享单车将会被证明是一种错误。
如果我们站在时间的节点上,来看待共享单车的兴起与落幕,或许能得出它的众多非商业层面的意义。
当共享单车还是无人问津,连当初吹捧它的资本都开始逃离。那么,它更多地为我们呈现的或许是一个时代的终结与落幕。
五、资本的神话被终结
正如前文所讲,资本在中国互联网行业的发展当中扮演着相当重要的角色。
但是,共享单车的失败恰恰说明了,资本的运作套路并不是在所有的行业、所有的阶段都适用。当资本脱离了行业本身和时代的大背景,所谓的资本只能是昙花一现。
被资本垂青的人们同样要给资本同样的回馈,资本才会真正持续不断地支持你的发展。一旦你的发展无法给资本带来预期的结果,资本会在第一时间选择逃离,并且不会有任何的犹豫。这一点在共享单车后半程当中,不断有消息爆出资本促成摩拜和ofo的合并上显露无遗。
因此,共享单车的落幕告诉我们,仅仅只是依靠资本的发展并非长久之计。资本所认定的同样并非都是所谓的风口。只有真正将商业落地到具体的实践上,我们才能让商业得到验证,而不是资本凭空想象的“画大饼”。
六、互联网时代的落幕
共享单车之后,所有以互联网的模式和思维衍生而来的商业模式都需要以共享单车为对标。一旦所谓的创新应用没有超脱共享单车的范畴,基本上都会被认为是一种倒退。从这个逻辑来看,共享单车的更大的意义在于它代表了互联网时代的落幕。
流量、资本这些在互联网时代屡试不爽的元素,在共享单车后时代开始逐渐失效。人们开始追求一张更加接近商业本身,更加实际的商业模式,从而真正让行业的发展告别套路。
当共享单车落幕,大数据、云计算和智能科技为代表的全新技术开始萌芽并出现,甚至开始成就一个真正属于新技术的全新时代。
试想一下,如果共享单车从一开始就从这些新技术着手,不再一味地迷恋流量和资本,或许共享单车的发展将会是两种完全不同的境遇。
正所谓既生瑜何生亮,或许共享单车本就不属于那个时代。所以,我们才会在它落幕的时候感受的是一种莫名的悲壮。
共享单车的出现和兴起具有非常明显的风向标意义,而更多地,共享单车代表的是一个时代的落幕。
我们在看待共享单车的事情上,并不能够仅仅只是从共享单车本身来看待,而是需要从市场和时代发展的维度来考虑。只有这样,我们才会对共享单车不是一味地贬低或吹捧,而是真正回归到一种相对理性的平和状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