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拼命的蹭入各种所谓的行业交流群、大牛聚集群,又是为了什么?
昨晚跟小伙伴们在群里聊到社交,有一个小伙伴说了自己的社交焦虑和疲累:
加了一个又一个的微信群,却从来不发表一句话;微信上一大串的提示消息,看也不看,一个又一个的打开、关闭。每天做完这些后,感觉心情一阵的满足,然后继续空虚。
他觉得,我们作为存在于社会的个体,很自然地害怕被孤立。在这样一个网络发达的年代,我们被电视、网络、app、微信、微博各种信息的狂轰乱炸,但是我们很少去仔细看这些信息,只是无聊的时候去一遍一遍地刷,本是为了打发无聊,却让自己更加无聊。
那现代人社交是为了什么呢?
他觉得,社交带有一种私密属性,是想把自己经历的事,自己的心情分享给别人。不得不说,现在社会套路太深,很多群也是,聊不到几句就有开车的,聊妹的。网络时代,我们也学会了带着面具社交,有的人一个人有几个号码。这样的不信任感下,社交的最初目的,是很难达到满足的,很多时候,我们为了无聊而去社交,为了社交而去社交,所以总是越社交越是空虚无聊。
知己难求,很多事,很多秘密,憋在心里,就是那么的难熬,却找不到社交渠道分享。
曾子曰:暮春者,春服既成,冠者五六人,童子六七人,浴乎沂,风乎舞雩,咏而归。
现在是否还有这样的社交呢?
这个话题,让我感触良多。社交焦虑症,似乎是工作了几年的人都普遍会患上的通病——在各种场合拼命刷着存在感,乐此不疲的加入各种社交圈子,却总感觉自己的社交圈子越来越小、越来越固化。每次喧嚣和热闹过后,总感觉一地鸡毛,好像什么也没抓住······
那么,我们拼命的蹭入各种所谓的行业交流群、大牛聚集群,又是为了什么?
一、谈谈微信群社交
我相信,小伙伴们当初主动加很多微信群,一定是抱着学习经验或者获取交流机会的目的,最起码也是希望能抱团取暖。
我也曾经历过这样的阶段,见到所谓的大牛群就想加,加了以后发现一部分人是在扯淡唠嗑,小部分人不时分享一下自己写的所想所得的文章。大部分人从此就成了静默状态,直到一天被群主清理掉或者自己退群。
最后,我明白了两个道理:
在微信群社交里,即便群主费尽心思的进行运营管理,能激活的成员数量也非常有限,因为所有人都是抱着“向比自己牛逼的人学习”的目的来的,这就构成了一个沉默等待链:小白等牛人发言,小牛等大牛发言。所以,如果无法激活大牛持续活跃,这个群在较长时间尺度上,一定会变成静默群。
超过2个人的微信群社交,对于社交币资源匮乏的人天然就是缺乏善意的——因为你对别人产生价值的可能性,远远小于他人给你产生价值的可能性。而且,这只是一种价值可能性,并不是你真的是否能给别人创造多少价值。
举个例子,你把你的微信昵称改成“微信产品经理+昵称”,或者把你的头像换成一个萌妹子,然后你试着加一个产品交流群看看。只要你进来以后说句话,肯定能激活一部分人响应你。这就是因为你的“微信产品经理”的title社交币资源,或者是你的“产品萌妹子”的外貌社交币资源,给别人带来了产生价值的可能性——认识了微信的产品经理,或者认识了一个说不定可以勾搭的产品萌妹子。
二、网络社交有毒
网络社交有毒,这个是大家都知道的。普通人在社交网络上呆的时间越长,现实中就越孤独,然后就越想在网络社交中抓住点什么。这个是非常普遍的网络社交的弊端。
人在慢慢长大以后,都希望能获得更高效的社交,因为大家在工作之余,能分配给社交的时间和精力是有限的。而且本就余额不多的“社交时间”,还会被生活中的各种事项侵占。
与此同时,现实生活中社交,是需要持续投入时间和精力的,并且,高质量的社交往往还伴随着较高的社交币门槛:长相、穿着、打扮、职业、身份、消费能力·······
而网络社交,则确实能部分地消解这种社交币门槛。在社交网络里,你可以关注很多你在现实生活中认识不到的牛人或者有趣的人。与此同时,网络社交的作假容忍度,允许你构建一个跟自己在生活中完全不同的人物角色,然后安心躲在后面、借它之口发言,并且还能靠这个虚假的人物角色获得社交网络上的社交币。
然而,网络社交虽然靠着“作假容忍”和“全民接入”增加了高质量社交的获取可能性,但说到底仍然只是一种可能性。而且,跟现实生活中的社交一样,它也从不否认已有社交币的好处,并且欣然接纳很多社交币资源更多的人靠网络社交获利。所以,当在社交网络上,别人都开始将已有社交币(外貌、经历、才华)应用出来后,其他现存社交币资源较少的人,能获得的高质量社交的可能性,就又小了很多。
最后,当你习惯了享受“躲在完美面具后面发言”给自己带来的好处,就不会习惯把现实生活中的真实自己暴露给别人,因为那种感觉就会像脱光了衣服站在聚光灯下一样,让人不安、恐慌。面具戴久了,就摘不下来了。说的就是这个道理。
三、理想化社交到底存在吗?
社交,其实更多的时候带有一种保留属性,或者叫适度。社交是有安全底线的,就是哪怕自己不能获利,也必须要保证自己的利益不受损。所以,大家自然会有所保留的开展社交,必定不会把所有的秘密倾心以付。
想把自己经历的事,自己的心情分享给别人,这个是社交的源动力——对他人的需要。有些人说性是社交的原动力,而性背后所代表的,也是这个源动力——对他人的需求。
而很多人期待的理想化社交场景,是这样的:暮春者,春服既成,冠者五六人,童子六七人,浴乎沂,风乎舞雩,咏而归。
但是,这种社交,本身也是存在社交币门槛的:熟人,以及其他一些猜测的门槛(春天可以出游所代表的无需劳作、有专门的春服所代表的非贫困家庭·····)。
所以,社交的源动力是“对他人的需求”,那么人的等级(外在和内在)、需求的内容和强弱(有什么需求、强不强),本身就是一种社交门槛。如果再加上社交质量的要求,门槛就会更加高了。
实际生活中的社交,随着年玲的增长,越来越多重化、复杂化,这个是现实社交的必然。
虚拟网络中的社交,越发的简单化、直接化,这是一种现实社交疲惫之后的内心苛求,这个也是网络社交诞生的原因;而虚拟网络的社交,随着更多的人呆着各种不同的目的进驻,也变得越发多样化、复杂化,越来越像现实社交,这个是社交商业化的必然。
我也希冀能获得理想化的社交。但是这种社交的存在场景,真的很有限——80、90后的学生时代,与好友结伴出游。还仍存一点这样的感觉的现有场景,就是跟好友组团玩游戏。(这也是很多人痴迷游戏的原因。)
回想你的高中,我相信一定有过这样的经历:在课业压力特别大的时候,周末还偷溜出去,跟几个好友,在县城郊外田野的公路上疯狂踩着脚踏板,一路上洒满了嬉笑怒骂的场景。
而这样简单、让人舒适的社交场景,对于现在的00后、10后,都快成了一种奢求。
所以,很多00后沉迷于游戏,我现在反倒能够理解了——这对他们来说,不仅仅是一种玩游戏的刺激和乐趣,更是一种让人舒服的社交。
四、如何提升社交质量?
基于社交的需求点,大概可以分为:感性需求的社交、理性需求的社交。
大部分人费尽心思构建的理性需求社交,其实是一种“分答”式的社交——小牛发问,大牛60s内作答,更多的小白就能低门槛的参与齐嗨、鼓掌喝彩。
而高质量的理性需求社交,至少应该是“在行”式的社交——你认真思考自己的需求是什么,然后对方也会按照参考自己的经验看如何满足你的需求。这中间,你的求知需求得到了满足,对方的经验变现需求也得到了满足。
同样的,大部分人的感性需求社交,是一种依赖感,就像藤蔓缠绕着大树——一旦成功,就会肆无忌惮的倾诉、依赖,让对方喘不过气来,急于逃离。
而高质量的感性需求社交,应该是一种“乒乓球”式社交——你来我往、不分胜负,一场公平且持续的较量。而其诉求点,在于双方都在不断的追赶、提升,能够持久的和对方进行较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