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情在全球的大流行,使经济全球化面临诸多挑战。在3月14日中国(海南)改革发展研究院召开的“疫情冲击下的经济全球化”专家网络座谈会上,中国社会科学院学部委员张蕴岭发表观点,他认为疫情不会让全球化死亡,但会给全球化带来重要影响,其中最直接的影响是政府政策与企业化战略。
3月17日,在法国巴黎,一名女子走过凯旋门。新华社发(奥雷利安·莫里萨尔摄)
全球化有四个大的要素支撑。一是多边的开放体系,二是国际化经营和国际供应链,三是政府以增长导向的开放政策,四是公民的支持,即公民认为他们可以从全球化中得到好处。
这次疫情在世界扩散,给全球化带来了重要的影响,其中最直接的影响是企业化战略以及政府的政策。我们可以把影响分为两波。第一波是中国作为全球供应链中心,疫情导致了停工停产,供应链断裂,进而导致了生产运行危机和消费拉动危机。供应链断了之后企业没法再进行生产,与生产相关联的经济活动停滞。同时,消费拉动与生产是相连的,消费拉动趋势在下降,很多产品和服务没有消费,比如旅游、餐营业都受到了极大影响。目前,第一波眼看就要过去了,中国的疫情减弱,各个地方都开始逐步复工,在这个过程中要采取紧急措施恢复国际供应链产业。
但是,接着就来了第二波,更多的国家出现了疫情,导致全球的生产、消费、金融开始崩塌,各国实行更严厉的封堵停措施。短期直接的影响是经济增长速度下降,市场恐慌加剧,金融风险增大,中长期的影响还值得进一步观察研究。但是,目前有几个方面的事实是很清楚的:
第一,很多国家的政府政策会更加转向强调内向性、内向发展、自主发展和有保障的发展等。怎么调整还有待进一步观察。
第二,企业战略开始重新调整。上个世纪80年代开始,由于全球供应链的形成,很多大企业都实行零库存供应制度。这种制度大大节约了成本,加速了贸易投资的发展。但是,这样的供应链是非常脆弱、危险的。一旦出现重大突发事件,如疫情、气候变化、战乱等情况,就可能使供应链中断。可以预期,将来调整的趋势是缩短国际供应链环节。至于怎么调整也有待于进一步观察,但可以肯定的是,一些核心的东西往国内退缩的趋势应该是会发生的。另一方面是缩小环节链距,尽可能把主要的供应集中在比较少数的几个节点上。过去一个产品有的多达到20多个环节,这样的环节体系成本低但风险大,有可能会发生调整,这对原来产业链的节点布局带来比较大的影响。多个节点供应链中心会发生调整与变化,小区域化布局可能会受到重视,在保障供应链上也会采取更多的具体措施。可以说,疫情危机前,大的变化主要是政府的政策和多边体制;而疫情后,企业经营战略调整会发生变化,需要深入研究。
第三,疫情推动了新生产业,除了公共卫生相关的产业之外,主要是网络数据产业的技术升级和普及化。有观点认为,疫情会让全球化死亡,我觉得这个说法不正确。全球化的结构调整在疫情前已经开始了,这一次只是加快了结构的进一步调整,而且调整的广度和深度是非常大的。全球化的构成、全球化的基础还在,不能说倒退。比如,新型产业空间型的大网络、大数据的全球化会加速和加强,原来很多产业链的构造可能转为网络大数据;此外,还有产业结构的变化,经济的新型化、消费的新型化,可能也会加速调整。
这种情况下,我们要研判新的形势,要有新的战略、新的政策,在国际舞台上也要有新的话语权。疫情前,我们主要捍卫的是原来全球化的基本体制不要变,因为还有这么多的发展中国家刚刚加入,也是有必要的。但全球化结构的调整是一个必然趋势。在这一轮疫情中,大数据、大网络得到迅速发展,比如教学系统。就我们自己而言,要利用新的形势把国际经济结构和国内经济结构调整相结合,加快国内经济调整的步伐。(编辑:张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