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好知 kuaihz

那些硬核文字创作者们,也开始做视频了

文章目录

更适合自己的方式

转型做视频后,感慨用户对视频的热情更高

内容的可能性

新支点

热爱“整活儿”的自媒体们,最近替那些只生产图文内容的同行起了一个新名字——“古典自媒体”。

“古典自媒体人”在转型的焦虑中,开始纷纷试水视频创作。我们发现,还真有不少“古典自媒体人”,通过视频焕发了第二春。

更适合自己的方式

工程师出身的刘皓宇,将自己近 2 年做的图文内容账号,定义为“营销号”。

“因为自媒体可以赚一点小钱。” 2017 年,看中了自媒体网赚能力的刘皓宇,开始在某平台上发表搞笑类文章。可硬着头皮做了几个月,账号却没有什么起色,令他异常困惑。直到后来,刘皓宇才慢慢意识到问题出在了哪儿。

“当时一点都不懂,没有原创的概念,随便从网上找点段子和图片凑一起,就是一篇文章了,完全在乱搞。”他告诉刺猬公社(ID:ciweigongshe)。

刘皓宇决定做出改变。他放弃了原有的搞笑内容,开始以“萌蛋人”为笔名,转而在各大平台发表自己平时更热衷的历史类文章。“毕竟是个文化人,要面子。”为此,刘皓宇一有空就啃起了各种硬核史料,“看《史记》,看《后汉书》,甚至有时候去翻论文。”

但令他没想到的是,这一次流量是上去了,却依旧陷入了自我否认的负面情绪中。

“当时在某个平台写了一个族群叫吉普赛人,用了一个比较偏颇的标题,阅读量就高起来了。”他回忆说,“最后有 140 多万阅读量,但我很不喜欢这篇文章。”

夸张的标题,断章取义的故事,偏激的结论,一度成了刘皓宇文章的标志。这些“低质文章”帮他获取大批流量的同时,还赚取了一笔相对可观的流量费用,却没法得到他自己内心的认可,也几乎没法收获多少真实的粉丝。

尽管初衷是为了赚钱,但此时的刘皓宇,早已对内容作品有了更高的追求。对此,刘皓宇不是没有挣扎过。

“我曾经认真写过一些自认为比较有内容的文章,但就是不行。整个过程其实还蛮痛苦的,因为真的不懂(该怎么写好文章)。”刘皓宇说。

2019年,做了一年多图文创作的刘皓宇,因工作繁忙决定停更。可他对内容依旧留有执念,开始在业余时间寻找优秀的内容作品,不断总结反思。

然而,在这个时候,一条油管视频创作者的视频,改变了他的创作道路。

“头一次知道历史还可以这么讲,让我大开眼界,比国内所有同类型创作者都做得好。”刘皓宇回忆说,这位海外创作者为了宣传某款三国主题的游戏,用“火柴人动画”的形式,重新演绎讲解了一段历史,“我就想可不可以模仿它的模式去做。”

视频载体上,刘皓宇看见了另一种机会,可以通过一种更适合自己的方式,来实现内容创作的梦想。

刘皓宇的总结反思此刻也有了结论。“我认为底层精神才是内容的核心,讲大众真正喜欢的故事,不然就和营销号没区别。”换句更通俗的话,那就是必须得创作出“人民大众真正喜闻乐见”的作品。而这种“底层精神”,在图文与视频领域是共通的。

2019 年年底,刘皓宇花费了整整 3 个月的业余时间,学习了动画制作与视频剪辑。今年 1 月 10 日,账号“萌蛋人”开始西瓜视频上发布了讲解三国历史的动画视频

截自西瓜视频“萌蛋人”

尽管开山之作只有5. 8 万播放量,但却给刘皓宇的创作生涯带来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第一次,刘皓宇感受到了真实存在的粉丝,这是以前做营销号时从未有过的体验。

慢慢地,有人开始催更。个别脾气暴躁的粉丝,甚至在长久没看到更新后,会用一些激烈的言论催更。

“有人喜欢我的内容,很开心。但不好意思,真快不了。”刘皓宇说。

转型做视频后,感慨用户对视频的热情更高

财经作家温义飞也转型做起了视频内容。不过,他的转型理由却和刘皓宇截然不同。

“我做财经内容已经有 5 年了,套路比较成熟,已经很‘油’了。尽管套路写作效率会提高很多,但是创作热情和刺激感会慢慢消散,对我这样全凭热爱的创作者来说挺致命的。”温义飞向刺猬公社坦言。

温义飞投身文字内容创作的这五年时间内,完成了一本名为《脑洞经济学》的书,贡献了无数篇专业的财经文章与回答,在某图文社交平台上获得了 73 万粉丝。

但随着创作激情的消退,从 2019 年开始,温义飞的更新速度也渐渐放缓了下来。

“我依然认为写出来的东西观众应该会看,并可以给观众带来价值。但对我本人来说,这种创作写得熟了,已经很难再突破自己了。我本来想慢慢放弃这一块,开始关注做一些其他事情。”温义飞说。

今年 3 月,因疫情被困武汉的温义飞,在朋友的推荐下,开始尝试了视频内容的创作。

背景音乐、视频画面、剪辑节奏,这些全新且陌生的创作因素伴随着困难与挑战一起涌现,令温义飞重新找回了创作内容的激情,最终成果也超乎了他的想象。

“两个月前,当你上传第一个视频的时候,已经做好准备,万一扑街,就否认那是你的作品。如今看来,当时的视频水准还有很多可以提高的地方。可是结果呢,你又一次被大家的热情所震惊了。你笑着看完了每一条评论和每一个弹幕。久违了,那种夜不能寐去打磨作品的感觉。”他在最近的一条视频自述中说道。

截自西瓜视频

温义飞渐渐发现,用户对视频的热情,远超过去任何一篇相同传播度的图文,这也成为了他目前创作的动力之一。“不论是粉丝点赞也好,反馈也好,明显频率都会比图文内容要高。”

他还和“萌蛋人”一样,罕见地遇到了催更的情况,这是温义飞在创作图文内容时期几乎没有遇到的事情。虽然他在西瓜视频上粉丝量才6. 3 万,但因为西瓜视频分发逻辑的不同,所以有些内容爆发力惊人。

4 月,温义飞在西瓜视频上传了一个关于比特币的视频,播放量瞬间突破 300 万,是上一个视频的 100 倍左右。但他却告诉刺猬公社,这个比特币主题视频,在其他视频平台上统统扑街了,还遭致了不少差评。

截自西瓜视频

“我们也有点懵。但通过这一系列尝试之后,我们也慢慢对各个平台的多样性有了一定的判断。”温义飞说,自己每一期选题,都会根据不同平台的调性,做出一定的微调。

他尝试后发现,西瓜视频跟他内容契合度相当高,因为西瓜视频打通了今日头条,用户类型圈层丰富,用户的年龄层也很多元,因此他在制作视频时,会尽量使用深入浅出的语言,少用只在特定圈层流行的网络语言。

内容的可能性

中国人民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副教授张飞岸发现,自己一开始有些低估了视频用户的认知水平。“以前都说很多网友没有上过大学,但我通过他们的评论,发现还是有一些内容的,有理有据,能透过现象看本质。”

“一个热点出来,大家都在谈,但是很多人谈的只是现象,所以我是想结合热点问题,谈一些深度内容。”张飞岸说,“我个人学术研究方向是美国社会科学的意识形态功能,所以能挖掘地比较深。”

同样是在朋友的推荐下,张飞岸暂缓了图文写作,转而通过视频的方式来创作内容。但她没想到的是, 5 月 25 日在西瓜视频上发布的第一个视频,就拥有了 386 万的播放量。西瓜视频用户的认知水平,令张飞岸有些惊讶。

不到半个月时间,账号“飞岸老师”已经拥有了5. 8 万粉丝。

但对她来说,业余时间运营自媒体,初衷并不是为了经济目的或是做到多大体量,单纯是希望有一个能与外界交流的平台。“能够交到真朋友才是最重要的。我不追求粉丝量最多,但希望粉丝跟我关系是最好的,且都是真人,而不是其他一些平台上的僵尸粉。”

张飞岸作为一名大学副教授,也希望能有更多的人乐意听她上课,而不仅仅是只有学生群体。“一个视频如果播放量超过 100 万的话,就有 100 万人在听你讲课,这种感觉还是很好的。”

每一个创作者的动机不一样,对平台的需求也大不相同。在这大前提下,西瓜视频给不同类型的优质内容创作者以相应的帮助,成为了他们破圈过程中的一大助推力。

“飞岸老师”的所有出镜视频,其实都是由平台方西瓜视频负责剪辑的。毕竟创作内容只是张飞岸的一个副业,大学教授工作异常繁忙,没法投入过多精力进去。刘皓宇和温义飞的视频在出圈过程中,也得到了西瓜视频的流量扶持。

当作者与平台共同助推的优质内容“量变”到一定程度时,就有可能产生“质变”,诞生全新的可能性。

新支点

今年 5 月,刘皓宇辞掉了他的工程师工作,成为了一名全职视频内容创作者。“在公司里发展前景很有限,只是一个可替换的劳动力而已。如果做内容的话,只要一步步走对了,慢慢运营,发展会非常好。”

在西瓜视频上,刘皓宇的故事并不是个例。

在这个拥有丰富视频生态与超高用户活跃度的平台上,在过去一年时间内,发视频作者数增长了282%。其中 10 万粉丝以上的作者,多了足足47%。

西瓜视频上的科普内容能够出圈,也和视频用户的内容消费需求升级有关。

除了娱乐、获取资讯的需求外,用户同样渴望能获取更加专业的知识,这一功能在过去通常是由硬核图文内容承担的。

近期发布的《图文作者跨体裁趋势报告》中提到,泛知识类视频在供给和消费两端的增长,都领跑其他类型内容,并保持高速增长的态势。 2020 年第一季度,泛知识类视频数量提升了33%,发视频作者数和用户播放量更是增了一倍多。

截自《图文作者跨体裁趋势报告》

在众多视频平台中,西瓜视频在不经意间,成为了写字人视频化转型出圈的一个有力支点。

这个此前多少被忽略的支点,价值正在被重新发掘,因为它提供了新的想象力——拥有巨大的流量池,也就意味着巨大的潜在用户规模;此外,智能推荐技术,也意味着只要用心经营,就能找到匹配的用户。

在图文创作平台“二八效应”愈发显著的当下,视频平台的“大航海时代”方才开幕,写字人的转型和迁徙也才刚刚开始。

本站资源来自互联网,仅供学习,如有侵权,请通知删除,敬请谅解!
搜索建议:创作者  创作者词条  那些  那些词条  文字  文字词条  开始  开始词条  视频  视频词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