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好知 kuaihz

论杠精的诞生

已刊《***书评周刊》2018年4月20日:https://www.douban.com/note/666392553/ 书目和配图及配图说明来自编辑同志,感谢编辑的修改提升。

五大抬杠

“杠精”,顾名思义,就是在网络上精于抬杠的人,更确切的说,是对抬杠这门技艺纯熟到成精的人。这个词从去年下半年开始日趋火爆,现在已经快成为运动会项目了,我有一位杠精朋友就自诩为“国家二级抬杠运动员”,豆瓣上的“杠起地球小组”成立才一个多月,就有九千多用户。可见在今日的网络上,抬杠与被抬杠已经成为一道靓丽的风景线。

豆瓣小组“杠起整个地球”成立于2018年3月2日,截止4月20日0点已有9460位用户加入。图片:来自豆瓣网页截图。

抬杠,并不是一个简单的网络文化现象,而是一门语言艺术,讲究快稳准狠。抬杠的技巧丰富多样、博大精深,难以一一列举,根据观察,我姑且举出五种最常见的抬杠类型来,虽不免挂一漏万,但也足窥全豹。这些例子多数来自网络,有的是真实发生的对话,有的则是网友们故意模仿杠精口吻创造的。

(1)断章取义

比如,有人在微博上推荐:“某某书很流行,值得一看。”杠精的回答就是:“流行的东西就好吗?你怎么不说流行性感冒?”

再比如,有人给初生的婴儿送上美好的祝福:“希望他长大后自由发展,可以做任何想做的事情。”杠精怎么说呢:“他如果愿意放火抢劫呢?你也希望他去做?”

因此,这类杠精的特点是挑出别人话里的某个词,做极为较真的理解,完全不顾原句的语境。

逻辑”延伸阅读之一

作者: L. S. 斯泰宾译者: 吕叔湘 李广荣版本: 商务印书馆 2008年11月译者吕叔湘:“我翻译这本书,是有鉴于常常看到一些说理的文字里头隐藏着许多有悖正确思维的议论。”

(2)无中生有

这类杠精我们每个人都遭遇过,上学的时候忘了做作业、忘了让家长签字、忘了带课本,都会被老师质问:“为什么没有带课本?”学生说:“忘了。”老师说:“你怎么没忘了吃饭?没忘了睡觉?”

当然,在今天更多的情况是,当有人在微博上感慨:“一部分国人随地吐痰真没有公德。”杠精则回答:“外国就没有随地吐痰的人?为什么老拿中国说事儿?”

这类杠精的特点,就是把别人没提到的事情理解为不赞同,属于逻辑上的“引入概念”。网友们设计了这样一个对话,对杠精的刻画可谓入木三分。有人说“大家早上好!”杠精的回答则是:“你什么意思?大家晚上就不好吗?”

(3)极端夸大

知乎上有个例子是这类杠精的典型。爷爷说:“这坑挖的(得)太浅了。”叔叔说:“太浅?太平洋深!”爷爷说:“这土堆得太矮了。”叔叔说:“太矮?珠穆朗玛峰高!”(来自知乎网友“沧海月明”——作者注)

再比如,同事说:“你这个报告里的数据不太准确。”杠精回答:“世界上哪有绝对的准确啊?”

这类杠精会把原句里简简单单的形容词,夸大到荒谬绝伦的程度,从而规避了原句表达的真实意图。

逻辑”延伸阅读之二

作者: 陈波版本: 北京大学出版社 2016年8月逻辑学的基础入门。

(4)以偏概全

比如,有人针对“读书无用论”说:“年轻人还是应该接受高等教育!”杠精则回答:“不见得吧,我家邻居的七大姑的八大姨的外甥女就没上大学,现在不也过得挺好?”

或是当你说:“抽烟有害健康。”杠精则会说:“也未必啊,张学良抽烟活到一百多岁嘛。”

在社会性话题上,这类用个案去否定全部的回答的做法在逻辑上很难成立,但却是杠精们最常用的技巧之一。

(5)非此即彼

非此即彼、二元对立,看似不太符合以中庸为标榜的人,但在实际中,这类现象可不少见。鲁迅先生在他的杂文《辩论的灵魂》里举例:“我亲眼看见他三千七百九十一箱半的现金抬进门。你说不然,反对我么?那么,你就是他的同党。”

鲁迅先生指出的这种现象,我算是感同身受了。前不久,我在一个问答平台上回答了关于剩女的问题,大意是说“剩女”是个很错误的词,虽然我是男性,但那条回答下面有几十条回复来杠我,杠的内容一致:你这么为剩女说话,你肯定就是个剩女。

被杠精“杠”得次数多了,我就很想耐心说明一番,于是我拟了一段话,打算在发表任何言论之前,都先把这段话注上:“一、本言论没有提到的事项,并不等于本人反对;二、受网站字数客观限制,不能将全部现象悉数罗列,只是取其大概,并不代表本人否定有例外情况;三、本言论仅针对具体事件进行评论,请不要引申、夸大本言论的观点或扩大内涵的范围……”

众所周知,网络上的发言少则几十个字,多则一两百字,若是每次网络发言都要缀上这段“说明”,那我就离神经病不远了。所以,对待杠精,我的态度只能是:好好好,你说的对,你说的都对!

逻辑”延伸阅读之三

作者: 殷海光版本: 上海三联书店 2004年7月“攻习任何科学,相当的牛角尖是一定要钻的,如其不然,我们将永远停留在浮光掠影的阶段。在钻过牛角尖以后,如果我们增益了相当的智能,那么正是我们到达了进步之点。”

抬杠逻辑和脾气

抬杠何以在今天成为一个现象?还产生了“杠精”这样的热词?甚至成为一种被网民拿来调侃的“准亚文化”?抛开那些故意去抬杠、以抬杠为乐的人,可以说有两个最主要的原因。

根本原因是逻辑思维教育的缺失。我们的义务教育以及大学里通识教育中,逻辑训练是比较少的。很多人认为逻辑不需要训练,会随着年龄的增长自然而然掌握。其实并非如此。考察杠精们的行为,受过逻辑训练的人能够一眼看出杠精展现的各类逻辑谬误。

例如,上文所举的“断章取义类”,就是犯了“偷换概念”的谬误,把意思为“popular”的“流行”偷换为了意思为“epidemic”的“流行”,从而混淆了原意;“无中生有类”则是典型的“引入概念”。还有一些上文没有提到的逻辑错误也很常见,如,你说:“这个诈骗犯骗了老百姓那么多钱,要严惩!”杠精说:“他上有老下有小,怪可怜的。”这就是逻辑谬误中的“诉诸情感”等等。总之,言论缺乏思考和逻辑性,是杠精横行的根源。

逻辑”延伸阅读之四

作者: 余式厚版本: 北京大学出版社 2011年12月“似是而非的论证常常使人们感到困惑。”

而直接原因,则是网络抬杠不具备共通的语境和情感。有人曾指出,两个在网络上互相抬杠的人如果在生活中是朋友,则很难相互抬杠。从心理学角度看,一个人在网络上发表言论,是为了表达自己的一种情绪、一个观点,这些情绪和观点与他长期形成的观念相关,也与其一时一地的个人心态相关。他或是因为看到了什么社会现象,或是个人经历了怎样的情感波折,或是被身边的人和事所触动,总之,他在网络上发表的言论即使很简短,其背后的世界却很大。同样,杠精也是如此,也有自己业已形成的观念和一时一地的情绪,当他看到一个和自己的观念观点情绪相冲突的言论时,很容易就会去抬杠,这意味着捍卫自己的“三观”,与逻辑是否恰当、评判是否客观关系就不大了。

换言之,抬杠并不仅仅是两个言论的争辩,而是两个不同世界的碰撞,理论上任何两个人都会相互抬杠,但现实中,两个人会因为知晓对方的语境和情景,能够设身处地的相互谅解,或是碍于情面、碍于长幼尊卑的地位而压制自己抬杠的冲动。网络上则不然,两个人完全没有现实交涉,自然可以畅快去抬杠了。

把“杠精”当谈资:像听相声一样

那么,如何看待越来越兴旺的杠精现象呢?当我们在讨伐杠精的时候,会下意识的忽略一点,即每个人都有可能成为杠精,也会在不知不觉中去杠了别人。因此,每个人都应该多多少少了解一些逻辑学,比如,在《庄子》里,庄子和惠子那段著名的“子非鱼安知鱼之乐?”“子非我,安知我不知鱼之乐?”的对话,就是两个逻辑都很棒的杠精交手,当然就“杠功”来说,掌握了更多逻辑知识的庄子更胜一筹。

不过退一步来讲,倒也可以坦然看待“杠精”。既然都喜欢听相声,为什么要讨厌杠精呢?其实相声里的捧哏和逗哏就是通过相互抬杠来产生娱乐效果的,杠精不一定是相声演员,但相声演员一定是杠精。侯宝林先生有一出经典相声就叫《抬杠》,这段相声一开始,捧哏说:“今天呀,我给大伙说段相声。”逗哏说:“相声?相声这个东西多少钱一斤啊?”这架势一看就知道是位“传统杠精”了。

再比如说,我们会发现杠精的逻辑与儿童极为相似。在很多“童言无忌”的故事里,儿童对成人说的话就像是杠精。明朝宰辅张居正小时候被誉为神童,传说他小时候有年夏天,窗外蝉鸣聒噪,他问爷爷:“蝉为什么会叫?”爷爷说:“因为蝉有口啊。”他又问:“那家里的簸箕那么大的口,怎么不叫呢?”爷爷只好说:“簸箕不是活物。”他又问:“墙上的大窟窿也不是活物,风灌进去的时候怎么会叫呢?”儿童都是杠精,可为人父母的却并不以为忤,反而觉得这孩子聪慧多识,值得引导。所以,如果下次再见到杠精,不妨当作听相声,或是当作与儿童对话,找一找自己失落的童心,不亦乐乎。

逻辑”延伸阅读之五

作者: 奥卡姆译者: 王路版本: 商务印书馆 2006年5月逻辑的欧洲传统。在欧洲中世纪,逻辑是进入神学院前首先要学习的基础课,与语法和修辞并称为“三艺”。奥卡姆是中世纪逻辑思想和成就的集大成者。

而更重要的是,也要警惕乱贴“杠精”标签,否则可能反而遮蔽了重要问题。杠精是令很多人不喜的存在,但是,随着杠精的流行,这个词也有逐渐演变成诸如剩女、直男癌等标签的趋势。一些网民发表的言论明显错误,比如常见的地域歧视等,如果被人反驳,就会指责对方是杠精,然后单方面宣布自己辩论胜利。把杠精标签化随意贴给网民,也是一种不负责任的行为。

如果我们放宽视野,对一些关系到国计民生的公共话题,对一些关系到是非真伪的学术讨论,杠精似乎还是多一点好。一些杠精精通逻辑,对这类严肃命题反复追问论据是否充分,调查是否详细,数据是否准确,推论是否合理,而不是随意抒发情感或宣泄观点,这样的杠精当然是要欢迎的。

其实,柏拉图笔下的苏格拉底就是一个杠精,而正是这位反复追问“何谓正义?”“何谓幸福?”“何谓真理?”的杠精,成为了西方哲学史上最重要的人物,而他自己,却谦虚地自称为“雅典的牛虻”。

本文系独家原创内容。作者:张向荣;编辑:西西。

本站资源来自互联网,仅供学习,如有侵权,请通知删除,敬请谅解!
搜索建议:论杠精的诞生  诞生  诞生词条  论杠精的诞生词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