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好知 kuaihz

“买课”,当代青年的新迷信

当代青年的学习热情能让他们童年期的每一个劝学者感动落泪。虽然强制刷屏的互联网课程,已然成为社交网络里最大的精神污染。面对其全方位无死角的暴击,没有青年失学者不自惭形秽。

吾日三省吾身,今天good good study day day up了吗?过去两个月,抖音、B站、豆瓣、知乎、微博、微信……都在热情向硬糖君推送Python、原画、播音等线上体验课。冲动报名后,本人连续几天都接到了老师的电话家访。追着塞“饭”吃,产品经理到底背了多凶残的KPI啊?!

持续蔓延的知识焦虑、高热不退的内容付费、短视频平台争当“最佳课代表”、不断下沉的内容和渠道……种种迹象表明:终身学习这件事,还真让你们互联网人给吹起来了。

疫情期间,民间掀起了学播、蹭网课的热潮。大批青年闲在家,今年工作没着落,更是推动互联网小课一拥而上,分食红利——想赚钱的人的钱,最好赚。做xx,不如做xx培训。

而当网友的求学阵地逐渐从喜马拉雅这类传统听课平台,转向社群。他们的学习方向与氛围,供应商的内容和玩法,都在明显变化。

潜伏在各大学习群,硬糖君发现当代青年对互联网课程的依赖程度简直超乎想象。继工位开光、占卜算命后,定期囤购“9. 9 体验课”,已成为他们祈求升职加薪、转行致富的情感寄托。

这九块九不是买课钱,是给财神烧的香。让学习成为信仰是老口号了,那当课程成为迷信呢?这背后,是当代青年的职场焦虑、人生焦虑,也是互联网课程数不清的营销套路。

学什么?且看青年文化

现在上网冲浪人士,学习的机会太多了。哪怕是母猪产后护理、如何让富婆爱上你,只要你想学,都能找到资料。

以往,网友的学习渠道主要有两类。一是得到、喜马拉雅所代表的音频付费阵营。这里聚集了易中天、薛兆丰等专业学者、知识网红,付费课程品类传统,以人文、财经、教育最热。另一类是B站、抖音、快手等短视频平台。PUGC输出内容,粉丝按需选“课”,上到天文、下到养猪。

不太恰当的比喻:得到、喜马拉雅是专业课;B站、抖音是选修课;而最近风靡的互联网小课,则是培训机构精准迎合目标群体、针对性解决生产生活难题的“职高课”。

曾被热炒的情感培训、母婴训练,都属于互联网小课范畴。新一轮的互联网小课,则开始主攻这届年轻人追求的“技术流”。原画、声优、python,火得有迹可循。

在B站搜索“原画”“绘画”,能看到大量UP主自制的基础教程、职业讨论。其中,题为“【零基础学原画】初学者手绘线稿步骤”的作品,播放量已破 50 万。

今天,绘画、剪辑几乎成了年轻网友的基本技能,但这块内容仍是互联网小课的重点。或许,每个人心里都有大触梦,尤其是追星前锋。

而早两年,阿杰、边江等头部配音演员出圈,声优随即成为年轻人向往的热门职业。嗅到行业机遇的人,早就玩转了声优教学培训、网红孵化。硬糖君都觉得,现在挤进来做声优培训有些晚了。

相对来说,python语言才是这波“小课学潮”里的新锐。作为一种计算机编程语言,python存在感虽不如Java、c语言等,但有着简单、明确、优雅的优势。“小而美”的豆瓣,就是国内最早使用python的互联网产品。

人工智能时代,全员争当编外码农。前有秃头叔叔做软件,后有小学稚子写代码,中浪又怎甘心被时代抛下?在相关团队大规模广告投放下,简单的python语言大受关注,成功掀起学习潮。持续的曝光也影响着整个编程培训市场。腾讯课堂、编程狮等学习软件平台,python系列处于编程语言的榜单前排。

还别说,经常需要抓取关键词分析的硬糖君,打心里觉得这是刚需技术啊。但咱也不能被营销冲昏头脑,高估自己的能力和毅力。别问咋知道的,问就是“收藏等于学了”“下单等于会了”。

微商化,知识付费的新玩法

互联网小课紧扣当代青年的兴趣,在激烈的知识付费市场开疆扩土。这是否意味着往后的潮流文化,都有机会剥离出知识点用小课模式做一遍?

毕竟,相较内容本身,互联网小课出圈的关键在于拥有一套行之有效的营销模型。从投放到引流,从社群到变现,许多玩法都可供参考复制。

选对渠道,才能精准触达潜在受众。硬糖君留意过数十门小课,适用人群高度相似。必Cue毕业新人、职场社畜、待业青年,基本是全员无差别扫射。因此,它们的广告大多投放在微信、抖音、微博、贴吧等。

投放抖音、快手、微博时,他们会根据平台调性对具体内容稍作调整,但传递信息和情绪的思路一致。来,咱先品品几大经典的文案:

“可怜工资不够花?不如学原画在家做兼职,购物逛街不再看介个。”

“你要悄悄学python,然而惊艳所有人。”

“无效加班?转行学编程,挑战月薪2万+。”

先是疯狂抛出常见的职场难题,预设低薪、升迁困难等情境放大焦虑,将社畜一顿摩擦。接着便是逆袭剧情,为受众提供解决方案,引导其对课程的隐藏属性产生探索兴趣。(咋有点PUA内味)

小课的营销主阵地还是微信。一方面,它们持续合作微信公众号,通过软文合作、课程分销等多种形式获取流量。另一方面,培训团队也有意孵化矩阵号,交叉输出内容吸粉,联合相关账号互推。

在“9. 9 元抢购”“ 0 元领取”的诱惑下,不少人会抱着“试试不亏”的心理来了解课程。此后,便是培训团队不断推送“我看你还没有成功领取课程,是遇到问题了吗?”“明天就会失效,就很可惜啦”“昨天领课的小伙伴,都敲了几十行代码了!”的暖心对话,强调课程的珍贵:再不学(追我),就晚了!

体验报名成功,小课的运营团队还会提供精细化的社群服务,逐步升级营销套路。传统学习平台只能通过评论、弹幕等互动,用户偏向闭门自学。而Python、原画等在线课程,擅长营造“云学校”氛围,再借助监督考核、激励机制充分调动攀比心,在拼团、分销的微商逻辑下促进转化。

硬糖君所在的原画课体验群,助教每天下达主题作业,优秀作品可解锁免费资料。作业并不会过多强调技能,而是关注娱乐性。玩梗产粮,可不就是这届年轻人的上头日常。

此外,培训团队还会设立奖品、助学金等实际福利,给部分优秀学员退回课程费用,发放勤学礼物。当然,参评者需要达到全勤打卡、任务积分、免费宣传等考核标准。正式学员还可以参与代理推广,通过引荐新人获利。哎哎哎,从传销到微商,这一套“拉人头”的模式真是放之四海而皆准。

硬糖君注意到,部分培训团队有意从预备学员里吸收一批“宣传干部”,以口碑维护(控评)来抵换高阶课程。围观“如何评价xxx课程”的热帖里,经常能看到网友吐槽某些评论存在水军痕迹。

套路来,套路去。互联网课程坚定地走上了微商化道路。几家强推出圈的公司、团队,自曝付费用户激增。这或许也将影响传统知识付费平台的模式。

学小课的年轻人,在想什么?

从喜马拉雅到得到,从B站到社群,互联网学习并不是新鲜事。但学习的人,心态却在变。

传统知识付费主要解决功用性焦虑和价值焦虑,根源于时代发展和个人成长脱节。信息更新速度太快,个人想要不被时代抛下,多听点互联网课程总归是开拓视野增长见识。

互联网小课呢,既不像早年的蒋勋、高晓松去滋养精神世界,也不像财经、情感这些“有用之学”。还是硬糖君前文说的,它们不是大学课,是职高课,是知识付费里的蓝翔,在更垂直的领域,强调“包教包会包分配”的实用价值。

比如,刚需副业。其实在去年,#没搞副业的我太难了##副业刚需#等话题就曾空降微博热搜,网友纷纷现身说法,足见兼职的普遍性和必要性。今年疫情冲击,明星、企业家都“屈身”直播间,卖力搞起直播带货的副业,何况普通社畜呢?

肉眼可见的,朋友圈沦为杂货铺,亲朋好友一夜间都成了销售员。卖花的,卖水果的,卖实体书的……连算命的都来了。不愿投身微商的人,则借助互联网速成小课,试图找到专业技能兼职。

“供应链难找,推广难做,大部分需要交代理费、囤货,卖货太麻烦。而且我觉得微商不体面,容易消耗朋友缘,得不偿失。”木辛(化名)告诉硬糖君。略有美术功底的她选择了绘画小课,正式课程的学习已经过半。

可线上学python、原画、声优,能和学开挖掘机、美容美发一样好就业吗?

悬。

抛开速成专业人士的难度不说,互联网小课的广告强调“高薪副业”“灵活兼职”,用夸张文案掩盖了各行的激烈竞争。以插画为例,贴吧、微博、豆瓣上接稿咨询不计其数,可约稿垂询寥寥无几。至于有些培训团队自称“提供兼职资源”,大多只是派发些低价商单。几十块钱的漫画头像,你要画上百张才挣回学费。

兼职 1 万8?!老板,再见👋

硬糖君采访了几位学员,他们也明白光靠在线课程突击,获得高回报兼职的可能性很小。但降薪、待业、乃至失业的他们,暂时找不到合适工作,又害怕闲下来失去斗志,只能报个课找点事儿做。自己还在努力学习,总算是个心理安慰。

但需要警惕的是,微商化的互联网小课,培训团队、课程质量都缺乏行业标准,圈内乱象丛生,几乎是另一个玄学市场了。硬糖君的一位朋友想逐梦网红圈,重金购入独家短视频培训课。结果呢,内容全是免费公开课里的。 3000 元智商税交了,红不红只能随缘。

玩游戏长大的年轻人,都想有一份人生“攻略”。照着打就是了,总能成功。然而现实世界如此可恶,既没有及时反馈系统,付出也不一定都有回报。互联网课程两端,都站了想割韭菜的人,而韭菜已经头秃。

本站资源来自互联网,仅供学习,如有侵权,请通知删除,敬请谅解!
搜索建议:“买课”,当代青年的新迷信  迷信  迷信词条  当代  当代词条  青年  青年词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