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好知 kuaihz

为罗一笑募捐的背后:乞讨的尊严和底线

砍柴网作者:杨君君

罗一笑募捐事件,人们对此事之所以会一波三折,反转之后再反转,原因就在于,作为罗一笑的父亲罗尔是不是一个值得人们去募捐的人。

罗尔募捐的“招募文”——按照罗尔说法非有意——中来看,罗尔可能确实没有骗人,上有老下有小,加上行业转型,工资收入很低,然后女儿白血病……这种困难下,人们萌发同情,进而大量施舍,自然也在情理之中。但是,后来人们发现,罗尔也并非是大家想象中的那么穷困潦倒,至少两套房+1辆车,这种经济条件还要出来募捐,简直是罪大恶极。

罗尔方面的解释显然不能平息大众的愤怒,“深圳房产自住、东莞因为没有房产证卖不出去、车也就价值1万块钱、现在收入确实很低”,但是人们的愤怒是,在深圳均价6w+的地段上有房产的人,竟然要出来募捐……如果你把房子卖了还不够,然后再出来募捐都没什么,问题是还要“自住”……要知道,多少在深圳上班的人,都没有自住的房子,那些打赏的人,或许自己都住在小出租屋里。

当然,这里面还有个场外因素是“小铜人”的推动,显然对此事功不可没,对此的解释是“帮忙”。但从我个人的角度理解,作为一家营销公司和一个前媒体人,不可能对这种内容究竟能够引发什么舆论而没有判断——即便未能预料到如此火爆,但预测看到的人会同情、打赏这件事并不难。所以,如果用“意外”来解释,未免有点牵强,显然对于募捐这件事,双方应该还是默许的态度。

这里有一个理解上的错位是,在大众看来,这完全是一个典型的中产阶级,完全可以负担自己女儿的医疗费,更或者来说,自己在没有付出全部的情况下,就出来募捐,肯定是蓄意的。何况,在那篇感人的文章中,并没有说罗尔有这么多的资产。但是,罗尔可能自己认为现在很惨,因为相比之前没有媒体行业转型期,自己现在的生活确实压力很大。

这就造成了,对于罗一笑募捐,我们很难判断说,罗尔是否有募捐的资格——法律上并不排除个人救助,毕竟在他看来,自己确实“困难”,再次就是罗尔是否是“骗捐”,显然也不能这么说,毕竟罗尔对外说的都是实情,只不过是有一些没有说罢了——也没有规定说一定要说要说哪些。甚至还可以把锅推给打赏的人,大多数人赞赏,也并没有搞清楚情况,只不过是被文章感动而已。

之所以会出现这种情况,我们或许可以换个角度来看。

所谓募捐,其实跟乞讨的性质类似,都是通过自己的一些不幸经历博取别人的同情心,进而得到帮助。所以,我们可以粗略的认为,罗尔为其女罗一笑募捐,其实就是一个乞讨行为。

但是,在中国,大家对于乞讨这个行为的看法一直比较怪异。从传统意义上来看,乞讨原本就是一个舍弃尊严的事情,对于大多数人来说,但凡还有一丝可能,都不愿意去做乞丐。然而,近年来随着骗子乞丐的发家致富之路太过鼓舞人心,所以很多乞丐并不觉得乞讨是一个有多么丢人的事情,甚至还把乞讨发展成为了一门“技术活”——即究竟有什么办法能够得到别人的施舍。当然,这些骗子所应用的这些技术,也大多时候可以称为骗术。

骗子乞丐之所以能够一而再、再而三的“长盛不衰”,个人认为这要分两个方面来看,乐观一点,我们庆幸这还不算是一个坏的时代,骗子乞丐能够得到成功,其实在于大多数人还是有同情心存在。能够帮助别人,怎么也不算是坏事;但从悲观一点的角度来看,这同样也是个礼崩乐坏的时代,乞讨竟然可以如此堂而皇之,如果骗子乞丐越来越多,人们的同情心消耗殆尽,以后那些真的乞丐,岂不是没有了活路。

你可以说,社会上只要分清楚哪些是真的乞丐、哪些是假的乞丐就好了啊?事情也没有想象的那么简单,因为如果非要把乞丐作为一种“职业”,现在没有哪一条法律规定,经济收入多少以上不得乞讨;

你又可以说,如果是他非常有钱,大家也不是傻子,自然不会施舍,那么他讨不到钱,不也没什么办法么?但是问题的核心是,你怎么能知道他有没有钱?他可能对你说的那些困难是真的,只不过有一些没告诉你而已;

你还可以说,国家制定一个法规,类似于“行讨资格证”不就完了,把行乞的资格定位一个绝对值,个人或者家庭资产超过多少不能做乞丐……但是你又忘了是,万一他一天乞讨的收入,比上班的人还多,但是他偏偏喜欢吃喝嫖赌,个人净资产始终为零,花完第二天继续乞讨,你又有什么办法?

所以,对于乞讨这件事,很难用绝对的规定来限制,大多时候是出于自我道德认知和约束,首先是是不是觉得乞讨是一件丢人的事情——毕竟拿了别人的又不用还,再次就是乞讨的底线是什么——究竟穷成什么样子才能去做乞丐。

这也就造成了在罗一笑募捐事件上,我们并没有办法说,罗尔做了一个违法、或者说蓄意骗捐的事情。

因为在罗尔的自我认知中,困难就是困难,也没有人规定困难是一个绝对值还是一个相对值,所以,他就去募捐了,这也无可厚非。只不过是,在整个过程中,罗尔可能运用了一些“技巧”,让募捐成果最大化了。但是,不凑巧的是,这些“技巧”恰巧被人们发现了,最后才形成了人们的愤怒。

在整个事件中,罗尔和大众双方形成理解上的误差,而这个误差的根本来源就是,究竟在什么时候可以募捐,以及对于募捐当事人应该如何看待这件事。

跟乞讨类似,如果乞讨的人本身并不觉得做乞丐是一件丢人的事情,施舍的人恐怕无论做什么都无法刺痛这个乞丐。

有一句话,考虑到政治正确究竟要不要放,我想了半天,最后还是决定放上,“现在之所以乞丐并不觉得丢人、以及乞丐这么多的原因,其实就是因为这个社会对乞丐太好了。”

,

本站资源来自互联网,仅供学习,如有侵权,请通知删除,敬请谅解!
搜索建议:乞讨  乞讨词条  募捐  募捐词条  底线  底线词条  尊严  尊严词条  背后  背后词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