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有的创业,都始于贪婪和想当然。我想当然地认为这句话大部分情况下是真理。我的一位朋友回了一句话,我稍许修改一下,以符合上下语境:所有的胜利,都来源于熬得住和有运气。创业也就两条:其一有足够的本钱支持你的贪婪,其二有足够的运气。
最近发生了两件事,一件是阿里上市,成就了中国市值最高的互联网公司;一件是界面上线,风传为数亿美元实则投入一亿人民币的泛财经网站数月后终于揭开了面纱。而我,由于游走于互联网和媒体之间,这两件事,都极其吸引我的目光。
在一个群里聊到“界面”,有友人认为这个网站不乏“贪婪”和“想当然”,所谓贪婪,就是说它业务线很长,做了包括招聘、导购不少这类模块。说它“想当然”,大概意思是就是指这些业务如何能够与财经网站互相匹配而得以成立,有点想当然。友人的话其实有三分道理。我至今依然记得,一位媒体老大在让自己的媒体组织切入创业培训这行但迟迟犹豫是否要切入投资顾问时和我说的话:隔行如隔山,很多看似逻辑上顺理成章的事,做起来未必。
我对界面关注其实从它酝酿的时候就开始了,我也知道界面一开始的规划“更贪婪”,不过受限于实际获得的投入,他们最终砍掉了很多,说是要放到二期中。说到想当然,友人和媒体老大的话,的确说得一点都没错。
不过,阿里,是否也是建立在当年的贪婪和想当然之上呢?我们今天耳熟能详的一堆商业上大获成功的故事,是否也建立在当年的贪婪和想当然之上呢?
有一点是可以肯定的,中国C2C(copy to China)的特色,使得互联网几乎所有的项目模型都是建立在这样的想当然上:美国大获成功的东西,中国一定也会大获成功。至于贪婪,虽然马云在上市的时候一再重复金钱的地位没那么高——那是到他那个财富多个零少个零都无大所谓的level时说的话,我辈芸芸众生,依然是没钱是万万不能的。创业不是冲着财富增长去,我是不信的。
所以,我在朋友圈里写下了这样的话:所有的创业,都始于贪婪和想当然。我想当然地认为这句话大部分情况下是真理。我的一位朋友回了一句话,我稍许修改一下,以符合上下语境:所有的胜利,都来源于熬得住和有运气。
我最近在复习马伯庸写的《三国机密》,在他的笔下,汉献帝刘协早已重病身死,冒名顶替他的是双胞胎兄弟刘平,继续复兴大业。刘协为了重振汉室不择手段,作风残酷。而刘平则有不射母鹿的仁德之心,这被刘平身边的人及好友认为乱世中不堪一击。偏偏另外一个大谋士杨修认为,冷酷也好,仁德也好,都不打紧。最重要的是:坚持到底。冷酷就要冷酷到底,仁德也不可半途而废。
写上这么一段小说故事的原因在于,恰恰由于我正在复习,对我这位朋友所谓“熬得住和有运气”大有惺惺相惜之感。贪婪并不要紧,想当然也没什么,关键是:有多少本钱可以坚持这份贪婪,又有多少运气可以让想当然七弯八拐成了当然?
创业也就两条:其一有足够的本钱支持你的贪婪,其二有足够的运气。比如说,一个原以为可以得到某类用户衷心拥护的产品,经过半年以上的试错,依然不见用户增长,这种熬得住,恐怕必要也不大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