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没有一段文字
让你在看到的那一刻心中一凛?
这是一条我刷到的朋友圈
来自一位极少发朋友圈的父辈大叔
看到他发的朋友圈,我才想起来
这位大叔姓郑,是我许久之前
去一个贫困县采访的时候加的好友
对于这位大叔家乡的贫困
我还算了解
对于袁老的事迹我更是不陌生
因为袁老太厉害了
以至于他取得的很多成果
我早已经见怪不怪
可当看到这句话的瞬间
我心里咯噔一下
“如果当年能有这技术
那些人也不至于…
每一个增加的数字背后
都是无数生命的幸存啊!“
当年到底发生了什么
一位经历过饥饿的农村老人
又是怎么看待袁老的呢
于是带着满腹好奇和疑问
我再一次约访了郑大叔
这位一向话少的老人
竟然一下子打开了话匣子
1:
郑大叔出生在中国南方
一个偏僻荒凉的小村庄里
呱呱坠地的男婴
并没有为他的家人带来几分喜悦
反而让他们的愁容更深了几分
因为那时,正处于二十世纪五十年代末——
大饥荒时期
在这段村里每天都有人饿死的日子里
一个新的生命
就意味着又一张需要填饱的嘴
穷乡僻壤的地方
品种低劣的种子和不科学的密植种法
导致村民们大半年来田里的辛苦
只能收获少得可怜的粮食
这些微薄的粮米都要上缴公社
有时为了达到干部们严重夸大的产量
甚至连种子、饲料都留不下
从记事起一直到十几岁
郑大叔都不曾体会过“吃饱”
是一种什么滋味
但是有什么办法呢?
即使再怎么哭闹,碗中也不会多出一粒米
饿到受不了了就下河滩挖野菜
上树采榆钱,去沟边揪苜蓿来充饥
凡是能塞进肚子里的东西
就都不放过
只不过彼时的郑大叔他们还不知道
这样的绝境之中
有一株希望的萌芽正在悄悄破土而出:
那时的袁隆平院士已经从西南农学院毕业
在安江农校任教
有一次,他在路边看到一群人围在一起
走近细看才发现
中间赫然两具骨瘦如柴的尸体
主修遗传育种学的他受到了深深的刺激
决意要尽自己所能
以农业科研的方式改变人民的悲惨命运
1960年7月,农校试验田里
一株性状特殊的水稻引起了他的注意
他敏锐地感受到了这一点“特殊”背后的巨大机遇
于是将它留了下来,进行试种
就此踏入了研究杂交水稻的大门
当时国际上对杂交水稻的研究
普遍不太看好
日本早就提出了这一理念
欧美的技术和理念都更加先进
但他们都还无法实际应用
更别提量产
国内有人开始骂袁老
人家发达国家都搞不出来
你这不是异想天开吗
言语上的中伤也就罢了
更可怕的是背后的恶意破坏
有一次,那些白天小心翼翼
插入试验田中的数百株秧苗
几天后,一夜之间被全部拔除
不知何人所为
但袁老不管这些
让大家吃饱才是硬道理
为了加速繁殖不育秧苗
袁隆平把目光投向了日照时间更长
气温更适宜的南方
广东、海南、福建……
他几乎踏遍了国内所有
适于耕种杂交水稻的地方
只为开辟更多的实验田
幸运的是
1964年,他发现了第一株天然雄性不育株
由此他研究了整整6年
没有鲜花也没有掌声
谁也不知道他如何熬过了那些日日夜夜
只是袁老说:
“我如果不在家,就一定在实验田;
如果不在实验田,
就一定在去实验田的路上。”
2:
郑大叔其实是幸运的
因为与太多被饥荒留在了
那个年代的同村人相比
他总算是熬过了最苦的年头
时间一晃,就到了八十年代
依旧是天天下地耕种
在田间地头挥洒汗水的日子
但至少填饱肚子已经不成问题了
整个村庄也随着经济的改善大变样
每年春耕的时候
村上的广播都会叫大家带上家谷种
去镇上换杂交水稻
这是“杂交水稻”这个新鲜词第一次传到
郑大叔和村民们的耳中
他们完全不懂“杂交”是什么意思
只知道夏天收割稻谷的时候
原本自己都不够吃的粮食
现在遇上风调雨顺的时候
一亩的收成算下来得有1200斤了
大家的日子肉眼可见地好了起来
人人脸上都笑开了花
但是他们不知道的是
袁老在这背后付出了多少艰辛和汗水
为了增加试验效果,每年冬天
他都带团队去海南三亚进行水稻育种
甚至在路上把种子绑在身上
利用体温育种催芽
陷入瓶颈时期的时候
袁老的团队经历了连续三千次试验
都未成功的巨大挫败
上面有国家科委,下面要跟团队交代
这足以压垮任何人的巨大压力
对自己、乃至整个项目深深的质疑
他都顶住了
终于在1970年
袁老在海南发现了一株花粉败育野生稻
研究打开了突破口
1973年,他利用长江流域、华南、
东南亚、非洲、美洲、欧洲等地的千多个品种
进行测交筛选
鉴定水稻每一性状的基因型
从而找到了数百余具有恢复能力的水稻
首次育成了三系杂交水稻
将水稻产量提高到亩产500公斤以上
(数据来源于维基百科)
这一突破让所有人一下子看到了希望
1975年冬,国务院开始
投入大量人力、物力、财力
一年三代地进行繁殖制种
以最快的速度推广
1976年,定点示范达到208万亩
1988,达到1.94亿亩
这占到了我国水稻总面积的四成
(数据来源于维基百科)
与此同时,产量也在不断提高
2000年超级杂交稻第一期,亩产700公斤
2018年,亩产1152.3公斤
(数据来源于维基百科)
那时候的中国农民流传这么一句话
“吃饭靠两平”
一靠邓小平推广责任制
自此,有了郑大叔他们的喜笑颜开
有人饿死在路边的悲惨境遇
再也不会在中国出现
西方世界媒体
称杂交水稻为“东方魔稻”
因为它不仅解决了占据全球人口四分之一的
中国人的吃饭问题
还将解决下个世纪世界性的饥饿问题
3:
而现在,年逾花甲的郑大叔
早就不再下田种地了
他靠着努力劳动攒下的钱
供孩子读了大学
如今被孩子接到城里去了
他也早已不记得自己上一次挨饿
是什么时候的事了
但当人人都为已经获得的成就欢欣鼓舞时
已迈入耄耋之年的袁隆平院士
依旧天天扎进田间地头,不肯停歇
这究竟是为什么呢?
因为随着人口和城市的迅速扩张
农业用地的压力也越来越紧张
我国有一个18亿亩耕地红线
就是为了保持我国粮食安全稳定
全国耕地总数要至少保持在18亿亩以上
这一数字是经过严谨的
科学计算与调研得出的
绝不能因为城市化及工业化过程
而使耕地大量减少
一旦失守,将直接影响到国人的吃饭问题
对我们的国家安全造成潜在的威胁
但是也因为这18亿亩耕地红线
在我们国家
经常会产生经济发展
和粮食安全的冲突
这个问题已经严重到了剑拔弩张的地步
有人说
我们可是出了名的地大物博
我们缺的是地吗?
还真是,尤其是能种植粮食的土地
要知道,我们国土虽然大
但盐碱地的面积之广也很惊人
盐碱荒地和影响耕地的盐碱地总面积
超过5亿亩
位居全球第三
(数据来源于:中国农业信息网)
盐碱地能不能用起来呢
能不能缓和一下
粮食安全和经济发展的矛盾呢
袁老和他的团队再次迎难而上
从提高土地利用率的角度开启了新的研究
因此袁隆平院士牵头
建立了一个国家级研发平台——
青岛海水稻研发中心
几经考察终于在黄河入海口的一片荒滩
开始进行海水稻种植的技术攻关
为了选育出具备耐盐、耐碱、
抗病、高产等多种优势的新型海水稻
他们经过了上千次田间实验
由875组古稻种组配组仅得93组成功
最终再从中筛选出5种优质海水稻
这5种海水稻得以在盐碱地种下
在盐分浓度0.3%~1%海水灌溉种植条件下
产量竟然达到了300公斤/亩
截止郑大叔发朋友圈的那一刻
已经是最新的400公斤/亩
(数据来源于:《光明日报》11月3日)
而如果这一技术
规模化应用到全国可种植的盐碱地区域
那么只要十年的时间
就能够实现“拓荒”一亿亩的目标
这意味着为国家增加1亿亩耕地
多养活8千万人口!
(数据来源于:新华网)
因此在2018年5月28日
启动了“中华拓荒人”计划
在我国五大主要盐碱地类型
和延安南泥湾次生盐碱与退化耕地共六处
同时进行水稻插秧“拓荒”
而我们中国人历来有一种
兼济天下的胸怀
因为海水稻能拯救的不仅是国人
要知道,全球的盐碱地一共有9.5亿公顷
每一寸都可以被转变为消除饥饿的希望
于是海水稻也走进了遥远的非洲
被送到沙漠之中的迪拜
甚至还成为了阿联酋的“国礼”
从第一株天然杂交稻的发现
到如今水稻亩产量的数字连连提升
以往眼中“不可能”实现的
种植技术难题被频频攻克
这其中
倾注了袁爷爷整整六十载的岁月
他把自己的日日夜夜
交付于田间地头风吹日晒之中
到现在也没想过要停下
始终将“付出必有回报”的信念深埋心中
在挫折、压力和动摇之际鞭策自己坚持下去
这种信念就是我们的民族之魂
它将我们凝聚在一起
从我们每一个个人到整个社会
都在为实现共同的目标一起努力
如今,越来越多的企业也开始承担起社会责任
为中国的复兴和富强付出自己的力量
尾声
曾经,我们困顿于饥饿
品尝过太多心酸
那是一个馒头一斤稻米
难倒英雄汉的年代
40年的时光滚滚而过
中国人在吃饱饭这条路上付出了太多的艰辛
像袁老这样的科研人士
用无数个日夜研究出了最优质的种子
然后,近10亿劳动人民
把它们洒向了大地
播种、施肥、除草、驱虫
一点点精心用汗水浇灌
如今,我们稻谷满仓、丰衣足食
你问,为什么直到今天
袁老还在努力研究
为什么直到今天
我们还在努力奋斗
因为我们知道
即使是在今天
我们依然有太多太多的问题
而历史无数次告诉我们
在面对阻碍的时候
我们唯一的选择就是
哪怕孤注一掷也要迎难而上
这样的品格
是深埋在中华民族骨子里的坚韧
也是千千万万个跟郑大叔一样的
我们普通人共同的信念
正是因为这种信念
我们有了良田万顷,沃野千里
我们的桥梁
一直延伸到了最偏远的山村
我们最普通的一个小县城
照样高楼林立,人民生活富足
我们的飞机高铁火箭舰艇
上天入地,无所不能
你若问,我们一步步走到今天
究竟有什么诀窍
我想,答案只有两个字:勤奋
因为我们坚信
付出终有回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