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好知 kuaihz

世界遗产之肯尼亚篇(7个)

Kenya

1肯尼亚山国家公园 (1997, 2013)

2图尔卡纳湖国家公园 (1997, 2001)

3拉穆古镇 (2001)

4米吉肯达卡亚圣林(2008)

5蒙巴萨的耶稣堡 (2011)

6肯尼亚在东非大裂谷的湖泊系统(2011)

7西穆里奇定居点考古遗址 (2018)

1   肯尼亚山国家公园 (1997, 2013)

Mount KenyaNational Park/Natural Forest

肯尼亚山国家公园位于肯尼亚中部裂谷省,距离首都内罗毕东北193公里处,它横跨赤道,距肯尼亚海岸480公里。肯尼亚山国家公园海拔1600米到5199米,1997年划为遗产范围的部分占地面积为142020公顷,包括:肯尼亚山国家公园71500公顷,肯尼亚山自然森林70520公顷。1949年建立国家公园。1978年4月成为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人与生物圈规划的一个生态保护区,从此得到国际公认。成立国家公园前已经是森林保护区。

位于肯尼亚山国家公园内的肯尼亚山海拔5199米,是非洲的第二高峰,东非大裂谷中最大的死火山。它是古代的一座死火山,活动期约在310万~260万年前。肯尼亚山是古库尤族的祖山,也是众多的部族在举行祭祀活动时朝拜的神山。在古库尤族里“肯尼亚”的意思是白色的山脉,并以此作为国名。在肯尼亚国徽图案中也有肯尼亚山,而国花定为肯尼亚山兰,可见肯尼亚山在肯尼亚国民心目中的神圣地位。肯尼亚山从肥沃的肯尼亚裔原中部拔地而起,突兀险峻。主峰5199米,为国中绝顶。火山岩经长期的风雪侵蚀,形成了三个V状的冰峰一巴迪安峰(Batiarl)5199米;奈利昂峰(Nelion)5188米和勒纳纳峰(Lemm)4985米。由于海拔高,有2条冰川从山巅延伸下来,4300米以上终年不化。最大的两条是路易斯冰川(LewisGlacier)和亭达尔冰川(TymdellGlacier)。在4300米以下,冰川融化形成了大小32个高山湖泊。景观与阿尔卑斯山有相似之处,湖周围遍布雪松和冷杉。

肯尼亚山登顶的路上你可以看到五个独特的植物圈。较低的山坡上是非洲山林,高大的长满苔藓的樟树、黄木、铅笔雪松等为大象、野牛、猴子、野猪、鹿、羚羊、豹和各种鸟类提供了遮蔽;非洲山林之上是盛产巨竹的区域;更上是荒原苔类植物和茅草为主的次高原荒地;登山者再往上走,就进入了植物的奇观境界——非洲高山植物带(Afro-Alpline)。在赤道阳光的长年照射下,硕大态植物能够结果。肯尼亚山有许多奇特的高山植物生长在令人惊讶的高度,它的林木线在4570米!肯尼亚山一共有13种独特的植物,最引人注目的是裂片叶植物,其直立的花能长高到七米。

肯尼亚山国家公园是东非最让人神往的保护区。这个面积广阔的保护区号称野生动物天堂,是以生态旅游为主,生活着猴子、长颈鹿、水牛、大象、狒狒、大羚羊、小羚羊、野猪、香猫、土狼等动物,珍稀动物有大羚羊、肯尼亚鼹鼠、蜥蜴等。这里是野生动物的天堂,较低的森林和竹林区的哺乳动物有大林猪、岩狸、白尾獴、非洲象、黑犀牛、岛羚、黑胸麂羚以及猎豹等。

莱瓦(也译作里瓦)野生动物保护区,坐落于肯尼亚裂谷省伊希约洛镇南部,肯尼亚山北部,保护区建立于1995年。莱瓦野生动物保护区也被成为莱瓦高地,该野生动物保护区占地面积包含了整个纳戈尔纳达尔森林,是多种野生动植物的家园。莱瓦野生动物保护区内拥有丰富的野生动植物,公园里大约有70多种哺乳动物和350多种不同的鸟类。常见的野生动物包括珍惜濒危黑犀牛、白犀牛、长颈鹿、细纹斑马、鬣狗、非洲野狗和林羚,其中还有非洲五霸(狮子、豹、大象、犀牛和非洲水牛)。

莱瓦野生动物保护区拥有肯尼亚黑犀牛总数的12%,并且拥有世界上最大的细纹斑马单种群,是肯尼亚旅游最适合观看濒危黑犀牛的保护区之一。保护区拥有数量众多的黑犀牛和一些白犀牛,是该保护区最大的亮点,非洲旅游的游客可以在保护区内看到黑犀牛无忧无虑的在草原上觅食,游客也可以驾车追踪其他野生动物,沿途可以看到狮子、大象、羚羊等。保护区大部分被草原覆盖,中间点缀着一些树木和野花。莱瓦也是非常适合观鸟的地方,种类众多的鸟类让保护区显得更加的有活力,一片鸟语花香。

2013年扩展到“肯尼亚山国家公园”的区域包括将近20000公顷的核心区和差不多70000公顷的缓冲区。该区域位于热带山地生态系统和半干旱稀树草原之间,其记入完成了在肯尼亚山天然森林的生物和生态保存进程,本次扩展处在“肯尼亚国家公园”内非洲象种群传统的迁徙路线范围内,该路线因穿越非洲最高峰——肯尼亚山(高于海平面5199米)而闻名世界。死火山标记出12座正在迅速下沉的冰川,以及四座可以俯瞰U形冰川河谷的副峰。肯尼亚山山顶冰川环绕,斜坡中间草木丛生,是东非最令人印象深刻的美景之一。

2   肯尼亚 图尔卡纳湖国家公园 (1997, 2001)

Lake TurkanaNational Parks

图尔卡纳湖国家公园坐落在肯尼亚北部图尔卡纳湖东岸。图尔卡纳湖的生态系统以其种类繁多的鸟类生活和沙漠环境为动植物的研究提供了一个特殊的实验室。图尔卡纳湖是非洲含盐量最高的大湖,它为研究动植物种群提供了良好环境。这里的三个国家公园既是迁徙水鸟的中途停留地,也是尼罗河鳄鱼、河马和各种毒蛇的栖息地。在图尔卡纳湖畔发现的库比·福勒化石遗迹中发掘出了许多哺乳动物、软体动物和其他动物的化石,它对于研究理解古代自然环境所作的贡献是非洲任何其他地方无法比拟的。

图尔卡纳湖为东非第四大湖泊,位于东非大裂谷东岔门内。更新世时期(160万~1万年前),由于地壳运动,形成一较小的独立内陆湖。图尔卡纳湖是位于肯尼亚西北部半沙漠地带的内陆湖泊,北接埃塞俄比亚。图尔卡纳湖又被称为“碧玉海”,是肯尼亚最大的湖,也是世界上最大的咸水湖之一。图尔卡纳湖呈狭长状,南北长289.7公里,东西宽30到50公里,面积6405平方公里。图尔卡纳湖是非洲裂谷湖群中最大和最北端的一个,覆盖面积7500平方公里。环湖四周是贫瘠的火山熔岩层,植被稀少。200万年前这里还是一个淡水湖。如今图尔卡纳湖没有淡水补充。湖水碱性很大,勉强可以饮用。尽管气候恶劣,依然有好几个游牧部落适应这种沙漠炎热居住在这里。该地区为半沙漠环境。开放平原两边是火山形成物,包括锡比罗依山在内,此处有700万年历史的石化森林。图尔卡纳湖中央的中心岛是火山岛(500公顷)。岸边主要是岩石和沙地,伴有少量水生植物。公园从岸边伸入湖中约有1公里。

国家公园气候炎热多风,降雨高峰在4~5月,年平均降雨总量不足500毫米。草原以黄茅草和金合欢树为主。中心岛上有矮小的萨瓦杜属灌木。湖东岸大多是岩石和沙地,有少量水生植物。作为肯尼亚生物最稀疏的国家公园,容养量低,但还是令人惊奇地发现了特殊的鸟区系和大量适应性小型哺乳类和爬行类动物。

图尔卡纳湖中有北岛、中央岛、南岛三座小岛散布湖中。中央岛是一个独立的国家公园,位于图尔卡纳湖的中部。大约1.2万条鳄鱼(1981年数据)在这里繁衍生息,是世界上最大的鳄鱼群之一,有的鳄鱼长达10多米。图尔卡纳湖最深部分在南端,深120米。湖中的水产丰富,一些大鱼的长度可以与成年人比高低。图尔卡纳湖是一个鱼产极丰富的渔场,盛产尖吻鲈、虎鱼、多鳍鱼和各种罗非鱼,河马也时有所见。同时,图尔卡纳还盛产一种螺旋藻“小体螺旋藻”这种可以称之为“极藻”的生物因为生长环境要求极为苛刻,仅能够在此湖生长。他也是当地土著赖以生存的主食之一。每当黄昏,大群羚羊从四面汇集,并有角马和斑马到湖边喝水。哺乳动物还有瞪羚、长角羚、狷羚、转角牛羚、小弯角羚、斑马、狮子、猎豹。图尔卡纳湖记录到的水生和陆生鸟类超过360种。中心岛繁育有大批水鸟,候鸟和留鸟有红鹤、鸬鹚和翠鸟等。中心岛还是迁徙鸟类如莺、鹡鸰、浜鹬的中转站。

中心岛国家公园设立为尼罗河鳄鱼的主要繁育基地。同时,图尔卡纳湖大量出没的水禽也以此地作为繁殖后代的基地。只有少数参观者能进入这个相对贫瘠,人烟稀少,没有游览设施的小岛一探究竟。图尔卡纳湖还是许多渔民的栖身之地,他们定期到岛上搜寻鸟类和鳄鱼蛋。能够找到鳄鱼蛋的地方是三个湖,即鳄鱼湖、烈鸟湖和罗非鱼湖。罗非鱼湖是一个生机勃勃的绿色之湖,这绿色是由温暖湖水中的水藻形成的。

中心岛国家公园禁止渔民在岛上收集柴火。公园内无居民,不过允许游牧部落在旱季把牛羊赶进公园。1996年共有75人来库比福勒,参观库比福勒古生物博物馆。中心岛国家公园接待了200人。参观者必须自带给养。古迹之间有道路连接。

1967年以来,肯尼亚考古工作者陆续在库比福勒地区发现大批古人类化石、旧石器和哺乳动物化石,(另一资料:1967年理查德·利基在图尔卡纳湖畔发现了库比福勒化石遗迹,理查德·利基和其他许多科学家主持开展了广泛的考古工作。)其中石器的年代是在200多万年前,由此证明,湖区是人类发源地之一。反映出现今的沙漠气候是从温暖潮湿的森林草原气候逐步演变来的。人类化石有粗壮南方古猿、能人、直立人和智人。其他发现有多种现代哺乳动物的先祖。总共有100多处考古遗迹。在这一地区还发现了其他非洲哺乳动物化石,如黑、白犀牛,已经绝灭的巨型水獭,矮河马,河马,非洲象,野骆驼,狮子等等。

3   肯尼亚 拉穆古镇 (2001)

Lamu Old Town

拉穆古镇是东非最古老、保存最完整的斯瓦希里人聚居地,并仍然保持着它的传统作用。这个镇用珊瑚石和红树林木材建造而成,以简朴的结构为特色,同时,庭院、阳台走廊、精心雕刻的木门为其增添了很多特有风貌。从19世纪开始,主要的穆斯林宗教节日活动都在这里举行,这里也已经成为伊斯兰和斯瓦希里文化的重要研究中心。

拉穆古镇位于肯尼亚东北部,印度洋海滨的拉穆群岛上,只有约2万人口,但拥有充满传奇色彩的历史。12世纪前后,日渐繁荣的东非海洋贸易把拉穆这个安静的小镇推上历史舞台。随着阿拉伯和波斯商人的到来,拉穆逐渐成为东非重要的商品贸易港和奴隶贸易港。在此后的几百年里,拉穆见证了一批批海上商人的来去,承受了一次次外来侵略的肆虐,经历了一波波异域文化的洗礼。12世纪中东商人的进驻、16世纪葡萄牙人的入侵、17至19世纪阿曼人的统治和奴隶贸易的繁荣、20世纪英国人的殖民,都在拉穆的历史年轮上刻下了深深浅浅的印迹。后来,随着奴隶贸易被废除,殖民者对经济的打压,拉穆的喧嚣才渐渐褪去。21世纪的今天,这个小镇只是静静的保存和延续着古老的文化和生活方式。

走在拉穆街头,历史的沉淀随处可见,犹如一座开放的博物馆。小镇只有一条沿海主街道,其余全是狭窄幽深、如迷宫般纵横交错的巷道,很多地方只能容一个人侧身通过,巷道两边是高高耸立的古老珊瑚石墙,只露一线天。岛上很多建筑的历史都可追溯至18世纪或更早时候。1813年建造的拉穆堡现在是人们举办庆典的场所,1888年启用的东非第一个邮局,德国邮局默默藏在巷道两边的店铺中间,主街道每隔几十米就有一座面向大海的古老炮台,人们走在古镇蜿蜒的小路上,随处可见珊瑚石作墙、红树木作柱的巨大“石头屋”民宅,和各式精致大气的阿拉伯风格雕花木门。雕花木门是拉穆建筑的特色“名片”。200多年前阿曼人统治期间,这种雕花木门开始在拉穆岛上流行,经过一代代匠人的传承,如今拉穆古镇的雕花木门在忠于基本结构的同时,各种式样、大小、风格如百花齐放,点缀着拉穆古老的街道,每扇门都是一件精美艺术品,让人赏心悦目。

你无法想象世界上会有一个地方,没有机动车等任何现代化交通工具,人们的出行全都依靠毛驴吗?如果你认为这种事情只会发生在几百年前的古代,那就大错特错。而在当今世界还真有这样一个神秘的地方,老百姓住上百年的旧房子,穿手工缝制的衣服,骑毛驴上街。这就是肯尼亚东北部拉穆岛上的拉穆古镇。

“城市沙漠建,胡同一米宽,毛驴到处窜”,这是大多数游客对拉穆的第一印象。拉穆岛上有大片的沙丘,而岛上几百年的古建筑也大部分是用珊瑚石、红树木材和沙子建造的。古镇的街道狭窄、幽深、阡陌纵横,很多地方只够一个人侧身通过。在这里,毛驴随处可见,在任何小巷里都能邂逅骑着毛驴潇洒自如的当地居民,或身负重物、任劳任怨的毛驴运输队伍,拉穆是个名副其实的“驴岛”。在拉穆,毛驴的出行不受限制,任何街道,只要有空间能通过,毛驴便可以纵横驰骋。有时候毛驴突然嘶叫两声,你会觉得仿佛走进了乡间田园,远离了现代化;可是抬头一看拉穆古建筑上安装的电视卫星天线,你又会不禁暗笑起来。

拉穆岛上的老人讲,毛驴是几百年前阿拉伯商人从中东地区带到拉穆岛上的,后来就在岛上繁衍生息。由于岛上街道狭窄,没有汽车施展才能的舞台,而毛驴又能负重,因此毛驴则成为岛上最主要的交通工具和运输工具。拉穆人使用驴子,同时也倍加爱惜驴子。可以说驴子已经是拉穆人日常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了。拉穆人在登记户口时,驴子也算家庭成员之一,可见拉穆人对驴子的喜爱程度。此外,驴子还是衡量财富的标志,家庭的富裕程度往往是和这家拥有的毛驴数量成正比的。在拉穆,有一句流传甚广的斯瓦西里谚语:“如果一个人他没有驴,那么他自己就是一头驴。”由此可见,驴子在拉穆人心中的分量有多重。当驴子生病了,拉穆人心疼驴子的劲儿比人生病了还要重。在上世纪八十年代之前,拉穆没有专门为驴子开设的诊所,当地百姓往往带生病的驴子到治疗牛、羊等牲畜疾病的诊所。但由于治疗方法截然不同,许多毛驴非但没有治愈,病情反而加重了,因此许多为人们辛苦操劳了一辈子的驴子都在病痛中凄惨地死去。这一状况直至一所驴医院建立后才得到了改观。

拉穆古镇是目前全世界斯瓦西里文化保存最完好的地方。到底何谓斯瓦西里文化?学界对这个问题并没有统一说法。大部分学者认同斯瓦西里民族是生活在东非沿海城镇、以班图语为基本语言、信仰伊斯兰教的民族,最大的特点是深受阿拉伯、波斯、印度等多种异域文化的浸染,可以说是本土文化与外来文化“杂交”的产物。作为阿拉伯人最早建立的东非贸易港之一,拉穆是斯瓦西里文化的源头。“斯瓦西里”一词在阿拉伯语里正是“海岸”的意思。今天,斯瓦西里的文化版图从索马里南部往南一直延伸至莫桑比克北部,覆盖了肯尼亚、坦桑尼亚的东部沿海地区的狭长地带,以及印度洋上的科摩罗、桑给巴尔等岛屿。在拉穆古镇举办盛大的传统文化活动时,来自五湖四海,特别是欧美的游客纷纷涌进拉穆古镇,紧俏的航班、爆满的酒店、红火的餐厅、拥挤的街道,为小镇带来难得的喧闹,也让拉穆再一次与灯红酒绿的西方文化正面碰撞。如何在开放和发展中保护传统,几乎是所有古老文化必须面对的命题,拉穆也不例外。此外,伊斯兰教是斯瓦西里民族统一信奉的宗教,和肯尼亚大部分地方信仰基督教不同,在拉穆,几乎所有人都是虔诚的伊斯兰教信徒。妇女几乎清一色身穿黑色长袍或斯瓦西里传统披肩,男人每逢周五就穿上阿拉伯长袍,准时到清真寺做礼拜。

拉穆堡:贝特国的苏丹 Fumo Madi ibn Abi Bakr,开始建立这座海边堡垒,以保护他遭到冷遇的政府的成员。1809年他去世的时候,堡垒的第一层尚未完工。堡垒直到19世纪20年代初才得以完成。

里亚德哈清真寺:与也门 Hadramaut有家族联系的谢里夫 (阿拉伯部落的守护者)哈比卜萨利赫,于19世纪80年代来到拉穆定居,并成为一位德高望重的宗教导师。哈比卜萨利赫了巨大的成功,吸引了许多信徒,并于1900年建成了里亚德哈清真寺。他在1935年他去世后,他的儿子将里亚德哈清真寺发扬光大,最后成为对伊斯兰文化研究最负盛名的东非中心之一。该清真寺是Maulidi节聚会的中心,该节日是在每年先知氏出生月的最后一周庆祝。节日期间,来自苏丹、刚果、乌干达、坦桑尼亚和桑给巴尔的朝圣者聚集于此,与当地人一同歌颂穆罕默德。

4   肯尼亚 米吉肯达卡亚圣林(2008)

Sacred MijikendaKaya Forests

米吉肯达卡亚圣林由11处独立的林地组成,这些林地沿海岸分布,绵延200多公里,其中有米吉肯达人修建的不计其数的防御性村镇。防御性村镇建成于16世纪,但在20世纪40年代被废弃,目前被人们视为是祖先的住所,作为圣地受到保护,并因此得到长老委员会的维护。

米吉肯达卡亚圣林内有很多地点被称为“卡亚”,据介绍,卡亚其实就是定居点的意思,被称为“卡亚”的地方就是米吉肯达人曾经居住过的地方。卡亚大都建成于16世纪,但在20世纪40年代初被废弃 ,现在被当地人奉为祖先的居所,并作为圣地受到保护。目前,生活在米基肯达卡亚圣林里的一共有9个大部落,他们又有很多分支,每个分支都生活在一处卡亚里,不过目前他们生活的卡亚大都位于森林的外围,祖先的居所已经成为举行祭祀仪式的场所。 经过特别允许,游客是可以进入米基肯达卡亚圣林的。不过,生病的人禁止进入,另外游客身上携带的手机、电子装置、珠宝首饰也是被禁止带入的。

在米基肯达卡亚圣林里,有很多奇特的植物,其中最著名的是铁树。铁树原产于亚洲,能在肯尼亚见到实属罕见。这里的一棵铁树据说是米基肯达卡亚圣林里最长寿的树了,它的年龄大概是635岁。这种树的叶子内因为含有薄荷 醇,所以当地人都用它来治疗鼻窦炎。 不过,尽管这里资源丰富,但是由于当地旅游业的发展,以及油价的不断飙升,越来越多的树木被砍伐用来雕刻纪念品和做柴火,米基肯达卡亚圣林遭到了严重破坏。为此,肯尼亚政府在1992年将米基肯达卡亚圣林列为国家级保护区,属于肯尼亚国家博物馆监管之下。

米吉肯达人包括居住在肯尼亚沿海地区卡亚森林的九个讲班图语的民族。米吉肯达人通过与圣林有关的口头传统和表演艺术体现自己的特性。这些圣林富含珍贵的药用植物。这些传统和习俗构成了米吉肯达人的道德规范和管理体制,其中包括祈祷、宣誓、丧葬仪式、为新生儿起名、入会仪式、和解、婚嫁和加冕。卡亚森林是防卫森严的居住区,其文化空间凸显了米吉肯达社区的生活传统,即强调同一性、连续性和凝聚力。当地居民根据传统知识和习俗利用卡亚居住区内自然资源,为生物多样性保护做出了自己的贡献。坎比(长老院)负责管理这些卡亚居住区和相关文化表现形式。现如今,米吉肯达人正在渐渐远离卡亚居住区,而选择非正规城市住区。由于土地资源、城市化进程和社会变革的压力,与卡亚居住区有关的传统和习俗在迅速地减少,这极大地威胁到了米吉肯达社区的社会结构和凝聚力,而这两点正是米吉肯达人敬仰和称颂的族群同一性及其延续性的象征。

卡亚圣林里是一番原始风貌,仿佛时间在这里凝固了。米基肯达在当地语言里意为“九个部族”。这九个古老的部族从建城以前就散居在肯尼亚沿海,每个部族都有自己的圣林,相当于他们向祖先祈祷的场所。

据考古学家恰布鲁卡·库锡巴的考证,米基肯达人在十五世纪前一直傍海而居,在葡萄牙人入侵蒙巴萨后,被迫迁移至内陆山上。如今,米基肯达人仍延续着长老制度,而且有少数老人还住在圣林里,过着自给自足的生活。

走进九部族之一的基里亚马部族的圣林,在世界文化遗产的牌子旁边,是一片低矮的灌木丛,当中是一条望不到头的土路。等待片刻,这条小路的尽头缓缓走来一位驼着背,拄拐杖拎着圆形草编提包的老人。这位老人是当地长老的助手,双眼浑浊,头发灰白,穿着破旧的浅灰色短袖套装。基里亚马部族的长老不允许米基肯达部族以外的人进入圣林,即使本族人进入圣林也必须脱鞋才能进入。

“这是我们祭祀祈福的地方,”他指着通往密林深处路口旁边一间稻草屋说。不一会儿,从林子深处徐徐走来几名长老,他们赤裸上身,只拿围巾斜搭在肩上。他们站成一排,一个叫做“恰罗”的人称自己是高级长老。他围着快到脚踝的深紫色长围裙,挎着白色围巾。他和另外11名长老院的人商量了一下,决定为游客们表演一段祈福的歌舞,以迎接远道而来的客人,同时这也是他们的生财之道。接着他们唱起了一首古老的祈福歌,拍着手,赤脚在地上打着拍子。“看,我们唤来了蚂蚁,”唱罢一首祈祷歌,一位长老指着地上成群结队的蚂蚁说,“每次唱完这歌,出现的东西都会不同。”

他们相信灵魂,敬畏逝去的祖先。对他们来说,林子里发生的任何事都能成为主宰他们日常生活的一种神谕。“有一次,这里出现了一只穿山甲,后来这条路我们就不走了。这是圣林给我们的暗示,”长老助理说。也许他们已习惯了访客们听到这话的那副将信将疑的表情。最后,他们嘴里念念有词地走回丛林里,提着自己的草编提包,缓缓回到那个原始的世界。

5   肯尼亚 蒙巴萨的耶稣堡 (2011)

Fort Jesus,Mombasa

在1593-1596年间由葡萄牙人修建而成。用于保护蒙巴萨港口城堡由乔瓦尼·巴蒂斯塔·凯拉迪(Giovanni Battista Cairati)设计,是16世纪葡萄牙军事要塞建筑中最出色的作品之一,代表着此类建筑物历史上的一个里程碑,受到了良好的保护。城堡的设计布局与形式体现了文艺复兴的理想,即采用同样可以在人体比例中找到的那种完美和谐的比例与几何构图。这一遗产占地2.36公顷,包括护城河以及周围的附属部分。

6   肯尼亚在东非大裂谷湖泊系统 (2011)

Kenya LakeSystem in the Great Rift Valley

肯尼亚东非大裂谷的湖泊系统”由肯尼亚的三座水位相对较浅的湖泊,博格利亚湖(Bogoria)、纳库鲁湖(Nakuru)和埃尔门泰塔湖(Elementaita)相互衔接,共同构成了风景极其优美的湖泊系统,遗产总面积达32034公顷。这一地区是世界上鸟类种类最为丰富的地区之一,其中有13种鸟类是濒危物种。这里不仅是小火烈鸟最重要的觅食之所,也是白鹈鹕筑巢和繁殖基地。景区内还生活着大量的大型哺乳动物,如黑犀牛、罗斯柴尔德长颈鹿、扭角林羚、狮子、猎豹和野狗等,对研究重大生态过程具有重要价值。

东非大裂谷位于非洲东部,大裂谷的整个形状可画成不规则三角形,最深达2000米,宽30-100公里,全长6000公里(3700英里),是世界最长的不连续谷,由苏格兰著名地质学家、探险家约翰·华特·古格里所命名。东非大裂谷的详细地理位置以三角形的三个点来描述的话,南点在莫桑比克入海口,西北点则远到苏丹约旦河,北点则可进入死海。中间有相当多个湖泊、火山群。

东非大裂谷是世界大陆上最大的断裂带,从卫星照片上看去犹如一道巨大的伤疤。当乘飞机越过浩翰的印度洋,进入东非大陆的赤道上空时,从机窗向下俯视,地面上有一条硕大无比的“刀痕”呈现在眼前,顿时让人产生一种惊异而神奇的感觉,这就是著名的“东非大裂谷”,亦称“东非大峡谷”或“东非大地沟”。这条长度相当于地球周长1/6的大裂谷,气势宏伟,景色壮观,是世界上最大的裂谷带,有人形象地将其称为“地球表皮上的一条大伤痕”,古往今来不知迷住了多少人。

地质学家考察研究认为,因为这里处于非洲板块和印度洋板块交界处,大约3000万年以前,由于两个板块张裂拉伸,使得同阿拉伯古陆块相分离的大陆漂移运动而形成这个裂谷。那时候,这一地区的地壳处在大运动时期,整个区域出现抬升现象,地壳下面的地幔物质上升分流,产生巨大的张力,正是在这种张力的作用之下,地壳发生大断裂,从而形成裂谷。由于抬升运动不断的进行,地壳的断裂不断产生,地下熔岩不断的涌出,渐渐形成了高大的熔岩高原。高原上的火山则变成众多的山峰,而断裂的下陷地带则成为大裂谷的谷底,总长6400千米。

大裂谷中既有平原也有高山,还有奇特的火山和雪山,这条狭长的断裂带沉陷后,在谷底形成了众多天然湖泊,而长满水草的浅水地就形成了大片的湿地。河流纵横的广袤大地成了地球上最大的野生动物园,而大裂谷中肯尼亚的湖泊系统更是世界上鸟类种类最为丰富的地区之一,其中的火烈鸟便是最令我着迷的一种精灵。

著名的纳库鲁湖是为保护禽鸟而建立的公园,占地面积188平方公里。这里有约200多万只火烈鸟,占世界火烈鸟总数的三分之一,被誉为“观鸟天堂”。纳库鲁湖处于火山带,湖水盐碱度较高,适宜作为火烈鸟主食的浮游生物生长。此外,园中有约450种禽鸟,还有多种大型动物,如疣猴、跳兔、无爪水獭、岩狸、黑犀牛等。

另一个被誉为火烈鸟世界的湖泊是博格利亚湖。博格利亚湖位于纳库鲁湖正北约130公里处。这个湖泊也是众多东非大峡谷咸水湖泊中的一个,因此也是常年吸引大量火烈鸟来此栖息。除了有成千上万只火烈鸟,还有不少羚羊、水牛、斑马、花豹等哺乳动物以及很多鸟类。

在湖泊系统的三个湖泊中,埃尔门泰塔湖是一个咸湖,它位于肯尼亚境内的东非大裂谷东部,虽然仅18平方公里大,但自然风光无限,是一个僻静的度假好去处。湖边有火烈鸟、瞪羚、大羚羊、疣猪、斑马和其他多种沿湖动物。湖边的村庄曾是肯尼亚早期殖民地统治者的要塞。如今的埃尔门泰塔湖祥和而低调,安静地依偎在被当地人称为“沉睡中的马赛”的山下。

7   肯尼亚 西穆里奇定居点考古遗址 (2018)

Thimlich OhingaArchaeological Site

该遗产地位于维多利亚湖地区的Migori镇西北部,这个干砌石墙定居点可能建于公元16世纪。 欧辛加的词义即为定居点,这一带的定居点曾被用于人类居住和牲畜圈养,遗址同时也反映了与血统有关的社会实体和关系。西穆里奇是其中规模最大、保存最完好的传统定居点。它是典型的维多利亚湖盆地第一代牧民社区的大型传统干砌石墙的具代表性的例子,该社区一直延续至20世纪中叶。

本站资源来自互联网,仅供学习,如有侵权,请通知删除,敬请谅解!
搜索建议:世界遗产之肯尼亚篇  肯尼亚  肯尼亚词条  世界遗产  世界遗产词条  
社会

 必看!2019最新渣女骗术升级,...

文丨山野最近,@广州公安拍了部只有1分30秒的爱情微电影,赚足了大家的眼泪,甚至引爆了热搜。这是一段关于茶叶的故事,男女主角虽然身处不同的时空,却因茶结缘,渐生...(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