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好知 kuaihz

江歌案一审判决 | 请告诉孩子,远离身边的“...

斯人已逝,悲母泣泪,拷问人性善恶。

愿,逝者安息,生者自律不息。

——凯叔

作者 | 辣道娘    主播 | 苏维 

12月20日下午,“江歌案”在日本一审宣判,法庭认定陈世峰故意杀人罪成立,判处20年监禁。

罪行主要认定原因如下:

1.陈世峰带有强烈杀意,携刀上门,刀不是刘鑫给江歌的。

2.陈世峰对江歌的脖子多次刺伤,造成致命伤,是故意而不是防卫。

3.  陈世峰在江歌被刺倒地后,没有救助,显然不可能是误杀。

4.  陈世峰带着换洗衣物是有计划谋杀,并准备潜逃。

5.  法庭上,陈世峰百般辩解,推卸责任,没有悔意。

整体认定陈世峰蓄意谋杀,动机自私,情节恶劣,不思悔改……

1:

“江歌案”至此,告一段落。相信我们很多人跟江歌妈妈的内心是一样的:不服,不宽恕!

杀人偿命,天经地义,凭什么如此冷血残酷的陈世峰只判了20年?维护闺蜜,仗义相护,凭什么善良要被无耻的躲避和欺骗肆意践踏?风华正茂年纪,苦尽甘来、幸福在望时刻,凭什么就被一把薄薄的水果刀生生切断?

图片来源:《以女儿之名》

正如江歌妈妈涕泪哀叹:他杀死的不仅仅是江歌,而是我们全家三代人!

我早就是一个死人了,在江歌死的那天,就已经死了!

这个悲剧,任何做了父母、养育过子女的人,都能感受到江妈妈那种刺入心扉的痛。

只可惜,这个案件带给我们的思考还远远没有结束。

细思当事人的口供,令人愤慨:

陈世峰:刀是刘鑫给江歌的,门是刘鑫关上的,刀是江歌先刺过来的,我是自卫并不愿意给父母添麻烦才刺死她的……

刘鑫:我没有锁门,我没听到门外的响声和呼救,我什么都不知道……

拥有怎样冷血的内心,才会罔顾事实,面不改色地百般狡辩?

有网友评论说:江歌案,其实就是两个垃圾人对一个善良人的生命宣判。

自此,对 “远离垃圾人”的讨论甚嚣尘上。那些来自大街上横冲直撞、蛮横杀人的“垃圾人”,也许我们只要好好躲避,不去故意招惹,就不会轻易威胁我们的生命。而很多身边的“垃圾人”,却是被我们一天天、一次次无底线地忍耐、宽容、接纳“亲手养大”的。

2:

垃圾人,最易靠近那些 “好人缘”的孩子

江歌案,源于闺蜜刘鑫。

江歌被刘鑫称为“三叔”,在生活中,江歌对她也是仗义有余,照顾有加。而刘鑫被江歌称为“少女”,也许是因为她太“少女”了,在与陈世峰分手后,她搬到江歌家的两个月内,没分摊过一分钱房租,不买生活用品,不打扫房间,甚至连垃圾都等着打工回家的江歌来倒。

最后,善良大度如江歌,都偷偷跟妈妈坦言:不想再跟刘鑫住下去了。

只是,她还没来得及将与刘鑫的关系“快刀斩乱麻”,就在仓促中丢了性命。而在此之前,她一次又一次地帮刘鑫挡住陈世峰的纠缠,帮刘鑫出谋划策、开解心情,甚至在被杀的半个小时前,还欢天喜地地打包馄饨,接刘鑫一起回家。

江歌这样的姑娘,就是我们身边典型的好人缘姑娘:没有什么脾气,包容又善解人意,踏实又细心,对朋友百分之二百付出,不留一点私心。绝对是做好闺蜜、好朋友的不二人选。

就像我的一位善良的好朋友小A,总是笑呵呵,仿佛从来不会拒绝别人。小A的朋友打电话给她:“我想办一张信用卡,能把你填成常用联系人吗?”她爽快地答:“没问题,小事一桩,填吧,填吧!”

朋友又打电话给她:“能借我两万块钱吗?”小A又爽快地答:“没问题,我刚发了奖金,你着急就拿去,不用着急还!”

后来,小A被那位借钱的朋友填到贷款的紧急联系人名单中,她每天收到300多个催债电话,而她的朋友却说:“我也没办法,要不你换个新号码吧!”

好人缘不等于没边缘。一味地忍耐和退让,只会让朋友之间没有界限感。跟朋友没有界限感,对于好人缘的孩子来说,可能会是深渊。

3:

有底气的孩子,自然会远离垃圾人

教会孩子远离“垃圾人”,在成长的过程中,来自父母的智慧更加重要。孩子的底气来自于父母,给孩子足够的底气抗争,孩子自然会远离那些伤害自己的人。

1:帮助孩子建立物权意识

《欢乐颂》里樊胜美的妈妈经常这样说:“他是你哥哥,你不帮他谁帮他?你怎么这么没良心?”

妈妈用打压一个孩子,换取另一个孩子的利益和安稳。哥哥做了那个不停“勒索”妹妹的“垃圾人”,而重男轻女的妈妈成了最大的帮凶。樊胜美给哥哥买房子,不停给零用钱,帮他们处理各种麻烦,仿佛这样才能证明她存在的价值。

当我们在对樊胜美这样的孩子哀其不幸、怒其不争的时候,其实他们早就被剥夺、欺负惯了,已经逆来顺受、无力反抗了。

这些孩子,当他们长大后,当自己的利益受到侵害的时候,是万万不敢表达、不敢争取、不敢抗争的,甚至一些校园欺凌最常见的对象就是他们,也最容易被身边的垃圾人盯上。

孩子之所以会出现这种情况,与父母没有保护好孩子的物权意识有很大关系。孩子2岁左右,他开始懂得“我的,你的”,对东西的归属感更强,乐于分享就分享,不愿意分享也能果断拒绝。这时,我们最应该做的是,保护孩子,帮他争取和确定物权。

实际上,孩子对物品的掌控权,可以让他产生很好的安全感,保护孩子的物权意识,也是在帮助孩子建立安全感。

因此,

孩子的东西被抢后,请不要说:“算了,不就是一个小玩意吗,不要了!”

孩子不想分享玩具,请不要说:“你怎么这么小气,看以后还有谁跟你好?”

孩子受了委屈哭诉,请不要说:“这么点小事,哭什么哭,你就不能忍一下吗?”

经常被这样训斥的孩子,只会有这样的感受:我的东西不重要,可以被人随便拿走;没有人愿意相信我、跟我站在一起,我只能用牺牲来换取关系。

这样做才会让孩子形成很好的物权意识,孩子长大后才会远离垃圾人:

●不强迫孩子分享,不愿意分享是他们在建立自己的物权意识;

孩子被抢走的东西,最好帮他们要回来,这是在保护他们的物权;

●当孩子不愿意分享的时候,请教会他们大声说“不”,有力拒绝,而不是不知所措或哇哇大哭。

孩子分享的前提只有一个——我 愿 意。

孩子不分享的理由也只有一个——我 不 愿 意。

一个被爱、信任和关怀包围的孩子,长大后面对垃圾人,才能有立场、有原则、有力量。

2:接纳孩子的情绪

那些好人缘,好说话,好脾气的孩子,真的什么都不计较吗?

并不是。

他们个性柔和、好相处的背后,往往隐藏着巨大的牺牲:

要么因为某些特殊原因,他们早早就形成了“讨好型人格”,只有不停地照顾别人、讨好别人,才能让自己感觉被需要、被重视、被关爱,才会觉得自己有价值;

要么是家庭环境的不完满,导致他们的心理比同龄人成熟,早早背负起照顾他人的责任。一如失去父亲的江歌,总是承诺“要好好照顾妈妈”,实际上也是一种对妈妈的讨好(害怕再失去妈妈)。

图片来源:《以女儿之名》

那些讨好大人的孩子,心底里都藏着深深的恐惧:害怕自己不被看见,害怕自己不被爱,害怕自己会被抛弃。

说到底,是巨大的安全感的缺失,让他们无法真正表达自己的需求,或者无法拒绝别人的请求。

“因为我太希望别人喜欢自己了,而成了一个谄媚的人。”9岁就已经出名的美女作家蒋方舟在一期节目中这样说。她自小成名又被同学孤立,她并不懂得如何与人相处,也不敢与人发生冲突,慢慢就养成了小心翼翼,总是优先考虑别人的感受,没办法拒绝别人的性格。

通过讨好别人来获取爱的孩子,真的让人心疼。

父母还需做到这些:

● 接纳孩子的坏情绪,看的见他们的愤怒、委屈、悲伤,并帮他们寻找正确的发泄通道。

●父母管理好自己的情绪,波澜不定的状态只会让孩子愈加小心翼翼,学会察言观色。

●拥抱和安抚,对于孩子来说,永远都不嫌多。

英国新闻记者笛福曾经说过一句话:只要有可能,人人都会成为暴君,这是大自然赋予人的本性。

有些悲剧已经结束,但又在时时刻刻发生着。让孩子远离垃圾人,让他们真正懂得如何表达自己,拒绝别人,保护自己,并教会孩子什么是温柔而有力量,决绝而又敢于爱,才是父母更应该努力的方向。

愿,逝者安息。

生者自律不息。

 

本站资源来自互联网,仅供学习,如有侵权,请通知删除,敬请谅解!
搜索建议:一审  一审词条  判决  判决词条  远离  远离词条  告诉  告诉词条  身边  身边词条  
社会

 留在武汉的外教:庆幸没回国

亲身经历武汉封城的美国加州女孩梅根梦露,从隔离第一天就开始在抖音上分享武汉的生活日常,希望为全世界有类似处境的人传递正能量,却遭到了一些人的质疑。  “现在很庆...(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