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好知 kuaihz

再谈互联网隐私

 

 

早上醒来,你摸出手机,看到一条“可爱柴犬竟成灵魂歌手”的视频,一边喊着“好可爱!”,一边顺手点了个赞。

这一刻,千里之外的某个机器里,你的个人信息已经被锁定。

不是危言耸听,这就是最近引起巨大争议的Facebook可能会做的事。

每个不经意的点赞、随手发出的评论,都像一块拼图,在网络上逐渐还原出那个数据化的你,它代表了你的兴趣喜好、你的购物倾向、你的痛点所在。

而这个虚拟世界里的你,就是广告商、罪犯和骗子眼中最好的牟利对象。

我们全力以赴想要融入虚拟世界——微博、微信、支付宝、Facebook、Instagram,其实只是想要让自己看起来很酷。

而一个“酷”字,让我们付出巨大的代价。

01:

科技巨头都是渣男?

承诺的保护只是说说

 

3月17日,美国纽约时报和英国观察者报首先曝出Facebook上5000万美国选民的个人信息、朋友网络以及点赞过的内容被泄漏给数据分析公司剑桥分析(Cambridge Analytica),用于美国大选广告的精准投放。

 

Facebook在事件刚爆出来的时候立刻撇清关系:

Facebook一直允许研究人员获取用户数据以进行学术研究,而用户本身也在注册的时候对此表示了同意。

 

这有没有让你想起360水滴直播在“一位92年女生致周鸿祎:别再盯着我们看了”一文席卷朋友圈之后的回应?

摄像头的开关是由商家决定的,内容也是商家上传到平台的,我们在本次事件中没有责任。

 

两者都避重就轻地把自己在事件中的角色缩略成一个“平台”,而忘记了作为一个“平台”,它得到了用户的授权和信任,也应该尽到保护用户数据的责任。

 

也正如360水滴直播永久关闭的结局一般,3月22日,沉默了许久的扎克伯格终于在其Facebook上发表声明,表示Facebook没有保护好大家的数据,并且愿意在国会成员面前作证;3月26日,扎克伯格买下6份英国报纸和3份美国报纸的广告页,向用户喊话道歉。

 

在这期间,Facebook市值蒸发高达367亿美元,一连波及到其他几家硅谷巨擘。

愤怒的网民在twitter上发起了#DeleteFacebook这个话题,并且被Facebook收购的WhatsApp创始人布莱恩·阿克顿(Brian Acton)也带上Hashtag跟帖:“是时候了。”而另一科技大佬马斯克也删除了旗下公司SpaceX和其个人在Facebook的账户。

 

但我们真的能删掉Facebook吗?或者更极端地,我们真的能注销一切社交网络账号吗?在科技公司渗透到我们生活的角角落落的同时,我们真的能拒绝它所带来的便利吗?

答案很苦涩。

2018年2月25日,《纽约时报杂志》发表文章“Is Google Too Powerful?”,该期封面值得寻味,Google大大的Logo占据了整个封面,已经把杂志本身的标题挤出版面。

这似乎是网络世界从此开始不断膨胀、从而吞噬现实的隐喻。

 02

互联网的便捷与边界

每个人都立于悬崖

 

我们在注册社交网络账号的时候,毫不设防地交出了自己的手机号、邮箱甚至身份证号、银行卡等更私密的信息,并且在之后不断的经营之中,通过点赞、转发等不经意的方式透露给这些公司我们的坐标、喜好等更好个人化的东西。

 

而在大数据时代,在广告商的眼中,你不再是一个活生生的人,而是由一连串的数据组成的一块鲜活、待宰的肉。

 

你也曾遭遇过这种时刻吧:只是随便到某个旅游网站上浏览一下机票信息,其他网站就会顺藤摸瓜般给你发来酒店推销短信;在“给要买房的人的最大建议”这个条目之下,很多人的回答都是:换一个手机号。

 

是的,我们现在依靠网络就可以完成很多事情:

不用到柜台去买机票,甚至可以在网上完成值机手续;不用到实体店去购物,线上的测评和体验就是一种增强现实的体现;不用起身出门觅食,外卖软件任你挑还有各种折扣;就算出门也有滴滴Uber,或者导航软件让你不怕迷路。

 

 

但你仔细看过每一个App在安装之前的协议吗?在每一家科技公司“我们获取你的数据是为了给你提供更加个性化的服务”的说辞之下,有多少虚伪的成分呢?

 

社交网络仿佛像是《黑客帝国》中的Matrix一般吞噬着所有人,虚化了虚拟和现实的界限,而我们在现实当中的肉身,在网络中则被幻化成一串串数据

所以网络上的数据泄漏,就相当于现实当中,我们的身体被侵犯。

 

然而随着消费逐渐从线下转到线上,在被新零售、新媒体、新消费占据了的“新新”时代,其实大部分公司的商业模式都是基于用户数据的。

学者Zeynep Tufekci说:

这次剑桥分析盗取Facebook5000万用户数据并不是简单的数据泄露,其实它是Facebook商业模式的必然后果。

 

Facebook是这次遭殃的巨头,而其他公司只是还没被曝光而已。

作为互联网用户和消费者,我们只能被这股时代的巨浪所裹挟,然而却无法改变潮水的方向。

 

03:

被互联网“侵犯”的日常里

我们该意识到什么?

 

年前,大家都在晒支付宝账单和年度关键词的时候,岳成律师事务所合伙人岳屾山在微博上曝出:支付宝默认勾选《芝麻服务协议》,允许其收集你保存在第三方的信息。

 

 

但很多人还没有意识到这个问题的严重性。

当我们为了骑共享单车免押金而努力提供自己的芝麻信用分、为了每个月多问支付宝借点钱而提高花呗额度时,我们就把自己很多金融资产等状况都暴露给了支付宝。

而它是会遵守协议仅拿这些数据来进行信用评估,还是把数据出卖给别的企业从中获利,我们不得而知。

 

中国人为走在全球“移动支付”的最前列而把它当成壮阳药,却没有停下来考虑:利大于弊?还是弊大于利?

 

今年2月28日起,苹果开始将iCloud数据交付给云上贵州。而就在这之后才过了一天,新浪微博用户@美国往事1999就遭到苹果技术顾问打来恐吓电话,对方声称他拿到了该用户的私密信息,要进行勒索。

然而该博主报警后,案件没有任何进展,苹果公司对此的姿态也一直是躲避。讽刺的是,3月24日苹果CEO Tim Cook在被问到对Facebook事件的看法时,他称:“苹果公司一直认为隐私是一项基本人权。”

 

苹果公司要谈隐私的话,不妨先把这个用户的问题解决了吧?

然而该博主至今因为隐私泄露而没有得到一个公正的对待,并且让其他万千苹果用户活在恐慌之中。

 

虽然自2015年起,国内外网络信息泄露事件频频发生,Facebook此次事件在波及人数、社会影响方面都到达了顶峰,但是大多数人仍然没有意识到网络信息安全问题的严重性。

之前苹果将iCloud数据交付云上贵州的时候,很多人对此的回复是:

 

我没有做违法的事,我不怕别人看我的东西。我没有什么隐私。

 

但是想想如果你把你的个人信息、财务信息以及兴趣爱好等都全权交给Facebook这样的运营商,而他们将这一切打包卖给广告商甚至是骗子和罪犯而从中获取巨大利益,让这些人渗透你的生活,让你频频受到广告商轰炸式的骚扰,甚至要和骗子斗智斗勇。

 

这离我们并不遥远。

 

再想想360水滴视频事件,在这出现实版的《楚门的世界》中,即使是和朋友吃一顿中饭都会被网络上的人评头论足,而我们毫不知情:

自己已经成了那个舞台上的小丑。

有人说,每个人在互联网上近乎于裸奔,你要获得最戳你心的网易云日推,最精准的淘宝推荐商品、最优化的开车路线,你就必须以你的隐私来交换。

 

这也牵扯出了大数据时代的天问:

是保护个人隐私而拒绝互联网以及它所带来的便利,还是拥抱互联网把个人数据化展示给别人看?

 

如何找到这两者之间的平衡?监管机构、政府和科技巨头都在探索,但最重要的是,作为互联网用户,我们要意识到:

在这个上网宛如裸奔的年代,我们有穿上衣服的权利

本站资源来自互联网,仅供学习,如有侵权,请通知删除,敬请谅解!
搜索建议:再谈互联网隐私  隐私  隐私词条  互联网  互联网词条  再谈互联网隐私词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