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好知 kuaihz

【专题】我国医药冷链物流发展现状及建议

文/北京嘉和嘉事医药物流有限公司  黄奕斌

医药冷链物流,是指冷藏冷冻类、易腐类医药产品在生产、加工、储藏、运输、配送、销售一直到消费者的各个环节中始终处于特定的温度范围,以保证医药品质量,同时降低储运损耗、控制时间、节约成本的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它是以冷冻工业学和医药学为基础,以制冷技术为手段,伴随物流运输行业的发展而兴起的。需要冷储藏的医药产品储运比较特殊,对温度、湿度、见光度等具有特定要求。疫苗类制品、注射针剂、酊剂、口服药品、外用药品、血液制品等需要低温条件下储运的药品的流通都属于医药冷链物流的范畴。

随着经济的发展,我国已成为全球第三大医药市场,而医疗保障水平的提高,对医药产品的物流也提出更高的要求,尤其是需要低温贮藏的医药冷藏品发展很快,医药冷链物流也随之进入了快速增长期。数据显示,疫苗类制品、注射针剂、酊剂、口服药品、外用药品、血液制品等医药冷藏品的销售金额占我国医药流通企业总销售额的10%左右。截至2015年6月,我国生物制药规模以上企业超过900家,呈逐年上升的趋势,主要分布于环渤海、长三角、珠三角等经济发达地带。2014年,生物制药行业实现销售收入2750亿元,同比增长13.95%,行业利润322亿元,同比增长11.82%,处在较快增长的阶段。在新医改和相关政策的扶持下,未来生物生化制药行业仍将持续增长,而生物制药技术的发展正成为推动医药冷链物流市场持续扩大的强大动力。

另一方面,随着药品安全事件频发,也引发了社会民众对医药冷链物流的关注,进一步催热医疗冷链及其关联的设备、技术等蓬勃发展。

发展现状

目前我国的医药冷链物流发展,除了存在地区发展不均衡、供应链前端医药生产企业冷链水平强于后端、终端配送企业的差异外,还存在着配套政策和标准不到位、成本过高、投资过热、缺乏有效整合、未形成规模化及专业化运营、第三方物流不成熟、专业管理人才缺乏、技术水平较低等众多问题。而最根本性的问题在于“断链”现象不能得到有效杜绝,导致行业信用缺失,使得医药冷链处于社会和舆论监督的风口浪尖上。

1.冷链设施、设备、技术基础薄弱

首先是资源存量少。2010年我国冷库总容量为880万吨,到2016年已达到4015万吨,为2010年的4.5倍。2010年国家发改委统计数据显示,冷藏车保有量为20,000台,到2016年中物联冷链委统计冷藏车保有量已达到100,500台,为2010年的5倍。铁路方面,冷藏车仅占总量的3%左右。虽然冷库和冷藏车都有很大程度的增长,但冷链流通率依然很低,冷库依旧面临资源结构不合理,存在东多西少、冷冻库多冷藏库少等局面。冷藏车市场也存在非法改装、二手海柜横行的不良现象。而在欠发达的二线城市,物流市场落后,具备冷藏品运输条件的物流企业寥寥无几,很多医药企业被迫规定冷藏药品不得托运。

和数量不足相比,更难以解决的是“质”的基础性薄弱。GSP 2012版的冷链标准是从原来落后的情况被跨跃式要求到世界的先进标准。而行业内原有的冷库、冷车、保温(控温)包装、系统保障、能源保障等需要一步到位,给从业方巨大的压力。为了能尽快取得新证,不排除应付性地改造,未能从思想及资源投入上做好充分的准备。

2.冷链标准不统一

首先,GSP和GMP的冷链标准不统一,GSP中有对冷链要求的明确规定,但各省市的解读不一样,企业自律性差,并没有完全按照国家的法规来执行,医药产品运输配送过程中尚有无资质的小型企业没有实现全程冷链,医院和疾控中心也同样面临这些要求;其次,涉及冷链的国家标准、地方标准政出多口,药品、器械冷链标准各自出台,而各行业的企业为了抢夺话语权,纷纷仓促出台各类行业标准,互相衔接不足,从而加剧了标准的不统一;第三,各个处于供应链前端的医药生产企业,特别是大型医药企业对冷链标准要求不一;第四,由于地区差异,欠发达地区标准执行难度较大。最后,从全供应链角度看,总体呈现前端供应量大、集约程度高、运输频率低、操作难度小、成本小、主体及资源实力强,后端量小、客户群分散、运输频次高、操作难度大、成本高、主体及资源话语权弱的特点,从而在执行标准时投入不均衡。

3.信息化水平低

医药产品在生产、存储、运输环节需实现全程温度可控,然而受技术条件限制,医药产品在各流通节点并没有实现完全联网,难以实现信息共享,无法对产品温度进行实时监控。多数物流公司还在采用人工确认温度的方法,实行简单的冷链管理,不能实现温控数据的连续性、准确性和不可修改性。

4.运营效率低造成成本上升

新的冷链标准的实施,要求企业进行设施设备建设、升级改造,要求增设专职人员和人员培训,要求进行流程改造,从而造成投资以及运营成本的上升。

在医药领域,大多的冷链需求和资源都是碎片化的,加之医药产品在储存、分拣、包装、运输等物流环节缺乏标准化,使得物流效率不高,造成仓储作业效率下降、运输车辆空载率增加等间接成本的上升。个别冷链产品物流成本倒挂现象加剧,这在“最后一公里”配送环节更为突出,特别是低价药、低价耗材的产品,企业物流成本甚至可能高于个别品规的产品货值。

5.社会化程度低

医药冷链物流行业未形成统一的仓、干线、支线及配送社会化协同体系;监测系统割裂,缺乏统一平台管理,从而导致运力资源浪费、仓储资源空仓率提高、药品冷藏箱无法周转使用、断链风险加剧等现象。

6.专业人才短缺

近年来中国物流产业发展迅速,企业对物流人才的需求量也逐年增加,而专业物流人才的培养速度与之物流业的发展并不匹配,医药物流人才的缺口很大,而近年才新兴的医药冷链物流,人才缺口则更加严重。

医药冷藏品具有高时效、高价值、容易变质的特性,这就要求员工具有较强的物流专业水平,既要懂物流又要懂医药,目前大多专业院校并没有设置医药物流专业,企业招聘的物流或医药人才大多需要后续培养,否则很难胜任企业所交给的岗位任务。

冷链管理领域除了物流、质量人才短缺外,监管、工程、验证、财务等复合型人才缺口也较为严重。这也是制约医疗冷链物流发展的主要瓶颈。

7.行业竞争加剧

目前行业中从事医药冷链物流的企业可以分为传统的药品企业和社会物流企业两种。其中,传统药企对于物流的布局主要集中在仓储,社会物流才是药品流通中运输过程的主力军,排除少量自建的区域性物流资源,包括药企巨头和各种电商平台在内,其药品的跨区域、跨省运输中80%~90%都是由社会物流完成的。中邮、顺丰、DHL、UPS等社会化专业物流企业也将纷纷利用自己在物流专业、网络、技术等方面优势,争取在医药物流市场上分一杯羹:一方面弥补现有医药流通企业在资源、网络、能力上的不足;另一方面,在“两票制”下,许多中小工业企业、中小商业企业需要专业的社会化物流。国务院在2016年2月取消了第三方药品物流审批认证,引发行业强烈关注,从社会整体上来看,取消从事第三方药品物流业务审批,无疑进一步激发了行业的竞争。

对策建议

鉴于冷链发展的乱象,尤其是山东疫苗事件之后,政府积极出台了促进医药冷链发展的相关法律、法规及政策,引导医药冷链物流向规模化、集中化、社会化、规范化、标准化、信息化等方向发展,如:为了发挥物流规模性优势,政府会逐步放开跨区域配送;出台有利于行业集中度提升的相关政策;建设政府公益层面的医药监管追溯体系等。同时引入保险业、租赁业对冷链发展提供保障。在促进医药冷链物流发展问题上,笔者提出建议如下:

1.加快冷链物流建设速度,推广冷链验证标准及先进技术使用

随着兼并整合,集团性流通企业业务规模将不断提升,原来在东部发达地区物流中心资源会越来越紧张,扩充这些地方的物流资源(如建库)将开启现代医药物流中心建设的新高潮,伴随着省级平台重要性的提升,企业省级物流平台的物流中心建设将加快步伐,尤其在中西部地区,将迎来地市级现代物流中心的整合、共享和建设高潮。

推广冷链验证标准,加快第三方验证平台建设。由于冷链实际的执行标准不一致,同时支撑冷链环境的冷库、冷藏车、冷藏箱及温湿度监控系统也存在不同的质量标准和管理标准,导致实际的达标状态也不一致,监管认证通过事后记录来查验或反验证难以达到监管目的。因此,推广冷链验证标准,加快第三方验证平台建设将成为未来发展方向。

2.推广使用物联网技术下的远程车辆诊断、空调主机远程诊断等技术

企业自身提升信息化水平迫在眉睫。物流信息技术,特别是移动互联网、大数据、云计算等技术将实现物流全程可视、可控、可管理,以支持物流网络一体化多仓运作。各大医药商业企业应加快推进支持物流网络一体化多仓运作的物流平台建设,链接上下游的行业平台,并实现TMS连线,在此基础上推进通过物流平台集成模块化的子系统,打破信息孤岛,实现企业内部信息互联互通,并通过进一步整合企业内外部物流资源,协同供应链上下游,实现无缝的、全链的、时时透明的监控。将来的客户想要7X24小时地监控冷链数据,所以所有的仓储和运输解决方案都必须集成最先进的技术,以确保冷链产品的保存条件和位置能被端到端全程跟踪并记录。冷链物流竞争力不在于“最后一公里”,而在于全链条。

3.专业化及协同化成为发展趋势

协同式第四方医药物流服务商出现。第四方物流是1998年美国埃森哲咨询公司率先提出的,是专门为第一方、第二方和第三方提供物流规划、咨询、物流信息系统、供应链管理等活动。第四方并不实际承担具体的物流运作活动。其主要功能为统一质量、安全、操作标准;搭建信息平台(统一接口、多仓库存管理、运输协同调度);制定供应链解决方案(包含被监管方案)。在其协同下,物流分工更为细分、专业并在整体上提升行业效率与效益,如仓储细分为(CDCRDC配送中心)、院内物流;运输细分为干线运输、支线运输、同城配送并实现干线及支线运输班车化及循环运营;同城配送班车化。

专业物流的共同认证标准及互认机制出现,从而推动医药物流供需资源的合理释放和整合,通过冷链物流专业化和社会化提高配送效率、降低物流成本。通过专业化和社会化鼓励行业整合,做大规模,做精专业,提高配送效率,降低配送成本。配套推进跨辖区监管体系建设,搭建社会救援网络及共同追溯体系,从而推进诚信认证体系的建立。

此外,还应构建冷链物流包装、冷藏箱周转体系及冷链物流专用托盘共用系统。在制药企业、批发商、零售商、承运商和用户之间共享和循环使用、自由流通,以共用的方式向社会提供标准化的联运托盘及包装周转箱,实现商品包装和物流的集装化、标准化、单元化、模块化、机械化、信息化和作业一贯化,提高全社会的物流效率和资源利用率,节约资源,降低运营成本。

4.加强人才培养

专业人才的培养及梯队建设是目前冷链行业亟待解决的问题,例如,冷链设施设备的验证需求是必需且多次的,而大部分冷链企业并没有长期委托第三方验证机构从事认证的财力,所以出于成本等方面的考虑,企业自行培养专业的质量管理人员势在必行。未来,医药冷链企业一定要把人才提升到企业第一战略,冷链企业应该建立自己的人才培养计划,在加快内部培训机制建立的同时,也建议让员工多到国外学习借鉴。

如前所述,医药冷链物流的特殊性及其需要攻克的难点,加之大型的生产型药厂、综合性的经营公司、终端医疗单位都会涉及,可以说得医药冷链物流得医药物流。我国医药冷链的发展前景广阔,现阶段重塑医药冷链的诚信体系是所有从业者的首要职责,需要所有从业人员有情怀、有智慧地去探讨、去发展。未来将属于那些不断创新的企业。《从0到1》中写到,大部分企业都在做复制、做规模的事情,很少有企业在做从0到1、从无到有的事情,冷链这个行业也要想怎么去做创新,做跟别人不一样的事情,做出差异化。“专业”、“精细”、“融合”、“诚信”将成为医药冷链行业未来发展的关键词。

本站资源来自互联网,仅供学习,如有侵权,请通知删除,敬请谅解!
搜索建议:冷链  冷链词条  发展现状  发展现状词条  物流  物流词条  建议  建议词条  我国  我国词条  
社会

 凭什么日本人全世界最瘦?

五月接近尾声,夏季明目张胆地逼近减肥女孩们的生活。看着街上并肩行走的“排骨精们”,许多女孩相拥而泣:我们究竟啥时候才能“辣”起来。连续几年,经合组织(OECD)...(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