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hana
1 加纳 沃尔特大阿克拉中西部地区的要塞和城堡(1979)
Forts andCastles, Volta, Greater Accra, Central and Western Regions
沃尔特大阿克拉中西部地区的要塞和城堡位于加纳沃尔特和大阿克拉中西部地区凯塔和贝因之间的加纳海岸。这些贸易要塞建于1482年至1786年间,其遗迹至今仍清晰可见。葡萄牙人在其大航海探险时期,在世界许多地方建立了贸易路线,这些要塞正是这些贸易路线的连接点。
加纳的城堡和要塞主要建于1482年至1786年期间,建造的目的是为葡萄牙人提供对外贸易的连接点。列入的共有11座建筑:埃尔米纳堡,圣安东尼奥堡,英国堡,金属十字堡,圣塞巴斯蒂安堡,柏廷斯坦堡,圣徒加勾堡,阿姆斯特丹堡,“忍耐”堡,海岸角城堡,好望堡。
印在现如今加纳国徽上的城堡,就是该国最早的贩奴场所——埃尔米纳城堡。埃尔米纳城堡,是非洲大陆上最早的欧洲建筑。1481年,葡萄牙人埃尔米纳率船队抵达盛产黄金的加纳,他将这里命名为“黄金海岸”,并修建了一座大型宅邸,这是一座三面临海、一面有高大围墙的城堡式建筑,堡垒主体为八棱堡,四层塔楼,两侧则有6座方堡,大小炮位构成交叉火力,严密封锁着周围的陆地、海域。当地黑人部落武器落后,更缺乏水上能力,面对如此坚固的堡垒自然只能徒呼奈何。埃尔米纳城堡最初是一座“带围墙的大市场”,葡萄牙人将这里当作南部非洲、印度、东南亚等殖民地的补给站,并利用堡垒中宽敞的庭院存放布匹、枪支等欧洲货物,更将这里当作攫取当地黄金的大本营。但他们很快发现最“好赚”的是奴隶贸易,于是最庞大、最坚固的埃尔米纳城堡就成了著名的“奴隶堡”,奴隶们一旦被抓进这座堡垒,就只能从所谓的“不归门”走出去通向开往欧洲和美洲的贩奴船。“黄金海岸”是当时西非沿海最著名、最富庶、航海四通八达的要冲之地,正因如此,它也成了各路欧洲殖民者竞相前来的“热土”。各路人马齐聚小小的“黄金海岸”,这条总长不过五百多公里、暗礁怪石密布的海岸线上,居然竖起了几十座城堡,这些城堡的主人有葡萄牙人、荷兰人、英国人等,但没有一座是加纳人造的。
海岸角城堡是加纳规模最大、最著名的奴隶堡。1653年荷兰人来到这里,1657年由瑞典奴隶贩子建成堡垒。1662年,英国殖民者夺取了这个地方,成为英国侵略“黄金海岸”的据点。17世纪中叶到19世纪末,是惨无人道的奴隶贸易最为猖獗的时期。加纳、尼日利亚、塞内加尔一带海岸和沿海岛屿是囚禁、运送奴隶的出口地。欧洲奴隶贩子在这一带修建了许多堡垒,作为奴隶贸易的据点中加纳的海岸角奴隶堡是最著名的奴隶堡之一。海岸角奴隶堡紧挨海边,呈菱形,全部用岩石砌成,十分牢固。城堡的四角有高大的碉堡,碉堡之间由城墙连通,碉堡和城墙上设有炮台,架有一尊尊铁铳火炮。整个城堡共有两层,分3个部分:二楼是殖民统治者的官邸;城堡西侧是一排排关押奴隶的牢房;牢房旁边是殖民军的兵营。通向牢房要经过一段低矮的通道。这里的地牢共有15间,每间大小差不多,大约占地40平方米。牢房四壁是密封的,只是在墙上开二、三个装有铁栏的小窗口,作为透气和通风用。在墙的另一面有一个黑洞洞的洞口,这是专门用来窃听和监听牢内动静,防止奴隶反抗的。在地牢的地面上有一条碗口大小的沟槽,作为奴隶的饮水槽和排除粪尿用的下水道。在地牢最南头的一间牢房里,有一个通向海岸的牢门,奴隶贩子就是通过这一出口,把各地抢来的奴隶赶上航船,运往美洲。从非洲各地掳掠来的男女黑奴,颈上锁着铁链,用刺刀押着关进地牢。通常每间地牢要塞进200多人,奴隶不能躺下和走动,只能一个挨一个坐着。患病奴隶被扔进大海或扔在海滩上被饿鹰和野兽活活吃掉。城堡里有许多残酷的刑具和刻有各奴隶贸易公司缩写名称的烙印。被卖出的奴隶要在胸前或后背用烧红的烙印打上印记。如果有人想反抗或逃跑,就要受到酷刑被折磨致死。每当奴隶装船起航的时候,在阵阵海涛声中,响起奴隶贩子的吆喝声、鞭笞声、奴隶们愤怒的反抗声、绝望的哀号声、微弱的呻吟声,这些声音交织在一起形成人间最悲壮的“交响乐”。奴隶贸易给加纳人民、整个非洲人民带来的痛苦和灾难是无法用文字描述的。海岸角奴隶堡就是这段悲惨历史的见证。1974年,加纳政府决定将海岸角奴隶堡开辟为“西非博物馆”。在博物馆的展览室里展出了当年加纳人民英勇反抗殖民主义、开展各种武装斗争的图片和兵器等实物。现在海岸角奴隶堡已经成为加纳著名的风景名胜之一。
AsanteTraditional Buildings
阿散蒂传统建筑位于库马西东北部,是伟大的阿散蒂文明最后保留下来的物证,该文明于18世纪达到顶峰。现在保存下来的那些木草结构住宅,是公元19世纪初当地居民就地取材、采用传统方式建成的,成为研究阿散蒂人类社会历史的第一手材料。阿散蒂地区沿袭的传统房屋建筑,“是18世纪达到顶峰的伟大的阿散蒂文明保留下来的最后痕迹。”由于这些建筑由泥土、木材和稻草构成,随着时间的推移,非常容易受天气影响而损坏。
阿散蒂王国位于今天的加纳共和国的中南部,是由阿坎族的一支阿散蒂人建立的。根据传说,阿散蒂人起源于今库马西城东南约30公里的博苏姆特威湖一带。那里有一片深陷于崇山峻岭的凹地,四周森林密布,外人难以到达。阿散蒂人称这个地方为“阿散蒂曼索”,意思是“阿散蒂人的发祥地”。至今,加纳政府还将这个地方作为阿散蒂人的圣地加以保护。库马西是加纳第二大城市,同时也是阿散蒂地区首府,坐落在夸胡高原西南麓,东南距首都阿克拉、南面距海滨港口各为180公里,形成全国经济中心的三角形地带。库马西始建于公元1700年,曾是古代西非地区最强大的王国之一的阿散蒂王国的首都,自古以来都是阿散蒂地区的政治、经济和文化中心,城市西北部的一些土木草结构的住宅是阿散蒂古文明的最后一级,成为后人研究阿散蒂民族的政治、经济、文化、历史发展过程的珍贵遗产。在当地阿散蒂语中,"库马西"意为"厚树皮"。相传公元17世纪时,阿散蒂国王的创建者奥塞·图图,为了寻找一块地方建造都城,便同王国的官员在一颗库姆尼尼树下进行一场关于地方性草案的讨论。后来,人们将讨论方案的地方称之为库马西,意思是在库姆尼尼树下的讨论使择地问题得到了解决,而库姆尼尼树俗称"厚皮树"。公元19世纪之后,英国殖民主义者曾经多次侵占过这座城市,附近地区迄今仍然残留着英国殖民军于1897年修筑的军事要塞,里面有8个炮台,围墙上布满了枪口,给人阴森恐怖的感觉。 库马西市区建筑在几座坡度不大的山丘上,一幢幢白颜色建筑物坐落在绿树鲜花丛中,四周环绕着郁郁葱葱的森林,景色时分秀美,素有"西非花园城市"的称号。市内建筑有著名的国家文化中心,中心内设有露天剧场,以及收藏着各种传统编制、雕刻、刺绣和精美的制陶艺术品,另外还有王宫和博物馆、农业研究所、现代化医院等。
19世纪,英国殖民军侵入加纳,阿散蒂王国军民不屈不挠地坚持抵抗,长达数十年之久。1896年,英军终于攻陷首都并逮捕了国王。但阿散蒂人巧妙地藏起国王的金凳子,并以此为号召,一次次地发动了反抗殖民者的起义和斗争。如今,在库马西的王宫里,有一只保存了数百年之久的饰金凳子,传说是上天送给阿散蒂国王奥塞·图图的,是至高无上的王权标志,其价值连城。平时,王宫大门戒备森严,每隔20年向公众展出一次,届时将金凳子置于五彩缤纷的大伞下面,身着节日盛装的人们,簇拥着它举行声势浩大的游行。市中心广场上有一大型水池,水池中有一大转盘,转盘中央竖有一个石凳,是仿阿散蒂王宫里的金凳子的式样制作的,凳面两头高翘,中间深凹,凳面中央有一喷泉眼,泉水喷出,四面飘洒,成为库马西的一处旅游景点。在阿散蒂人的心目中,凳子是神圣之物,据说这种崇拜凳子的习俗起源于库马西,因而库马西又有“金凳子之城”的称号。殖民主义入侵前,阿散蒂地区属于西非强大的国家之一-阿散蒂王国(1698---1902)的领土。阿散蒂人属于加纳人口最多的民族-阿肯族。他们形成了一整套本民族鲜明独特的传统习俗和文化,并保存至今。阿散蒂人像对待神明一样崇拜并供奉已故的祖先。每隔三周,他们就要举行一次祭祖仪式,但被顶礼膜拜的不是塑像画像,而是历代祖先坐过的一张张凳子。阿散蒂人认为,祖先的灵魂与凳子密切相关,每张小凳都代表一位先辈。在祭祖大典上,他们首先以净水洒地,表示给祖先洗手,然后便在每张小凳前奉上一个装满美酒佳肴的盘子,请祖先品尝,全体族人则围着一张张凳子载歌载舞,歌颂祖先的丰功伟绩。平日,凳子由各位祖先的后代分别带回家中供奉,每天早晨,老人醒来的第一件大事就是在凳子前洒酒,向祖先致意。吃饭前也要把第一口饭抛在凳子跟前,请祖先先尝。阿散蒂人对凳子的崇拜由来已久。由于他们擅长木雕,许多凳子被制成美轮美奂的工艺品,成为身份和地位的象征。熟悉典故的人看见凳上的雕塑纹饰,便可得知主人先辈的身份和历史。由于凳子拥有无与伦比的崇高地位,在阿散蒂的世界里,一切权力都以凳子来衡量,酋长和首领获得拥戴,被称作“得到凳子”;被人废黜,就叫做“失去凳子”。如今在加纳的工艺品市场里,游客们可以很容易买到制作精美的阿散蒂凳子。加纳政府也常把各种凳子作为珍贵的礼物送给外国友人。在许多村庄,家庭之间还会以拥有祖先凳子的数量来相互比较。因为在阿散蒂人的世界里,每一张凳子都记载着祖先的荣耀和历史。
阿散蒂地区传统的房屋建筑,遍布其境内各个地方。这些以泥土、木材、稻草为原材料建造的房屋,通常用于神庙、官宅和民居。这些建筑结构有鲜明的西非特色,数幢住宅组成一个宽阔的长方形院落,墙面采用套土坯建成,表面经过防水处理,房顶为混合的泥层,不怕烈日晒,不怕暴雨淋,可见当时的建筑艺术所达到的高超程度。所有住宅均由陶土坯建成,表面还经过防水处理,有用茅草搭盖的斜顶。房屋一般建筑在一个抬高了的地基上,地基一般有60厘米~90厘米高,经红色陶土粉刷,还装饰有轮廓醒目的几何形和曲线花边。地基上面的墙体用白色陶土打底。而红色陶土坯上的白墙正是阿散蒂传统建筑的一大特色。住宅中心是露天落院,院落四边带有遮顶的空地,其中两块空地略微高于院落地面,是祭祀时歌手和鼓乐手使用的台子。另两块同地面基本持平,一块为厨房,一块为圣坛。其建筑技巧的独特之处在于巧妙地利用以茅草和木条编织的席箔,上面抹盖草木混合的泥层。这种传统的房屋建筑形式,现在建造圣殿和陵墓时仍然采用。房屋外墙面上有许多浮雕和许多精美的绘画,其中大多数是以象征性的图案,来表现民间格言、谚语等内容的。这种象征性的绘画在非洲地区是不多见的。阿散蒂传统建筑是阿散蒂文明的一扇窗口,向人们展示着当地文明的一个侧面。它是勤劳勇敢的加纳人民巧妙利用自身的生存环境,为自己建造美好家园的真实写照。而今这些传统建筑因历经风雨侵蚀、岁月磨砺,正日趋衰朽,濒临绝迹,因而采取有效措施修复和保存这些传统建筑实属当务之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