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决定皈依佛门的前一天,王斌突然翻到了6年前和周杨做A货生意时的一张合影,他感到一阵心绞痛:从做生意的角度来说,他庆幸自己是胜利者,但是从做人的角度来说,他又是失败者。正是这张照片,让他铁心离开A货市场,皈依佛门。
2007年7月1日,香港回归10周年纪念日。重庆解放碑一家茶楼里,35岁的王斌向本刊记者敞开心扉,讲述了他在A货行当的6年浮沉。
王斌最后一句话是“说出来,心里好受了很多。”或许,他是在选择用揭露真相的方式赎罪。
入行
2000年7月,王斌在重庆朝天门搞服装批发,亏得一塌糊涂。
在挂出“门面转让”的牌子三天之后,周杨拍着他的肩膀说:“兄弟,我给你找条财路。”
这是重整旗鼓的机会!半个月后,王斌借用父亲的棺材本2万元,获得了周杨4万元的服装。这些服装全属于我们今天称之为的A货中的一类,当时叫外贸服装,周杨告诉他,这些都是出口转内销的。
既然是出口转内销的,就可以在商场销售啊,但是,周杨给王斌提的一个死规定就是,这些货不能在正规市场里销售。
于是,关闭了正规服装批发摊点,拖着价值4万元的A货服装,王斌回到了老家四川资阳。他采纳了周杨的建议——把市场对准了菜市场和乡镇。
“走过路过,不要错过……耐克的T恤只要50元了哦!”吆喝声把资阳市的几大菜市场都闹翻了。半个月,王斌就把这4万元钱的A货卖出了10万元的高价,净赚6万元。
一个问题一直困扰着王斌:“自己卖的无论是耐克、梦特娇,安踏,好像质量都和专卖店里卖的货没两样,为什么价钱就要便宜好几倍呢?”
一个做梦特娇专卖的朋友给出的结论是,从材料、设计、缝纫等都和正品是一样的,不过,A货也有瑕疵:这些服装不是纽扣不对称,就是某处的花边没有卷好。
从周杨处进的服装的价格平均为15元每件,王斌转手卖出去,根据品牌和成色不同,一般的每件能卖到30~50元不等,最高还卖过100元每件的。
在翻倍的利润刺激下,王斌成了周杨忠实的经销商,到2001年春节,王斌的进货总金额就达到了15万元。
当然,因为掌握了畅销的服装货源,王斌也很快离开了菜市场,他开始坐在家里数钱。
2001年之后,四川的资阳、资中等地的乡镇上,经常看到各色卖“名牌服装”的生意人。对于这些低端市场来说,一是价钱便宜、二是款式新、三是质量好、四是有品牌,所以A货服装卖得热火朝天。
2001年全年,因为发展了多个下游的经销商,王斌薄利多销,纯利超过60万元。
拆桥
生意做顺了,王斌开始不满足受制于周杨。他想,自己赚了60万元,也许自己的上线周杨赚了600万元都有可能。他想避开周杨,直接找到进货渠道。
王斌想到的第一个方法,就是周杨发给他的货物的包装上寻找厂家的联系方式,结果几个月来的努力都没有结果,有些货物外包装上有联系方式,但电话打过去不是占线,就是国外的号码。
生意场永远是利益场!王斌最终花了20万元买通了周杨的兄弟陈三。
2002年春节之后,王斌在陈三的带领下,去了一次广东的虎门,那里现在是中国最大的服装生产基地之一。
他们在一个仓库里见到了这样一幕:数十个民工正在分拣各种包装袋里的服装,各种品牌都有,那些包装袋上有的写着“次品”、“销毁”等字样。
一个管仓库的人告诉王斌,这些服装来源大都是各个做OEM(代工)的服装厂,他们受品牌服装厂商委托生产服装,在品牌服装厂商的检验中,有些产品成为残次品或者是不合格产品(比如商标洗麦装错、角落有瑕疵、扣眼打错等),根据规定,它们都该被销毁,但是,在实际运作中,或者是品牌服装厂商的个别人员、或者是这些OEM工厂为了个人利益,就把这些产品(在服装圈里,这些产品被称为“尾货”。)处理给了一些大批发商。
这些大批发商再在各地找区域代理,然后层层赚取利益之后,流落到二三级市场。
虎门之行,让王斌终于知道了自己卖的尾货为什么这么便宜了,当然,更让他的怀疑变成事实——自己赚的钱并不是最多的。
从OEM工厂出来的尾货,一般不是按照件计算的,而是按吨计算的,“一般一吨1万元到2万元。”这个价格对于按人工、材料等成本计算来说就显得非常便宜。
这些一级批发商拿到货物后要做的工作就是分拣。无法卖的会给收破烂的,最过时又不畅销牌子或问题严重的货就通过各地区的代理商,再逐步会流落到早市,稍微好一点的货物依次会流落到展销会、精品服装外贸店等。
在这个过程中,以一件中等质量的普通衣服为例,它的价值变化是这样的:一级批发商拿到的成本价是5元,他批发给像周杨这样的地区级代理商的价格是8~10元,再到王斌已经变为15元左右,再往下走可能就是20元以上了。
不久,王斌甩开周杨,直接和一级批发商联系货源。
不得不提的插曲是,王斌和周杨分道扬镳后不久,陈三在家门口被人连砍12刀,他没有报案。王斌也受到过威胁。不过,一年之后周杨却突然因车祸死于非命。有的人说,车祸有些蹊跷,但王斌说,人为财死,鸟为食亡。
真相
周杨只是把王斌带入了尾货市场,其实这还只是A货市场的冰山一角。在利益驱使下,王斌很快进入原单、跟单、仿单市场。
一件服装最关键的是版型和面料(辅料如纽扣、拉链相对次要,所以一般都在国内选购)。版型和面料都是由品牌服装厂商提供,为了保证工厂的生产需要,品牌服装厂商一般提供的面料会比计划多3%。
现在去买A货,经销商往往会告诉消费者,原单货就是用这3%的面料生产的。显然,这是一个谎言。如果是几年前(主要是指王斌刚进入这个行业的2000年前后),也许还是事实。
本刊记者调查发现,现在的品牌服装厂商都已经越来越聪明了,如果有多余面料(甚至是裁剪剩下的布条),即使有人提出拿来做拖把布都不行,他们会全部收回或就地销毁。根本不可能出现和正规产品一样版型和面料的原单货。”
更重要的问题还在于,一般在签订委托生产合同时,品牌服装厂商都会注明,如果出现扣留原材料等行为。工厂将会为此支付巨额经济赔偿。在这样的条款约束下,敢于如此冒险的工厂是比较少的。
但是,工厂也是逐利的,它不敢直接冒险,暗中运作也是公开的秘密。
有些工厂的老板一旦接到品牌服装厂商的生产定单后,马上就会组织类似的面料,在帮品牌服装厂商代工的同时,自己也生产一些仿制品。
这样,版型一样(他们直接盗用是品牌服装厂商提供的版型),做工一样(都是同一批机械和工人生产的)、面料有差异的服装产品也会出现。王斌告诉本刊记者,这些产品应该叫跟单,不能叫原单,因为即使面料再接近,还是会有差异,不过,有的面料选择得好,可以达到以假乱真的地步。
当然,这样的工厂依然承担着巨大的风险,因为他们直接盗用的是品牌服装厂商提供的版型,实际是一种侵权行为。
“一般那些工厂接到品牌服装厂商的定单后,就会给我们发传真,把产品的基本情况告诉我们,然后让我们下定单。”王斌说,他们定的产品的批发价一般是品牌服装价格的1/10,比如一件Adidas牌的外套,专卖店的售价是800元的话,工厂给一级经销商的跟单货价格大概就是80元,经过3~5次的层层转手,最终到消费者手里时,这件外套的价格大概是150~250元之间。
本刊记者调查发现,做这种跟单货生意的各级经销商的利润都比较高,主要原因除了产品和正品在质量、款式等方面相差无几外,关键是时间上能赶上趟。因为几乎都是同一时间段生产的产品,往往专卖店的产品还没有上货,跟单货已经上市了。
这种跟单货的最终流向是两个地方:品牌服装折扣店,或者是正品服装专卖店。
跟单货为什么能进正品的销售渠道呢?
“因为产品的相似性太强,导致消费者甚至是一些专业人士都无法辨认,自然就有专卖店的老板会打着正规厂商的牌子,购买这样的跟单货来卖给消费者。”王斌说。
本刊记者调查发现,这样的事情正不断被暴光:消费者在正规服装专卖店买到的产品出现质量问题,而经过服装厂商的检查发现,产品除了面料等区别外,其他都和真品一模一样。王斌说,这些出现质量问题的产品100%是跟单货。
2004年~2005年,王斌大概赚了400万元。他说:“这比原来做尾货利润要高得多,当然风险也高,除了应付名牌厂商的打击,也要逃避工商的打击。”
“A货里面最常见的就是仿货了,材料完全不一样,做工也不一样,就是上面写了一个著名的商标,就开始外销了。”王斌告诉记者,如果2003年前充斥二级市场(包括菜市场、展销会等)的是质优价廉的尾单货的话,那么从2004年以后真正在二级市场唱主角的应该是仿货。
“这些仿货,仿得甚至有些滑稽,很多正品根本没有的款式,市场上也能出现,有些工厂,是自己设计后,随意在上面贴上个著名商标即可。”王斌说。
有业内人士介绍,这样的工厂是比较低端的,稍微有水平的做仿品的工厂,他们虽然不像做跟单的工厂那么方便的拿到版型等,但是他们善于捕捉市场动向,特别善于跟风,一旦某品牌的服装销售不错,他们就会在最短的时候仿制出来。
本刊记者调查发现,做低端粗劣仿货的工厂,一般都是家庭作坊,普通的衣服一般就是10元、20元一件。而跟风跟得好的工厂,有的甚至做出来的产品不比跟单货做得差,如果他们不打正品的商标,还不侵权,所以,收益大而相对风险比较小。
退出
包括尾单、跟单、仿单等各色产品在内,仅服装行业的中国A货市场,每年的营业额超过500亿元。据调查,像王斌这样的一级A货经销商,每年涉及的金额超过3000万元,“难道在中国,做我们这行的找不出100个人吗?事实上,涉及金额比我大的也大有人在。”他说。
在A货这条利益链上,如果把某件服装的利润总额假定为100%的话,生产工厂将获得的利润是15%,一级经销商的利润是10%,下一级批发商15%,以后逐级增加。
本刊记者调查发现,生产A货服装的厂商主要集中在广东、福建、浙江等沿海省份。最近几年,随着仿单货,特别是低端仿单货的快速发展,在武汉、重庆、西安等地的小服装作坊里,也开始生产仿货。
而从经销商的角度来看,越是在上游,他们的单件利润就越低,但是,他们的总量非常大,被他“拔毛”的就多,所以,他的总收入肯定最高。而之所以越是下游的经销商的单件利润越高,那是为了刺激终端,如果终端做不起来,这条利益链就会肠梗塞。
王斌的“事业”在2005年年底的时候,进入鼎盛时期。他几乎垄断了西南和东北市场的上十个品牌的A货市场。那时候,他们出入豪华酒楼、歌厅,进出带上数个兄弟,俨然一副大哥风范。
但很多人都想不明白,为什么在鼎盛时期,王斌选择了退出。
据说,在东北为了争取经销商,商战变成了血战,他的两个兄弟被对方砍成重伤。还有人说,某地工商局的人查了他的货后,直接问他给多少钱,不然就不放行。
“出来混,迟早是要还的!”“这是个江湖!”关于退出这个话题,王斌不断说出这些语言。
2006年7月,王斌在厦门的南普陀寺皈依佛门,整个仪式安静平和,不少曾经跟着他一起“发财”的兄弟都为之动容。现在,在重庆的家中,他也天天颂经,隔三岔五,还要到寺庙里修行。
然而,一切并没有因为他引退而结束。
尾声
在王斌皈依佛门之后,以前跟着王斌打拼天下的几个兄弟在成都成立了服装公司。
从周杨处“叛变”后跟着王斌闯荡的陈三,因为被人砍过,腿有点残疾,但是反应相当灵敏,三句话中有两句话是用“老子”开头的,他现在负责新公司的运转。
陈三不忌讳说,他们的服装公司,虽然听从了王斌的劝说,不再做A货的批发,但是多少也与A货有些联系。
“除了少量的服装是自己设计的外,我们还是通过以前的关系,比如接定单的工厂,批发他们的跟单货,但绝对不是简单地跟,我们一般会把别人的版型进行改进,然后再生产。关键的是,我们现在是挂我们自己的商标。”陈三说。
“我们的产品款式新颖,至少和著名品牌的大趋势一致,另外,又融合了自己的想法,更重要的是,产品的价格相对便宜,所以市场是巨大的。”这个服装公司另一位成员说。
重庆捷讯律师事务所律师李建勋说,陈三等人创办的服装公司的运作行为,尽管在道德层面上值得商榷,但是并不违法。“因为他们更多的是借鉴了品牌服装的版型,并在此基础上进行了再创作。”
本刊记者在采访中获悉,像陈三等人一样,逐渐在“漂白”自己身份的曾经的A货大鳄,并不是少数,“每个人都还是想要一个光明正大的身份,”陈三说。当然,像王斌这样完全洗手不干的却很少。
王斌的一位朋友在评价王斌的时候说:“他是受刺激了,不想步周杨的后尘,所以见好就收。”当然,他也说,如果没有前几年赚的几千万元,甚至上亿元的资产,“我就不信,他就这么放弃了,毕竟这个池塘里到处是鱼。”
服装是一个很传统的行业 俗话说人离不开:"衣食住行"其中衣在这里面占有非常大的比重 是每个人必不可少的 全中国2006年的国民生产总值在210000亿元人民币左右 其中整个服装行业的生产总值应该在40000亿人民币左右 这个市场非常巨大 很多人都知道服装是一个传统的高利润 高产出比的一个行业 同时也是进入门槛比较低的一个行业 所以很多人都投身此行业 前赴后继 希望在这个行业里面分一杯羹 捞到更多的钱 但是商业竞争是残酷的 理想和现实之间总是会有差距的
大家都知道淘宝有很多假货 其中服装的假货可能是最多的 为什么呢? 因为制假贩假是中国社会一种独有的特色 不知道大家留心过这样一条新闻没有:浙江省工商局 上海市工商局 对Channel BurberryArmani 等顶极奢侈服装品牌的专柜进行抽查时 发现有很多不合格产品 包括含有有害染料:芳香胺 甲醛含量超标 PH值超标 染色牢度 纤维含量 标识标注等很多方面不合格 让人大跌眼镜 怎么可能出现这种情况呢? 原因很简单 因为这些不合格产品是这些各大品牌的中国总代理自己下单制造的假货 大家可能会感到非常震惊 其实这是不难理解的 象BurberryArmani这种顶极品牌一般来自欧洲 美洲 而欧洲各国是全球最规范 法律最健全 最讲究环保的地方比如汽车尾气的欧洲4号排放标准 淘汰CRT显示器 电脑主板的无铅化生产 等等 欧洲都比别的国家领先很多 说明欧洲人对于环保和质量检测的标准非常苛刻 而BurberryArmani这种顶极品牌能通过欧盟的各种非常苛刻严格的检测 为什么却不能通过中国工商局的检测呢?归根结底就是因为这些专柜的不合格产品 就是这些品牌的代理商自己去国内的工厂下单制造的假货然后掺在专柜里面卖
再说明一个例子 大家都知道美国著名服装品牌Polo Ralph Lauren Polo RalphLauren的中国总代理 是锦江迪生 锦江迪生也是Polo RalphLauren的制假一分子 锦江迪生作为该品牌的中国总代理 也就是一级代理 向Polo全球总部进一件Polo衣服的价格为国内专柜售价的4.5折 但是如果他自己去下单做假货的话 成本就会便宜很多 而把假货掺在专柜里面卖的话 是基本不可能有人发现的 因为绝大多数购买者根本不可能想到专柜也会卖假货 更何况一个品牌的服装没有一种非常规范 专业的真假辨别 大众也不知道该如何去辨别真假 只有我这样的极少极少数的非常专业的人 才知道这中间的虚实 其实还有很多内幕 限于互联网的传播性 我不能抖出来 不然会有很多不必要的麻烦 专柜都有假货 那其他地方自不必多说了 自然是假货极其之泛滥 中国人太唯利是图 只要有更多的钱可赚 是可以不惜代价 把任何后果都抛之脑后 因为中国人太注重眼前效益 而忽略掉非常重要的长远发展 这也体现出人性贪婪的一面 不知道大家研究过心理学没有 中国有句古话叫:"无法无天"法就是法律 法规 天就是老天爷 也就是信仰 中国人的法律观念和意识是非常淡薄的 再加上中国人普遍缺乏信仰 这点和西方不同 西方的法律法规制度非常健全 再加上西方人普遍有信仰 他们心里有一个上邸“粗泄?的一句古话来说就??“头上三尺有神明“ 所以西方社会要比中国社会制度完善 他们在做一件坏事之前也要考虑更多因素 因为西方世界有非常完善的信用体系 如果一个人的信用是不好的 那他在西方世界是很难生存的 这点和中国当今社会有极大的区别 中国社会的信用体系如同一盘散沙 形同虚设 这也是为什么假货这么泛滥 制假贩假者如此猖狂的原因所在了
大家不要以为大品牌如此 三线或者三线一下的牌子同样存在这样的现象 现在不是很流行ckj 对不起 不是CK ck的价格还不可能流行他的三线副牌CKJ倒是在国内大大小小百货开了不少的店 大有取代jack jones的地步 毕竟全国的GDP在一个劲的网上涨大家可以到各地的CKJ专柜看看衣服的水洗标 一个牌子的衣服 居然有N种水洗标 但是都会有一张中文的水洗说明 但是这张标是后来订上去的大家可以看看就应该会发现 都是大陆内销的版本 难道还要弄个这么奇怪的水洗标 原因就很简单这些衣服本来就是做外贸的工厂接到的出口国外的单子 然后被重新装标 就是那种感觉和原来很不搭配的中文水洗标难道做出口的CKJ的工厂管理这么严格 尾货流出这么多 呵呵~CK的管理是严格的 但是CKJ就不怎么样子了 而且国际贸易加工转发外包衣服流到其他管理松散的小服装厂 那么尾货的流出量 自然可想而知道了
CKJ只是 比较明显的例子 NIKE AD等再中国做滥的运动品牌不是不存在这种问题
忘记说了 李维斯 北脸THE NORTH FACE 哥伦比亚也存在 专柜卖外贸尾货或自己下单制假的现象
B
有很多买家根本不相信顶极的服装品牌会在中国下订单制造衣服 或者会将信将疑 或者根本就不相信大牌的服装会有真正的原单 俗话说:“隔行如隔山” 因为大家不是身处这个行业 因为大家没有站在这个行业的顶端 所以才会有很多疑问 才会有很多不了解 大家都知道中国已经成为了一个巨大的制造工厂 因为中国的人力成本太低廉了 我是宁波人 宁波的服装行业是非常非常强悍的 宁波有 雅戈尔集团 罗蒙集团 杉杉集团 爱伊美集团 呵呵 雅戈尔集团 罗蒙集团 杉杉集团常年在中国排名分列前一 二 三名 其中雅戈尔集团更是中国最大的服装集团 2006年全集团年销售额130亿元人民币 实力极其强大雅戈尔做西装是全中国最厉害的 大家都认为杰尼亚西装是最好的 但是我告诉大家 如果抛开面料不说 雅戈尔西装的做工比杰尼亚还要好 大家可能不会相信 心里会这么想:“阿?杰尼亚西装的做工居然没有雅戈尔好?真是荒谬!" 呵呵 但事实是这样的 雅戈尔西装的做工确实比杰尼亚要好雅戈尔所有生产服装的机器全部是意大利进口的 每一台都非常昂贵 它可以把正装西装用机器做的只要工人手工缝几个纽扣就可以了 这对工艺的要求是非常高的 大家可能没听明白 为什么机器连西装本身做都做好了 缝纽扣这种很简单的事情还要工人手工缝呢? 那是因为高档西装的纽扣都是手工缝的 因为缝纽扣非常讲究 必须用手工 机器是缝不好的 用机器缝纽扣的西装都是中低档的 雅戈尔集团为很多顶极品牌做代工。
我举一个牌子 法国的顶极品牌叫:“马克西姆"这个品牌的西装在国外卖的极为昂贵 是杰尼亚西装的有力竞争者 它一套西装动辄上万欧元都有 这个品牌的西装都是在雅戈尔代工的 其实按雅戈尔的实力 要成功炒作出一个顶极时装品牌也是没任何问题的 但关键就是雅戈尔的老总 李如成 太热衷于房地产了 说实话按照雅戈尔集团的实力 做到今天这个地步也算是比较失败的再说罗蒙集团 罗蒙集团是一个传统的家族企业 是由一个2万元的小厂发展成今天的规模 很不容易 罗蒙集团我太熟悉了 它的制造能力和工艺水平是非常高超的 罗蒙那些1-2万元一套的手工定制西服 用的都是意大利进口的顶极超细羊毛面料 这种羊毛面料薄嘛非常薄 支数奇高 非常致密 实在穿皱了 挂一挂 面料就会自然平整 其实罗蒙这种1-2万元的西服并不比zegna5-6万的西服差多少 罗蒙代工的顶极品牌 我举一个:Canali Canali是意大利传统的顶尖时装品牌 现已被法国Channel收购 Canali在杭州大厦B栋1楼有专柜 售价很昂贵 而几乎所有的Canali衬衫和西装都是罗蒙代工的 意大利手工原产的除外 罗蒙为Canali代工一件西装的加工费为800元人民币 这个加工费已经算是很高了 另外我看到淘宝网上雅戈尔的打折衬衫和西装卖的非常好 接下来说下爱伊美集团 爱伊美集团大家很陌生 绝大部分人是知也不知道该集团位于宁波奉化市腾头村 腾头村是中国著名的亿元村 爱伊美是全中国最大 最顶尖的针织类 羊绒类加工企业 全球众多顶尖品牌的羊绒制品很多都是爱伊美加工的 爱伊美加工的最贵的羊绒制品出口价格达到惊人的2000美金一件 这个价格是不是很昂贵呢?要知道 2000美金只是爱伊美加工后出口的价格 到国外最终的销售价格还要高好几倍 所以说爱伊美的制造设备和工艺水准算是全球最顶尖的之一 爱伊美之所以很多人不知道 是因为它主要是做代工为主 忽略了自身品牌的发展
当然服装还有运动装,大家熟知的NIKE 阿迪达斯 锐步 匡威 茵宝 美津龙等都在宁波有代工当然这些代工的产品的最终销售不是在中国,我觉得奇怪在淘宝上卖这些东西的 有些人跑到杭州进货然后说是代工的杭州哪来呢么多运动装的代工,杭州的四季青,上海的七浦路基本就是中国假货市场了 (其他地区也有 我是宁波人其他地区的不是很了解)我早就想过那些由于各种原因未能出口成功的衣服到淘宝上卖了,话题岔开了~继续回来
前面我说过 以雅戈尔集团的实力 要创造一个顶极品牌也是没有任何问题的 最关键的地方就在于炒作 任何一个事物要成功 都离不开炒作 我随便举几个例子:Pports(宝姿)JOJO 梦特娇 Ports(宝姿)目前在国内名气非常大 销量也非常好 Ports号称是加拿大的品牌大家也认为是加拿大的品牌 其实Ports是一个彻头彻尾的中国品牌 事实上是10多年前2个温州人去加拿大注册了Ports这个商标 然后花大本钱到国内大肆宣传 各大城市黄金地段猛砸专门店 各大时尚杂志 媒体猛砸广告 以及其他种种高明的炒作手段 慢慢的让大众认为Ports是一个国际性的高级时装品牌 继而去疯狂购买Ports的衣服 纷纷成为Ports的簇拥 现在Ports已经成功了 它通过成功的炒作而成为了一个标准的国际二线时装品牌 国内的知名度越来越高 专门店越来越多 在Ports成功后 现在又开始炒作Ports 1961这个高端系列 大家都知道很多时装品牌有很多系列的 比如HUGOBOSS就有橙标 绿标 红标 黑标 Collection等系列 每个系列定位 风格 衣服价位都不一样 为的就是展现实力 扩大人群受众面其实说穿了就是为了让大众多掏腰包 Ports要炒作Ports1961这个高端系列 为的就是提高它的品牌价值 努力象GUCCIArmani这种国际一线品牌靠齐 因为品牌知名度和附加值越高 相应的衣服售价就可以卖的越高 赚的钱也就越多 象前段时间非常火热的一部好莱坞电影《穿Prada的女恶魔》的所有服饰都是Ports1961赞助的这部电影的投资方其实也就是Ports 这部电影为Ports聚敛了不少人气 也让Ports成功打入了国际市场 这一点是很不容易的 因为从来都是国外服装品牌打入中国 而中国的服装品牌只能在国内卖卖 国外是没人买的 所以我很佩服创造Ports这个品牌的2个温州人
c
因为他们的炒作手段实在是很高明 都说温州人是中国的"犹太人" 是有道理的 他们的一种商业意识非常浓厚和超前 另外梦特娇这个品牌大家应该挺熟悉吧呵呵 这个品牌其实也是温州人跑到法国去注册商标 再拿到国内来宣传的 都是彻头彻尾的中国品牌 梦特娇吹号称什么1880年存在的法国贵族品牌 说什么梦特娇是人造天丝的发明者 这些都是莫须有的吹吹罢了 哈哈 想想真是好玩 玩的把戏都是同一个套路 只是没有Ports高明和成功 另外JOJO该品牌的女装在国内人气很旺 JOJO是2个老板 一个是当时杭州最大的黑社会头目 另外一个是在杭州萧山做服装生意的台湾人 这个台湾人生意做的蛮大的 在萧山有工厂 1995年的时候 两人其他网站即合 黑社会头头出资1000万元 在90年代中期1000万算是很大一笔钱了 那时候的钱比现在值钱多了 台湾人当时的眼光还是蛮超前的 跑到国外去注册了JOJO这个商标 然后通过他自己的萧山工厂进行生产 经过这么多年的发展 JOJO也算是成功了总的来说象PortsJoJo这些品牌 它们的炒作是比较隐蔽 蒙蔽大家的视线 跟大家说了这么多 大家慢慢的就开始清楚了 很多事物大家表面所看到的 了解到的 都不是真正的事实 真相是绝大部分人所了解不到的 这个世界上有1000多个奢侈品品牌 一般大家所熟悉的奢侈品品牌也就那么几十个 比如:BurberryArmani LV ChannelVersace等等 这部分奢侈品品牌是大家所熟知的 他们之所以被人熟知 并不是因为这几个品牌是最好的 最贵的 而是因为他们运作成功 炒作高明 我对这种东西已经看透了大牌之所以值钱 是因为它的品牌附加值高
我问大家 同样一件衣服 贴个Armani的商标值钱还是贴个什么七匹狼值钱? 同样一件衣服换个商标七匹狼也卖3000块 阿玛尼也卖3000块 你买哪件呢? 大家会说Armani的衣服面料好 设计好 这2点倒是说的有点道理 但设计有时候是可以抄袭的 很多设计师的设计还不都是你抄我 我抄你 这样抄来抄去的 什么某大牌参加时装周走线发布会 大放异彩 这都是种噱头 走秀场上发布的服装款式有几件是大众能穿得出去的?服装就是这样 越是繁复花哨的款式 销量越小 越是简约基本的款式 销量越大 大家看看PoloRalphLauren好了 Polo很多服装的款式都是万年不变 几十年都是如此 但越是不变 其销量越大 服装面料倒是个重点 设计可以抄袭 但面料是模仿不了的 打个比方Armani一件普通的带莱卡面料的T恤 它这种带莱卡的面料是Armani独有的 这种面料是别的牌子采购不到的 因为象Armani这种大牌 它每年都会跟意大利等地的生产高等级面料的集团签订协议 某些面料是Armani专属的 不能供给别的品牌 否则就属于违权 你象Prada包具和服装所用的特殊尼龙面料 LV包具所用的印花真皮 这些都是他们品牌各自专属的面料 别的品牌是采购不到的 因为这是他们的灵魂 你可以仿它们的款式 但你永远用不到他们的面料 现在不是流行什么Crossover跨界合作吗? 什么山本耀司和Adidas合作 什么Channel和Diesel合作 什么Versace跟兰波基尼合作 这样炒作一下 品牌知名度就大了 赚到的钱就多了 最流行的炒作方式就是大出限量版 包装独特一点 衣服上多个刺绣 加个印花 就可以卖比原来高好几倍的价格 想想真是蛮有意思的 这个世界就是流行"眼球效应"VOLVO 沃尔沃 大家应该都听说过并且很熟悉 Volvo对外号称最安全的汽车 汽车安全技术的鼻祖 大家也对此深信不疑 但这都是放屁 汽车安全技术的真正鼻祖 是梅塞得斯.奔驰 现代汽车最常用的三大关键安全技术:ABS防抱死系统 ESP安全气囊 都是奔驰最先发明并大规模运用在量产车上 奔驰在这方面才是祖师爷 VOLVO只能算是徒孙辈 但Volvo抓住人的心理 重点炒作它的安全性 结果成功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