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栏目主理人/邵圣懿
本栏目由三味工作室承制出品
本期导读
11月8日有一部电影要上映——《决战中途岛》,讲的是美国和日本在二战期间的“中途岛海战”。为什么会发生中途岛海战?这场战役有什么值得去讲的故事?在看电影之前哪些背景您必须要知道呢?
— 配合本期节目阅读文章 —
11月8日有一部电影要上映——《决战中途岛》,讲的是美国和日本在二战期间的“中途岛海战”。这场战役是人类军事历史上最重要的海战,在我看来甚至没有之一,双方打出了一场埋伏与反埋伏的经典战役,情节跌宕起伏。
往大了说,“中途岛战役”应该是美日在太平洋战场对垒的一个重要转折点,甚至你可以把它看成是整个二战的一个重要节点也毫不为过。因为在这场战役之后,美日双方在太平洋战场的力量对比产生了巨大的逆转性变化,而美国从之前的这种一蹶不振迅速的苏醒过来,日本只能从之前的战略进攻转入战略防守。
为什么会发生中途岛海战?这场战役有什么值得去讲的故事?在看电影之前哪些背景您必须要知道?《三味新知》就通过几期内容,在电影上映的前后我们来讲讲“中途岛海战”。
中途岛海战是发生在1942年的6月份,为什么会发生这样一次美日之间的航母对决的大海战呢?这个事情得往前倒:我们知道在中途岛海战发生前的半年多的时间里边,在太平洋战场,美国海军是节节败退,日本海军高歌猛进,几乎没有对手。
为什么世界上最强大的美国海军被打得找不着方向?因为美国人是在几乎没有准备,措手不及的情况底下被日本海军拖入太平洋战场的。我想很多朋友都知道,就是著名的“偷袭珍珠港”事件,美军是吃了一记大闷棍。
在1941年的12月7号,当时在两国还没有宣战的情况底下,日本海军是出动了六艘航空母舰领衔的一个舰队,用300多架舰载机,就是飞机攻击的这种方式,偷袭了在珍珠港内停泊的美国太平洋舰队的主力,当时美国太平洋舰队八艘主力战列舰是五艘沉没,三艘重创,完全丧失了作战能力。
不过幸运的是,当时太平洋舰队的三艘航空母舰恰巧都不在珍珠港内,这可以说是极其幸运,躲过一劫,而且也为后来美军积蓄去反击的力量做了最重要的储备。
02 偷袭珍珠港起因是什么?
可能有的朋友要问了,为什么日军要偷袭珍珠港,非要把美国人拉到二战当中来呢?这事就得再往前倒一点了。我们知道日本是一个岛国,它的资源是非常有限的,但凡这种岛国走上军国主义的道路,他想要向外扩张的话,首先要干的一件事就是抢夺资源,因为本国国内什么都没有。
在1931年,日本通过“九一八事变”开启了侵华战争的序幕,为什么把中国选成他的第一个目标?就是因为他看中了中国非常广博的资源,而且当时认为从双方的实力对比来看,它可以很轻松地击败中国,但是没想到在侵华战争的战场上,日军的进展不像他们想象的那么顺利,可以说是深陷泥沼,到1937年的时候抗日战争全面爆发。
一个很简单的道理,战争要维系下去,这种资源消耗是非常大的,你需要大量的钢、铁、石油、煤炭等等,正是因为对华作战,日军看不到头,所以逼迫他只能向其他方向去继续寻找资源。
当时日本国内军界和政界有两种方向上的不同判断,一个叫“北进”,一个叫“南进”。“北进”是什么意思?就是利用当时他已经占据的中国的东三省,当时叫“伪满洲国”,作为一个基地向北去进攻苏联的地盘,去打西伯利亚,争取去抢夺苏联的资源。那么“南进”是另外一条路径,说的就是从东南亚到南太平洋,乃至整个大洋洲就是澳大利亚和新西兰。
03 日本大败于前苏联
其实日本最早选择的是“北进”策略,就是去抢夺前苏联的资源。这个一方面是因为从线路上来看,这条线路更短,也更接近当时日本占据的伪满洲国;另外更重要的一点就是1904年日俄战争,日本大获全胜,这给了他很大的底气。
在1939年的时候,日本首先选择“北进”策略,去抢夺前苏联的地盘和资源。但是在1939年的时候发生叫“哈拉哈河战役”,日军是遭到了前苏联红军迎头痛击,当时损失好几万人仓皇而逃。
要说这巧也是巧,日军赶上了前苏联最能打的一个将领——朱可夫。当时朱可夫还是一个陆军中将,但是通过“哈拉哈河战役”的大胜,朱可夫是升任上将。当然朱可夫最终是元帅,这个是对德作战,苏德战场极其重要的领军人物,这个不是今天主讲的内容。
但是在“哈拉哈河战役”遭到了苏联红军的迎头痛击之后,日本发现这个路数不对,我打苏联人好像有点困难,所以日本只能调转枪头转而走向“南进”策略。
04 日本准备对美作战
那么“南进”策略首当其冲就是东南亚。但是这儿有个问题,你要知道当时的东南亚都是或者曾经是欧洲各个大国的殖民地:比方说像马来半岛,那是英国的殖民地;越南是法国人的殖民地;印尼当时叫“荷属东印度”,这个一听你就明白了,这是荷兰人的地盘;而菲律宾是美国的利益所在地。所以当日本把手伸向东南亚的时候,相当于到欧美列强的饭碗里去抢饭吃了,欧美这些国家自然不同意。
欧美这些国家制约日本,最简单粗暴也是最直接有效的方式叫做“资源禁运”,像美国英国当时就停止了对日本的石油和钢铁的出口,这个是非常要命的,你要知道这两样东西都是支撑战争的最重要的核心资源,但是日本国内是没有的。也正是因为美国暂停了向日本出口这些重要的战略资源,日本感觉在未来和美国发生军事冲突的可能性在增加,所以就开始着手准备对美作战。
这个准备日本做了两件最重要的事儿,第一个是在1941年的时候和苏联签订这个叫《苏日中立条约》,也就约定了苏联不会向日本发起进攻,这样解除了自己的后顾之忧,他可以腾出手来专心于太平洋战场和美军作战;另外一方面实际上就是对海军的准备,因为你既然是太平洋战场,那海军一定是作战主力。
05 山本五十六登场
那么说到这儿,日美的太平洋战争的日本方面的重要人物就应该出场了——山本五十六。这个名字大家可能听说过,“偷袭珍珠港”到后来的“中途岛海战”,作战计划都是山本五十六一手策划的,他也是日本海军最重要的将领之一。
山本五十六其实本身是一个非常亲美的将领,因为他的成长经历当中在美国读过两年哈佛大学,同时也曾经在日本驻美使馆做过海军武官。所以一方面它是对美国有一定的感情,另外一方面更重要的是,他非常清楚很了解美国的综合国力和它的军事实力。
所以山本五十六实际上他个人的判断来讲,是非常不愿意同美国开战的。因此在最早日本开启侵华战争,包括向东南亚扩张的时候,山本五十六是极力反对,但是由于这种反对的声音太过单薄,最终没有能够阻止日本开启这样的侵略扩张。
好,这是一个补充信息,山本五十六个人于情于理其实都不想和美国作战,但是在美日太平洋战场的军事冲突变得越来越不可避免的情况底下,山本五十六也不得不为日本海军设计一整套应对美国的战略。
06 主动出击 偷袭珍珠港
在他之前,日本海军设计的面对美国人的战略叫做“渐减邀击”,你实际上给它翻译成白话,就是叫“先削弱、再歼灭”,这个是一种比较传统的海军作战的思想,也是基于在航空母舰舰载航空兵出现之前这样的一种“大舰巨炮主义”,就是大家用重吨位、高速度、强力火炮的这种重型战舰进行对轰,来完成海上决战。这样的一种海战模式可以说已经延续了几百年。
但是山本五十六是一个非常聪明、极有战略前瞻性的海军军官,他敏锐的认知到未来的海战当中这种空海立体作战的重要性。所以在1930年代,他就着力为日本海军培养海军航空兵,那么后来也是极力的推动航母的发展,也正是因此,日本后来具备了偷袭珍珠港,包括在中途岛、珊瑚海这些海战当中和美国海军进行航母对决的这种可能性,这是一方面。
另一方面就是山本五十六基于自己对美国这个国家的了解,他认知美国强大的工业生产能力,他认为打消耗战的话,日本和美国相比是没有任何机会的,所以必须要打速胜战。他提出了这个战略叫做“主动出击”,也就是说我们要主动先瘫痪美军的主力,然后才能换来一些喘息的时间,甚至是换来美国人坐到谈判桌前和你进行和谈的机会,这是他的一个核心思想。
也正是基于这样一种思想,他设计了“偷袭珍珠港”的方案,并且在1941年的12月7号得以顺利的进行。
07 美国遭受重创
当然了这样一种打法肯定是很龌龊的,一边在美国首都华盛顿,日本外交官仍然在和美国政府进行谈判,在递外交文书,但是这边日本海军已经是开启了对珍珠港的进攻。
300多架飞机、六艘航空母舰分成两个攻击波,进攻了珍珠港内的这些战舰和重要的军事设施、机场等等,最终是通过仅仅损失几十架飞机这样很小的代价,是换取了美国太平洋舰队的主力,五艘战列舰沉没、三艘重创,这样的一个极其辉煌的战果。
这也的确导致当时世界上最强大的美国海军遭到了重击,所以在太平洋战争的前几个月时间里边,美国海军缺乏这种组织大规模对日战役的实力和底气,这个就是我们今天开头说的,为什么美国海军起先节节败退,因为他是被打了一记闷棍。
08 卑劣偷袭埋下祸根
但是如果我们抛开“正义与否”这样的因素的话,单纯从战争的“得与失”的理性角度来判断的话,日本偷袭珍珠港当时留下了几个小遗憾,这几个小遗憾其实最终成为了整个太平洋战争局势逆转的重要因素。
第一个当然就是日军错过了美国太平洋舰队的三艘航母。好巧不巧,当时三艘航母都不在珍珠港内,一艘在加州的圣迭戈在维修,另外两艘在执行运输任务。
当然有这样的一种阴谋论的说法,说日军偷袭珍珠港的时候美国人是知道的,但是罗斯福总统是故意让美国这些官兵去牺牲来换取国内人民对日本人的愤怒,来换取国会允许他对日宣战进入到二战战场。但是这样一种阴谋论其实是站不住脚的,其中漏洞是非常多的,咱们在这儿就不多说了。
但是这漏网之鱼的三艘航母确实成为了之后的珊瑚海海战到中途岛海战,美国对日反击的重要力量,这个是给日本的失败埋了一个巨大的伏笔。
第二个遗憾就是日本人没有派出第三个飞机攻击波,去打当时珍珠港的美军的重要的基础设施,比如说在岛上美国人还有4万加仑存油的油库,还有它的海军的维修工厂。如果当时日本人派出第三攻击波去端掉这些基础设施的话,有军事专家事后分析,整个太平洋战场美军的反击的脚步可能要延缓半年到一年。
因为整个太平洋舰队可能要就此放弃珍珠港,只能退回到美国本土的西海岸来进行防守,因为珍珠港已经没有战略运转的能力了。所以当时在前线指挥作战的日本海军的南云忠一中将确实是非常的保守,这是他性格上的一个大缺陷。
那么这两个遗憾之外,第三点只能叫影响,不能叫遗憾。偷袭珍珠港其实触动了美国人最敏感的神经,当开战的时候,你如果不向我宣战,就采用偷袭这种龌龊卑鄙的方式的话,把美国国内的整个反日情绪一下子全部点燃了。
之后,一来是第二天12月8号,美国就正式向日本宣战,开启太平洋战争;第二个就是美国国内巨大的工业生产能力被这一偷袭给激发出来了,等于日本帮助美国点燃了自己军工生产的引擎。
美国的工业生产能力当时世界上是最强的,这是毫无疑问的。所以当他的工厂开足马力开始生产这些武器装备的时候,那么日本实际上就已经决定了他败局已定,早或晚,只是一个时间的问题。
所以对于这一点,其实山本五十六个人非常的清醒,在偷袭珍珠港取得成功之后,日本国内一片欢庆,但是山本五十六说:“我们只是唤醒了一个沉睡的巨人。”电影当中这句台词大家可能都有印象,这也确实证明了最终太平洋战场的一个走势。
但是在此后半年间,日本仍然是维持了一定的优势,直到中途岛海战,美军组织了对日本有效的一次反击,开始逆转整个的太平洋战场的形势,中途岛到底发生了什么?这个我们下期接着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