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34/85是苏联T-34坦克的改进型,在二战后期大规模装备。二战结束后,这种坦克也出口或援助给了很多第三世界国家,正是这些国家的军队与美军或者美国的盟友交战过。美军派出了武器测试小组,对于这个型号从杀伤统计分析、性能测试和车组军事素质三个方面进行了分析,也从侧面反映出了小国坦克部队的问题所在。
统计与分析
在美方调查组统计了将近200辆被丢弃的T-34/85,其中102辆毁于空袭,29辆被坦克击毁,13辆被火箭筒击毁,5辆被重炮击毁,另有1辆被地雷炸毁,5辆由于机械故障被丢弃,还有20辆被丢弃的原因不明。
美军的空袭是对付T-34/85的有效手段之一,在剔除了一些虚报的战果之后——有些飞行员会朝着已经被击毁或者丢弃的坦克开火,发现有60辆坦克毁于凝固汽油弹,17辆毁于火箭弹,至少7辆是被航炮击毁,其余的没有明显损伤,可能是坦克兵误以为坦克损坏而弃车的。
接着,美军把缴获的T-34/85运往后方的测试场,从各个角度进行了测试。
美国阿伯丁试验场上的T-34/85
性能测试
在二战期间,苏联方面为了表示合作抗德的诚意,曾把一辆T-34/76交给西方去测试。所以,美军在测试T-34/85时,也不免与T-34/76进行比较。
火力与防护
T-34/85与T-34/76的最大区别是换装了更大的炮塔和85毫米主炮。
美军测试得知,T-34/85的最大射程是约1900米,85毫米炮可在800码(730米)距离用穿甲弹击穿谢尔曼M4A3E8正面,对付二战末期的美制轻型坦克M24“查菲”(又译作霞飞)更是不在话下。
美式76.2毫米和90毫米炮在800码(730米)距离也能击穿T-34/85正面,也就是说,T-34/85能在常见交战距离上和M4A3E8相互摧毁,那么交战中的其它因素也显得非常重要。
不过和同时代的美国坦克相比,T-34/85还没有配备炮塔吊篮和炮管抽烟装置,显得有些落后了。炮塔只有水平方向有电动旋转装置,垂直方向依然要手动旋转。
坦克装甲达到了413-460布氏硬度,比美国坦克高100左右,这让美方有些吃惊,更高的硬度带来更好的防弹性能。不过正面首下装甲差一些。装甲是钢铁和铝铸造的,水平和美制的类似。轧制装甲的质量上乘,越厚的质量越好。自动焊接的质量很好,部分手动焊接的地方有裂缝。(可能和很多人的推测不同,苏联工厂在二战中就使用了流水线和自动化技术。)
美军绘制的T-34/85局部结构
布局与通讯
T-34/85坦克内部一些地方有铭牌以方便维护和检修,内部很多地方是轻型合金以及吊环螺栓,美方认为,因为这样的设计很好,即便是没有多少经验的坦克手都能按照指引检修和维护坦克。
当然,美军发现有些坦克上有旧零件,估计是苏联因为对“小兄弟”不太信任,所以采用了这种节约的做法。
T-34/85的炮塔内部增设了一部9-RS电台,行驶时的通讯距离是10-12千米,停车是10-20千米,车内通讯系统也不错。
发动机与底盘
美国弄到的缴获坦克虽然已经行驶了几百千米,但是发动机的磨损很小,零部件质量很好。美国人注意到有些同类部件应该是同批次的,且有完善的编号,据此可知工厂的生产管理水平很高。
柴油发动机的起火概率较低,附近装有两个手提式四氯化碳灭火器。
美国人对通风和空气过滤装置的评价不高,它通风能力不足,焊接质量一般,当然可能是因为苏联有很多地区在寒带有关。
T-34/85有油冷(机油散热),这一点比T-34/76强,而且,从1948年的型号开始,装甲了三篇额外的扇叶。
电动机的设计也优化了,有效减少了震动现象,控制装置也改为集中在一块面板上。电动机得到的评价也很高,没有损坏和燃烧的痕迹。
美国人还发现T-34/85在离合器增加了额外的弹簧,所以没有T-34/76离合器阻力越来越高的问题。但是变速箱中齿轮太多,原因可能是缺乏协调器。总的来说,金属零件的质量不错,不过润滑系统似乎有问题,美国人认为磨损较严重,这可能是T-34/85底盘最大的问题。
与T-34/76相比,油箱容量从120加仑(450升)上升至147加仑(560升)。油泵低于美国标准,但是评估的寿命是1000小时。
总的来说,美军注意到T-34/85比T-34/76有着显著的进步,85炮的型号显然性能好多了,它的压强只有0.7千克/平方厘米,这是当时的美国坦克设计师可望而不可及的。
军事素质
总的来说,美军认为T-34/85的综合性能和谢尔曼M4A3E8大致相当,为什么在第三世界国家的坦克部队遇到较强的西方阵营对手或者美军就频频失利?
为此,美军调查组详细询问了西方阵营的作战部队,在俘虏中甄别出坦克部队的,尤其是坦克部队的军官。
美制的谢尔曼M4A3E8、M26潘兴和M46巴顿,超级巴祖卡(89毫米)能击毁T-34/85,不过西方阵营的精锐部队利用地形,即便使用M24轻型坦克、M1巴祖卡、M18无后坐力炮也能从侧面毁伤T-34/85。
越南的T-34/85
根据俘虏的口供,凝固汽油弹是有效的攻击手段。如果坦克被直接命中,哪怕只是履带起火,车组都会弃车。汽油弹引起的大火最终会引燃弹药或者油箱,导致坦克损毁,坦克内配备的四氯化碳灭火器产生的蒸汽有毒,如果通风系统不能及时排风的话,会使人恶心呕吐甚至昏迷抽搐。但是在车外使用,则很少会产生这样的问题。因此,这还是反应出车组的素质不足。
大部分车组认为最多在1300米距离开火,通常只在600-1000米距离开火,这在无形中也抵消了T-34/85的射程优势,而且,车组的训练也不足,很多车组在参加战斗之前,只打过己方炮弹
俘虏分不清坦克炮射击、反坦克炮和火箭筒的攻击。根据他们的供述,有些车组在坦克被击中之后,不顾仍有遭到攻击的危险,立即弃车而逃,所以毫无悬念地继续产生伤亡。
被命中的T-34/85
另外,他们的T-34/85弹药配比也有很大问题,大部分是榴弹和破片杀伤弹,少数是穿甲弹。比如20发榴弹、30发破片杀伤弹和5发穿甲弹。坦克配有2000发机枪子弹和25发手雷,坦克兵更习惯用同轴机枪对付敌人步兵,其实,他们的榴弹和破片杀伤弹对付兵员和工事更加有效。
苏东阵营的的坦克部队比正牌苏军差远了,一般一次出动都在10辆以下,最常见的是2-3辆编队作战,这主要是因为训练和通讯问题。
他们进行编队协同的训练不够,技能不足,无法汇集成“铁拳”猛击对手。
虽然T-34/85的通讯设备不错,很多坦克兵根本没有数量掌握操纵技能,很多车组内部依靠手势和拍打对方身体来交流,各个坦克之间的交流也很少。
这些坦克兵在战事顺利时士气高涨,他们认为T-34/85的性能是压倒性的,所以经常脱离步兵作战,面对军事素质较高的对手后通常会受挫,然后士气一落千丈,溃退,弃车,从而输掉战斗。
T-34/85的电影剧照
这些原因可以很好地解释:有些亚洲,特别是中东地区的坦克兵在大规模战争中一遇到强敌就屡屡战败,不仅仅是使用苏制T-34/85坦克,就算是时至今日驾驶着美式M1A2和德国豹2主战坦克,依然会逃跑、弃车和出洋相。
读者从上述内容可以看出,美军并没有详尽地对T-34/85进行过分细致的研究,原因很简单,冷战刚开始之时,苏联已经开始研制和装备更先进的坦克,美军的研究重点是T-54/55系列以及之后的坦克。
关注 装甲参谋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