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赤剑天涯
“白天兵看兵,晚上数星星”写惯了武器的赤剑,突然想说说背后的小故事,毕竟武器数据是冰冷的枯燥的,战争胜负从来不是只看纸面数据的高低。性能一时爆表真不是永恒,毕竟长江后浪推前浪,前浪死在沙滩上。
武器背后那些平凡的,不为人知的,触动人心的小故事,展现出来的毅力,勇气,果敢,坚决才称得上经典,才称得上传奇,值得一代代人颂扬。
书接上文,在哪个北方大国动辄叫嚣战争的年代,我们在武器方面是有严重短板的,59/69系列仅仅和T-55水平相当,80系列和T-64.T-72距离就已经被拉开了一截,当年我军在研的战后第二代主战坦克80式(6对轮)总体水平也仅仅和日本的“74式”坦克相当,虽然中苏都有一款坦克叫80坦克,但是同叫80,性能却是天上和地下的差别。
为了对抗苏军的钢铁洪流,我们技术起点其实也不算低,奈何当时工业底子薄。那时包头617厂的技术人员紧跟世界主流坦克技术发展,其实也在70年代弄出了WZ-122型坦克,技术很有亮点和前瞻性,比如120毫米的滑膛炮,车载反坦克导弹,“三防”及“三液”系统。(液力传动、液压操纵和液气悬挂)
就拿其中的技术亮点来说,120炮是战后第三代主战坦克的标配,但是美国的不少M1坦克是直到91年地面突突突伊拉克的时候,才全面把105毫米坦克炮换成M1A1标准的120毫米炮。(我国1970年,比第三代主战坦克的鼻祖德国“豹2”还先看好120毫米炮,要知道豹2是1980年的产品,第一款大规模装备120炮的主战坦克)
122型坦克,重37.5吨,车长9.525米,车宽3.28米,车高2.25米,最大速度55公里每小时。可以看出122式坦克外形尺寸和重量和59/69差别不大,至于速度嘛,其实55公里在二代坦克里算中规中矩的,毕竟从速度上来说,得益于先进的发动机技术,美德一直是坦克速度的标杆,同时期的豹1式坦克最大速度也才65公里,到战后第三代豹2式坦克时也不过才72公里。
至于车载反坦克导弹,其实也是紧跟了时代步伐,只是由于当时我国工业底子实在太薄,无力跟进美苏的152毫米炮射导弹技术,所以只能采用简单的外载模式,大大影响了整体防护水平,并且降低了可靠性。其实当时主要是炮不行,加上实在是无力研制炮射导弹,所以只能在技术上采取妥协。
现在我们也牛气了。100毫米及105毫米炮也开发了炮射导弹了,又能打直升机又能反坦克,最大射程还超过坦克炮的2倍多(5公里),大大提升了我军老式坦克(新)轻型坦克及装甲车的打击能力。
要问122先进不?先进,很先进,技术指标很超前,120炮加上4枚反坦克导弹别说打当时的T-64,,早期T-72了,哪怕放如今打战后第三代主战坦克都可以,毕竟它搭载的导弹就是早期的红箭-8呀。
技术先进,但是没有投产,让我们无法看到它的大规模服役,难道是太贵了,毕竟质高价高是常态。
其实当年卡住这款先进坦克不能让它驰骋沙场力敌苏军装甲洪流的主要原因只有一个,工业底子薄导致各种故障很多,特别是早期的“三液”系统更是如此,难修,难保养是当时我军装备的常态。
那年月我军的主战装备,不论陆海空都是出了名的难伺候,有句玩笑话,那时开上1年的212吉普,直接会修汽车了。当时122型坦克还在坦克制造厂,有各种工程技术人员跟着的时候,就各种故障不断。哪怕勉强定型,各种维护维修工作也是要累死部队装甲兵的节奏呀。(拆,装,洗履带,负重轮,是多少看起来威风凛凛的坦克兵的噩梦,坦克大家伙,干的全是力气活)
沙场得意2小时,后面连运带拆加维修,估摸着得花4~5天时间。没有可靠的技术性能当时卡死我军太多太多的装备了,导致我军在99式坦克面世之前,处于青黄不接的状态。(时间多长?59式坦克,59年定型的,所以叫59,99式和80式也同理,整整30多年,我军手上没一款自己满意敢大量装备的主战坦克)
69,79式坦克本质上还是59式的改改改,好不容易造个80式,各型性能水平与外军落差又大,那时候苏军的T-72,T-80真打过来,我们只能用老式的59,69式坦克去顶头了。
当年我国不少产品经久耐用程度不高,仅仅解决了有无的问题,没有解决好坏的问题。赤剑记得小时候,随父亲转业到地方,来到陌生的城市第一印象就是满地废旧的老解放,密密麻麻的报废解放车停了10来辆。
这家伙赤剑最后一次坐这家伙,就是回外婆家,那时候乡下哪有什么面包车,公交车啥的,直接大解放当交通工具,一堆人或站或立在车尾厢,咚咚况况的到了村里。这是我这辈子唯一一次坐大解放后厢,也是最后一次见到圆鼻头的解放,90年代以后,全部换成平头的咯。
所以经久耐用,可靠性高,其实也是装备的一大追求。可靠性不高,看起来满编是150,其实能动弹,状态好且能执行任务的就20-30辆,其他不是有各种小毛病就是在修,或者等更换的配件。
当年中苏两军不只核武器差距巨大,常规武器同样差距巨大。能让由于69年边境冲突导致关系紧张的两国一直保持斗而不破的状态。全靠当年英勇不屈,革命斗志昂扬的一线指战员,全靠当年已经豁出生命,做好携带氢弹单程突击的战士。
逢敌必亮剑,有我无敌,哪怕手上的家伙不如人,宁可倒在冲锋,反突击的路上,也要为后人拼出个未来。(本文完)
PS:下期我们讲“三防”,三防背后的装备故事,及鲜为人知的工化队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