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布莱德利”M2A3步兵战车是M2/M3系列步兵战车的最新改进车型,被称为“数字化的‘布莱德利’战车”。
该型车战斗全重30.4t,乘员3人,载员7人。主要武器是1门25mm“大毒蛇”机关炮,另有2具“陶”式反坦克导弹发射器,火控系统有较大改进,具有对目标自动跟踪的能力。动力装置为441kw的柴油机,最大时速为61km/h,现已装备美国和沙特军队。该车还有。M6、M7等改进型。
结构特点
M2A3型主要是以数字化战场的作战需要进行改进的。该车以标准的军用1553B数据总线为核心,把全车各部分信息都以数字形式传输,并以微型计算机对各种信息加以处理,提高了战车的指挥通信能力。在M2A3步兵战车上,装上了和M1主战坦克相类似的车际通信系统,再通过单信道地空无线通信系统保密电台,便可以和M1主战坦克、"阿帕奇"武装直升机以及指挥部等实现数字化的信息交换。这样,使美军的空-地重点武器联成一个网,实现了统一指挥和通信,大大增强了整体的战斗力。
该车为焊接铝制车身,采用多层复合间隙装甲以提高防护能力。驾驶员位于车体前部左侧,其右为发动机,载员舱在车体右后部。双人电动炮塔装有25毫米链炮,右侧有一挺7.62毫米并列机枪,炮塔旋转360°,武器俯仰范围为-10°~+60°。炮塔左侧安装雷声公司双联“陶”式反坦克导弹发射架,最大射程3750米。竖起浮渡围帐时,M2“布莱德利”具备完全两栖能力(浮渡围帐折叠于车顶四周)。
技术特点[/b]
A3型是圆满实现数字化的平台,具有1553数据总线电子架构,包括借助指挥官独立观察设备实现的猎杀/击杀功能的全弹道火控包在内的改进型目标获取系统。光学设备方面的改进包括两套第二代前视红外仪和日间电视摄像机,借助于装在后部的班指挥员的显示器能在车辆后部为班内成员显示。这种特性显著地改进了全体下车人员和车载成员态势感知的实时性。
A3集成的战斗指挥与控制包合成了陆军数字指挥与组件的自动化消息、透明图和敌我图等功能,达到了陆军的全数字化部队目标。这种包括班长的消息和图形显示的相同的数字指挥与控制能力在沙漠风暴行动中装备了A2战车上。
A3的变种反映了战车家族的更新换代,如布雷德利M2/M3A0,A1,A2,沙漠风暴行动中的A2,步兵战车/骑兵战车,布雷德利火力支援组车和沙漠风暴行动中的M2A2式工程车。其它的布雷德利变种车辆,从指挥与控制系统到装甲医疗车辆等,都是基于与之相关的履带式M270多管发射系统的底盘。
日本89式步兵战车车体为铝合金焊接结构。双人炮塔前面装有1门自动机关炮和1挺并列机枪,两侧各安装1具反坦克导弹发射架和3具烟幕弹发射器。载员舱两侧各有3个球形射击孔。机关炮的射速为200发/分,导弹用激光制导。夜间观瞄仪器采用微光电视。发动机为水冷增压柴油机。行动装置采用扭杆式悬挂装置。炮塔采用夹层装甲,车体两侧装有5mm厚的侧裙板。车内配备三防装置。该车不具备浮渡能力。该车由日本三菱重工业公司、日本制钢所生产。动力装置行动装置包括每侧6个挂胶负重轮、扭杆式独立悬挂装置。主动轮在前,诱导轮在后,另外还有3个托带轮,这与第二代战车73式不同,各国近来研制的战车均采用此种方式;履带为双销、橡胶衬套式,在第1、第2、第5、第6负重轮处安装了减震器。
动力装置[/b]
位于车体前部左侧。研制89式步兵战车的目的是伴随90式坦克作战,所以其机动性比73式更加受重视,发动机的选用就是有力证明。89式战车装备日本三菱SY31WA水冷4冲程直列式6缸柴油发动机,带有中冷器和涡轮增压器,气缸工作容积量为16.96升,输出功率441千瓦/2000转/分。传动装置为带变矩器的变速箱,有4个前进挡和2个倒挡。只有该发动机没有继承日军装甲车辆采用风冷发动机的传统,是第一种真正采用水冷方式的履带式装甲车辆用发动机。由于水冷发动机的采用,发动机得以小型化,整体动力装置也能容易布置在车辆前方,才能为空间的有效利用带来便利。89式步兵战车的结构设计从此方面说是最为理想的,但是要打破传统观念使之得以实现,陆上自卫队和三菱公司的作用则是第一位的。
89式步兵战车战斗全重为26吨,单位功率达到了16.9千瓦/吨,超过了美国M2“布雷德利”步兵战车,从数据上来看,其速度达到70公里/时,也占有优势,实际能力基本属于同一水平。
武器系统[/b]
89式步兵战车的主要武器是瑞士厄利空公司生产的KDE35毫米机关炮,由瑞士直接提供技术、在日本按许可证自行生产。该炮与87式自行高炮及L90牵引式高射机关炮上使用的KDA35毫米机关炮属于同一系列,在降低重量的同时,射速也降低到200发/分,身管为90倍口径,重量51公斤,不仅可以对地面目标射击,还可对空射击,但是由于没有配备有效的瞄准装置,仅限于自卫作战。
89式装备的机关炮口径大于美国“布雷德利”步兵战车的25毫米机关炮和英国“武士”步兵战车的30毫米机关炮,虽然口径更大、火力更猛,但是不能进行点射,而且没有配备稳定机构,无法进行行进间射击。现在超过89式战车35毫米机关炮口径的车辆为数不少,比如装备40毫米机关炮的瑞典CV9040步兵战车和安装本国仿制瑞典40毫米机关炮的韩国K21步兵战车,俄罗斯BMP-3步兵战车更是同时装备了100毫米炮和30毫米机关炮。不过,总的来说,在同时代研制的西方步兵战车中,89式战车的火力可谓首屈一指。
35毫米机关炮可以使用的弹种包括燃烧榴弹、曳光弹、穿甲榴弹和脱壳弹4种,榴弹初速为1160米/秒,脱壳穿甲弹初速为1385米/秒;穿甲威力在使用脱壳传家弹时,在400米距离上为70毫米,在1000米距离上为40毫米。机关炮与坦克进行正面交战显然是极为困难的,但是如果与轻型装甲车辆作战,则可以处于优势地位。根据89式步兵战车的任务,该炮还可发射安装在炮塔左右两侧的79式反坦克导弹(重型马特),它由川崎重工业公司研制,不仅可攻击坦克,也可用于击毁登陆舰船,全长1.57米,直径0通5米,飞行速度为200米/秒。
导弹有效射程在4000米以上,制导方式为有线半自动瞄准线指令制导方式,缺点也是显而易见的―需要射手不间断地瞄准目标。79式反坦克导弹的使用,使89式步兵战车具备了反坦克能力。然而,这样的战斗对装甲防护力薄弱的89式步兵战车来说只能是自卫性的、应急的,绝不可能成为积极主动性的。
在机关炮的左侧安装了1挺74式7.62毫米并列机枪,由日本生产,广泛应用在日本自卫队的装甲车辆上,是在步兵便携式62式机枪的基础上改进而来的。该枪全长1.085米,重20.4公斤,最大射速为1000发/分。74式并列机枪在自卫队的口碑很不好,很多人对它的评价很差,都称它为劣质兵器,故障多、难以使用。虽然没有其他合适的机枪,但是装备这样的机枪也是一件令人不安的事情。
89式步兵战车的武器配置是由其相对较为特殊的运用思想决定的。当时,为了与严重威胁北海道的前苏联装甲部队配备的BMP-1和BMP-2步兵战车相对抗,89式步兵战车选择了旨在对抗BMP的武器系统。考虑到作战对象所采用的武器为73毫米低压炮(BMP-l)以及30毫米机关炮和反坦克导弹(BMP-2),89式步兵战车也许称得上是一种最佳车辆。该车实际是一种过分重视对付作战对象的车辆,不可否认的是,现在如果作为步兵战车使用,就有些差强人意了。
防护能力[/b]
89式步兵战车的防护能力处于较低水平。该车在研制时,世界步兵战车和装甲输送车的车体都趋于采用铝合金,如美国“布雷德利”、英国“武士”、意大利“标枪”等,只有89式采用了防弹钢板。当时有种看法认为铝合金在中弹时有燃烧的危险,因此为了避免此危险,89式选用了钢制装甲。
尽管铝合金的燃烧危险性属于杞人忧天的问题,但是该车能够置时代潮流于不顾,断然放弃水上机动性,通过采用钢制车体来确保防护性,从这个层面上来说,89式步兵战车是值得圈点的。然而,时过境迁,从海湾战争时起,也就是进入20世纪90年代以后,其他国家的步兵战车都掀起了加强防护力的高潮,“布雷德利”步兵战车采用了重型装甲,“武士”安装了“挑战者”主战坦克上采用的“乔巴姆”装甲,法国AMX-10P和意大利“标枪”步兵战车都增装了附加装甲,就连最初采用钢装甲的德国“黄鼠狼”步兵战车最终也增强了装甲,其重量也由最初的28.2吨增加到了33.5吨。西班牙和奥地利共同研制的ASCOD(即西班牙的“皮萨罗”、奥地利的“枪骑兵”)步兵战车安装了爆炸反应装甲。
在世界各国步兵战车不断加强装甲防护能力的情况下,日本89式步兵战车自服役以来从未增强过装甲,完全落后于同时代车辆。难道日本人自己不想增强防护水平么?显然不是的。实际上,日本陆上自卫队既不是不了解世界的发展趋势,也并非不想增强89式战车的防护力,他们一直认为该车的装备数量很少,如果加装不适宜批量生产的附加装甲会导致成本更高,就这样犹豫不决最终没能向财政省提出来,现在只能“放弃”对89式步兵战车装甲防护能力的增强计划。
基本性能[/b]
战斗全重:25t
乘员:3人
载员:6人
车长:6.7m
车宽:3.2m
车高:2.5m
主要武器:35mm机关炮
辅助武器:1挺7.62mm机枪、2具反坦克导弹发射架
发动机功率:441.18kW
最大速度:70km/h
装甲防护:铝合金、夹层装甲
德国“美洲狮”步兵战车,2005年10月12日报道克劳斯-玛菲?威格曼(KWM)公司和莱茵金属公司地面系统分公司的卡塞尔工厂正在为德国陆军研制第一辆“美洲狮”步兵战车演示样车,将于12月底下线,随后进入测试阶段,测试于2006年5月结束。随后还将生产5辆预生产型“美洲狮”步兵战车,于2006年底到2007年5月交付德国陆军,经费3.5亿欧元。另外根据军方需求,将于2007年开始全面生产“美洲狮”步兵战车,从2009年开始交付军方405辆,用以替代“黄鼠狼”1步兵战车。
重量:43吨
动力与重量比:19.5千瓦/吨
总体布置[/b]
“美洲狮”步兵战车车体是一种全新的设计,并非较旧系统的衍生型。莱茵金属公司负责底盘和车体模块化设计。车上乘员为3名 (车长、炮长和驾驶员),每名乘员都有自己的观察设备,“美洲狮”的态势感知能力优于现役车辆。后部的载员舱可载运8名全副武装的士兵,通过后部的电控跳板门上下车,载员舱内没有射击孔。
“美洲狮”步兵战车的布局采用传统的方式,驾驶员位于车辆的左前方,动力组件安装在右前方,车长和炮长并排坐在车辆的中部(车长在右,炮长在左)。采用模块化设计的车辆能够由A-400M运输机空运。车辆配有三防系统、空调、火灾探测与灭火抑爆系统,生产型“美洲狮”将装备战场敌友识别系统、指挥、控制与通信系统。此外还将配备功能强大的内置式测试设备。车辆每侧各有5个钢制的负重轮,安装在独立悬挂装置上。设计中不仅考虑了高度机动性,还注意了减少噪声和振动的问题。
车辆的抵御对象主要是反坦克火箭弹和反坦克地雷,用于在频繁发生的地区冲突中对付难以预料的威胁。
车内的布置充分应用了人机环境工程学技术,确保每位乘员具有充裕的独立空间,也为乘员之间的相互通话创造了条件。另外,乘员配备有周视潜望镜,提高了车辆的观察、监视能力。
设计装备[/b]
“美洲狮”步兵战车将至少服役30年,其设计具有延长装备时间的潜力。目前,德国已经开始研发对步兵战车的改进,包括战场内敌我识别、指挥控制、通讯和情报系统,以及德国未来士兵系统等方面。“美洲狮”有望成为新车族的基型车,可改装为抢救车、120毫米迫击炮系统和防空变型车等多种类型。未来,该车可能成为正在服役的“豹”2主战坦克的替代车型。
据悉,德国陆军首批将装备30辆“美洲狮”步兵战车,而根据计划,德陆军计划于2009年前装备1100辆该型步兵战车,在此之前它将完全替换上世纪70年代装备的“黄鼠狼”步兵战车。
“美洲狮”履带式步兵战斗车辆由位于德国卡塞尔的普洛捷克特系统和管理(PSM)联合公司负责建造,该计划由负责国防技术和采办的德联邦办公室于2002年9月授予。“美洲狮”计划也就是以前的“刺猬”(Igel)和Neuer Schuetzenpanzer(NsPz)。
“美洲狮”步兵战车布局遵循常规设计,前方左侧为驾驶舱,前方右侧为动力装置,中间是并排而坐的车长(右)和炮长(左)。车体中部安装遥控炮塔,配用新型"毛瑟"MK 30-2/ABM式30毫米双路供弹自动炮和MG4式5.56毫米同轴机枪。自动炮可发射两种30毫米弹药,分别为尾翼稳定脱壳穿甲弹和最新的空爆弹。空爆弹配用可编程引信,使弹药在目标上空爆炸,达到最佳的毁伤效果。
防护[/b]
该车拥有2种不同水平的防护。基本A级防护重31.45吨,可由A400M飞机空运。该装甲组件可360°抵御14.5毫米枪弹,以及空心装药战斗部炮弹的攻击,可至少抵御10千克重的爆炸成型弹丸战斗部地雷的攻击。而C级防护为该车最高防护级别,即在车侧和炮塔位置加装附加装甲。该型车重41吨,可抵御类似小炸弹攻顶武器的攻击。此时动力与重量比为19.5千瓦/吨。全部附加装甲组件都可实现快速安装。在机动性方面,要求新型“美洲狮”可协同“豹”2主战坦克作战。
一般采取3辆"美洲狮"用4架A-400M空运,其中3架运输机分别装运1辆A级防护的"美洲狮",剩下1架运输机负责运装3辆步兵战车的附加零件。
超强型防护"美洲狮"比C级防护的又增中2吨,战斗全重达43吨。
俄罗斯BMP-3步兵战车是俄罗斯第三代履带式步兵战车,80年代初开始研制,1986年投产,投产前,该车在各种实战条件下进行了大规模的野外试验,其性能较之俄罗斯BMP-2步兵战车第二代步兵战车又有了很大的提高。曾在俄军及俄罗斯驻民主德国的部队中装备,该车还参加过阿富汗战争。
火力和动力[/b]
武器系统[/b]
BMP-3步兵战车的战斗全重为18.7吨+2%,比BMP-1/2要重3~4吨,防护力上得到很大加强。乘员为2人,载员为7人。车全长7.14米,全宽3.23米,全高2.65米,和BMP-1/2相比,车体轮廓(尤其是车宽)得到增大,提高了乘坐舒适性。车内的乘员和载员的分布如右上图所示。乘/载员清一色地面向前方,有单独的座椅。炮塔中,车长在火炮的右侧,炮长在左侧。经常可以见到接受检阅的BMP-3步兵战车的照片,车长站在指挥塔上敬礼,给人以深刻的印象。由于动力-传动装置后置,炮塔的位置明显靠前。从总体上讲,BMP-3步兵战车最突出的特点是它的强大的火力系统:1门2A70型100毫米火炮、1门2A72型30毫米机关炮和3挺7.62毫米机枪,算得上是“超豪华”的武器系统。
2A70型100毫米低膛压线膛炮,在世界步兵战车之林中,可以说是“只此一家,别无分店”。这种火炮带自动装弹机和双向稳定器,可发射杀伤爆破弹和炮射导弹。火炮的俯仰角为-6~+60度,方向射界360度。火炮和炮塔采用电动操纵装置,必要时也可以手动操纵。发射的杀伤爆破弹重24.5千克,炮口初速250米/秒,但由于是底排弹,弹丸可以不断加速,最大有效射程4 000米。所发射的炮射导弹为9M117型,西方称之为AT-10反坦克导弹,为半自动激光驾束制导反坦克导弹,导弹的飞行速度可以达到375米/秒,有效射程为100~4 000米。导弹长度大于1米,需要由乘员人工装填。改进型的9M117M型炮射导弹可以穿透550毫米厚的均质钢装甲,命中率高达90%。9M117导弹的构造如右图所示。弹药基数为:杀伤爆破弹30发,其中的22发装在自动装弹机的弹舱内,旋转弹仓的结构和T-72的相似,上部装弹头,下部装发射药,分开布置;炮射导弹为8枚。1枚9M117炮射导弹的价格为2.5万美元。
机动性能[/b]
BMP-3在总体布置上的最大特点,是采用了动力-传动装置后置的布置方案。
动力-传动装置布置到车体前部,还是布置到车体后部,这里面大有名堂。世界上绝大多数的履带式步兵战车或装甲输送车,采用的全是动力-传动装置前置的布置方案,就连BMP-1/2也不例外。那么,BMP-3的设计师们为什么独出心裁来个后置的布置方案呢?虽然无法知道苏联的战车设计师们究竟是怎么想的,但是,大体上可以分析出其中的一些奥秘。
动力-传动装置前置,可以使载员室有完整而宽敞的空间,便于改装成各种变型车辆,能开较大的后门,便于载员上下车。但是,前置方案也有不少缺点,主要表现在:发动机和传动装置的高温、振动、强烈的噪声和刺鼻的油气味,对乘员有较大的影响;车体前端的装甲板开有各种检查窗等,不利于整车的防护和密封;较重的发动机和传动装置布置在车体前部,容易造成“头重脚轻”,前置方案的炮塔位置往往靠后,就是考虑整车纵向平衡的一种措施;动力-传动装置的整体拆装较困难,前甲板往往要大揭盖。在装甲输送车和步兵战车的总体设计中,往往把载员室的设计放到重要的位置。这样,采用动力-传动装置前置的方案就不足为奇了。
苏联的坦克设计师们很强调发扬正面火力,不仅炮塔部分有100毫米火炮、30毫米机关炮和1挺7.62毫米并列机枪,车体前部左右还各装1挺机枪,靠前置方案很难实现。再加上苏联的设计师们把消除前置方案的一些缺点放到重要地位,这样,选择后置方案也就不难理解了。
还有一种说法是,BMP-3步兵战车原来是与俄罗斯BMD-1伞兵战车成系列的,能空投,而BMD-1就是采用后置方案的。这一说法有一定道理。
BMP-3步兵战车的最主要的缺点是,动力-传动装置后置带来的载员上下车不便。解决的办法有两条。一条是采用高度较低的动力装置,发动机的高度只有650毫米,一般步兵战车是做不到的。另一条是两扇后门打开时,车体后部的顶舱盖也要打开,这样,载员就不用猫腰或爬着进出战车了。
BMP-3步兵战车的动力装置为UTD-29M型四冲程、10缸、水冷、非增压柴油机,V型夹角为144度,横置安装在车体后部,最大功率为500马力(367.5千瓦),比BMP-1和BMP-2动力装置的最大功率分别提高了40%和30%,最高转速为2 880转/分。气缸夹角增大,是为了降低整车高度,留出载员上下车的通道,这一点对于BMP-3非常重要。车体后部右侧有一个矩形进气口,同侧还有一个矩形排气口。浮渡时,为了防止水进入发动机,在发动机进气口处可竖起一个短的通气筒,入水前由驾驶员液压操纵升起。燃油箱布置在车体的前部,最大容量为690升。
传动装置采用液力机械式变速箱,有4个前进档和2个倒档,可实现静液无级转向和动力换档,比起BMP-1/2的固定轴式机械变速箱要先进得多,达到了美国M2步兵战车HMPT-500型静液机械式传动装置的先进水平。各档的最大速度为:1档14.4千米/小时,2档24.6千米/小时,3档42.1千米/小时,4档72千米/小时。侧减速器的传动比为5.45。
BMP-3上采用独立扭杆式悬挂装置,负重轮的动行程达320毫米。标准车底距地高为450毫米,但车底距地高在190~510毫米的范围内可调,这有点像液气悬挂装置。每侧有6个负重轮、3个托带轮,第一、第二、第六负重轮处装有液减振器,主动轮在前,诱导轮在后。每侧的履带板数量为88块。负重轮直径为500毫米。最大速度为70千米/小时,越野平均速度为45千米/小时,最大行程600千米,
防护与通信[/b]
防护性能[/b]
关于BMP-3的防护性能,外界报道的资料较少。根据俄方及外刊提供的资料,BMP-3的车体和炮塔为铝合金装甲全焊接结构,重要部位加装轧制钢板附加装甲或间隔装甲。前装甲相当于50毫米钢装甲的防护水平,可防300米以外的30毫米穿甲弹的攻击。其余部位可防轻武器和炮弹破片的攻击。车内有超压式三防系统、灭火抑爆系统、热烟幕系统,炮塔两侧有两组81毫米烟幕弹发射器。车体下部的推土铲,既可以工程作业,也可以起到辅助防护作用。车外涂四色迷彩,而阿联酋军队的BMP-3则往往涂沙漠迷彩。
通信[/b]
通信设备为R-173型超短波无线电台,由车长操纵,最大通信距离为20千米。车内还有陀螺-半罗盘导航设备,还可选装空调设备、热像仪等。不过,车内没有辅助动力装置,是一个不大不小的缺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