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好知 kuaihz

生存难!九成初创型私募规模不超 1 亿,六成已亏损

管理规模一路狂奔的私募行业,自 2017 年起,迎来逐步收紧的监管政策。

券商中国记者近日走访了深圳数家初创型私募发现,在市场行情不佳、监管又趋严的背景下,私募行业的进入门槛明显提升。

去年踏入行业的私募新兵,不但规模不见起色,业绩压力也倍增。数据显示,63% 新私募已经亏损,91.6% 的新私募规模不超 1 亿元。

令初创型私募更为担忧的是资金募集艰难。" 今年的目标就做好自营产品,度过寒冬先活下来再说。" 一家位于深圳南山区的初创私募告诉券商中国记者。

九成新私募规模不超 1 亿

私募行业快速增长,私募新兵也越来越多,但新兵的整体特征是规模小、难盈利,尤其是在今年的这种行情背景下。

参照私募排排网统计数据,2017 年期间成立并持续提供业绩数据的私募公司有 143 家,其中有 131 家的管理规模在 1 亿元以下、占比 91.6%;有 8 家在 1 亿元至 10 亿元之间、占比 5.6%;有 2 家在 10 亿元至 20 亿元之间。

不过,投身私募未必就意味着一帆风顺,大部分的新私募成立后即迎来亏损业绩。

据统计,在上述 143 家新成立的私募公司中,有 90 家私募的产品成立至今累计收益为负、已经呈现亏损,其中有 49 家的累计亏损超过 5%,有 31 家公司的累计亏损超 10%,有 13 家累计亏损超 15%,5 家公司累计亏损超 20%。

22 家公司获得 5% 以上收益,其中有 11 家公司盈利超 10%,有 6 家公司的盈利更是超过 20%。

今年的弱势行情,无疑是这一波私募新兵所要面临的共同难题。一名去年成立的私募公司合伙人跟券商中国记者感慨,选择成立私募的时点不佳, " 要是现在才开始建仓,在账面上和心态无疑会好很多。"

数据显示,2017 年新成立的私募公司中,有 10 家私募的今年年内亏损已经超过 10%,有 2 家私募的年内亏损超过 20%。

私募排排网研究员刘有华表示,从中基协公布的数据来看,截至 6 月底,最近一年新增私募基金管理人 4195 家。这 4195 家私募是成立一年左右的初创型私募,至于有多少能够生存下来,目前并没有数据,预计短时间内就被市场给淘汰的概率不大,需要一个过程。

" 他们面临的问题主要是投资管理方面,管理经验不足、风控、投资模型的不成熟等,这也是很大程度上决定是否能够生存下来的一个指标。要想生存下来,就必须依靠优秀的投资管理能力,做出优秀的业绩,才能脱颖而出。当然也会面临其他的问题,比如行业资源欠缺、公司初期运营成本较高等。" 刘有华表示。

产品发行量迭创新低

巧妇难为无米之炊,令初创型私募更为担忧的是资金募集艰难。

" 资管新规发布后,初创型私募的资金募集受到较大影响。资管新规消除了多层嵌套和通道业务,降杠杆、打破刚性兑付,对于初创型私募而言,由于其募资能力本身就比较弱,据传已经有部分券商开始暂停代销私募产品,在整个市场都缺钱的背景下,初创型私募就会显得更为艰难。" 刘有华表示。

据券商中国记者了解,目前大部分券商的私募产品代销都在正常开展,但不可否认的是,私募产品的发售难度明显加大。

私募排排网数据显示,2018 年上半年共发行 8318 只产品,私募发行数量相较去年同期的 10556 只,下降 21.2%。从月度发行数量来看,2018 年 1 月股市火爆带动私募月发行 2214 只产品创出年度最高,其后发行数量便一路走低,虽然 3 月迎来短暂微量回升,但到了 4 月发行量再度掉头向下,6 月更是只发行了 884 只产品创下今年以来最低发行量。

产品发行艰难,迫使不少初创私募开始收缩防线。" 今年的目标就做好自营产品,度过寒冬先活下来再说。" 一家位于深圳南山区的初创私募告诉券商中国记者。

此外,私募的运营成本也在不断提升。" 一年光运营成本就 300 万~400 万,没有 2 亿规模根本没法生存。" 中量投总经理冉德超说。

董江文告诉券商中国记者,他们为了筹划建立公司,已经花了数年时间,当前已发行了 3 个产品、管理规模超过 3 亿元,前期主要资金都是自有资金,目前仍在推进新产品的发行中,但现在的募资遇到两大问题:一个机构白名单的门槛过于绝对化、不认可投资经理的过往经历,一个是市场对量化投资的理解依然不足。

举例而言,董江文虽然是一名私募新兵,却也是一名量化投资老将,但由于投资经历主要来自券商行业,在争取进入一些机构白名单时会遇到一些障碍。

参照基金业协会备案信息,董江文曾任巴克莱资本分析员、贝尔交易量化交易平台高级交易经历,2007 年回国进入招商证券担任衍生投资部负责人。在招商证券待了将近 5 年后,董江文出走西南证券,成为西南证券量化投资部的组建人以及总经理,2016 年离开西南证券,筹备中量投。

中量投总经理冉德超也告诉券商中国记者,在他们路演的过程中,时常发现投资者不太理解量化投资,"A 股还是以单纯的多头择时策略为主,大家不太理解量化投资是什么,常常会提出过高的收益预期。"

甚至于,在一次营业部路演过程中,他们希望讲解量化模型,但投资者上来就问 " 茅台、五粮液还能不能买。" 让他们也感到哭笑不得。

注册地域受限,监管趋严

" 我们投身私募没有赶上好时点。" 前南方基金原基金经理刘治平说。

2017 年 3 月,刘治平与几位合伙人一起成立珠海南山领盛资产管理有限公司,正式进军私募行业,成为 " 公转私 " 的又一标志型人物。

治平毕业于美国佛罗里达州立大学计算物理学博士,曾先后担任香港巴克莱投资银行可转债交易总监、美国纽约贝尔斯登可转债对冲基金经理。他于 2008 年 6 月回国加入南方基金,任数量化投资部总监。在南方基金,刘治平一待就是 9 年,他的加入使得南方基金的数量化投资从无到有,规模也从 0 开始到他离开的时候已经到达 500 亿。

2017 年,已过天命年纪的刘治平,投身到私募行业。" 如果在南方基金再多待一年,我就可以拿到十年退休奖金了。" 刘治平半开玩笑地说。

去年 12 月初,刘治平所在的私募南山领盛在基金业协会完成备案登记。

" 我们本来想在深圳注册私募,然而去年深圳基本上已经停止私募备案了,最后只能改道政策较好的珠海注册,办公地点在深圳。但我们的合伙人又在北京,一些合同文件需要三地盖章,而需要的产品权限又比股票多头私募多,股票、期货、期权、算法交易系统等一系列工具的授权都要开通,流程就显得极为繁琐,来来回回要盖 100 个章。" 刘治平说。

与南山领盛相似的私募不在少数。前西南证券量化投资部组建人、总经理董江文创建的中量投资产管理有限公司的注册地也在珠海,不过他表示他们实际上没有注册地域限制,未来可以转回深圳或者上海。

" 深圳早就停止注册私募投资类公司,除非买私募壳。但是一些行业精英出来创业,是不会去走买壳那条路的。有风险不说,名声也不好听。" 另一家初创型私募基金经理告诉券商中国记者。

此外,对于量化私募而言,刘治平认为目前市场缺乏相应的做空工具。

随着资管新规的出台,理财产品将正式打破刚兑,以往利用信托穿透到房地产资产的产品风险将加剧,非标融资也将无法开展。刘治平表示,目前市场有 20 万亿的理财产品,如果没有相应的做空工具配套,这些资金将绝大部分又回到货币基金和债券基金。

治平表示,虽然私募起步阶段遇到一些困难,但大的方向上仍然看好中国的量化对冲基金行业的发展前景。当房地产行业度过高增长阶段后,资管行业将是资金下一个入口。同时,私募门槛提高,也会淘汰不少公司,对行业来说是好事。

来源:券商中国

本站资源来自互联网,仅供学习,如有侵权,请通知删除,敬请谅解!
搜索建议:六成  六成词条  初创  初创词条  私募  私募词条  亏损  亏损词条  生存  生存词条  
科技

 SWAROVSKI x Suga...

SWAROVSKI x Sugar 2 奢华版手机亮相 ,Sugar 和 SWAROVSKI 的合作由来已久,而今年在 Sugar 2 手机发布之后,潮牌同样与...(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