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世界汽车产业进入科技革命和创新发展的新时代,汽车产业与互联网、大数据、云计算、人工智能等新兴技术正在加速融合。对我国来说,这是实现汽车产业转型升级、由大变强的战略机遇期。
但同时,我国在发展过程中也不可避免地遇到一些问题。比如,产业链条尚不完善、关键零部件成本昂贵、各地充电基础设施配套落后等,特别是各地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不平衡不充分的问题日益凸显。
面对这些问题,厚积薄发的新能源汽车企业,该如何实现一鸣惊人 ?
在千船竞发的新能源大潮中,百舸争流的队伍里,长城汽车无疑有着与众不同的标签。经历了 28 年的风雨岁月,长城汽车一步步践行着品类主导的聚焦战略。面对每一次十字路口的选择,长城汽车始终都能坚持自己的转型智慧,成为汽车领域极具价值的研究案例。
带着雄心和抱负,长城汽车又一次做出了一个震惊行业的新举动,这一次,也许能为躁动不安的新能源汽车行业带来一些新鲜的东西。
在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中,再次确认将新能源汽车车辆购置税优惠政策再延长 3 年,尽显政策呵护的暖意。而在刚刚过去的 2017 年,中国新能源汽车销量达到 77.7 万辆,冠绝全球。可以说,对于所有新能源汽车企业来说,时下的中国是 " 最好的时代 "。
长城汽车关于合资的公告
7000 公里外的德国,一场与新能源汽车有关的重要签约活动刚刚结束。在中德两国政府官员共同见证下,长城汽车与宝马集团向行业放出了一枚重磅炸弹:双方将在中国江苏成立一家投资总额达 51 亿的新合资企业,生产 MINI 纯电动汽车,同时还规划了一个全新的新能源品牌,预计在 2021 年推出一款紧凑级纯电动 SUV。
纵观新能源汽车行业格局,诸多传统车企强势领跑,造车新势力更是不断涌入,哪一个不是满怀抱负和背景雄厚的高手 ? 而作为新能源汽车竞技场中的新鲜组合,即便有了长城与宝马的背书,这家企业能在新能源汽车之路上走多远 ? 对整个行业乃至中国新能源汽车格局又将产生何种效应 ?
对此,相信不少人仍心存疑惑。
为什么是他俩 ?
长城与宝马的绯闻传出已久,今日联姻终于落实。但很多人好奇的是,走在一起的为啥是长城与宝马 ?
1. 长城的优点
a. 良好业绩与口碑表现打下市场基础
2018 年上半年,长城汽车共销售新车 471515 辆,同比增长 2.34%。不错的销量带来较高的利润,长城汽车在 SUV 领域突出的业绩表现也为其带来了强大的市场基础。
长城汽车这几年的口碑和销量是有目共睹的,宝马跟长城合作新能源汽车,更有利于打开市场。
b. 品控排名自主第一
长城的品控能力在自主阵营首屈一指。早在 80 年代生产改装车时候,长城就非常注重产品品质。后来长城生产皮卡,随随便便跑几十万公里不用大修。再后来长城生产 SUV,一款哈弗 H6 可以打遍同行,畅销不衰,长期霸占 SUV 销冠,根本原因就是产品皮实耐用。
在某种程度上,长城在品质上的声誉甚至比一些合资都好,比如去年传出长城收购 Jeep,很多 Jeep 粉丝直言不讳 " 至少以后 Jeep 的质量有保证了 "。
宝马作为全球豪华品牌,对于品质有着苛刻要求,有长城做品控管理,宝马可以放心不少。
c. 长城对于供应链的控制能力
长城在创业之初就执行非常严苛的管理,对于商业贿赂执行零容忍,是目前汽车行业中反腐最坚决的一个。它的反腐效果极佳,不但使得企业管理高效透明,而且明显降低了成本,同时对于供应链的控制更为有效。
很多人认为,制造发动机和变速箱代表着企业的核心竞争力,其实从某种意义上说,对于供应链的控制甚至比研发发动机和变速箱更难,长城在供应链方面的控制力,是一种难以替代的竞争力。
d. 长城本身的战斗力
身为一家民营企业,在激烈市场竞争中成长的经历,让长城对于市场有着极强的洞察力和适应性。
在自主阵营中,长城率先启动了 SUV 市场,率先领导了自主品牌的高端化。长城的竞争能力和实力远远不是普通合资中方可以比拟,可以给未来的光束公司提供强大的保障。
尤其是考虑到合资公司进入的新能源市场,对于宝马同样也是一个陌生领域,宝马自己也没有经验和技术,和长城合作,正好可以实现强强联合,集中双方的优势,共同攻克市场的堡垒。
e. 专注技术,积极布局
在走过的 28 年间," 技术至上 " 一直被长城汽车置于很高的位置,把核心技术握在手里,产品才不会受制于人,产品才能获得技术上的 " 安全保障 "。
在新能源领域,长城在很早之前就开始了布局。在核心技术领域,如电机、电控、动力电池等都有所布局,投资超过了 10 亿元。目前,长城已经建成电芯、机理分析、PACK、BMS 试制试验室以及电池试制车间、试验中心、分析中心等 ; 动力电池生产基地也在紧张筹建之中。
此外,长城汽车在德国慕尼黑、韩国京畿道城南市和奥地利下奥地利州建立了新能源技术研发中心,利用国际一流人才资源与国内协同开发先行技术。
值得注意的是,长城几乎是目前主流车企中唯一没有合资过的自主品牌,这保证了它对于合资企业的重视会超过任何一家车企,可以全心全意投入到合资公司之中。
正是综合以上种种原因,使得宝马选择长城,其实除了长城之外,宝马也没有更好的选择。
2. 宝马的优势
当然,两家的合作并不是宝马一家决定的,长城之所以会与宝马合作,肯定也有自己的考量。
宝马是全世界知名的汽车和摩托车制造商之一,拥有百年造车历史,在新能源汽车领域布局很早,技术积累也非常深厚。
公开资料显示,早在 2011 年的时候,宝马就已经发布了旗下的新能源子品牌 i 系列。未来,他们还将推出更多的新能源车型,纯电动车型将成为宝马的主流产品,例如 X1 和 3 系,在 2022 年时都将推出纯电动版。
3. 贴合国家政策,顺应市场趋势
" 节能与新能源汽车 " 是我国重点发展的十大领域之一,旨在建设低碳节能、绿色环保的出行方式。长城汽车与宝马集团的合作是对国家新能源产业优化升级的有力响应。
目前 , 中国新能源汽车领域正在发生一场深刻变革,市场因素对新能源汽车发展的推动作用越来越大 , 新能源汽车市场逐步由政策驱动型向市场驱动型转变。
预计到 2027 年,在新购车用户中 ,00 后将占 7.2%,90 后占 41.8%,80 后占 35.4%。这几代人是在互联网环境中成长起来的,无网络不生活。因此,汽车必将向高级智能移动终端演变,新能源汽车势必将迎来高速发展。
可以肯定的是,不具备 " 新四化 " ( 电动化、网联化、智能化、共享化 ) 特征的汽车品牌便很有可能被淘汰。
长城与宝马的合作,正是基于商业化层面的思考,是市场驱动的合作。而最新成立的合资公司光束汽车,更是国家合资股比政策调整后的首个整车合资项目,是顺应国家更加开放、公平的产业环境而生的优质项目。
不过必须指出,今天宝马和长城的合资,和此前外强中弱的合资模式已经全然不同,它第一个开启了强强联合的时代,掀开了合资全新一页,我们期待它们能够成功。
双赢的选择
长城宝马签约
正如宝马集团董事长科鲁格所说,这是一个双赢的选择。
1. 应对双积分
眼下,双积分政策是悬在所有车企头上的一柄剑,长城与宝马都迫切需要解决方案。长城在油耗与新能源汽车积分上面临双重压力,而宝马虽没有油耗压力,在强制要求新能源积分比例后却需要扩大新能源汽车积分。
在积分问题上,双方的共识是这样的:今后新能源汽车企业积分是新能源企业收入的一部分,不管是生产哪一个品牌的产品,对合资公司而言,积分是一种收入资源,产生的资源按照双方的股比进行分配。每一个股东所享受的利益是根据股东占的股比进行分配,现在就是各占 50%。
2. 加快全球化进程
在规划中,新合资公司将面向全球市场提供产品和服务,而不仅仅是针对中国市场。这将加快双方的全球化进程,扩大各自在国际市场的影响力。
根据宝马集团新能源全球化战略,2025 年,宝马在全球电动车市场占有率要达到 15~25%。作为全球新能源汽车第一大市场,中国是宝马完成电动化目标的关键。
长城一直是我国汽车行业对外出口的桥头堡,自 1998 年首次出口以来,已走过了 20 年的发展历程,目前出口国家达到 120 多个。对长城而言,在国内市场增长缓慢的时候,海外市场的重要性更加凸显,被视为新的增长点。
长城与宝马的合作将会实现双方优势互补,长城对供应链体系的控制力将会提高宝马汽车的成本优势,进而扩大市场份额,而宝马的品牌号召力将帮助长城提升国际知名度。
3. 软硬实力增长
成立合资公司后,长城与宝马会在品牌建设、管理体系、生产制造和技术研发等方面的深度合作。
对于长城而言,这是一次难得的学习机会。与宝马在生产制造和技术研发上的合作,将会提高长城在新能源汽车研发生产的硬实力。作为豪华汽车百年老字号,宝马的丰富经验与独到心得可帮助长城进一步提升软实力,反哺长城旗下 WEY 的品牌建设与运营管理。
与长城的合作,对于宝马而言,是扩大中国新能源市场分析、实现新能源汽车全球化战略的关键步骤。这次合作,长城与宝马达成共赢。
4. 改变中国新能源汽车市场格局
6 月 13 日,工信部发布了《乘用车企业平均燃料消耗量与新能源汽车积分并行管理办法 ( 征求意见稿 ) 》,未来对企业的油耗积分和新能源积分将实行并行管理,汽车制造商除了需要降低燃油消耗来获取油耗正积分,还必须出售足够数量的新能源汽车才能获得相应的新能源积分。
按照规划," 双积分 " 政策要求生产或者进口量大于 5 万辆的乘用车企业,2018 年至 2020 年新能源汽车积分比例要求分别为 8%、10%、12%。
为应对这种形势,长城此前虽已入股主打低速电动车的御捷,并于今年 4 月份的北京车展上发布了自己独立的纯电动汽车品牌欧拉,但以长城目前在能源领域的技术实力和储备来看,显然还有很长一段路要走。而此次牵手宝马,则是长城汽车迅速占领新能源高地的捷径,甚至足以傲视群雄。
另一方面,宝马仅靠 i 系新能源车型在 " 双积分 " 政策考核面前也显得捉襟见肘。如果宝马能够通过与长城的合作,迅速推进 MINI 电动车的国产化,双方不仅将在中国这个最大的新能源汽车市场分下一块大蛋糕,而且也能够大大缓解宝马的 " 双积分 " 压力。
无论从哪方面看,宝马和长城的联姻,都是中国汽车产业开放合作的新型范例,也是全球范围内资源优化整合的趋势体现,无论是对宝马的新能源汽车全球战略,还是对长城的国际化战略都是强有力的补充,有利于融合彼此专长,重塑中国新能源汽车领域的格局,共同深耕更广泛的国际市场。
能为消费者带来什么 ?
长城汽车自动化车间
在长城与宝马的签约媒体座谈会中提到,合资公司将生产纯电动 MINI,同时还规划了一个全新的新能源品牌,将在 2021 年推出一款紧凑级纯电动 SUV。
对于消费者而言,这场合作的意义非凡。
且不管长城与宝马合作推出的新品牌会在未来的中型车市场推出更多纯电动产品,单看最早敲定的 MINI 国产化就已经足够有吸引力。
目前 MINI 进口中国市场的车型一共 7 款,价格在 20-40 万之间,作为一款小众定位的小型车,这个价格难免让许多年轻人望而却步,这个品牌的月销量仅在 2000 辆左右。所以,MINI 燃油版国产化的第一个利好就是价格进一步拉低,吸引更多喜欢 MINI 这个高端小众品牌的消费者。毕竟,MINI 在过去是一个销量可观的大众品牌。
对于长城和宝马来说,合资生产的重点更多的是 MINI 纯电动版。两者联姻,MINI 在中国拥有一颗电动的心,以后将冠上 " 光束汽车 " 的 LOGO。这对于消费者而言,最直接的好处就是以后买 MINI 纯电动车型更便宜了,国产的 MINI 也更能照顾国内消费者的需要。
更重要的目的是,两者要基于此建立一个全新品牌,因此这条生产线上率先推出的不是 MINI 纯电动版,而是一款续航 500 公里的紧凑型 SUV。而且宝马品牌还有不少价格适中的产品没有国产,大家不妨再期待一下,说不准未来还有更多车型会进入国内。
启示
哈弗技术中心
全球传统汽车向新能源汽车过渡和变革在加快,行业竞争环境、汽车产品形态、生产方式乃至整个产业格局、生态体系都正在发生着深刻的变化。
在政策和资金的催化下,新能源汽车成为当下最炙手可热的风口。根据估测,到 2030 年,我国新能源乘用车年销量将突破 1300 万辆 ; 新能源大中型客车将成为客车销售主力。2018-2030 年期间,新能源乘用车和新能源大中型客车带来的市场空间将达 13.9 万亿元。
为此,各路车企如同打了鸡血一般,都在加码新能源汽车的研发、生产和投放,不光有传统车企巨头的发力,还包括互联网巨头企业也都怀揣造车梦想,纷纷砸钱入场,意欲从中分一杯羹。
那么,厚积薄发的新能源汽车企业,该如何实现一鸣惊人 ?
此次长城与宝马的合作,也许能够给到几点启示。
1. 专注核心技术的研发
随着新能源汽车技术的逐渐成熟,核心技术知识产权在全球日益激烈的竞争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对比新能源汽车强国,我国新能源汽车产业专利后发劣势依然显现,急需甄别、补齐产业专利短板,夯实汽车强国建设的专利根基。
比如,我国专利申请存在 " 大而不强,多而不优 " 等问题,专利申请质量不高,核心专利持有率低,国内核心专利申请大部分被国外企业所掌握 ; 国内企业专利申请较为零散,尚未形成技术布局优势,未来存在专利壁垒和侵权风险的可能性较高。
2. 车市最终要靠产品说话
事实上,跟企业的发展道理一样,今天大家说自己是 " 造车新势力 ",明天可能说自己是 " 百年老店 ",但这并不是造车的关键,在真实的战场上,新势力到底如何,最终还是要落到产品说话。
车企对汽车的理解是需要靠时间积淀的。从设计开始,对产品的理解、对用户的理解、对整个趋势的把握等,实际上都是要求车企一定要有时间的积淀。造车是团队作业,是一个不断追求做得更好的过程,必须要靠积累。当然,从行业角度来讲,不断有新的力量进入进来,对良性竞争氛围的营造是有利的。
谁能够彻底反思改革,谁能刮骨疗毒脱胎换骨,谁就能赢得用户和舆论的承认,而谁忽视基本商业伦理,谁忽视内容伦理,谁就可能最终被用户抛弃。
由此看来,传统车企的新能源汽车市场要想寻求长远可持续的发展,还有很多问题需要着手解决,这些都需要依靠技术的不断创新加以应对和克服,才能实现一系列宏伟目标以及兑现新能源汽车发展兼顾产业进步和生态环保的双重重任。
来源:ZAKE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