呷哺呷哺公布了 2018 年财报。去年它的营业收入 47.34 亿元,同比增加 29.2%。收入增长主要得益于门店的扩张,去年呷哺呷哺增开了 168 家门店,湊湊新开了 27 家店。同时,呷哺呷哺一共关闭 27 家餐厅,进行业务调整。
呷哺呷哺品牌的同店销售增长为 2.3%。分区域来看," 老店 " 表现最好的区域是河北。但是在东北,它的同店销售额下降了 4.1%;其他地区(包括江苏、山东、河南、陕西、安徽、湖南、湖北和内蒙)同店销售额下降了 6.9%。呷哺呷哺才刚刚进入华南市场。
中高端品牌湊湊收入为 5.5 亿元,经营利润为 6480 万元,扭亏为盈。它未公布湊湊详细的运营数据(如同店销售额变化或翻台率等)。2017 年湊湊经营利润为 -2440 万元人民币。目前湊湊有 48 家餐厅,2019 年还将加快扩张开店的步伐。湊湊 CEO 张振纬此前在接受《好奇心日报(www.qdaily.com)》采访时表示湊湊最终将独立于呷哺呷哺上市,还没有具体时间安排。
去年,呷哺呷哺把湊湊店内的奶茶搬了出来开设了单独两家茶饮店——茶米茶,分别选址北京环宇荟及上海五角场的合生国际广场。除了饮料,茶米茶还出售盐酥鸡、可乐饼等小食,以及台式牛肉面。
20 元左右一杯的奶茶也在逐渐进入呷哺呷哺门店。可能是因为推出这些相对高价产品的缘故,呷哺呷哺去年的人均消费从 48.4 元上升到 53.3 元。
呷哺呷哺将一些门店翻修改造,升级成 "2.0 版本 ":室内设计上和湊湊更接近,菜品选择也在变多,餐具也在 " 升级 "。通过推出奶茶等更高价的产品,它可能打算提高坪效和利润率。不过从去年的财报来看,这样的 " 升级 " 也有代价:呷哺呷哺品牌的翻台率跟 2017 年比有所降低:从 3.3 次 / 天下降到 2.8 次 / 天。
呷哺的外卖业务从 2017 年的 1270 万元人民币收入增长到 1620 万元收入。呷煮呷烫从 2017 年的 5 个城市覆盖到了全国 75 个城市。火锅外卖一直不太好做,海底捞或呷哺呷哺的外卖业务给他们的业务贡献都不到 2%。呷哺呷哺或海底捞都在发展麻辣烫或者冒菜。海底捞前不久已全资拥有了 U 鼎冒菜品牌。
呷哺呷哺的税前利润为 6.09 亿元,同比增加 12.3%。净利润为 4.75 亿元,同比增长 10%。虽然收入增长大胆成本也增加了近 30%,各类成本中,人员成本上升较大,因为呷哺呷哺在开店扩张,使得员工人数从 2.12 万人增加到了 2.62 万人。
和海底捞相比,呷哺呷哺规模更小,但二者利润率相当:海底捞利润率为 9.7%,呷哺呷哺为 10% 左右。不过,从翻台率(5 vs 2.8)和同店销售(6.2% vs 2.3%)额变动情况来看,呷哺呷哺不如海底捞有势头。
除了增开湊湊门店,继续升级呷哺呷哺之外,今年它将推出呷哺呷哺的酱料产品。财报中还提到呷哺呷哺计划取消供应链的中间方,从供应商处或者集团配送中心直接送到餐厅。
来源:好奇心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