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进一步加强与公众的沟通、对话,滴滴 " 有问必答 "22 日上线试运营。该问答平台将针对公众普遍关注的问题进行公开答复。第一期聚焦平台网约车抽成,由滴滴网约车执行总裁陈熙实名回应。
对于业界流传的滴滴抽成高达 25%,滴滴回应 2018 年 Q4 平均抽成为 19%,费率高于 25% 的订单和低于 15% 的订单各占 20%。其中费率较高的订单虽然占比不高,但比较容易被传播,使大家形成了一个印象,以为平台每单 ( 或者平均 ) 费率都是 25%。
滴滴还表示,目前现实中,亏损仍是整个网约车行业的普遍现象。其实2018 年第 4 季度,滴滴网约车业务运营支出和花销约占总流水 ( 乘客实际支付车费总额 ) 的 21%,其中返给司机的奖励约占 7%、业务运营相应经营成本约占 10%、纳税、在线支付手续费等刚性成本约占 4%。
以下是滴滴第一期 " 有问必答 " 的提问和回答原文:
提问:滴滴的 " 抽成 " 到底是多少?有人说高达 25%,是真的吗?每单的 " 抽成 " 都一样吗?为什么抽成后却依然亏损?这些钱都去哪了?
陈熙:作为 " 有问必答 " 上线的第一个话题,我试着来回答一下。这对我和团队来说也是个反思的过程,我们肯定还有很多地方做得不好,希望关心这个问题的朋友们能在评论区和我们共同探讨。
在滴滴平台上,受不同城市、订单距离长短、时间长短、拼车与否等因素影响,每笔订单会收取不同比例的平台服务费 ( 即大家俗称的抽成 ) 。比如 2018 年第 4 季度,滴滴国内收取的平均平台服务费率约为乘客实际支付车费的 19%。其中乘客支付的远程调度费、动态调价、感谢红包等几类费用是全额给到司机的,平台不收费。
平台服务费率有高有低,并不是每个订单都统一收 19%。滴滴平台上费率高于 25% 的订单和低于 15% 的订单各占 20%。其中费率较高的订单虽然占比不高,但比较容易被传播,使大家形成了一个印象,以为平台每单 ( 或者平均 ) 费率都是 25%。
这种印象也和我们的司机账单显示不够清晰有关。这个问题我们正在抓紧改善。
乘客付钱打车,司机赚钱养家,滴滴收取服务费用于维持平台的运营。2018 年第 4 季度,滴滴网约车业务运营支出和花销约占总流水 ( 乘客实际支付车费总额 ) 的 21%,分布如下:
1. 返给司机的奖励约占 7%
为了让司机在出行高峰的时段、需求旺盛的区域多接送乘客,需要用补贴激励司机多劳多得、优劳优得,类似出勤与服务奖金。如果没有平台服务费来支持奖励发放,就比较像大锅饭,那高峰期和人群密集区就更难打到车了。
2. 业务运营相应经营成本约占 10%
包括技术研发、安全保障、客服、人力、线下运营等成本。我们力争在未来大幅下降经营成本和费用率水平,坚持在低毛利水平下持续运营,同时确保在安全和体验上的投入。
3. 纳税、在线支付手续费等刚性成本约占 4%
其中大多数是纳税。
也就是说,各类成本费用的总和 ( 21% ) 超过实际收取的服务费 ( 19% ) ,其间的差额 ( 2% ) 由滴滴网约车业务来承担,这部分就属于亏损,滴滴需要从之前融资获得的资金中拿出一部分来弥补。作为一家企业,这种状态无法长期持续,否则总有一天会因为资金消耗完而不能继续正常运营。我们只有做到商业上可持续的运营,才能长远地、更好地服务用户和司机。但目前现实中,亏损仍是整个网约车行业的普遍现象。
平均 19% 的服务费率 ( 如果减掉返还给司机的 7%,实际费率只有 12% ) 且持续亏损,部分也是受我们自身经营能力限制。目前滴滴离 " 精益创业 " 还有相当的距离,在网约车之外,也有一些新业务正处于投入期,这也会加大集团整体的亏损压力。
为了在进一步优化费率的同时提供更好的服务,从去年底开始,我们着手提高经营效率,对面向未来的各个业务进行更严格的聚焦和更科学的成本管控。今年年初,滴滴也进行了比较大规模的组织升级,优化 2000 个工作岗位,并大力缩减运营支出,力争稳步实现商业上可持续的发展。
整体来说,我们作为一家年轻的企业,网约车作为一个年轻的行业,还需要持续提高管理能力和运营效率,去探索乘客、司机、平台互利共赢的更高效的业务模式。这方面我们正在积极地进行尝试,进一步优化费率,也会向广大用户、司机师傅以及公众继续征求意见和建议。
来源:驱动之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