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31日,怪兽题材影片《哥斯拉2:怪兽之王》(以下简称《哥斯拉2》)正式登上大银幕。作为哥斯拉系列第35部电影,以及传奇影业和华纳影业制作的第三部哥斯拉电影,它在上映之初就备受期待。
据灯塔专业版数据,《哥斯拉2》的预售票房已经超过了5313万元。想看人数已经达到了58万。影片排片占比甚至一度达到了53.3%。上映首日,《哥斯拉2》排片占比超过53%,票房占比超过77%,票房突破2亿元。按照这个趋势,怪兽电影马上又要在影院和社交平台上展现出它势不可挡的战斗能力。
其实,自上世纪30年代开始,怪兽电影就已稍显雏形,诞生出了家喻户晓的《金刚》(1933版)、《哥斯拉1954》。不过那时,这类影片多被观众归属到惊悚、冒险一类题材之中。直到1975年《大白鲨》的出现,怪兽电影取得质的飞跃,逐渐迎来了它的黄金期。发展至今,怪兽题材电影结合一系列衍生品经营思路,在世界范围内已经形成一套成熟的商业运作体系。它是日本、好莱坞娱乐产业当中举足轻重的电影类型之一。
近年,传奇影业与华纳影业联手打造的“怪兽电影宇宙”,隐有与漫威超级英雄宇宙分庭抗礼之势。那么,这个在海外享有盛誉的题材类型,在中国的发展如何?处在哪个阶段?国产怪兽电影目前面临的主要问题又是什么?我们又应当发展出怎样的怪兽电影呢?
首先明确,结合IMDb给出的说法与大众认知、印象,本文探讨的怪兽电影,是以怪兽为影片主角,人、怪对抗为主题的,带有灾难、惊悚、冒险等元素的科幻电影。影片中的怪兽包括但不限于巨型兽、未知生物,既有凭空想象的(如哥斯拉、异形),也有以动物为原型发展出来的(如金刚、巨鳄、巨鲨)。特别需要注意的是,我们可以认为它是狭义的怪兽电影。在中国经常出现的奇幻、神话类的题材并不包括在内。
目前国产怪兽电影分为两大类,国产怪兽电影和与海外公司达成的中外合拍片。
首先我们先来看下国产怪兽电影。按照上文描述的定义,壹娱观察整理出了国产怪兽电影的部分作品表。
2012年,国产怪兽电影《百万巨鳄》走进院线,被认为是中国首部特效惊悚怪兽电影。不过,该影片由于特效技术不成熟,既无好莱坞怪兽电影的剧情样式,又没有广泛的中国群众基础和国民情绪,公映效果并不理想。该片豆瓣评分只有4.9,带着1285万的票房淡出了大众视线。
随后2014年,《3D食人虫》上映。这部影片虽然以3D效果、食人虫为“卖点”进行宣传,却同样因粗糙的视觉特效和简单直白的剧情故事,遭受到和《百万巨鳄》相似的待遇,以2000万元左右的票房收场。
2016年,一部号称是全由中国投资、中国导演带领好莱坞团队拍摄出来的《蒸发太平洋》(也有报道称其为中外合拍片)面市。该片仍然因相同原因,以3500万左右的国内票房成绩结束了院线之旅。2017年的《异兽来袭》,也只收获1000万左右的票房,并未掀起声浪。
通过图表,我们也可以直观地发现,国产怪兽电影起步晚,又因资金缺乏、技术不成熟、故事单调而饱受诟病。数量稀少,口碑评分普遍较低,票房成绩也很惨淡。国产怪兽电影至今没有一部代表作。
从业十年的电影发行人范大冰对壹娱观察直言:“截至目前,没有一部真正意义上的国产(怪兽)电影,就我所了解没有专门制作怪兽电影的中国电影公司”。
2010年以后,中国与海外合作推出了3部怪兽题材的合拍片。2014年中英合拍的《史前怪兽》获得了3480万的国内票房,2018年中美澳合拍的《谜巢》获得4950万元国内票房,而同年中美合拍的《巨齿鲨》则丰收10.52亿元票房。除了《巨齿鲨》票房成绩亮眼外,另两部电影的成绩惨淡,口碑也不尽如人意。
一系列表现,最终也让院线和资本方在现阶段对怪兽电影信心不高,因此在一段时期内,中国的怪兽电影很少出现在院线。这也让此类影片的发展举步维艰。
不过院线之外,2018年,一部怪兽题材网络电影《大蛇》在优酷视频独播,引起了业内的瞩目。截至发稿,《大蛇》已经累计获得1.1亿次播放量。公开资料显示,其700万的投资成本可以得到5000万的分账,这相当于院线1.3亿元的票房成绩。这样的成绩已经打败了大部分登上院线的国产怪兽影片。
《大蛇》剧照
虽然《大蛇》的豆瓣评分停留在3.3,但其在网络平台上表现出不俗的分账成绩,收获了正面视觉特效评价,给不少依然坚持在怪兽电影领域的创作者们带来了一些新的思路。
范大冰向壹娱观察介绍,受《大蛇》影响,2019年下半年,将有近百部和怪兽题材相关的网络电影在视频平台上播出。华漫英雄的CEO李能就对壹娱观察透露,他们的公司正在着手一部与平台合作的怪兽题材网剧。华漫公司业务范围覆盖后期特效制作、实物模型制作,也曾参与到《蒸发太平洋》的后期落地宣发工作之中。
由此看来,怪兽电影在院线总体失利的背景下,似乎在网络平台上可以寻见生机。
中国“本土化”的失利:成本问题、抄袭舶来品和缺失中国怪兽
在院线方面屡次失利的国产怪兽电影,至今没有一部票房成功的代表作。这让投资人对此类电影逐渐失去了信心。国产怪兽电影在院线收获不到利润,只能转变思路,在网络平台的夹缝中求生存。这似乎也是目前中国怪兽电影内容市场上的“唯一”出路。
怪兽题材电影在中国出现了与网络平台相契合的状况,主要是因为成本问题。受题材影响,怪兽题材电影需要大量的后期特效支撑。除此之外,与奇幻类影片不同的是,怪兽题材还需要大量实体特效的支持。这对于院线级别的电影而言,资金成本的要求是巨大的。
范大冰介绍,尽管网络平台方(如“优爱腾”)把怪兽电影项目纳入了各自的扶持计划,让每一部怪兽电影的成本最高达到3000万元,但这样的投资预算对于真正意义上的怪兽电影来说,依旧是杯水车薪,也许在网络上播映效果可以,但如果目标放在院线大银幕上,还会是捉襟见肘襟;而得不到资金的投入,怪兽电影的质量就难以得到保障。这种中小成本影片,院线是不会给予可观的排片占比的。
在谈到为什么资本不愿意给予怪兽题材内容更多机会时,范大冰对壹娱观察直言,投资人现在很难有信心去砸这种类型片子。首先,前几年的中国市场,大制作影片需要国民IP和流量明星作为支撑,此两者已经占用了足够多的成本。在这种情况下,需要大量资金投入到视觉特效的怪兽电影并不被看好。
这样的情况在近些年出现了转变——受类型电影《战狼2》和《流浪地球》成功的影响,国产电影逐渐从“大IP+头部明星”的标配公式,转变为“题材类型引领IP和明星”的模式。这也给怪兽电影下一步的发展创造了新的机会。
不过,我们还面临着更大的问题:中国的“怪兽题材”在本土化方面做的并不好。
“中国获得成功的类型化影片,喜剧的《泰囧》、动作个人英雄的《战狼》系列、科幻的《流浪地球》,他们在本土化上面都有所突破。怪兽题材电影要想做成功,你不能光处在模仿阶段,你要去尝试本土化的创新。”范大冰说到。
即使是去年热播的《大蛇》,同样被吐槽抄袭北美经典怪兽影片《狂蟒迷灾》。此外,影片还是偏于奇幻类型,并不属于我们前文提到的狭义上的“硬核”怪兽电影。
而接下来,这些即将播出的“上百部怪兽网络电影”,在范大冰看来也都不算是真正意义上的怪兽电影,更像是北美的B级片:“这些项目都是一些小体量的,打着怪兽题材擦边球的网大,所以质量上,在我看来90%都不会太好。”
谈到怪兽电影如何做本土化的问题时,范大冰用了韩国怪兽电影《汉江怪物》举例。该影片中的怪物是受到美国军方遗留下来的核废料影响而出现变异。这在韩国历史上是有事件原型和压抑的国民情绪的。有了这种国民情绪,韩国观众对影片故事会产生强烈的情感共鸣。
“中国就要寻找出这样的本土化处理,让中国观众产生国民情绪,而不是从北美日本随便模仿抄袭一个和我们毫不相关的巨型怪兽。”
《汉江怪物》剧照
其实,中国同样具备自己在怪兽题材上的优势,比如古籍《山海经》中的各种怪兽记载。神农架野人、喜马拉雅雪人、天池巨怪,这些“怪兽题材”在中国是拥有广泛的群众基础和国民情绪的。如何运用这些题材,打造中国的怪兽,打造那些“出现在中国观众身边的怪兽”,是目前国产怪兽电影最重要的任务。
华漫英雄也希望从中国传统文化中取材,对那些“旧”的妖魔鬼怪进行二次创作,制作出符合现代人审美品位的产品,围绕这些IP做一些落地项目。李能透露,目前他们正在开发二郎神、黑白无常等IP模型,以及与视频平台合作一个关于变异大黄蜂的项目。对于华漫英雄来说,他们的优势在于机甲类设计。
华漫英雄作品
对于中国未来的怪兽电影,不少创作者还是持积极态度的。在范大冰看来,现在的中国电影市场对怪兽电影已经有了充分的群众基础,关于特技特效的技术人才也有足够的储备和值得信赖的专业水平。需要的,是一位能够将怪兽电影做到中国本土化创新的人才,和高额资金的投入。这样就可以打造出一部如《流浪地球》一样的具有里程碑意义的怪兽电影。
那么,我们又应该如何打造出本土化的国产怪兽电影?或者,换一个角度思考,我们是否需要打造狭义上的硬核“怪兽电影”?
其实,在狭义的怪兽电影创作之外,创作者们也在尝试更符合本土题材、更满足中国观众观影需求的广义上的怪兽电影。因为中国拥有独特的东方神话体系与驳杂广阔的民间传说,这其中孕育了大量特色鲜明的神怪形象,而它们在中国就具有普遍的国民辨识度和国民情绪。
这种打着怪兽题材擦边球的类型片,在中国有一个独特的称谓——奇幻电影。该类型影片将怪兽元素与中国神话、古典文化、国民IP相结合,在头部流量明星的带领下,融入喜剧、探案、合家欢等元素,形成了一个独特的中国电影类型。
在狭义国产怪兽电影院线纷纷扑街之时,广义上的怪兽电影,却在每年的贺岁档、暑期档中叱咤风云,席卷着档期票房。
通过壹娱观察整理的“近五年广义上的主要国产怪兽电影”统计表,我们可以发现,这些借由怪兽元素与国民IP进行结合,通过头部流量明星带动再融合喜剧、冒险等元素的类型电影,大多取得不俗的票房成绩。
图表中,每一部影片票房均超过5亿元,而超过10亿元票房的电影更是达到了6部。《捉妖记》系列更是收获了逾20亿元票房。它们的题材更加丰富多元——喜剧、惊悚、悬疑、动作、历史,可以吸引更多观众的目光。而且,头部IP和高额资金可以吸引来国内顶级导演参与创作。未来更有《749局》《封神三部曲》等头部大制作影片项目。
《捉妖记》剧照
这一类型虽然容易被市场接受,但并不被大多数业内人士认可。首先,这些怪兽在电影中担任的并不是主要角色,只是起到了一个噱头、辅助的作用。影片中的怪兽,大多数没有科学依据做支撑,仅是依靠神话传说的无厘头想象。
其次,其蕴含的意义也不尽相同。狭义上的怪兽电影,属于科幻电影,往往折射出人类面对浩瀚神秘宇宙的恐惧和对工业时代下科技发展的反思。而中国广义上的怪兽电影,更多只是浅层次的消遣娱乐,是对于惊悚、冒险、奇幻题材的一种丰富和衍生。
那么,中国到底需要怎样的怪兽电影?“硬核”怪兽电影是否才是以后行业主攻的方向?
一边是狭义怪兽电影在院线市场举步维艰,不得不在网络平台求生存。
另一边则是广义上的怪兽电影虽不被承认,但却在近5年中蓬勃发展,不管是口碑亦或是票房都取得了十分耀眼的成绩,这类电影也逐渐成为中国一种独特的类型电影。
诚然,狭义上的怪兽电影,作为一种在全世界范围内具有辨识度的电影类型,是我们必须加以关注、学习并为之持续努力的方向。或许未来会如范大冰所畅想的那样,出现一个可以真正将怪兽电影做到本土化的创作者,去打造出一部像《流浪地球》那样拥有里程碑意义的电影。
但在现阶段的国产电影内容创作大环境下,在国产怪兽电影的创作领域中,我们能否暂且不去苛求规则定义,而是通过不断的尝试,寻找国产怪兽电影的多元化发展方向,进而收获属于中国自己的怪兽电影之路呢?《哥斯拉2》于5月31日中美同步上映,在中国影迷尽情享受视觉特效之余,背后的行业问题值得我们去思考。
【来源:壹娱观察 作者:宜佳、杜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