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句话出自于德国著名哲学家尼采,他是著名哲学家和诗人,也被人认为是疯子和孤独者,他提出上帝已死,解构了此前一切的理性论断和权威观念。
尼采提出“在人群中,我感到比我自己独处还要孤独”,这与他的生命历程息息相关,他一生遭受误解与漠视、辱骂与冷漠、排斥与摒弃,始终被时代和世人驱赶仇视。他在独处的哲学徜徉时充满生机和丰富,却在乏味的人际生活中体会孤独,这体现了一个哲学家的本质,区别弱者的孤独和强者的孤独。
孤独一词常包含有“独自、孤单”等内涵,人是社会动物,需要与他人之间存在交流和互动,失去人群环境的人往往会产生孤独的感觉。但这种依靠人群来生活的人被尼采视为弱者,他认为弱者的孤独就体现在自己独处,越是一个人的时候,弱者越感到孤独,他必须寻求人群和他人的安慰,由人群提供给他赖以生存的环境、氛围和安全感。
但是哲学家的孤独则不同,那是强者的孤独。一位哲学家在独处时可以把所有的人群、社会、时代抛在脑后,在独处中获得无限的知识、智慧、丰富、快乐。就像独处的孩童一样,不必依赖人群,自己就可以创造一个完美的世界,在这个世界里作为国王,自得其乐。
因此,尼采宁愿在独处中成长,也不愿意变得成熟,因为越成熟就离人群越近,而成熟意味着不过是个性磨去了棱角,变得世故而圆滑了。人群中找不到个性,只有大众的圆滑和世故。因此孩童般的尼采宁愿独处,他在人群中会感到与他人格格不入,体会到更多的孤独。
尼采对于人生和世界有真正独特的感受,他虽然渴望被理解,但是不愿意进入世俗的人群,于是他感到孤独,而最孤独的心灵往往蕴藏着最强烈的情感。哲学家选择孤独的生活,背后是一颗寻求感知的心灵;人群选择无聊的生活,背后是一颗空虚寻求消遣的心灵。因此,在尼采看来,哲学家的孤独是喜剧的,人群的无聊是悲剧。然而,世人十分可悲地混淆二者,认为无聊便是孤独,而尼采认为,只有哲学家充满激情的心灵,才配得上称为“孤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