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冠肺炎疫情发生以来,企业生产经营普遍受到冲击。
中国企业改革与发展研究会 28 日发布的报告显示,个体工商户、民营企业受影响最为严重。疫情蔓延引发的订单下降、物流受阻、复工复产困难、合同履行困难等都对企业产生了严重冲击,市场主体平均预期 2020 年上半年销售收入及经营利润同比分别下降 25.5% 和 24.9%。
总体来看,接受调研的企业对政府支持企业的举措了解明显不足,在期望政府持续支持方面显示出因企业规模不同而诉求有明显差异。可喜的是,调研结果显示,大多数参与调查企业的经营信心未受到明显冲击,企业积极采取各种措施自救,显示出强大的韧性。
报告显示,从企业类型来看,疫情对个体工商户影响最大,其受冲击面高达 67.5%,其次是民营企业,受冲击面为 54.1%,再其次是地方国企和外资企业,受冲击面分别为 41.8% 和 37.5%。央企受影响最小,受冲击面仅为 27.5%。
在疫情影响下,市场主体平均预期 2020 年上半年销售收入及经营利润同比分别下降 25.5% 和 24.9%。个体工商户的预期偏悲观,平均预期下降幅度为约 1/3,民营企业的预期下降幅度也较大。
报告认为,民企和个体工商户是疫情冲击下最需要关注的市场主体。他们总体规模偏小、抗风险能力弱,近年来在中美贸易摩擦、经济下行压力影响下已经面临融资难、融资贵等多重挑战,疫情发生后,在复工复产方面又遇到严重障碍,多因素叠加,经营困难尤为突出。
疫情对企业的经营影响是多方面的,首先是需求下降导致订单减少(45.7%),其次是物流没有保障(39.7%)、复工复产困难(37.5%)、合同履行困难(34.9%)。来自租金、流动资金、要素价格方面的压力也不容忽视。
不同类型的企业受影响的方面存在显著不同。央企主要受订单减少和物流不畅影响;地方国企除受订单减少、物流不畅影响外,还较多受生产要素价格上升和订单履行困难影响;外资企业受影响的方面与地方国企类似,但更多受复工复产困难影响,且受物流不畅影响尤为严重;民企较多受资金链紧张、租金压力、复工复产困难影响;个体工商户相对受租金压力影响最大,其次订单履行困难的影响。
企业积极采取各种措施自救。报告显示,企业首选的自救措施是远程办公和业务上网,两种措施分别被 43.3% 和 31.5% 的企业采用,其次才是考虑降低薪资水平和精简人员,分别被 26.7% 和 23.1% 的企业考虑采用。突如其来的疫情为企业数字化转型,带来了显著的压力和动力。
报告认为,应抓住疫情影响为企业数字化转型带来的压力和动力。努力创造有利条件,出台相关扶持政策,提供必要安全保障,着力解决 " 不会转、不能转、不敢转 " 问题,促进企业信息化、数字化、智能化,加快推进企业数字化转型进程。
值得注意的是,被调研的企业对政府支持企业的政策举措了解明显不足。仅有 8.6% 的企业人士表示对中央及地方政府出台的支持举措 " 非常了解 ",另有 34.3% 表示 " 比较了解 ",两项合计为 42.9%。共有 20% 的企业人士表示 " 完全不了解 " 或 " 不太了解 "。
最受企业欢迎的支持政策集中在各种税费减免,延期报纳税、物流支持也广受认可。减免税收是最受企业认可的支持政策,超过 3/4(77.4%)的企业人士为它的有效性打四星或五星;其次是减免企业水电煤费用(70.5%)、免征部分行政事业性收费(69.0%)、减免企业房租(68.3%)。延长纳税申报期限、灵活低成本的信贷、减轻企业住房公积金缴存负担、缓缴社会保险费、物流支持也比较受认可。
报告建议,各级政府部门落实支持政策时,要在精准施策、因企施策上多下工夫。现实情况决定,对央企、地方国企、外资企业有良好效果的税费减免政策,对大多数民营企业的作用却相对不够直接和有效。在我国经济按下 " 加速键 " 后,如何针对它们的现实困难特别是资金相关的困难,更精准地提供政策支持,帮助他们重拾信心,全速复工复产,弥补损失,渡过难关,以更好地发挥在国民经济中的生力军作用,是中央和各级政府应重点关注和解决的问题。
来源:第一财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