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好知 kuaihz

中国经济告别“虚胖模式”如今逐渐变“瓷实”

第二季度的中国经济数据已经出炉,根据数据显示,中国经济再显“韧性”,超预期实现了6.9%的同比增速,持平于一季度,还较上年同期加快0.2个百分点。更让人欣慰的是,中国经济增长质量进一步加强,曾经有点“虚胖”的经济正在变得“瓷实”, 长期结构问题——被称作“跛脚走路”的局面也有了明显改善。未来实体部门趋势继续向好,这也为进一步加快结构性改革创造了空间。

从需求角度来看,消费和出口好转以及投资走稳,是二季度经济超预期增长的主要原因。上半年,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实际累计同比增速较一季度上升0.5个百分点, 而6月当月的名义增速在一年半后再次回到11%的高位;出口累计同比增速比一季度末上升0.4个百分点;固定资产投资增速尽管有所下降,但在二季度最后两月表现出走稳态势。

从生产角度来看,占GDP三成的工业增加值意外加速,使上半年工业对GDP的拉动创下两年半的最高。上半年,工业对GDP增速的贡献率达到了34.6%,拉动GDP增长2.4个百分点,较上年同期上升0.3个百分点,也较一季度上升0.1个百分点

与工业同步变动的货运量同比增速持续回升,以及网上实物消费的快速增长,共同带动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上半年对GDP增速的贡献率上升至6.6%,拉动GDP增长0.5个百分点,较一季度上升0.1个百分点、较上年同期上升0.3个百分点

上述两大产业的加速对冲了金融业和房地产业对GDP增速贡献的下降,这在一定程度上意味着经济增长质量有所改善,此前两年受金融业和房地产业支撑的有点“虚胖”的经济正在变得“瓷实”。

不仅如此,长期的结构问题——中国经济“跛脚走路”的状况也有了较为显著的变化。此前在景气度上存在的“大企业强、小企业弱”的局面正在趋于平衡,二季度小型企业制造业采购经理人指数(PMI)持续位于50%的荣枯线上,这是2012年有统计以来未曾出现过的。国家统计局对4万家小微工业企业的调查也显示,75.4%的工业小微企业的设备利用率要高于或者处于正常水平,72.7%的小微企业反映产品订货量高于和处于正常水平。

此外,投资结构也有所优化,民间资本的力量在上升,制造业投资在持续恢复。上半年,基建投资同比增长16.85%,创下过去5年的最低,较上年同期下降3.46个百分点;民间投资和制造业投资分别增长7.2%和5.5%,较上年同期分别上升了4.4和2.2个百分点

更值得一提的是,新增长点、新动能对中国经济的支撑作用在不断加强。一方面,居民消费在加快转型升级,上半年全国实物商品网上零售额同比增长了28.6%,增速快于全国社会消费品零售额18.2个百分点;消费升级类商品销售增长也较快,文化办公及体育娱乐用品、家具和建筑装修类均高于同期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同比增速

另一方面,战略性新兴产业和高技术产业均加速增长,上半年其增加值同比分别增长10.8%和13.1%,分别高于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增速3.9和6.2个百分点。工业机器人、民用无人机、集成电路、锂离子电池、太阳能电池、光缆、光电子器件等新兴工业产品均保持了快速增长。

上述积极变化主要得益于此前陆续推出的结构性政策。如针对中小微企业推出“减税降费”等多项扶持政策;金融“防风险、去杠杆”推动部分资 金转向实体部门;房地产调控“因城施策”与“以满足新市民住房需求为主要出发点”平滑了房地产市场的波动,使得房地产投资下降速度慢于市场预期。

从近期中央召开的全国金融工作会议与中央财经领导小组第十六次会议这两个关键性会议来看,实体部门面临的政策环境还将继续改善。一是实体经济获得的金融支持将会增加,金融成本可能下降,习近平总书记明确指出金融工作的第一个原则便是“回归本源,服从服务于经济社会发展。金融要把为实体经济服务作为出发点和落脚点”,“促进融资便利化、降低实体经济成本”。

二是营商环境会进一步优化,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要改善投资和市场环境,加快对外开放步伐,降低市场运行成本,营造稳定公平透明、可预期的营商环境要改善投资和市场环境”。此外,“营改增”等减税效应还在持续释放,货币政策也更趋稳健。这些政策环境因素叠加全球经济复苏带来的外需好转,将推动实体经济继续向好。

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自去年10月以来已三次上调对中国经济的预期,二季度GDP数据发布后,摩根大通和野村证券均上调2017年中国经济增速预期0.1个百分点至6.8%。中国经济在“量”上的走稳与“质”上的好转,将为下一步结构性改革、特别是经济去杠杆而不仅仅是金融去杠杆释放出空间。

本站资源来自互联网,仅供学习,如有侵权,请通知删除,敬请谅解!
搜索建议:瓷实  瓷实词条  虚胖  虚胖词条  中国经济  中国经济词条  如今  如今词条  逐渐  逐渐词条  
经济

 前有京东、后有711,700万夫...

“来取快递了,今天到了你三个呢,还再买一瓶可乐吗。“在北京东南四环一个老旧小区的边上,一家挂有名烟名酒招牌的便利店里老板正在招呼他的顾客。小店老板姓张,和妻子一...(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