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难发现,在如今的中国,浩浩荡荡的消费升级浪潮成了一个普遍现象,这也使得各个行业或多或少受到了冲击,而在生活中,家电作为与我们联系最紧密的电器,自然也受到了冲击。 不管是三星索尼等国外家电巨头,还是TCL、海尔这样的国产领军企业,均发布了旗下高端产品。
走近家电市场,我们能发现主打智能的电视、洗衣机、冰箱等定价均在万元区间,高端化趋势明显。消费升级,无疑是整个家电行业的一次红利期,那么家电厂商要如何抓牢这波消费升级大浪潮?
家电消费升级,不单单是高端家电走俏,整体家电价格上扬,具体而言,这届消费升级主要有以下趋势:
趋势一:国产崛起,舶来品,尤其是日系地位下降
在十年前,日本品牌的家电总是第一时间抓住了全球用户的眼球,夏普、三洋、索尼、松下、日立等日本家电风靡全球,领先的技术,适中的价格,其坚固耐用高品质的形象深入人心,但现在形势却在发生转变,今天的日本家电产品缺乏明显亮点与差异化,技术上停滞不前,品牌竞争力被削弱,消费者并不买账。
不少日企家电被国产家电收购,比如海信收购了夏普的美洲电视机相关业务,三洋电视被长虹所接手。昔日辉煌的索尼、松下都是深陷长时间的巨额亏损泥潭,不少日系品牌淡出国人视野。日本本土百年电视品牌夏普,也被富士康收入囊中。
而在另外一方面,是国产品牌异军突起,比如海尔集团高端品牌卡萨帝冰箱,洗衣机等产品,动辄售价上万元,老板大吸力油烟机,售价是行业的两倍左右,销量上也是持续行业领先。小米、暴风等互联网电视品牌,也开始走高端路线,融入众多科技元素,比如当下最为火爆的人工智能,VR,力争抢占高端市场。
大约在两年前,国产品牌秒杀舶来品是根本不敢想的,毕竟,前几年过年期间,一众国人跑去日本买马桶。这次的消费升级,与舶来品没落之间,貌似不相关,其实存在着强关联,本质上的强因果关系。消费升级,内因是人均收入的提升,人均收入提升是消费升级的保障,人均收入提升代表着国内经济的飞速发展,国民经济水平提升,离不开民族企业的飞速发展,国内企业发展加速,对比之下,舶来品自然相形见绌。
改革开放后的前几十年里,人口红利,消费红利的金字塔顶尖部分,大都被外资品牌攫取,现如今的这轮消费升级浪潮,肥水不流外人田,国产品牌的整体收益远远大于外企。
趋势二:小众产品的长尾效应加剧
消费升级当然不单单是从低价到高价,而是一切为了提升生活品质,一些之前小众产品开始大众化,小众产品在消费升级的映射下,长尾效应开始发力。
洗碗机在中国有将近二十年历史,之前却一直是藏在深闺人未识,属于小众产品直到2016年,中国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相比上世纪90年代初翻番11倍时,洗碗机才被大家重新“认识”,并以星火燎原之势开启了其“中国市场普及历程”,并且呈现出超百分之百的年复合增长率。国内品牌如海尔、美的、老板电器、方太等企业也跟据不同品牌的产品调性和差异化布局悄悄展开了一场无硝烟的战争。
除了洗碗机之外,扫地机器人等产品也开始走俏,这类产品背后折射出来的是懒人经济,除了懒人经济发力外,健康类家电也开始大众化,最具代表性的是空气净化器,净水器等产品。
小众产品星火燎原与大众家电高端化,本质上是一致的,都是消费升级的结果,尽管处于不同的阶段,一个是从无到有,一个是从有到优,从0到1的小众产品大众化的过程中,直接是从0到2,初期便发力高端市场,小众产品践行的跳跃式发展路径。
趋势三:反向定制C2B模式日益规模化
据统计,2017年国内嵌入式厨电品牌增至124个,较2016年增加了36个,增长率达到40%。嵌入式家电主要以厨房家电为主,以橱柜、操作台、水槽作为基础设施,将炉灶、吸油烟机、烤箱、消毒柜等电器整合后嵌入其中。
这样不仅节约了厨房空间,又可以使得各种家电之间的组合排列更为合理、实用,实现厨房空间的最大可利用率及人们操作的便利性。嵌入式电器摒弃了家电和橱柜单独摆放、各自为政的局面,充分利用空间,厨房又变得整洁有规律,并且易打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