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巴出将、蜀出相
“巴出将、蜀出相”这一说法可追溯至晋代史学家常璩在《华阳国志·巴志》中所作的“巴有将 ,蜀有相”的评价。秦汉以来四川盆地东西的巴郡和蜀郡在人才分布上的特色。成都平原的蜀郡在西汉时是文化发达地区,多出文士相才,而巴郡东部“人多劲勇,少文学,有将帅材”。
巴蜀地区
此现象反映了历史时期各地区由于自然环境、人文背景不同,人才和风俗特色各异。两地民风性格各异 ,巴人性情刚烈、重然诺、轻生死 ;蜀人性情柔弱、多礼尚文、喜游乐、重饮食。
2、关东出相,关西出将
战国形势
意思是函谷关以东的地区,民风好文,多出宰相;函谷关以西的地区,民风好武,多出将帅。函谷关以东的地区,民风好文,多出宰相;函谷关以西的地区,民风好武,多出将帅。出处:《晋书·姚兴载记》:“古人有言,关东出相,关西出将,三秦饶儁佚异,汝异多奇士。”“关东出相,关西出将”是一种独特的人群现象,反映了不同区域风俗背景下所形成的人才地理分布,有着悠久的民俗传承。
3、民气在南,王气在北
中国地形图
这是一个军事地理学的概念,中国古代地理格局是一个大棋盘,关中,河北,东南,四川是四角,山西,山东,湖北,汉中是四边,中原是腹地,中国古代任何政权一般以其任意一地为根据地,进而席卷天下,中国自古取天下除明朝外一向是重北向南,而明朝也是由于元朝内部分裂,并且小明王牵制了其在北方的力量,所以说王气在北。南方气候适宜农业生产,所以人民生活相对安逸,故文化发达,近代各种思想的引入,南方领先于北方,故民气在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