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理趣事
牛郎织女与星空图
民间传说,织女下凡与牛郎过着男耕女织的自由生活,王母闻讯后强行将织女带回天宫,牛郎挑选着孩子追上天,狠心的王母又用金钗划出一道天河(银河)把他们隔开。仰望夜空,天琴座的织女星与邻近两颗较暗的恒星组成三角形,很象织布的梭子,天鹰座的牛郎星与两颗暗星组成"一"字状,象是牛郎用扁担挑着两个孩子。银河的走向与牛郎织女星的连线相垂直,就象把他们分隔在"河"两岸。听了这个故事再去观察星空,就容易辨认出这两颗恒星和几个星座。
河鼓二,即著名的“牛郎星”,“天鹰座α”(Altair),又叫“牵牛星或“大将军”,在日文中称作“彦星”。排名全天第十二的明亮恒星,白色。在星空观测中,是夏季大三角中的一角。它和天鹰座β、γ星的连线正指向织女星。 西方称呼此星 为Altair,是阿拉伯语的“飞翔的大鹫(Al nasr-l"tair:النسر الطائر)”的缩写。位置:赤经19时48.3分,赤纬8度44分。
织女星又称为天琴座α(英语:Vega, α Lyrae),在我国传统天文学中属于织女星官,称为织女一。织女星是西方天文学的天琴座中最明亮的恒星,在夜空中排名第五。它是北半球第三明亮的恒星,仅次于天狼星和大角星。它与大角星及天狼星一样,是非常靠近地球的恒星,距离地球只有25.04554418013595光年;它也是太阳附近最明亮的恒星之一。
火烧葫芦峪与气旋
三国后期,诸葛亮北伐中原、六出祁山。一次将司马懿父子及所率魏军困在葫芦峪。遍山燃起大火,欲将敌方全部烧死。司马父子自度难逃此劫,抱头痛哭等死。不料突然一场大雨浇灭了山火,司马氏得以死里逃生。这场雨其实不是什么"天意",恰恰是诸葛亮自己制造的。熊熊的大火使此山区的近地面空气受热上升,气压降低。低气压区形成气旋,其中心因空气上升冷却凝结而降雨。就是说,葫芦峪里下了一场气旋雨。诸葛亮虽然通晓天文地理,但毕竟缺乏现代科学知识,不识"气旋"是怎么回事,否则,他可能会用另外的战术来歼灭魏军。
气旋(cyclone)是指北(南)半球,大气中水平气流呈逆(顺)时针旋转的大型涡旋。在同高度上,气旋中心的气压比四周低,又称低压。它在等高面图上表现为闭合等压线所包围的低气压区,在等压面图上表现为闭合等高线所包围的低值区。气旋近似于圆形或椭圆形,大小悬殊。
按地区可分为温带气旋、热带气旋和极地气旋性涡旋等;按热力结构可分为冷性气旋和热低压等。顺时针——反气旋 逆时针——气旋。
气旋影响时常常出现阴雨天气和大风等。因为气旋的中心地带是由于是上升气流,所以多云雨天气,而四周通常是容易干燥晴朗的下沉气流,我们所熟悉的台风亦是如此。
借东风与季风
赤壁之战前夕,周瑜调兵遣将,打黄盖。献连环计,为火烧曹军精心准备。突然间,他想起自己竟然疏忽了一件大事,一下子急出病来。诸葛亮借探病之机,挑明周瑜的病根是"只欠东风",并应允借东风相助。周瑜为什么"欠"东风呢?因为赤壁古战场在我国东部季风区。当时正值隆冬,盛行西北风,极少刮东南风。曹营在江北,东吴在江南,用火攻反会烧了自家。周瑜焦急是有道理的,它符合气候规律性。而所谓"借"东风,其实是诸葛亮预测到冬至前后短时间天气反常现象,故弄玄虚而已。由这则故事能自然地引出季风、气候、天气等概念。
由于大陆和海洋在一年之中增热和冷却程度不同,在大陆和海洋之间大范围的、风向随季节有规律改变的风,称为季风。形成季风最根本的原因,是地球表面性质不同,热力反映的差异。由海陆分布、大气环流、大陆地形等因素造成的,以一年为周期的大范围的冬夏季节盛行风向相反的现象。分为夏季风和冬季风。
世界上季风明显的地区主要有南亚、东亚、非洲中部、北美东南部、南美巴西东部以及澳大利亚北部,其中以印度季风和东亚季风最著名。有季风的地区都可出现雨季和旱季等季风气候。夏季时,吹向大陆的风将湿润的海洋空气输进内陆,往往在那里被迫上升成云致雨,形成雨季;冬季时,风自大陆吹向海洋,空气干燥,伴以下沉,天气晴好,形成旱季。
德军潜艇与密度流
小故事
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德军潜艇经常从地中海出入直布罗陀海峡,在大西洋袭击盟军。盟军吃了几次亏,便派战舰守住海峡,用声纳监听,计划一听到潜艇的马达声便 用深水炸弹将其炸毁。监听多日,毫无声响,德军潜艇竟神不知鬼不觉地溜出海峡,出现在大西洋中。原来,直布罗陀海峡表层海水由大西洋流入地中海,底层海水 由地中海流入大西洋。德军利用这一点,过直布罗陀海峡时,关闭所有的机器,借助海流而行,盟军守株待兔却让"兔子"在眼皮底下溜了。
这股海流属于密度流,究其成因砥砺君帮你解答:
(1)密度流也称异重流,是洋流的一种。主要由重力和密度差异所引起静压力导致的高密度流体向低密度流体下方的侵入。
(2)在海洋中除多见于河口区外,也常见于相邻海盆之间,由于各地海水的温度盐度不同,引起海水密度的差异,从而导致海水流动。如地中海蒸发旺盛,盐度大,密度高,而相邻的大西洋海水密度低,于是形成密度流,地中海海水由海峡底层流入大西洋,而大西洋表层海水则经直布罗陀海峡流入地中海。
(3)而且由于洋流密度的不同,当洋流向上翻滚时,将海底沉淀的营养物质翻腾到海洋表面,这样就给海洋生物提供了大量饵料,有利于鱼类的聚集与繁衍,从而形成大型渔场。
寻找石兽与流水侵蚀作用
清代学者纪昀在《阅微草堂笔记》中记载,某土地庙前石兽因河岸崩塌掉入河中。十多年后重修山门,寻找石兽,它却不在原落水处,也不在下游。一位老兵说,应该在上游寻找,依他的话,果然捞出了石兽。石兽为什么会向上游"跑"呢?原因在于,石兽落水后对水流形成阻力,使周围水速更快,冲刷能力更强,其下面迎水流一侧的泥沙逐渐被水冲走,成为空穴。久之,石兽因重力作用朝着迎水流的方向倾倒,如此再三,便向上游移动了一截。可见老兵的判断是正确的,流水的侵蚀和搬运作用,使石兽能"逆水而行"。
地理解读
(1)流水侵蚀作用或水土流失是自然界的一种现象,是自然环境恶化的重要原因。由于水的流动,带走了地球表面的土壤,使得土地变得贫瘠,岩石裸露,植被破坏,生态恶化。
水土流失可能是由于自然环境引起的,譬如地势陡峭,突发大量降水,或者地质变化。但更多的是由于人类活动导致的,譬如过渡放牧,开垦土地,采伐森林等等。这种自然现象可以是循环作用的,生态恶化引起水土流失,水土流失又使得生态更加恶化。于是土地退化,无法耕种。植物死亡,地表裸露。恶劣的生态又更导致气候的变化,使得整个人类生存的环境变坏。
水土流失还会使得泥沙淤积,河床抬高,引起水流不畅,水质混浊,甚至导致洪水泛滥,河流改道,就如中国的黄河。侵蚀作用也可能是正面的,如河流将碎石带入下游。
(2)流水搬运作用主要有机械搬运和化学搬运两种形式。岩石中的可溶性物质溶解于水中,以水溶液的形式进行转移称为化学搬运。化学搬运不受地球重力的影响,只要温度和水量适宜,溶解物质不被析出,搬运的距离可以非常遥远,海洋中的矿物质就来自于地表径流的化学搬运。与化学搬运不同,影响机械搬运的因素较多,水的流速、流量以及碎屑物的大小和总量共同决定着机械搬运的最终效果。通常山区中,水流速度快,可搬运较大的岩块,但总水量少搬运总量不大;平原地区,水流较缓,通常只能搬运泥沙和粘土等细小颗粒,但因总水量大,机械搬运的总量较大。
轻松一刻:
地理考试时, 老师要学生简略描述下列各地:阿拉伯、新加坡、好望角、罗马、名古屋、澳门。
其中小明这样写:从前有个老公公, 大家叫他阿拉伯,有一天他出去爬山, 当他爬到新加坡的时候突然看见一只头上长著好望角的罗马直冲过来,吓的他拔腿跑进名古屋, 赶紧关上澳门。
地理大视界
关注有你更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