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形通常是指地表的形态,也就是陆地表面呈现出的各种高低起伏的形态,常见的陆地地形形态有平原、高原、丘陵、山地和盆地等五种基本形态。宏观地形的形成,往往是由大规模的板块运动、地壳运动和火山活动等内力作用来塑造,其实这些内力用不仅仅塑造了形态各异的陆地地形,同样也会作用于海底,塑造出各种类型的海底地形。
海底地形
由于海水的覆盖,通常我们不能直接观察到海底,因此我们也很少去关注海底地形。但是随着人类的不断发展,陆地资源的开发越来越多,很多资源面临枯竭,人类自然把目光瞄向了比陆地更为广阔的海洋。进入二十一世纪,人类已经开始了对海洋资源的大规模开发,包括海洋生物资源、矿产资源、空间资源等,为了更好的开发这些资源,对于海底地形的研究是十分必要的,下面我们就来简单聊聊海底地形。
海底地形示意图
海底的地形,根据其形态构成大致可以分为五类,分别是大陆架、大陆坡、海沟、洋盆和海岭。大陆架陆地向海洋的过度地带,是陆地向海洋延伸的部分,可以说是被海水覆盖的陆地,一般大陆架的水深不超过200米。由于气候的冷暖变化,海平面的高低是在不断变化的,在地址时期中的冰期时期,全球气候寒冷,海平面下降,大陆架就会大量露出水面,形成陆地。反之,在气候温暖的间冰期,海平面上升,大陆架面积就会扩大。
海洋
很多位于大陆边缘的海洋,都属于大陆架海区,比如我国的渤海、黄海、东海和南海等。大陆架海区由于水深较浅,同时离陆地较近,是目前人类对海洋开发利用的主要区域,包括海水养殖、海洋捕捞、海洋油气资源开发、海洋能源资源的开发等等。从大陆架向大洋方向前进,在大陆架的边缘通常会出现一个坡度很陡,深度越来越深的陡坡,我们称为大陆坡。大陆坡可以理解为是大陆和大洋的链接部分,大陆坡的深度从200米一直加深到2000米,甚至更深的大洋底部,其宽度通常约为几十至上百公里。
马里亚纳海沟
海沟是海底最深的地方,可以理解为海底的沟槽,其形态通常是狭长的,而且两壁陡峭,海沟的深度通常在5000米以上,最深的马里亚纳海沟,其深度达到了11034米,就算把珠穆朗玛峰放进去,都看不到山顶。海沟是板块运动而形成的,通常是由海洋板块和陆地板块碰撞而形成,位于板块的消亡边界,由于海洋板块位置较低,在和厚重的陆地板块相碰撞时,会俯冲到陆地板块下方,从而形成海沟。海沟多分布在大洋的边缘,而且通常和大陆的边缘平行。
洋盆是大洋海底的主体部分,是海底相对平坦的区域,面积巨大,属于典型的大洋地壳,其深度通常在3000至6000米,人们通常把洋盆称为深海平原。由于深度巨大,人类对于洋盆的了解还很少,开发利用难度更是巨大,但是洋盆底部有会不断增多的多金属结核矿——锰结核。海岭就是指海底的山脉,海岭两侧是平坦的洋盆,通常海岭的高度可达3000至4000米,长度多在上千公里以上。海岭的形成是板块张裂的结果,多位于板块的生长边界,由于海底板块的张裂,使得下方岩浆上升,形成海底系列火山,最终形成海岭。
大西洋海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