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好知 kuaihz

地理素材(二)三角洲

三角洲

河流大海联手作画

文章出自:博物 2009年第09期 作者: 秦为夷 

标签: 三角洲   北美洲   黄岛区   博茨瓦纳   自然探奇   

你能想象自己置身于一朵莲花、一支箭头、一个鸟足上的情景吗?这并非是格列佛的小人来到了现实世界中,而是河流流向大海时,泥沙在入海口淤积出的土地——三角洲。河流和大海共同画出的这些图画,尺度巨大,造型奇特,带给我们别样的视觉冲击。

 

图1

美国有个“三角洲部队”,这支部队的名称其实是D部队(D Force),只因美军习惯用Delta指代D,大家才称其为“Delta部队”。为什么Delta的意思是“三角洲”呢?因为Delta源自希腊字母Δ,一看外形,它的含义就不言自明了。

三角洲是河流入海时所携泥沙沉积形成的一片向海伸出的平地,及其发展成的冲积平原。从空中俯瞰地面,在江河入海口,沙洲、滩涂、小岛等陆地和水流组成一个大体呈三角形的平原体系,三角形的顶角指向河流上游,底边是其面向海洋的外缘。长江、湄公河、尼罗河等大河入海口都有三角洲,一些流入湖泊的河流也能形成三角洲

在河流上游,泥沙被奔流的河水冲刷挟裹。到中下游,因为河道平缓,河流搬运泥沙的能力开始下降。武汉海拔仅50米左右,这意味着长江从武汉到上海流淌1200公里,只下降了50米的高度,河床几乎是水平的,水流变得温柔许多。长江刚进入江苏境内,宽度仅1〜2公里,到入海口时增加到18公里以上。长江临入海时水势之缓,流速之慢,泥沙沉积之易可想而知。此外,海潮也会涌入河口,阻滞河水下泄,海水中的氯化钠、氯化钾等盐类产生的大量离子,使河水中的泥沙因絮凝作用而沉降。于是,泥沙在河口落下脚跟,久而久之,淤积成沙洲、浅滩,露出水面。沙滩受到河流的冲刷,迎水一端形成尖端状,就像分开水流的楔子,而背水面沉积越来越多,越来越宽。就这样,沙滩成了一个三角形。

潮汐、波浪、水流量、含沙量,诸多因素造就了形态千奇百怪的三角洲,但是大体可以分4种:扇形三角洲、尖头状三角洲、鸟足状三角洲和多岛型三角洲

 

图2

河流汇入湖泊,有的也能形成三角洲。非洲内陆的奥卡万戈三角洲就是其中的经典。

泥沙的绚丽画作

当雨季来临,丰沛的水系滋润着世界上最大的内陆三角洲——非洲内陆国家博茨瓦纳的奥卡万戈三角洲。支流挟带着丰富的沉积物,流入希拉格淡水河,开出一朵“非洲菊”。就这样,密密麻麻的水网连同泥沙沉积出的土地,以及地表和水下多层次的绿色植物,一起描绘出这大地上最丰富多样的油彩画。(图1~2)

盛开的莲花 扇形三角洲

这类三角洲前缘受海浪作用,岸线圆滑,往往能形成完美的扇形。

 

图1

尼罗河,这条世界最长的河流,从荒凉的撒哈拉大沙漠中走出,注入地中海。一片黄沙中,只有尼罗河沿岸显示出生机勃勃的绿色。快到河口时,这带状的绿色渐渐晕染开,就像一朵莲花盛开在北非大地上。莲花的花茎是狭长的河谷,盛开的花朵是扇形的三角洲

尼罗河不断将大量泥沙带到河口河口的水很浅,泥沙迅速淤积,垫高了河口河床,河水流动不畅,便不断改道、分岔,形成放射状的多条分支,流入大海。距离中央河道越远的分支,水流越不稳定,在南地中海强烈的波浪冲刷下,三角洲两侧受到的侵蚀远大于中央,形成了弧形的岸线。尼罗河上修建阿斯旺大坝后,原本一年一度的洪水泛滥消失了,尼罗河三角洲丧失了泥沙的补给,渐渐停止了生长,反而被海浪不断侵蚀,这朵莲花已经告别了它的盛开之时。

我国的黄河三角洲也是扇形三角洲,除了断流最严重的时候,黄河三角洲以极快的速度淤积。在山东垦利县的黄河河口,海岸线每年向海内推进的速度,达到惊人的390米。黄河三角洲每年都会新造土地4万亩,来到这里,我们就站在了共和国最年轻的国土上。

 

图2

河流之花

蜿蜒的尼罗河浇灌出这花朵,它以开罗为顶点,西至亚历山大港,东到塞德港,是世界上最大的三角洲之一,因为土壤丰饶,水源充足,造就了灿烂的文明。(图1)不同于典型的扇形三角洲,黄河三角洲则日新月异得多,它的入海口在几十年前还是北向入海,因为泥沙不断淤积,三角洲不断扩大,入海口不断改道,到今天,已经是南向入海了。(图2)

射出的箭头 尖头状三角洲

尖头状三角洲岸线平直,因外形像鸟嘴,也称鸟嘴形三角洲

 

图1

宛如河流把一支箭头射向大海,这就是尖头状三角洲。一些河口地区,虽然海水波浪作用也较强,但是河流流量大、河道稳定,河流单股入海,沙滩在主流中间和两侧河岸形成后,向海生长,这片三角洲便呈现出狭长的尖头形状。

最典型的尖头状三角洲莫过于我国的长江三角洲。“长三角”既是一个地理概念,又是一个经济概念。地理意义上的“长三角”包括现在长江河口两岸由泥沙淤积而成的平原,以及我国第三大岛屿——崇明岛,在长江南北分别为扬州、海安一线和江阴、松江一线为界,形成一个东西近300公里,南北不到100公里的尖头狭窄走廊。

崇明岛由长江泥沙淤积而成,是世界最大的冲积岛。它从唐宋时期开始形成,逐渐扩大。它东西长,南北狭,像是一个狭长的枣核。至今,崇明岛东侧的沙滩也从未停止生长,崇明岛这个尖头枣核的体形也会继续保留下去。

 

图2

陆地和海洋交锋

长江把一支锋利的青铜箭头投向东海(图1),西班牙的埃布罗河则把一支尖锐的羽箭射向地中海(图2),这就是尖头状三角洲,宛如陆地向大海的宣战。长江三角洲是我国最大的河口三角洲,长江中下游平原的一部分,顶点在镇江、扬州两市一带,北至小洋口,南临杭州湾,海拔多不超过10米,是我国经济最发达的地区。

爪子的印记 鸟足状三角洲

这种三角洲支流多,岸线极其曲折。

 

图1

密西西比河流向大海之际,在北美大地上调皮地踩下了一个“鸟爪子”——密西西比河三角洲的轮廓就像从主河道张开、伸向大海的鸟足。密西西比河注入墨西哥湾后,河水两侧形成了两道天然的河堤,就像往海中延伸的水渠,海中的主河道又分出若干条岔道,就像鸟腿上长出了几个趾爪,又像包含主根和侧根的植物根系。这种“鸟足状三角洲”是外形最不规律的三角洲了。

密西西比河鸟足状三角洲形成的原因是墨西哥湾波浪较弱,河水入海后泥沙淤积在水流两边,海水无法将其冲走,形成了海中的天然河堤,天然堤又起着约束水流的作用,使河道能够继续向海伸长。天然堤一旦被冲开,便会在侧面产生新的岔道,这就是鸟足的趾爪。

这种神奇的鸟足状三角洲并非密西西比河一家独有,盘龙江注入滇池,多条河流注入鄱阳湖,这些水面平静的大湖,也会在沿岸形成鸟足状三角洲

 

图2

顽皮一脚

密西西比河注入墨西哥湾,留下了这么一个顽皮的鸟爪,这个沉积过程在过去的5000年中,使得这一带的海岸线向墨西哥湾推进了24~80公里。密西西比河三角洲拥有大片湿地,同时也是重要的经济区。(图1)乌拉尔河在哈萨克斯坦流入里海,这片三角洲与其说像一个鸟足,更像一片树叶的叶脉,这里是里海大多数鱼类自然繁殖的优良场所。(图2)

水陆的迷宫 多岛型三角洲

形态主要受潮流控制,汊流河口多喇叭形。

图1

印度的母亲河——恒河与布拉马普特拉河(雅鲁藏布江)汇合后可谓波涛汹涌,宽度达到8公里,可是它在汇入孟加拉湾前分裂成了8条水道,每条水道的分岔数不胜数且游移不定。恒河的泥沙通过这些毛细水道在入海口淤积,形成了无数个沙岛。被河网划分得支离破碎的土地与沙岛已经难以分辨,它们与湖泊、沼泽一起构成了巨大的迷宫,水和陆的界线开始模糊,这就是多岛型的恒河三角洲

恒河三角洲的“顶点”距海500公里,“底边”宽达320公里,面积6.5万平方公里,是世界上最大的三角洲,优越的地理环境供养了超过3亿的人口。由于恒河三角洲海拔普遍不足10米,河口呈喇叭形,热带风暴来袭时潮水不易分散,很容易引起大面积洪水泛滥。海水入侵也让河网密集的恒河三角洲面临水土流失、岸线侵蚀的危险。

 

图2

绿色迷宫

恒河和布拉马普特拉河汇合后,汹涌注入孟加拉湾。这片河网迷离,宛如迷宫的三角洲大部分属于孟加拉国,小部分属于印度,养育着世界上最密集的人口,河口也因为生长着大片的红树林和沼泽,而呈现出青绿交织的厚重色彩。(图1)澜沧江流入越南,改名为湄公河,这块多岛型三角洲造就了越南最富饶的地方。(图2)

责任编辑 / 徐韵 

 

巨龙喷出的神奇土地

黄河三角洲

文章出自:中国国家地理 2003年第01期 作者: 草兮 

标签: 工业地理   水文地理   湿地   河流   历史地理   

源出青海巴颜喀拉山北麓的黄河,如一条九曲巨龙,先是迤逦过一碧万顷的松潘草地,然后忽地一抖精神,从龙羊峡到青铜峡,惊涛骇浪地冲过一连串黄河上游峡谷,飞身跃下我国的第一级阶梯;这以后,黄河一路滋润着人称“塞上江南”的千里河套,穿黄土高坡,入三晋,跳壶口,一声清吟下了第二个台阶;在黄河下游冲积平原和鲁中丘陵组成的最后一级阶梯上,这条巨龙浩浩荡荡一路游走,终于渴念似地一头扎进渤海。而那入海口的三角洲正恰似一个硕大的龙头,从空中看去,龙头金黄,海水碧蓝,泾渭分明;隐隐还有无数道金色的光芒,从那龙口喷射而出,在蓝凌凌的海面上闪射开去,渐融渐淡。

如果从卫星上遥望,这5400平方公里的土地就仿佛是一片美丽的扇贝,静静地卧在渤海湾和莱州湾之间,这就是黄河造就的世界上最新鲜的土地——黄河三角洲;从诞生到现在,它还不满150岁。

 

九曲黄河万里沙,黄河在入海时已成为“造地能手”,这河口地区典型的“海铺”现象。就是新造出的土地的模样。现在看起来风平浪静,遇到河洪或海潮时这片土地又将被激流吞没。落潮时,有数千条渔船在这里停靠。涨潮时,渔民们便出海打鱼。渔民们张的网像大地的缝合线一样把海洋与陆地编织在一起。

清咸丰五年,黄河开始展开一把新扇子……

1998年10月,我跟随北京大学的许学工副教授,首次前往东营——一座在共和国最年轻的土地上建立起来的最年轻的城市。路程并不周折,从北京有直达的客车,名字就叫“黄河高速”。

广义上的黄河三角洲,是以孟津为顶点,北达天津,南抵淮阴,面积有25万平方公里。这个巨大无比的三角洲是黄河填华北古海湾造就的。进入历史时期后,5000年来黄河犹如一条不安分的巨龙,在山东半岛南北两侧的渤、黄海之间来回打滚儿,泥沙堆积成3个三角洲:公元前3000年至前1128年形成的、以天津为中心的古黄河三角洲,公元前1128年黄河大改道至公元1855年形成的江苏北部废黄河三角洲,以及1855年黄河弃淮夺大清河河道至今形成的近、现代三角洲。而今人们一提黄河三角洲,往往指的是近、现代三角洲,大致包括山东省滨州地区的一部分和差不多东营市的全部。它是世界六大河口三角洲之一,也是我们此行的目的地。

那么黄河三角洲是如何形成的呢?黄河一路汹涌澎湃,闯关夺隘,但是一出宁咀峡,进入到最低一个阶梯上时,河道豁然开阔,从宽300米陡增到3000米,而自此以下直至入海,再也不受峡谷的约束。于是水流变缓,就此懒洋洋地打着瞌睡到河口,携带的泥沙一路上大量沉积。特别是在入海口附近,由于海潮的顶托,滚滚的泥沙就在河口淤积起来,而且越积越高,成了阻拦黄河入海的高坎。为了闯出一条入海路,黄河左冲右突,来回摆动,扫出一个扇面,终于造就了三角洲

 

东营港的T型码头躺在平静的海水中。这里的平静不是偶然的,因为这里是一个没有潮汐的地区(无潮区)。潮汐的涨落会带来大量泥沙,因此,选择无潮区修建港口可以保证航道的稳定和通畅。能使潮汐消失的地形条件并不多见,适合修建港口的无潮区就更少了,东营港是我国惟一一个在无潮区修建的海港,它将成为以石油、煤炭运输为主,具有综合功能的现代化港口。

咸丰五年(1855年),黄河又一次惊洪暴发,滔天的洪水自河南铜瓦厢冲破堤坝,弃徐淮古道,夺大清河河道,由东营境地直奔渤海。从那一年起,黄河在这个抢来的新地界尽情撒欢,大改道10次,小改道50多次,从左摆到右,又从右摆到左,不到150年已完成两次大循环,鲜活活扫出了一个5400平方公里的新扇面。这个大扇面以宁海为顶点向东北方向打开,北起套儿河口,南至淄脉沟,扇边参差呈锯齿状,摆动留下的九重故道高出地面2-3米,好似道道扇骨,自顶点放射开去。在扇骨之间,是相对较低的微斜平地与河间洼地。由于不同的地形上生长着不同的植物,扇面上便形成了一幅浓墨重彩的天然油画,还真有点法国画家马蒂斯的画风呢!

 

 

相关试题:

1.(2008年全国卷36)(36分)读图6,完成下列要求。

⑴判断G河自N点至M点流经地区的地形类型,并说明判断的理由。(9分)

⑵说明G 河水量丰富的原因。(11分)

⑶指出G河没有形成明显三角洲的原因,并加以分析。(16分)

 

【解析】本题以区域为背景,考查学生读图能力,分析判断能力。

第(1)问考查学生对五种基本地形的理解,以及从图中提取有用信息和语言表述能力。该地为刚果盆地,故为盆地地形,可以从等高线分布、河流水系特征等方面判读。

第(2)问根据经纬度确定赤道低压带的影响;支流多,汇水量大的水系特征也是重要原因。

第(3)问,河口三角洲时泥沙沉积的产物,故思考时应该从河流含沙量、沿途沉积状况和河口沉积状况入手思考。河流流经热带雨林地区,含沙量小;沿途流经地势较低的盆地,沉积较多;入海口处地形起伏,河流落差大,流速快,泥沙不易沉积。

【答案】(1)盆地    从(向心状)水系或河流分布状况判断,该地形区北、东、南三面高;再从(500米)等高线判断,该地形区为盆地。

(2)领域位于赤道地区,终年(受赤道低气压带控制,盛行上升气流,)降水丰富;流域大部分为盆地,支流多,集水面积广。

(3)①入海口附近,泥沙不易沉积,因为地形高差大,河流落差大,流速大。②入海泥沙量较少,因为G河在M点以上多流于盆地中,流速较小,易于泥沙沉积;且从纬度位置和地形看,流域内热带雨林广布(植被覆盖率高),水土流失较轻。

 

2.(2012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福建卷)文科综合能力测试37)(37分)图13示意中国东某区域。阅读图文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国家“十二五”规划纲要提出:要大力扩大文化、软件和信息服务、商贸流通、金融保险等新兴服务出口。积极支持东部地区加快产业结构的调整与升级,进一步提高能源、土地、海洋等资源的利用效率。

 

表4  1991年和2009年R河三角洲经济区各类用地比重

(l)描述图示区城地形的主要特点。(7分)ks5u

 (2)分析 R 河河口地段多沙洲的自然原因。(8分)

(3)据表 4归纳的 R 河三角洲经济区土地利用结构变化的特点,并指出该变化对自然地理环境可能产生的不利影响。(10分)

( 4)分析 R 河三角洲经济区大力发展新兴服务业的社会经济原因。(12分)

 【解析】本题考查了自然地理中的地形特点的判断与表述、河口沙洲(地貌)的成因、土地结构类型的变化对自然环境的影响(自然地理环境整体性表现之一--------牵一发动全身)等;考查的经济地理知识有产业区位因素分析、产业结构调整与升级等。

  根据经纬网定位或从陆地轮廓、河流、城市、交通线等的分布都可以判断,图示区域是长三角和周边地区。而依据题目提供的材料和图中信息,不精确、具体定位也可完成此题。根据题目提示及经纬度分析出此为我国东沿海,属亚热带季风气候区)。

    第(1)小题:“地形特点”,就是以什么地形(种类)为主,怎么分布(地形分布规律或是大势),地势(高低趋势)情况;如果是沿海地区,海岸线及岛屿情况。①、从等高线200米、500米分布看,南部等高线密集成闭合状;北部等高线稀疏,高程在200米以下,说明北部是平原,南部是低山丘陵,地势南高北低。②、从海岸线特点看:图中有海域分布,沿海地形影响海岸线的形状:北部平原为主,海岸线平直;南部是低山丘陵为主,海岸线曲折,多岛屿。

    第(2)小题:河口地段的沙洲(属河流堆积地貌),因泥沙堆积而成,其形成条件必须有二:一是多泥沙,二是河流流速减缓泥沙堆积。多沙洲,首先要有泥沙,这表明①河流含沙量比较大;②河流输沙量比较大--流量大。其次,泥沙要能沉积下来,这表明河流流速在河口地段减缓,河水搬运能力下降,泥沙沉积。流速减缓的原因是①地势低平,水流平缓;②受海水顶托,流速降低。【参考答案未提及河流“含沙量”,是不全面的。】

    第(3)小题:土地利用结构-各类用地的比重,这个在表4已经给出两个年份的数据。题目问的是“变化的特点”,须答出那些增加了,什么减少了。对自然地理环境的影响,要求答“不利”的方面。土地利用结构的变化实际上就是下垫面的变化,是植被与湿地的变化,植被与湿地的破坏与减少对气候、水文、生物、土壤及自然环境调节、平衡功能产生影响。水田、林地、草地、园地减少(会导致涵养水源能力下降)、陆地水域减少--地表水、地下水资源减少、植被覆盖率降低会导致一系列后果:水质下降、生物多样性减少,生态调节功能减弱、城市“热岛效应”增强、水旱灾害频繁【参考答案未提及】等等。

    第(4)小题:产业的区位因素中,经济因素一般要考虑经济基础(工业、农业、城市)、市场、交通、劳动力(数量、素质)、科技、政策等。从所提供的材料看:R河三角洲,十二五规划中要大力发展“软件和信息服务、商品流通、金融保险等新型服务出口业;国家积极支持......”,再看图中城市众多、机场、铁路、河流与运河、跨海大桥、港口等,可以得出这里是城市密集,科技先进、交通便利、对外辐射能力强,经济发达、人力资源丰富、国家政策支持等;材料中还有“进一步提高能源、土地、海洋等资源的利用效率”,言外之意是这里能源紧缺、能源利用率较低污染大、土地紧张、海洋资源利用率不高等;材料中的“积极支持东部地区加快产业结构的调整和升级”,也隐含着劳动力成本上升,劳动密集型工业的竞争能力下降,必须进行产业转移和升级,加快发展知识密集型和第三产业【这点参考答案中没有提及】。

 

附:【高考参考答案】37.(37)

( l)本区北部以平原为主,南部以低山丘陵为主;地势南高北低;北部海岸线较平直,南部海岸线曲折,多岛屿。

( 2)河流径流量大,携带泥沙量大;位于河流入海口,地势低平,流速缓慢,以堆积作用为主,泥沙大量堆积;地处海陆交界地带,海水的顶托便堆积作用增强,在 R 河的河口地段形成众多的沙洲,

(3)特点:城镇用地比重明显增大,摊涂比重略有增加;其他各类用地比重减小。不利形响:水资源减少,水质下降;生物多样性减少;城市“热岛效应”增强;生态调节功能减弱。

(4)城市密集,经济发达,市场需求量大;海陆空交通便捷,信息网络发达,对外辐射能力强;国家政策支持力度大;科技文化水平高,高校多,高素质人才多;占用土地等资源少,能耗低,污染小。

 

3.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1)说明在地形影响下,该区域城镇和交通线路的分布特征。(6分)

(2)简述图中滦河三角洲的成因。(6分)

(3)比较图中(a)与(b),分析滦河河道的变化及其人为原因。(8分)

2010年,曹妃甸新建的首钢京唐钢铁厂已全面投入生产。

(4)说明钢铁厂建设对曹妃甸地区经济发展的带动作用。(8分)

(5)概述制约华北平原农业生产的自然因素,并提出应对措施。(8分)

 

【参考答案及解析】

(1)平原:城镇数量多,密度大,交通线路密集;

山地和高原:城镇数量少,密度小,交通线路稀疏。

(2)在滦河河口附近,流速减缓,泥沙堆积,形成三角洲

(3)河道变窄,分叉减少。

主要由于上游沿线修建水库拦水,自滦河向流域外引水,滦河流域生产生活用水量增加,河流流量减少,沼泽湿地被开发为盐田、鱼塘。

(4)拉动基础设施建设;带动相关产业集聚;促进当地商业、服务业的发展;增加当地就业岗位和经济收入。

(5)制约因素:降水偏少,水资源短缺,多旱涝、寒潮、冰雹、风沙、病虫害、土壤盐碱化等;

应对措施:完善农田水利设施和防护林体系;增加农业技术投入,发展节水农业;加强对灾害的监测和预防;培育和种植优良作物品种。

第(1)题,是比较比较常规的描述类的题目,不过有了限定条件是在地形的影响之下形成的,虽是在考查分布特征但实际上又在考查地形对城镇和交通的影响。地形对城镇和交通的影响应从不同地形回答,结合图中的地形图和城镇及高速公路的分布,从城镇和交通线分布的疏密和数量加以说明即可。

第(2)题,考查三角洲的形成原因。三角洲是由泥沙堆积形成的,即河流入海口处,由于流速减慢,河流中的泥沙逐渐堆积(沉积)形成三角洲

第(3)题,考查河道的变化及引起变化的人为原因,侧重考查人类活动对环境的影响。对比图a、图b可以发现,2000年比1979年河道变窄,同时分叉也减少了。造成这一现象的直接原因是水量减少,本题要求回答人为原因,从图10中可以看出滦河上游建有水库和运河,使流入下游的水量减少;通过图b和图a的对比可以发现滦河2000年盐田和鱼塘占很大面积,减少了沼泽湿地的面积,减少了水源补给;随着滦河流域经济的发展和人口的增加,生产和生活用水量增加,导致滦河水量减少。

第(4)题,主要考查工业化对城市化的影响,钢铁厂的建设有利于增加就业和经济收入,促进当地服务业、商业的发展,且拉动曹妃甸地区基础设施建设,同时带动与钢铁工业相关产业的发展。

第(5)题,主要考查影响农业发展的自然条件及解决措施。华北地区位于温带季风气候区,该地旱涝、盐碱、风沙、寒潮、冰雹的灾害频发,特别是春旱尤为严重。针对这些自然灾害,应采取加强监测预报、完善农田水利建设、增加科技投入、发展节水农业及培育良种等措施。

 

4.根据材料和图,结合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新疆罗布泊水面在古代曾经超过3 000平方千米,100多年前尚存500多平方千米,1972年完全干涸。塔里木河曾经是罗布泊的主要水源。20世纪后半期,塔里木河流域修建水库200多座,耕地面积扩大约1倍。

古罗布泊湖岸线及河流入湖口三角洲分布示意图

⑴.指出自A地至B地地势的变化,并说明理由。

 

⑵.运用地理环境整体性原理,说明三角洲位置变化的主要过程。

 

⑶.简述罗布泊的干涸对干旱区流域开发的启示。

 

【参考答案及解析】

⑴.地势逐渐降低。自A地至B地湖岸线由老到新,湖面逐渐萎缩,老湖岸线海拔高,新湖岸线海拔低。(也可根据水流方向或湖盆地势特点判断)

⑵.地理环境是各要素相互联系、相互渗透和相互影响的整体;受气候和人类活动等因素的影响,注入罗布泊的水量减少,湖泊水位下降,河流入湖口向湖心延伸,三角洲位置前移;后来,河流水量锐减,搬运作用显著减弱,三角洲位置后退。

⑶.充分考虑流域地理环境整体性,因地制宜进行综合开发。统筹上、中、下游用水,协调生活、生产、生态用水关系;控制人口过快增长和资源开发规模,调整产业结构,节约和合理利用水资源。

 

湖泊的湖岸线大体可以看作等高线,由于该湖的面积不断减小,故越靠近湖泊中心湖岸线海拔越低,从而可以判断出A地到B地的地势变化。比较不同时期形成的三角洲可知,新三角洲不断地向湖心移动,这虽然只是沉积现象的一种表现,但是它与当地气候变化、人类活动导致的河流入湖水量的变化密切相关,是气候、径流量等因素变化的结果,体现了地理环境各要素之间的相互联系。由此可知,在开发湖泊时,要能够综合考虑某一要素的变化对其他要素所产生的影响,特别是在干旱区,要注重对水资源的综合利用,避免因水资源短缺而带来的一系列生态环境问题。

 

你的支持是我最大的动力,扫一扫上面二维码加入学习吧。

适用对象:高二,高三全体学生,高中地理老师,地理旅游爱好者

本站资源来自互联网,仅供学习,如有侵权,请通知删除,敬请谅解!
搜索建议:地理素材三角洲  三角洲  三角洲词条  素材  素材词条  地理  地理词条  地理素材三角洲词条  
地理

 中国的主要河流及流域

1.中国河流概况中国是一个多山的国家,亚洲中部高原——青藏高原就位于中国的西南部。青藏高原除了拥有大量湖泊外,集水外流是这里的重要功能。亚洲的数条大江发源于此,...(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