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张良计1:
前两天网上有个新闻挺火。
一个创业公司的老板要手下设计师一天做100张图,在该员工明确表示不可能之后,老板说“做不了可以加班”,“我们这里不是国企”,“公司的工作安排很正常”。
可能不做设计的朋友对这个数字没什么概念。
打个通俗的比喻。高考800字作文大家应该都写过,一天做100张海报,就相当于让你一天写50篇800字作文一样,相信是个正常人都不会觉得这个要求很正常。
2:
但我想说的不是这个老板多么奇葩,这个公司是不是在炒作,而是反向思考一下:
如果万一你能够一天设计100张海报,你会怎么应对老板的要求?
为什么会这么想呢?因为这是一个典型的缩影,职场上类似的现象其实很多。
尤其是现在经济环境不好,每个公司都恨不得把一个人当三个人用,这种超出正常能力范围的工作需求,正变得越来越普遍。
比如许多在乙方公司工作的人,一定遇到过甲方临近下班时发邮件说明天要交方案的情况。
一个方案,少说也有十几二十张PPT,多的可达几十上百页。一夜之间全部写好,这难度不亚于让一个设计师一天做100张图。
而此时如果你正好赶着去约会或参加朋友饭局,心里肯定跑过一万只草泥马。但内心的怒火还是要化作表面的平静,最后变成一句莫得感情的“好”。
因为你不做,会有别人来做。这个钱你不赚,客户可以把钱给别人。
即使你跟老板抱怨说这不合规范,不能这样把客户惯坏了,老板也只能假装安抚你一下,该做的事情一样要做。
公司的营业现金流全看客户脸色如何,为了生存有时候就顾不上尊严。
这就像之前马云996的福报论虽然被拿出来口诛笔伐,但依然有无数人挤破头想要去阿里一样。
愤怒归愤怒,不满归不满,可当你转头看看自己的车贷房贷,依然会心甘情愿被按在地上摩擦。
那有没有办法走出这个困境?当然有。
但你不要寄希望于大环境的改变或资本家的良心发现,我们都知道这不可能。求人不如求己,你得从自己下手。
怎么做?
3:
你要主动抬高自己的天花板。
假如你是个设计师,知道一天做100张设计图不可能,但你可以朝着这个方向去努力,不断提升自己的能力上限。
注意这里的重点不是能做100张还是200张,而是能力上限,你能做多少。并且这个“上限”是要能不停进化的,无论是数量还是质量。
奇葩要求是把双刃剑。你做不到,合情合理,但如果做到了,就会被刮目相看。
其实仔细想想也说得通。当一件事情只有极少数人能够做到的时候,这个人就会变得很值钱,哪怕这事听上去是天方夜谭。
这个世界永远遵循“物以稀为贵”的逻辑。
像我以前公司有一个神奇的同事,人家就是一晚上能写一份完整的年度方案出来。这里面可不仅仅是熟能生巧的问题,逻辑框架,思考深度,文字掌控力,一个都不能少。
老板把他当救世主一样的存在,脏活累活都舍不得给他干,生怕他哪天不爽了辞职走人。
你肯定会说这个不具备普适性,一般人哪能做到这点?
但问题就在这里。你如果把自己定位成普通人,不愿使劲向上生长,那就别怪自己不受重视。
大多数时候,职场就是零和游戏。你不去做的事,一定会有人去做。可机会就只有那些,能不能抓住不是老板给你的,而是你自己争取来的。
我工作到现在也接到过无数奇葩的需求。什么帮隔壁不相干的部门去擦屁股的,被分配到不属于自己职能范围内工作的,被老板安排去给兄弟公司充当免费劳动力的......
以前每次听到这些我人都要炸一次。后来有一次去杭州旅游,一个不知道哪个庙里的和尚点化了我,他说:
“非常成长,就要用非常手段。”
原话我忘了,但意思是这个意思。这就跟武侠小说里师傅训练徒弟一样,关门大弟子和其他普通徒弟的训练方法是不一样的。
虽然大家都是每天早上起来练跑步站木桩,但关门大弟子都会受到“特殊关照”。比如让你赤手空拳撂倒一个身高体重是你两三倍的粗壮大汉,或者去隔壁山上抓一条千年难遇的稀世巨蟒。
你乍一听肯定觉得师傅是不是虐待狂,但实际上这都是考验。过得了这关,你就往人上人更进了一步,过不了就回去做个普通人过过小日子也没什么不好。
生活逼不了你,最后都是自己愿不愿意逼自己。
所以我不吐槽那个要员工做100张图的老板有多奇葩,反而觉得如果有人真能做到这一点,那可就厉害了。
还是那句话,与其把时间花在发泄不满上,不如把时间花在提升自我能力上。在别人都在抱怨时,你逼自己几把然后默默赶超了过去,这种感觉是很爽的。
但这些只能你自己知道,千万不要让别人知道你的天花板在哪里。这就进入第二点:
你不仅要学会攒锋芒,也要懂得适当地藏锋芒。
换句话说,抬高自己的能力极限是一件对自我成长很有益的事,但这个极限在哪里只能天知地知你自己知。
不到关键时刻,不要轻易展露出来。只有这样你才能保证自己的能力一直处于稀有的位置。
下面这张图我强烈建议大家牢记在心,想要在职场上持续上升又不想累死累活的,不妨这么去做:
这张图是个什么意思呢?
你要始终让自己的能力上限,超过工作的期望上限(惊喜);同时又要让自己的能力下限,处于工作期望中游的位置(日常)。
还是用做图来比喻,特别简单直观。
比如你小宇宙爆发一天累死累活最多能做50张图,那么50就是你的能力上限;可如果你失恋感冒不在状态了,一天也能够做10张,那么10就是你的能力下限。
这时你想过得开心点,不想成为任劳任怨的老好人,那就不要让别人提出“一天做50张图”的变态需求,而是想方设法让人以为一天做30张图就是你的极限了。这就是对你工作期望的上限(如下图):
抬高自己的能力上限,同时降低工作的期望上限,你才能不断给人惊喜。而稀缺性,正是来自于惊喜。
如果你能做到人家时时刻刻念着你,但又不好意思经常来麻烦你,这就成功了。
那么如何降低对方的期望上限呢?这就回到我前面说的,你要懂得藏锋芒。犹如少林扫地僧一样,平时不露声色,只在关键时刻出手。
4:
什么是关键时刻?
能够产生深远影响的,并且其他人都做不到或者都没有你做得好的事情。
这句话要拆解成两个维度来看。
第一,能够产生深远影响。
比如能为公司带来重大收入的客户,或者一个关键项目出现了严重问题。但凡能对公司和团队的发展走向带来显著影响的事情,你都要重点去关注。
第二,其他人都做不到。
这考验的是极致的专业能力。同样一件事情,你心里知道自己比别人做得快做得好,那么就只需要等待,等别人都失败的时候,你再出场。这跟打牌是一个道理,没有人会在开局的时候就把王炸扔出来。
这才叫厚积薄发。
我知道上面这些,有些做领导的肯定不爱听。他们恨不得底下员工天天迸发出极限能力,拼了命给公司加班,这样他们就好拿着下面人的努力去给老板或投资人邀功。
但这就是个博弈。
在职场薪酬体系越来越市场化、透明化的今天,你的个人能力越强,你受制于一家公司的限制就越少。
这跟经济寒冬的关系真没那么大。我身边不少逆势上升的人,顶多就是做的事情比以前多了些,管的工作范围大了些,但他们的能力稀缺性依然稳如泰山。
只要市场需求存在,你就一定能找到自己的立足之地。大浪淘沙淘的永远是沙子,而不是珍珠。
这些道理都异常简单,可能做到的人少之又少。
以上就是今天的内容,希望大家不要误解。少一点抱怨,多一点向上看。
感谢各位的时间,共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