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格总1:
工作这么多年,我面试过的人也不少了,要说印象深的,比如有个30来岁的中年男。
他聊起一段工作经历,说曾经有机会晋升管理岗位,但是没去争取。
甚至都不算争取,因为他是技术骨干,公司想提拔他填补之前主管走后的空缺。
明明就说句OK的事儿,结果,他偏偏拒绝了。
我有点好奇,问为什么。
当时我就想,如果他的答案是:我热爱技术,对管理兴趣不大。这个答案虽然令人遗憾,但至少也有闪光的地方吧。
结果他想了想说,还是因为惯性吧,我挺习惯干技术的。
这个因为惯性拒绝改变的男人,随后迎来职业生涯里最难伺候的一任主管,才没多久,就不得不离开公司。
好几年里,他在几家公司颠沛流离,直到那一天,坐到了我面前。
最后,我客客气气送他出门,心里默默一声叹息,心想你可别怪我,你都不愿意给自己一个机会,别人又怎么好给你机会呢。
2:
和朋友同事聊天,我一般说得不多,更喜欢端着茶杯,听别人讲他们自己的故事。
一边听,我就一边在想啊,都说“人生而自由,却无往不在枷锁之中”,一个人的漫漫一生,究竟什么才是最大的那个枷锁呢?
我觉得,是惯性。
你按照某种固有方式生活;你用某种习惯眼光去看待一个人;你依据某个自以为成熟的观念,去思考一件事;
这些,都是惯性。
你以某类风格和周围人相处,慢慢形成人设,然后活在这个人设里;
就连出门旅行,你也不知不觉按照差不多标准去选择目的地,选择入住的酒店类型,选择一成不变的路线规划……
这些,也都是惯性。
想想挺可怕的,你意识不到在惯性之外,本来还有别的可能。
更可怕的是,你对这些可能的否定,说起来都是它们有问题,但更底层的原因是:它们不符合你所在的惯性里。
你却并不知道这一点。
生活中的惯性倒也罢了,就怕在工作和职场,当那些与惯性冲突的可能来临时,你下意识的反应不是充满好奇,开足马力思考,而是:
怎么会呢,不可能,没必要吧,先看看再说,跟我关系不大,还是算了吧……
就像上面那名应聘者,将成长机会拱手相让,也将自己的前途交到别人手上。
3:
写到这里,我还真挺感谢自己的,性格里一直有一种打破惯性的勇气。
比如在之前文章里,我讲过当年应届毕业去华为,为了尽早下派海外市场,主动打破考核流程,直接去签证科申请签证的事。
其实,就连我分配到海外市场,也并非顺理成章,这里有一个小故事。
我们应届毕业生完成国内培训后,会被公司分配到国内或者海外市场,这个分配按批次来,完全随机,可能这一批都去国内,或者下一批都去海外了。
而名单上我的分配方向,就是国内。
那天特别巧,有一名社招入职的老员工,是个美女姐姐,之前因为时间紧直接去了东南亚市场,等稍微没那么忙了,飞回国培训,正好赶上和我们一批。
聊天时,她听我对国外工作蛮向往,不经意间说,你去找人力资源申请呗,反正试一试又不扣钱!
如果按照惯性,我可能也就笑笑,心里说一声“算了,别折腾了”,这事儿也就过去了。
但我没有,我就想,国内市场已经很成熟,对能力的提升肯定比国外低,而且,国内早就一个萝卜一个坑了,晋升通道也比国外狭窄啊。
我不想顺其自然,我“偏要勉强”。
下来以后,我又找了两个也想去国外的同学,三个人壮着胆子,一起联系大部门秘书,居然真的得到面试机会。
面试挺难的,一波三折,不过总算有惊无险,很多年后的今天,他俩一个已经升任欧洲某国的国家代表,一个早离开华为,开起自己的电子配件公司主营南美市场,流水过亿。
而我呢,无论是收入、能力还是见识,都得到了自己想要的。
我们常说,人生充满了可能性,很多人也就说说而已,该怎么过还怎么过。
其实,你想赢得可能性,首先请摆脱惯性吧。
要么,你杀死惯性得到成长;
4:
好了,什么叫“水淹过顶”呢?
这个词挺狠,但我觉得很形象,举几个例子吧。
比如有一天当你发现,比你年轻、比你资历浅的新员工,因为成长突出很快晋升为主管,你不得不和人家尴尬相待;
或者,你所在的行业开始消亡了,你在的公司慢慢衰退了,身边的同事呢,越是优秀的,越在及早离开,你也越来越找不到工作的价值感了;
这种脚够不到地面,喘不过气来的无力感,就是“水淹过顶”。
当然了,如果你经历过裁员,体会过那种毫无防备的绝望,你就更会知道,什么叫“水淹过顶”。
职场总是人来人往,别看大家嘻嘻哈哈风平浪静,只有深入到内心处,你才能听得见别人隐忍的痛哭声。
像我,就听见过太多次,“为什么会这样?”
我也宽慰过太多次,“事到如今……还是……”,能说什么呢,说什么也没有用了呀。
这个世界谎言很多,真理很少,但有一条真理你一定同意:
每个人的今天,都在为昨天买单;而明天的你,也必然为今天买单。
所以,我想奉劝每一个职场人,请你时时刻刻保持对惯性的警惕,真的,不要当有一天“水淹过顶”,喘不过气来了,还想不明白,自己究竟是死在谁的手里。